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的和諧觀▪P2

  ..續本文上一頁大類。這是根據他們所生活的世界來劃分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六道。六道從上往下,也就是從樂往苦依次來排,就是: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有時我們把六道稱爲五道,就是把天道和阿修羅道合爲一道。因爲天道和阿修羅道有很多共同點。比如說阿修羅道的衆生也享有天人的福報。從享受來講,阿修羅與天人沒有兩樣。但是阿修道的衆生嗔恨心很重,他沒有天人的德行。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所以我們把阿修羅道的衆生從天道中單獨分出來,稱爲六道。如果合並到一起,就是五道。

   這六道,都是根據衆生所受的果報和所生活的世界來劃分的。盡管在佛經裏一再強調,佛陀出生在人間,在人間成佛,所以在六道裏最尊貴的並不是天道,而是我們人道。這一點大家要明白。所以,在六道輪回裏面,天道是我們向往,但不是我們皈依的地方。我們可以羨慕天道的物質環境,甚至還是很好的精神享受。天道衆生也一樣能聽經聞法,一樣也有親近善知識,供佛的機會,但是天道由于太過貪圖于享樂了,很難發起強烈的厭離心。所以佛是在人間成的,是以人身成就正覺,而不是現天身成佛。這一點意義非常重大。

   但是,佛陀所提出的對六道輪回的解釋裏,有一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六道是更替的。它在不斷地變換之中。作爲一個下道的衆生,積極地改惡修善,它有機會生到上道。同樣,如果善道的衆生只知道一味造惡,他還是會墮落到下道去。所以,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六道。

   甚至,六道也是互相具足的。人道裏面同樣有六道。這一點大家可能不理解。我們人道就是人道嘛,難道還有人道裏面的天道、阿修羅、乃至地獄道嗎?確實是有的。大家想一想。天道的特點是福報大。那麼我們世間那些資財具足的老板,不說別的,就說那些好萊塢的明星們,他們的居住環境,他往往除了買了莊園以後,還把莊園周圍的很寬廣的土地都買下來,然後遠遠地就開始保護自己。聽說有的莊園,光是客人住的房間就是一百多個,宴會廳有好幾個,遊泳池又有多少多少個。這麼豪華的享受,與佛經裏面對于天人享受的描述,確實非常近似。但是呢?不知大家看過報道沒有。生活在非洲的那些黑人小孩,非常非常可憐。聯合國發給他們救濟糧,劃分的標准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小孩子的體重。把這個小孩子用一個帶子兜住,然後挂在秤上去稱,這個小孩子體重多少,就得多少救濟的糧食。而那些黑人小孩,他的手臂真的就只是我們那個拖把的木柄那麼粗,那麼細的小胳膊,眼睛非常大。看到這樣的圖片,真的就要掉眼淚。那麼他們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就和餓鬼道一樣呢?他沒有飯吃呀!得不到飲食,得不到幹淨的水源呀!這不就是人道裏面的餓鬼衆生嗎?不是說他們就是餓鬼,而是說他們居住生存的環境,就跟餓鬼沒有兩樣。而那些嗔恨心很重的,一天到晚喜歡打架的,用我們武漢話說“鬥狠的”。這些人,和一天到晚喜歡鬥爭、喜歡戰鬥的阿修羅又有什麼兩樣呢?如此等等。還有那些愚昧的人,那些聽不進佛法教義的愚蠢的人,他們的生活與畜生道又有什麼兩樣呢?人道如此,其他五道也是這樣。每道中間,六道互相具足。

   所以六道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在于我們造什麼樣的業。由此而感得相應的果。所以說,沒有一個唯人獨尊的概念。如果有唯人獨尊的概念,那就很容易膨脹成爲人是宇宙的主宰,我們是最好的,因此就無限製的支配客觀環境資源,甚至一部分人會欺淩另一部分人,因爲他覺得自己天生種姓高貴。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體會到,佛教雖然是人本的佛教,但是以人爲本的佛教,並不意味著唯人獨尊。把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就會知道,六道衆生都值得我們去恭敬尊重。因爲即使是生活在餓鬼道受惡劣果報的衆生,它也是在六道輪回中升沈的一分子,它也很有可能過去就是我的父母、是我的親人、是我最愛的人。《梵網經》就明確地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這就是說,一切的男性都是我是父親,一切的女性都是我們母親。我從過去生到現在,無始以來,我都是從他們那裏獲得了我的生命,是他們生育了我們,養育了我們。

   “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我們去殺害這些有情衆生,就相當于殺害我過去的父母。所以佛教把戒殺擺在第一位,原因就是這個。因爲你殺衆生,也等于是殺父母,那也就是殺害對自己最有恩德的人。我們講報衆生恩,就是基于這樣的理論。所以六道衆生生死輪回的觀念裏面,沒有一個唯人獨尊的觀念,或者說其他萬物都爲我所用,必須無條件地,其它的人都爲我服務。所以說六道輪回強調的是一切生命都有親密不可分割的親緣關系。

   所以我們按照佛經的教導,我們不僅不應該殺害他們,還要不損惱他們。連讓他煩惱都不可以。大家如果受了菩薩戒就會了解。受了菩薩戒的人,他不能鞭打牛馬,不能讓牛馬運載過于沈重、不堪重負的東西。如果這匹馬只能馱80斤,那你就只能給它馱80斤。你就不能給它多加十斤二十斤,令它煩惱。損惱它,損害它。你看,戒律的規定已經達到了這樣細的程度。不僅是我不殺你,還要好好善待你。

   國外有這樣的研究,給奶牛非常幹淨舒適的環境,聽非常抒情的音樂,甚至給它按摩,那麼産奶量就比較高。如果不注意環境,牛的心情不夠愉快,它回報你的也就很少。

   戒律的精神到這樣細微的程度。

   如果我們按照戒律的精神不去殺害它們,甚至關愛它們,與它們和平共處,那麼這世界不就非常和平非常安甯了嗎?

   所以我們常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且聽屠門夜半聲。如果我們聽到的這種聲音少,說明我們殺害的衆生就少,那麼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刀兵的災難就少。如果到處都在屠宰牲靈,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災難也就多。比如四川上個月發生的豬瘟,我們在文殊院辦夏令營,正好在離成都不遠的內江發生豬疫,一種鏈球菌感染,並且死了好多人。而這此人是什麼人呢?多半都和豬直接接觸的。一是以販賣養殖爲生的人,二是屠宰的人。這不就是現世的果報嗎?禽流感傳染得最多的,多半就是那些養雞的人,從他那裏開始。多半都是這樣子。感染這些病的人,往往就是和它們最密切的人。現在還好,豬傳染的這種病,還只是接觸它才傳染,還不是像瘋牛那樣,通過吃牛肉、羊肉就會傳染,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就更爲恐怖了。真的,所以說你看,這就是不和呀。

   你想想看,當它被殺害的時候,那種情形是怎樣地淒慘。你看我們坐公車,如果你被人家不小心踩了一腳,我們湖北人說的笑話,那被踩的人會是什麼反應呢?他會說:“哎!哥們,你該減減肥了!”因爲踏得很疼啊。刻薄一點的就會說:“對不起啊哥們,剛才把你的腳矻疼了!”他不說你把我的腳踩疼了,而是說我的腳不夠軟,讓你覺得很矻。你看是不是?我們的居士到廟裏來,一天到時晚笑眯眯的,看到師父就念阿彌陀佛,把香袋擺在大殿裏占拜墊,你如果把他的香袋拎起來扔到一邊去,那你看他的煩惱生起來是什麼樣子?阿彌陀佛到哪裏去了?是不是?這個時候和就忘掉了。他這不是真和。他無論見到哪一位都和氣得不得了,就是如果你要是把他的拜墊給弄掉了那他就跟你沒完,他在殿上就可以和你吵起來。這些事我見得太多了真的。我在1991年在寶通寺皈依道根老和尚,那個時候我還在當居士,上殿老是這樣的,因爲每逢佛菩薩的聖誕我們都會去廟裏,一到那裏就會發現,那些拜墊老早就已經被人占據了。有的人半夜兩點鍾就去大殿占拜墊了。後來我們幹脆就在殿外站著上殿。殿裏不要擠進去。我想佛不會因爲我離他近一點就多給我一點保佑,也不會因爲我離他遠一點他耳朵不大好,聽不清楚我念的經,就少保佑我一點。所以我覺得遠近似乎沒有多大的關系,所以我們不去爭,讓你們去搶好了,我們也覺得可以理解。是不是?我們這些老居士們,念阿彌陀佛也就是爲了往生西方,就讓她們離阿彌陀佛近一點,親近一點,這也是一件好事情。近一點嘛,早點去。這也挺好的。所以,如果我們覺得自己還有些弘法利生的事業要做,暫時要向阿彌陀佛告一下假的話,我們就把機會先留給別人好了。這也是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

   所以本著這種和的精神,我們就要時時想到衆生對我們的恩德,想到他曾經供養過我有恩于我,所以我時時要想到報恩,使他們脫離苦難。實施報恩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于人道的衆生,我們要時時想到,不要損惱他們,傷害他們;對于我們看到的動物,要盡量愛護它們,甚至要去救贖它們的生命,做一些放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用佛法的教導,讓一切的衆生明白到只有自己修學佛法,獲得解脫,才能徹底擺脫生死輪回。這才是根本之道。沒有這一點的話,你今天把它放生了,它明天還會被人捕撈,你怎麼使它永遠被放生呢?所以關鍵不在于我們給它放生多少次,而是在于使它獲得解脫。

   要使衆生獲得解脫,什麼樣的辦法最好呢?大家出出主意看,什麼方法才是最好的辦法?(讓它叁皈依。)那麼你能做什麼?你對他們最好的救度,最好令他們脫離生死輪回痛苦的,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最殊勝的一件事應該是什麼?(成佛。)對了,成佛。男居士這邊的聲音。只有圓滿地成佛,才能給予衆生最好的救度。所以我們所發的菩提心,就是爲令衆生願成佛的心。只求這樣的心才能徹底的救度它。否則你給它說叁皈依,它也聽不懂。它要是能聽懂你講的話,它老早就解脫了。

   放生時的叁皈依,嚴格按照戒律的講法,實際上它是得不到叁皈依的。只不過因爲你回向給它的功德,種一點未來解脫的種子。是你把功德回向給他。並不像你們在這裏,老和尚給你們傳叁皈依,你們照著念就生起皈依體了。沒…

《佛教的和諧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