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他完全都是來自法界、來自大自然,我們身心的任何現象、任何部份,絕對不會違背大自然的法則,絕對不會超出大自然的運轉法則,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如果你的心甯靜下來觀察,就會體會到我們的五蘊身心就是一個精密的小宇宙;如果能夠甯靜下來覺察,會發現五蘊身心與大自然是脫離不了關系,而且完全是一體的。大自然有怎麼樣的現象,五蘊身心都會如實的展現,因此佛陀歸納出的“叁法印”,任何人都絕對不例外,不管你承認或是不承認,不管你再怎麼否認,都不會超出“叁法印 ”的運轉法則。
所謂“無常”,每一個人的每天、每分、每秒,都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不管你的修行再怎麼有成,沒有人可以例外。所謂 “緣起”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是各種因緣俱足才産生,當因緣不俱足,你不可能出生,因爲緣起甚深啊!整個因緣不要怪罪在 “業力”兩個字,你的出生是法界非常殊勝的因緣,大家慢慢再去深入聞思、體悟。所謂“無我”,更是真理實相,你認爲自我、我很厲害,那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那是你構築的夢幻世界,法界的真理實相是“無常”,法界的真理實相是 “無我”,“無我”是實相-實際的存在,你不承認、不了解,只是代表你是無明,在自討苦吃而已,一直在背道而馳啊!
長江的水,它就是由上往下一直在流動,這是法性、大自然律,這是很自然的法則,但是當你不了解,就要它背道而馳,要它順著你的意思,去流走、去流動。人,常常是在做背道而馳、違背大自然法則的現象,要甯靜下來去分析、檢驗,你所有的苦都是在違背“無常”法印,也在對抗 “無我”的法則,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也是提醒大家。你可以去檢驗,所有的苦、所有的不安,所有的憂悲苦惱,都在對抗 “無常”,都在對抗“無”我,但是不管你再怎麼對抗,不管你的修行境界多麼高、神通多麼廣大,只要你的所作所爲是在違背大自然律,到最後你所要構築的夢幻世界,它是終歸煙消雲散,那就是夢幻世界,那就是苦海。所以,衆生的苦海,是來自于自己的無明、無知,沒有了悟真理實相,有一天當你真正了悟這些真理實相,就是開悟、大徹大悟。
所謂“大徹大悟”,就是照見到我們過去的顛倒夢想,不要把“成佛”想像得很抽象、很遙遠、很虛缈,成佛就是成爲一位覺悟者,覺悟什麼?不是修個神通廣大,很會加持、很會灌頂,然後可以吸引很多徒衆,叫做“我修行有成”,不是這樣啦!是成爲一位覺悟者,覺悟什麼呢?都是很具體、很實在的,就是覺悟宇宙的真理實相,把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清清楚楚的照見、體悟。當你真正了悟真理實相,就不會背道而馳了,不會自討苦吃啦!這時候你會跟整個法界、大自然一起脈動,而且當你真正體證“無我”,就會展現出無我、無私的精神特色。如果你是一位很有名的宗教大師,也很會宣說“無我”,但是你所展現出來的,卻是在建設一個龐大的山頭主義,卻是一直在抓弟子,則是告訴衆生你的“無我”也是空論,你只是透過“無我”的標簽、名相在嚇唬衆生,然後展現你的 “意思食”、展現你的“識食”。
真正要做到“無我”,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真正體悟到法界大自然,它所展現出來的都是無我、無私的精神特色,你的心自然會來到體道、悟道、行道、與道合一。當體悟法界大自然的無我、無私精神,自然就能夠做到無我、無私,這是活生生的佛法。如果你在經典、文字堆裏面要找 “無我”,你是找不到的,你找到的是木乃伊,是僵化的思想、觀念,你找到的只是一些空洞抽象的名相而已。真正的“無常法印”,不是在經典文字裏面;真正的“無常法印”,都在法界大自然中,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如實的展現。 “無我法印”也是一樣,你在大藏經裏面,找到的只是名相上的“無我”,無法真正體悟到所謂 “無我”,更是沒辦法做到。
你真正要做到,就是現觀法界的真理實相,看到法界所展現出來的,什麼叫做無我、無私。如果一直在經典文字堆裏面體悟“無我”,都只是空洞的、抽象的,甚至會越修、我慢越大。很多的佛學專家,把佛法當作學問在鑽研,自認爲看過很多的藏經,懂得很多的資訊,搜集很多的資訊,辯論是頭頭是道,講經說法是辯才無礙,于是就認爲他的境界很高、高人一等,甚至有的修行人認爲這樣就是聖人,理所當然要受人家頂禮、供養膜拜,這些跟佛陀所講的解脫道是背道而馳的,只是把佛法當作學問在研究,然後增長“我慢”,實踐自己的“自我”成就而已,而真理實相、解脫是要來到“無我”,因此奉勸大家要好好珍惜活生生的佛法,不要把它當作學術在研究,變成爲了打扮金身的裝飾品,你能夠欺騙得了別人,欺騙不了自己,也欺騙不了明眼人。
修行就是來到如實面對自己、反璞歸真,貪、嗔、癡的止息,就是來到沒有虛假,沒有貪心、沒有嗔恨之心,來到對任何衆生都沒有嗔心,這是一位非常純真的 “真人”,因此大家不要把“成佛”變得很抽象,那些都是很具體的,只要逐步按照解脫道的方法、次第、步驟,去實修、實證,就能夠來到貪、嗔、癡的止息,而且能夠了悟真理實相,從此不再背道而馳、作繭自縛,而所有的結縛一一解開,不再作繭自縛,就是真正的解脫。你的不得自在、不得解脫,不是別人在捆綁你,不是別人在束縛你,而是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在捆綁我們自己。
修行最重要的核心就在于“轉念”,把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一一的澄清過來、一一的扭轉過來,“轉念” 的過程就是不斷在開悟。所謂“開悟”就是不斷轉念的過程,不是在禅修、禅相裏面,看到什麼靈光乍現,看到什麼黑漆桶脫落,才叫做開悟,不是啦!那是禅相。真正的開悟就是發現到“昨非而今是”,是體悟到真理實相,照見到我們的顛倒夢想,因此“開悟”都不是抽象的,只要大家身心甯靜下來,好好去實修實證,隨時都會不斷的開悟,而你累積的開悟就是由小悟、小的開悟,不斷的在累積、累積,醞釀各種能源,到最後就會來到大徹大悟,就像高樓大廈要落成,必須打好地基,逐層的一層一層蓋起來,如果沒有逐層的蓋起來,不可能舉辦落成典禮,所謂 “落成典禮”就像大徹大悟。
因此,大家點點滴滴的用功,絕對不會白浪費、不會吃虧;你們不會白吃苦、白受苦。越能夠吃苦的小孩,越容易有所成就,如果你吃不了苦,很難、很難有成,吃不了苦就見不到“苦谛”;見不到“苦谛”,後面的“集谛”也看不到,所謂 “滅谛”,就是解脫自在的世界,無法來到成佛、解脫自在的世界,你自認爲在修行、行道谛,也是在空談,修行要能夠刻苦耐勞、吃得了苦,環境越安逸,越會讓你懈怠。
見法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明心見性”,如果我們的心不夠明,就像一座動蕩不安的湖水、一盆動蕩不安的水,沒辦法清楚的映現月亮,沒辦法清楚的映現景物。所以,那些一直在宣說現在是“末法時期”的人,因爲他們的心動蕩不安,看不到真理實相、看不到法,自己看不到,就以爲現在是“末法時期”,也如此在跟別人宣說,導致大家很多的觀念知見都偏差了、都錯誤了。事實上,沒有所謂 “末法時期”,法印、真理、實相,都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的永遠呈現出來,只要宇宙的存在,大自然法則就是法爾如斯在運轉,因此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可以見法,我們現在爲什麼不可以?!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可以體證到無常法、無我法印,難道現在的無常法印,與無我法印、緣起法,難道就消失了嗎?
每天、每分、每秒,“叁法印”都呈現在大家的眼前、都俱足,只是你的智慧眼有沒有打開?你有沒有去見到法而已。不要誤認爲現在是“末法時期”,真理、實相是每天都存在,都呈現在你的眼前,而且也呈現在你的身心裏面,只是你的心沒有甯靜下來、覺察不到而已。禅修期間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讓我們動蕩不安的心甯靜下來,唯有我們的心能夠甯靜下來,也就是來到“明心”的階段,才能夠與法界真理實相的焦距對焦,否則看到的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的。所以,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就是讓我們這一顆心猿意馬的心活在當下,與真理實相對焦。因爲法界的整個存在,都是在當下、現在,風也是現在正在吹動;地球也是現在讓你坐在上面;太陽也是現在在陽光普照;你所喝的水,也都是現在存在的水。法界的實相存在都是在現在,在【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課程,就有講到法界是沒有時間,就只有現在,但是所謂的“現在”,不要把它變得很狹窄,跟過去、未來相對稱的,又是一個很死板觀念的“現在”,不是的!
“現在”只是一個形容,只是一個當下,當下是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而你所能夠做的、能夠活的,就是在當下現在這一點而已,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但是你要去體會到當下、現在,它卻是永遠存在,因此要把你的心拉回到當下、現在,才能夠跟真理實相對焦。當我們的心清淨之後,就很容易體悟到真理實相,就是“明心見性”。所謂“見性”,是看到大自然的法性,看到大自然的法則,不要把“見性”誤解,偏差到要去找一個佛性、找一個自性,“見性”就是看到大自然的法性,也就是大自然的法則,提供給大家的方法就是“四念處”。曆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講過不少種的修行方法,但是整個修行方法的核心,還是扣住在“四念處”。
所以,種種的方便法,到後來還是要回到“四念處”,千萬不要去聽信別人講說:那是小乘的、自了漢的,那是阿羅漢果位而已,不是佛陀果位的……,那些都是以訿傳訿,都是錯誤的知見。不管你是任何法門,到最後真正要見法,一定要回到“四念處 ”,因爲很多的方便法沒有放下,沒辦法真正“明心”-真正心的甯靜。如果一直執持著某種方便法門一門深入…
《金剛經深義(禅修版) 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