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念處禅修開示 十九、《慧眼禅心》要則分享▪P2

  ..續本文上一頁會斷個沒完沒了的。「在自我內,又怎能生出真正的靜觀呢?」因爲當你有自我的時候,你就是用頭腦意識在思維、在思考、在想像。當你自我在運作的時候,你的心就不能夠回到一面平整的鏡子,你沒辦法來到如實觀的。所以一般衆生,你沒辦法放下自我的話,通常你都會用自我在修,但你卻不知道喔!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你用我慢在修、用自我在修,修得很認真、修得很厲害,而不知道那是在自我的世界裏面繞,你仍然是在用自我構築夢幻世界,你都不知道。也唯有那些真正的過來人、解脫者,他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你那些都是在拼功夫、在練功夫、練我慢,結果越修我慢越大。而這正是很重要的一個啓示,提醒我們不要再用自我,在世間法裏面修,然後又不知道。

  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去警覺,因爲一般衆生很容易落入在這裏,然後要告訴你正確的道路,你卻不知道、不承認,也不以爲然,不認爲自己走錯了。你會認爲:「我這樣對啊!我這樣就是很認真啊!很精進啊!很用功啊!」這方面值得我們去深思,因爲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分岔點。

  第五則「明朗」

  其中的一些術語我就不再講解,而直接轉換過去。大師說:「你不要刻意去尋找淨土;你不要刻意去尋找涅槃界,你只需觀看,一切自然會豁然開朗。」弟子就問:「那我應該怎麼樣觀看呢?」大師說:「當你看任何東西的時候,就只看眼前所呈現的,勿起他念。」弟子們大惑不解,于是大師做了一個淺喻:「當你望月時,就盡管望月,勿觀其他。」弟子們還是不太了解:「當我們望月的時候,除了月亮以外,我還能夠看到什麼呢?」大師說:「飢餓的人會看到一團乳酪,戀愛中的人會看到情人的臉。」這有很深的啓示喔!衆生有很多想要的夢幻世界,于是就一直去虛構出一個夢幻世界,然後百般設法去投射、去想像、去要。而對這個實相世界呢?卻置之不顧,不聞不理,不認爲這個實相世界就是淨土。所以你看!大師就說:「當你看任何東西時,就只看眼前所呈現的,勿起他念。」這就是你要如實觀啦!

  如果你能如實觀的話,那你就可以慢慢發現,淨土就在眼前、就在當下啊!涅槃界就在眼前啊!天堂就在眼前啊!問題是衆生太習以爲常了,認爲:「這不是什麼,這沒什麼稀奇!」然後活在自我的世界裏面,一直否定實相世界,構築自己所要的夢幻世界。所以,當衆生在看月亮的時候,「飢餓的人就會看到一團乳酪」,因爲內心要的是吃的東西;而「戀愛中的人會看到情人的臉」。以前有一首歌「月兒像檸檬」,還是什麼…反正喔!衆生就會把自己的欲望投射上去。所以很多人在出現禅相的時候,會說:「我看到了西方叁聖啊!我看到了淨土啊!我看到阿彌陀佛來接我啊!我看到什麼、什麼…」要知道!那都是你潛意識裏面欲望所投射出來的。這一句話會打破很多人的夢幻世界。好!如果你不願意醒過來,你就繼續再做夢,繼續罵我,罵我在否定淨土。其實我只是想,有因緣的話,喚醒你回來看這實相世界。真的淨土思想,那是告訴我們「心淨佛土淨」啦!

  你的心要怎麼清淨呢?就是沒有汙染、沒有幻想,很如實、很真實。當你很真誠、很真心,內心甯靜的時候,如實觀,你就會看到,宇宙最奧妙的現象都發生在眼前的一花、一草、一木上面,緣起甚深。天堂就在這裏;淨土就在這裏啊!所以事實上,我是希望協助有因緣的人,早日從夢幻世界裏面醒過來,早日回到真正的淨土來。

  第六則「宗教」

  一位旅經此地的政府首長前來向大師致敬,他說:「我們政務繁忙,無暇聽受長篇大論的開示,你能不能爲我們這類繁忙的人,把宗教的精髓濃縮成一句話?」爲了滿全大人的願望,「好!那我就將它濃縮成兩個字。」「喔!不可思議喔!這麼玄妙的字是什麼呢?」大師就說:「靜默」,也就是靜觀、止觀。「那我如何才能夠達到靜默呢?」「靜觀啊!」「那我怎麼樣才能夠靜觀?什麼是靜觀呢?」「靜默啊!」「我怎麼樣才能靜默?」「靜觀啊!」「我怎麼樣才能夠靜觀?」「靜默啊!」你的心如果不要靜下來的話,我再跟你說幾遍,你還是不要靜下來,你還覺得:「不夠啊!不夠啊!我要更稀奇的,我要更神奇的啊!」所以我們這次四念處的禅修,就是讓大家透過方法,有次第、有步驟逐漸地深入,讓我們的心真的能夠逐漸地澄清、澄靜下來。心能夠甯靜下來,你才能夠來到如實觀的境界啊!如果我們的心靜不下來,真的!你沒辦法看到實相。

  第七則「靈修」

  這一則主要的重點就是,你要覺醒過來啦!事實上,整個修行就是讓你覺醒過來。但是,不是保持明覺這樣就好了。保持明覺是你要去見法。明心之後,是要去見性、去體悟真理實相啊!

  第八則「覺照」

  「我該怎麼做才能夠明心見性呢?」這裏就講到明心見性喔!「就如同你無法使旭日東昇,對于至高的悟境,你也一無所能。」這就告訴你說:「你用一切有爲法,你沒辦法真的來到明心見性。」這個我們以前禅修也有提過,你要真正的明心,到後面的階段是要用什麼方法?對!要用無爲。所以大家要知道,四念處的修法——身、受、心、法這些,都是逐步地讓大家澄清、沈澱下來,但是到最後面要真的明心,那是要用無爲的方法啦!

  如果你本身沒有經驗過、不是過來人的話,你不知道什麼叫做無爲,你也沒辦法契入無爲,那你就會繼續在有爲的世界裏面,一直在那裏繞,而且還會否定那些無爲。很可怕喔!你沒有體證到無爲的這些方法,然後你一直在有爲的世界繞,繞得很高興,然後又否定那些無爲。這裏,《慧眼禅心》都是直接講那很深有關法界方面,所以有人就繼續問:「那你所教導的修持方法又有何用呢?」「只是讓你在旭日東昇的那一刻別睡著了。」也就是說整個法界真理實相這些,你越想要去造作、越想去做的話,那你這個心,它反而越沒辦法靜下來。

  上次曾經跟大家講過一個比喻,你這一盆水它是動盪不安的,你真的要讓它靜下來,最高明的方法就是無爲,就是放在那裏讓它沈澱。如果你在那裏敲敲打打,一直用各種方法,或是持咒啦!或是做什麼啦!或是貼很多符啦!你在那裏越搞,那個水越是動盪啊!到後來,還是要用無爲的方法。但是你沒有透過很多有爲法,你沒辦法真正來到無爲啦!你絕對不會死心的,你也不甘心:「怎麼會只有這樣而已!」「不是啦!」你會否定。事實上,我要告訴你的就是,越高明、越重要的方法,那是越單純的。如果有很多的花樣;很多稀奇古怪,種種的花樣、玄秘、神秘、神通那些。如果你還很在意這方面、還很重視這方面,那我可以說,你都還在很外圍、在很外面。你真的心靈越成長,你會來到返璞歸真。所以真正越高明的方法,那是越單純。到最後,最高的方法就是沒有方法,而沒有方法這時候呢?你才能夠來到真正的明覺。這時候,你就能夠照見到真理實相。

  有學員來報告說:「喔!他活了一輩子,以前從來沒有感受到,太陽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哇!這一兩天他一看到太陽,他就一直很感恩,覺得怎麼自己以前都是這樣地忘恩負義。」很好!真理實相本來你還沒有出生以前,早就都存在啊!直到現在也都一直存在。淨土也是如此啊!只是你智慧眼沒有打開,你就看不到。所以「覺照」,就是要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你越是用無爲的方法,那你越能夠來到這個核心——清醒明覺,如實觀。這樣,那整個法界的真理實相,你就很快能夠照見、體悟。

  第九則「臨在」

  這一則也是非常重要,上次禅修的時候曾經講過了。不過,因爲這一則很重要,所以再簡短地講一下好了!

  有人就問:「我由何處才能覓得悟境呢?」大師回答說:「在這裏!」「那要什麼時候才能開悟?」「在這裏,現在!」「那它什麼時候才會來臨呢?」「現在!現在!」「那麼爲什麼我體驗不到呢?」你講的「我好像知道啊!好像聽過、好像理解啊!但是怎麼沒有震撼呢?」「因爲你根本沒有看!」「那我應注意什麼呢?」「你什麼也別注意,只是看!」這個「看」不是用兩個眼睛看,是用你的心眼看、是用你明覺的心來看。「那看什麼呢?」「你眼光所落之處」「這樣,我是否應以特殊的方法去看呢?」「不必!平常心即可。」問題是「平常心」這叁個字,真的是很不平常啊!因爲你常常認爲自己很不平凡,所以你也常常活在很不平常的世界裏面。現在要你回到這個平常心,就變成很不平常了。不容易啊!因爲衆生常常在汙染、在扭曲,但不知、不覺,也不以爲然。這就是被無明遮障啊!你不甘于平凡、平實、平淡,所以你沒辦法有真正的平常心。這叁個字,需要大家慢慢再去體悟。

  那人又繼續問:「但我平常不都是這樣嗎?我不是都是這樣在看嗎?我都是平常心啊!」「喔!你並沒有。」「爲什麼呢?」「因爲你必須『在』才能看。而你大部份的時間都心不在焉。」這都很深喔!你必須「在」才能看。你能活在當下嗎?你活了幾十年,你有多少時間真的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這幾天的禅修——四念處的修法——就是讓你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啊!因爲通常衆生都是東想、西想;想過去、想未來,都活在夢幻世界裏面,一直在構思著未來。

  舉例來講,大部份的學員都很用功;都很珍惜這樣的環境。如果你真的好好珍惜的話,這五天真的能夠讓你脫胎換骨啊!但是也有學員會覺得:「這個沒什麼啊!」而沒有好好地珍惜這樣殊勝的因緣,結果就在散心之中虛度。同樣的因緣,有人可以體悟、見法、斷結。但還是有人覺得:「沒什麼,沒有特殊啊!我要更神奇的啊!」那你的心還在盼望著未來;盼望著遙遠的世界;盼望著更神奇、更奧妙,你的心沒有活在現在、沒有活在當下。這樣,你就見不到法,因爲你沒有活著,你是行屍走肉。你沒有「活」,也沒有「在」。若是你真的要見法,必須「在」才能…

《四念處禅修開示 十九、《慧眼禅心》要則分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