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敏上師書信160篇▪P3

  ..續本文上一頁哭,你不是學過教理嗎,“我”在那裏?所以象你的根器,最切實際的是先學有部、經部,“無我唯諸蘊”《俱舍》裏講了,好好去參吧!不要爲了一個不存在的我而胡思亂想,一切後果都是自己業報所感,說話結巴的人,結不結婚都有,這是業報,不是不結婚造成的!

  希望你更加努力地利用目前優良環境,深入地學習對機的佛法,一直學到你生起了這個高貴而清淨的念頭 —“我想出家”!這樣,你總算嘗到佛法的甘露味了。

  書信二二

  來信收訖,內容豐富,令人特別感覺的是你對理論上認識較深刻,而行動上卻跟不上去,情重于智,所以盡管對佛教有認識,一遇到實際,立刻又回到世俗上去了。

  現實的社會,與其說是一臺大機器,倒不如說是一場宿業演出的大悲劇。在那裏面,不論失意、受難,還是高位享祿者,都不過是受業牽製的演員,受的是苦苦、壞苦、行苦,總之無不是苦。

  他們是有理智的,他們幫助你,不從感情生活上幫助,是要你樹立起佛教人生觀、堅強的意志。不要做一個懦弱的待援助的人,而要做一個援助一切而奮不顧身的人。他們害怕你們感情太強,這種感情不符合佛教。你們的思路不太一樣,原因可能就在這裏。當你病時,希望有人端豌水,你應想到天下無數病人都這麼想,你應該爲那些無人照顧的老病殘弱及孤苦兒童,端碗水去爲他們解愁,這是悲心,也能通達到菩提心。

  你說你渴望一個溫暖的家。但事實上“端碗水”的背面,隱藏著拳腳交加的打罵。世間是辯證的,吉祥天(吉神)與黑耳女(凶神)是同時不離的。在世間上去找快樂、找幸福,結果是適得其反。煩惱與惡業的果報只能是苦 ——苦苦,壞苦,行苦!

  書信二叁

  來信收悉,知正信皈佛,且宿具善根,多次遇到格魯派善知識,能很快地遇到《菩提道次廣論》,乃至發心出家修行,甚爲善哉,十分隨喜!

  既已說服父親,則因緣具足,可以即來講寺,客堂會安排一些工作,不要嫌高低,這是使新來的培福,有福才會久住叢林、修行成就;同時也是磨練,去掉俗人的煩惱習氣。在你方面,可以觀察生活習氣等能否適應,也可以依《廣論》觀察依止師。

  修行必須離親割愛,必須有一個良好持戒之僧團環境,《廣論》也講了很多,修行以比丘身爲最勝。出家對你父親可以增長福德壽康,更有利于超度汝母。

  如果已准備就緒,見信即來可也。

  書信二四

  來信收到,知學佛多年,學習過多種經論,尤其通過學習《廣論》、《科頌》、《事師五十頌》等佛教信心更足,甚爲隨喜!

  佛陀教人修行,津梁一揆,雖有多種宗派,然皆由戒定慧,伏斷煩惱、習氣,開發一切智智,圓滿大菩提心,廣度衆生。然此大行,非一生即能成就,故有來世求生淨土,繼續修行之方面,所謂增上生,後得決定勝。

  按照本道場各種儀軌修,對將來世求生西方均有相輔助成之功。

  徐居士已帶來老中醫看過,現在繼續服用所開之藥。

  居士發心殊勝,十分感謝,目前暫無所需。

  書信二五

  二月二日來信收到,你大姐無理狀告父母姐妹,雖是宿業酬報,也是人心太險。你希望案件公正解決,可以給你念《藥師經》回向。

  書信二六

  接十一月二十二日來信,甚喜于佛法已能進入,聯系思想與行持,較前大有進步也。

  凡夫無明執著于叁十六物不淨之軀,妄作清淨愛樂之想,一切痛苦之源,皆淵于此。某w的半生經曆,說明了情愛是苦。《欲海回狂》有必要時,宜多閱多思惟,“蒼蠅嘗蜜”之喻亦應多思。外魔必籍內魔而起用,而內魔者即煩惱魔,我執大魔也。

  菩提道是修行的准繩與命根子,一定要學好,行持好。

  本寺要修改一些念誦磁帶,居士等著要請,內容是改動一二個字,或腔低高要改動一下,不知居士有無此種電腦光盤設備,講寺內的可用否,是否要添置零件,不知居士有無空閑來做此功德。

  書信二七

  出家首先在堅決不移的出離心,有此,則除宿世業障太重外,父母也不會固執不化。而堅決不移之出離心,必從觀叁界苦而來,從觀叁苦、八苦而來,中間壞苦一環,需加大力氣也。

  書信二八

  來函收到,知悉壹是。

  你准備踏實修行,甚好!所問略釋如下:

  一、叁皈依時,所說外道大半指宗教哲學方面的,而且“皈依”二字,有奉爲至尊,悉命投靠之意。盡管研究科學,但認爲此是世間相對真理,不是我們安心立命之處,學世間學問爲了謀生以解決衣食問題,非解決生死問題。再如信基督教的醫生,你請他看病是付代價,朋友式、買賣式的往來交易,不是奉爲至高無上的皈命處,都不犯皈依。儒家修身之道,有可取者,可以協助佛教宣傳,行持,不是作爲至高真理,也無大妨。

  二、多眄美色,滋長欲念,雖未動身口,未犯邪淫根本罪,然于持戒不清淨。女友未結婚前,不作肌膚相即爲上。

  叁、盜版書,罪失在出版社,你去買,最多是隨喜他盜版,而你沒有盜版心,也沒有做盜版事,且不同意贊歎他的做法,僅因自己學習,業務上需要而買,沒有犯盜戒根本罪。

  四、校外人員留宿校內,最好是正式登記。若同學自願將水電床具讓與,則勉強未多占用學校財物,然若是學校不同意轉讓,也屬盜類。

  你對持戒謹慎小心,是大好事。偶一不慎,則速求忏悔。如爲衆生大利益(學法,弘法)而必須這樣做(校內宿)時,先呈白佛,事後,更加忏悔。

  赴澳之行,如批准,則元旦節可能尚未回國,春節時則大致會爭取回來,希屆時先通電話詢問。

  書信二九

  來信收悉,學法遇到違緣,多是過去業障所感,所以現在一是求叁寶加持,二是忏悔業障,你就多念四皈依,二種作用都有的。

  有可能,四皈依念得專一點,多一點。《廣論》學習也很好,視時間上如何安排可也。

  一心求加持,決定會有感應。

  書信叁〇

  接來函,知堅持修四皈依,甚慰!

  外間流傳之說,皆是迹象。根本在佛說之業力,在業網中,至心求叁寶,努力持戒,行善止惡,戒殺放生,可蒙叁寶加持。你對鬼神害怕,主要多修四皈依,十萬,廿萬……乃至百萬,決定會解決。怎麼解決?獲叁寶加持,自然解決!

  藏地求生西方,多念六字大明咒,沒有矛盾!

  密法希望大家學,只是非是根機的人要毀謗,因而墮金剛地獄,爲免彼造業受苦,故不廣宣。

  居士家中,令尊不信氣功是好事,不信佛則要靠你做工作。度現生父母,功德最大,也是佛弟子最大的責任,希望你發心完成任務。

  成都讀書,你先了解親近上師是否容易,再行決定。

  書信叁一

  接來信,知關于受五戒後,對是否能買叁淨肉等問題,某居士的回答,是從嚴而說,最好不做。但一般做主婦的,家裏人員不一定全信佛,更不一定全吃素,所以買叁淨肉作菜肴等,既未殺生不算犯戒,不買活的,確是主婦能把關,至于自己不吃,固然最好。稍食一些,多念咒或聖號超度,也不犯五戒,只是不頂殊勝罷了。

  總之,五戒中殺戒是製殺害,既非自殺,非叫人殺,又未見殺、聞殺,也不專爲自己而殺,所以不算犯殺戒。但自己食肉,畢竟慈悲心還差一點,家人要吃,只能慢慢教化,不能勉強,乃至爭吵也。

  書信叁二

  來信收到,知你參加了《俱舍》學習小組,有居士理論歡喜鑽,但實踐上都遠遠跟不上,世間一套完全放不下,需要你給予幫助,四皈依很重要,望高質量地念滿一百萬,必有加持。

  關于你忏悔的事,第一是把動機的瞋心嚴加克製;第二決心以後絕不再犯,再待以後念上十萬百字明咒就可。

  你發心很好,望善巧地勸你父母信佛,功德極大,同時也在他們信佛的基礎,退掉承包的養魚池。

  書信叁叁

  來信收到,對你的發心,非常贊歎!菩提心覺受,一般得定後自然生起,初步能發心,就是不必著意于覺受。

  本道場用燒香供,及水陸供略法,最宜于一般事務較忙者,可修此法,然功效卻極大。

  供施鬼神,上法即足,如飲食時出供亦可,(儀軌道場有)。便涕等排泄物則作意施餓鬼之無財者,不用咒亦可。本道場,康公並未作此傳承。

  書信叁四

  來信收到,知悉壹是。

  修法從根本下手,還是先修滿四皈依一百萬,感應顯著後,再修其它爲好。

  學法以專攻一門爲勝,但每周一次的《俱舍》有力參加亦可。

  目前經濟不裕,少供養些無妨,如說已發了心,則容後稍裕時補亦可。你父不信佛,除有緣開導佛教感應外,念四皈依爲他回向,亦能奏效,關鍵是他善根種子厚實否。

  所教小孩信邪不易入佛,就隨緣而定吧,不必執著。

  念《上師供》得加持,抓住得加持的因,精進行持。

  博士生錄取與否都不必挂心,勤斷煩惱,勤修功德是下手方便。

  “大乘”作持業釋,則此“乘”即“大”,全“乘”是“大”。若作依主釋,乘的外延比“大”大,取的是“大”的“乘”,沒有前面精當。“不染無知”之釋同此。

  書信叁十五

  來信見閱,知在講寺住十四天,有了極大的淨化轉變,萬分隨喜!

  真正學佛的人,叁寶一定會加持,順緣具足,違緣遠去。

  出離心分粗細兩種,粗的就是觀叁惡道苦,出離叁惡道;細的乃觀叁界苦,出離叁界,細的較難,粗的每人都會有些體會。

  多念四皈依,會直接得到上師叁寶的加持,對你今後學修計劃,會有順緣的加持。

  孩子出生,事情固然會多,但放下我愛執,不要以自己的孩子出發,而以度一個衆生的任務出發,就是度衆生了。

  多與善友相近,會增加信心。《廣論》是無價寶,生生世世要依靠它,學習修行,直至成佛。

  書信叁六

  來信見閱,知居士宿有善根,對佛法正知見能有所抉擇,甚慰!誠如所言,佛法中成就,即是智慧的成就爲首,“照見五蘊皆空”方能“度一切苦厄”。

  佛法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自性是空,又講性空,而後緣起因果,如如不誤。《叁主要道》詳述,諒已理解。居士有菩提心之種子…

《智敏上師書信160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