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九、《慧眼禅心》要则分享

  十九、《慧眼禅心》要则分享

  现在来跟大家分享几则《慧眼禅心》中的短文。《慧眼禅心》这本书的作者是安东尼.戴梅乐,是一位印度籍的神父。他虽然是一位神父,但是他所讲的、所体悟的,却是超越任何宗派、宗教。如果你不能超越宗派、宗教的框框范围的话,你看不懂他里面所讲的深义。如果你能超越那些界线、超越那些框框,放下宗派、宗教的意识作祟、意识型态的话,你就能够看到那里面处处都是无价之宝;都是真的活生生的启示,而且充满着智慧。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有无限的胸襟、心量,超越所有的宗派、宗教框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你是为解脱而来,你不是要成为宗派、宗教的信徒。

  在《慧眼禅心》这本书里面所提到的「大师」,要知道喔!他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人物。这位大师,他可能指的是一位印度教的瑜伽师,或是佛教禅宗的一位禅师;或是道家的真人;或是犹太教的经师;或是基督教的隐修士;或是回教的神秘家。书中所提的「大师」,也有可能就是老子;也有可能就是苏格拉底;也有可能是佛陀;也有可能就是耶稣,他们所讲过的话。在这里面的大师,是哪一位?是谁?不重要。里面所讲的大师,都是代表一位有智慧的人、打开智慧眼的人、看到真理实相的人,他们在跟我们指引回归法界、回归真理实相之路;他们都在指引我们迈向究竟解脱之路。所以大师是谁不重要,因为不是要你去抓那个人我相,而是要你去看到,不管这个手指是谁,重要的是要去看到那个手指所指的真理实相,也就是他所指的月亮。这就是超越一切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样,你才能够见到真理实相啊!

  第一则「奇蹟」

  有一个人不惜翻山越岭,前来查证大师的显赫事蹟。他向大师的一位弟子查询:「你的师父曾行过什么奇蹟吗?」也就是说他有什么特别的事蹟、神蹟,或是神通、奇蹟这些吗?因为众生都很喜欢这些奇奇怪怪的神通、怪异…。如果他会一点奇蹟、神通,众生就会看得目瞪口呆,而很多众生就是要这种奇蹟啊!我们看大师的弟子怎么回答呢?他说:「嗯!世上有各式各样的奇蹟,很多修行人他们也都有各式各样的奇蹟,只是在你们的家乡,你们是把天主啦!上帝啦!或是某某神佛;或是某某修行人,他们具有神通、能满足某人的心愿,大家就认为这是奇蹟(不错!一般的认定是这样)。但,在我们这里呢?当人们承行天主的旨意时,我们视为奇蹟。」

  这里所讲的「天主」就是法界、就是大自然、就是道。而佛教所讲的法界、涅槃界,就是这里所讲的这个深义,但这里隐藏着很重要的一点:「在我们这里,当人们承行大自然的旨意的时候,我们视为奇蹟。」好好去体会。这就是一个真正打开智慧眼的人,他不是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我多么神通广大、多么法力无边,绝对不是这样的。如果是的话,那他都还是在有自我的梦幻世界里面;还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你这个波浪还在显现你很厉害,你要对抗整个潮流、要对抗整个海流、要对抗海洋。那是无知喔!

  一个真正了悟真理实相的人呢?他是体道、悟道而行道,与道合一呀!这里所讲的「在我们这里,当人们承行大自然的旨意时,我们视为奇蹟。」这是真正的得道高人,他展现出来的就是跟整个法界一体脉动;展现出来的就是真的是无我、无私。他已经远离过去的颠倒梦想,而一般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面,想要看的就是一些耍杂技的魔术,或是一些特技表演。但,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知道这些都只是雕虫小技,不管你这个波浪再怎么厉害,你不可能改变海水的潮流;不管你这个波浪多么大、多么雄壮、多么神通广大,你这个波浪不可能增减一滴海水。所以这里提到的「当人们能够承行、奉行大自然的旨意的时候,我们视为奇蹟。」这就是真正的得道之人,那是体道、悟道而行道,与道合一,完全没有我慢。他是回归法界,跟整个法界是一体的。大家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消化。在讲这些的时候,有些用词我会稍微修正一下,用大家比较容易了解的名词来诠释。大家对刚才的这一则,要好好地去体悟。

  第二则「成熟」

  讲这些时我会慢慢地讲,你当下要用心灵去体悟、去领会,它里面都有很深的启示。

  第二则讲的是「成熟」——有个弟子终日沉浸在祈祷中,在礼佛啦!在打坐啦!或是做种种宗教仪式啦!一直在向各种神佛在祈求啦!也就是都在心外求法的世界中。而大师就对他说:「什么时候你才能学会自立呢?你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处处黏着天主不放呢?」或是「什么时候你才能够不黏着佛陀呢?什么时候你才不会紧紧抱着那个偶像呢?」弟子听了,愕然地说:「你不是常常教导我们应该要仰赖佛陀如父吗?佛陀是很伟大、很重要的呀!不是我们要紧紧追随着佛陀,然后要紧紧地这样抱住佛陀的大腿吗?」大师回答:「你什么时候才会懂得佛陀、善知识并不是让你依赖的一样东西呀!他只是协助你驱除内心依赖他物的习性而已呀!」这个很重要喔!

  众生常常都是一直要找个依赖;要找个心外的法、心外的人,让自己依靠、依赖。但是只要你向心外求法、求依赖、求依靠,你的苦就一定存在,你不知依归何处,你不知究竟归依处。而如果一个人,他一直强调你要对他的依赖;你要对他的抓取,那表示这个人他在跟你互相缠缚,他也不知道要依归何处。你需要依靠他,他也需要依靠你啊!就这样,彼此互相缠缚啊!所以如果是真正的善知识,他只是协助你,驱除你内心那种依赖他物的习性。也就是协助你心灵成长,不要再那么弱小;协助你成长;协助你独立;协助你来到自依止、法界依止。这就是佛陀一再跟我们强调的,你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不要去依赖任何人,众生跟我们都是平等的。

  每个众生都是大海中的波浪,不管他是多么大的波浪,他也都只是个波浪。你这个波浪不要一直要去依赖其他的波浪,其他的波浪还是一样啊!泥菩萨过江。真正的归依处,请看看你的脚下;请看看你脚踏的是什么?你浸泡在哪里?你这个波浪要去发现到,整个大海就是你的归依处啊!你不要去求其他的波浪,不要去抓其他任何的波浪。而这就是你的心智、智慧,什么时候才能够真的成熟,来到超越一切的人我相呢?

  第三则「灵敏」

  有人问大师:「如何才能经验到、体验到我与万物本是一体呢?如何才能进入一体的世界呢?」大师回答:「聆听啊!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啊!耳根圆通啊!」「喔!那我该如何聆听呢?」「把自己化作一只耳朵,留神于一事、一物中宇宙所通传的玄音。若你所听到的是你内心的独白,应立即中止它的喋喋不休。」但是,你要真的聆听,不容易喔!众生不是听不到法音,不然就是用自我的意识在听、在想像、在造作。这个聆听,你是要来到空、无我的境界,你只是保持一个空、明、觉。这个聆听,它没有污染、没有扭曲、没有想像;这个聆听,它是保持一个空,你的心与空相应,然后让法界的这些法音呢?如实、自然地穿流过你的心。你的心是保持在很纯朴、很客观的一种状态,然后你如实地去体悟、去体证。这时候,你所听到的法音,都一直在跟我们宣说着无上甚深微妙法——什么叫做无常;什么叫做流动;什么叫做生、灭、变、异;什么叫做即生即灭。

  就像现在,如果你放空来听,前面这只鸟在唱歌,他发出的声音,一样,都会跟你的心溶为一体。如果你能够放空,不是用一个「我」去听那个声音,你是无我,这时候你跟外面的这些声音呢?已经溶为一体,没有内外,很自然地你就进入能所双泯的世界——主、客销融,心、境合一。所以你要来到「与万物本是一体」,你那个自我一定要消失,你必须要能够保持清醒明觉地活在当下。你要体悟到万物跟我们是一体的,你必须要有前面四念处开发明觉的基础。你要先能明心啊!当你能够稳定地活在当下,那你处处就可以体验到你跟这整个法界是一体的。

  《慧眼禅心》必须慢慢地讲、慢慢地去体悟、去消化,因为这些话都是直接贯穿你的心灵;这些启示都是来自灵山的启示。你不要用一般大脑的意识去听,你要打开心胸,你要用无我;用空、明、觉的心来听。这样,这些来自灵山的声音,它才会句句震撼你的心弦,你才会真的体悟到那里面的深义。所以希望大家该禁语的时候,一定要收摄六根好好地禁语,因为如果你没有收摄六根,你的心灵是很粗糙的。你很粗糙,这些灵山的声音,它是没办法震撼你的。法界处处都在跟我们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你的心粗糙,你就看不到、震撼不到、体悟不到。唯有收摄六根,你的身心才会沉淀;才会澄清、澄净。这样,你才能够发现、才能够得到法界的无价之宝,你才能够品嚐到那甘露法水。很难得的殊胜因缘,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握,放下万缘,好好地去挖这无价之宝。你的心能够越明、越静,越好。

  第四则「无稽」

  继续跟大家来分享《慧眼禅心》里面的精采部份。

  我们看第四则「无稽」——当一位弟子正在静坐,专精打坐时,大师拿着一块砖,使劲地在地上一直磨。砖在地上磨,它发出了很尖锐、很刺耳的声音。起初,这位弟子把它当做考验自己专心的试炼,而欣然地接受。然噪音越来越尖锐,他终于耐不住性子大吼:「老天哪!你究竟在干什么!难道你没看到我正在专心专精打坐吗?你没看到我这么精进用功吗?你怎么可以在这里打扰我这个道人之心呢?」大师静静地回答说:「欸!我想把这块砖磨成一面镜子啊!」这个弟子还点不醒,他说:「你疯了!砖怎么能够磨得出镜子来呢?」大师说:「彼此彼此,在自我内又怎能生出真正的静观者?」

  这一则是引用禅宗里面的故事。有接触禅宗资料的人就知道,这是在唤醒大家,如果你的打坐、你的修行是用自我意识在修的话,你会修个没完没了的。如果你用我慢在断慢,你也…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九、《慧眼禅心》要则分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