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1▪P3

  ..续本文上一页多么不好,我们都感恩这些因缘,这些因缘会助长你、协助你迈向解脱。

  如果你还抱怨过去的种种因缘,你的人生会继续在苦海里拉扯、浮沉,包括过去协助我们成长的善知识,不管他所讲的是究竟或是不究竟,是方便法或是究竟法,曾经协助我们成长的这些因缘,我们都感恩,就像说现在读到大学、研究所,对于幼稚园老师、国小老师、国中老师,一样都是心怀感恩,对于过去就是怀抱感恩之心,再来就是“归零”,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好好一步一脚印去做,这样你的体悟、见法就会很快。

  再来就是禅修期间规定“禁语”,禁语很重要,等一下就开始禁语。关于禁语方面,有几点希望大家能够特别注意,今天虽然我们是集体禅修,大家来这里共修,但是希望大家是以一种你是独处、闭关、专修的心来用功,你要收摄六根,不要一双眼睛东张西望,除了法工、法务人员,承担法务必要的交接之外,其他的一律都禁语,尤其是回到寮房更是要特别注意,为什么要求大家禁语?如果你的语根、语行没有停下来,还在讲话,你的心会杂乱,散心杂话就是你的六根没有收摄,你的心没有办法宁静下来,你的眼睛还东飘西飘,就是你的眼根没有收摄回来,眼、耳、鼻、舌……,一直在讲话、攀缘,你的舌根没有收回来,因为你的六根没有收摄回来,你的身心没有办法宁静下来。

  如果没有办法宁静下来,后面的进度只是在敷衍而已,你没办法跟得上来。当然,我们有部分旧学员,他们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因此让他们承担较多的法务,只要他们不是在承担法务之时,他们一样都是禁语,要求禁语对大家来讲是帮助非常大的,不要想说:“啊!我们是母子档,我们是母女档,我们是死档,我们是朋友,我们都是一伙人……”然后一下就在聊天,在讨论、探讨,“今天情况怎么样啊?今天怎样啊?……”那些统统要禁止,不要跟别人谈论心得、不要问别人,这一点很重要。所以,等一下下座之后,记得!除了法工必要的承担之外,其他的一律禁语,在这八、九天里面,讲话讲得越少,对你来讲是绝对越好,很不容易大家才有这样的禅修因缘,很不容易放下万缘来此禅修,记得!不是来这里攀缘,不是来这里交朋友,你是来这里大死一番,如果没有善用这样的禅修因缘,还来这里攀缘,很可惜啊!你又错失掉很多的因缘,浪费掉很多的生命。

  所以,不要想说:“啊!我们在这里禅修,遇到学员、遇到老师没跟他们打招呼,不好意思!我们都要到处跟他们Say hello… …”都没必要啦!我们禅修学员好好精进用功、收摄六根,如果我们遇到常住,原则上如果你继续用功,不打招呼也可以,只要点个头、微笑一下,打个招呼也可以,但是不要开口讲话,顶多点个头、微笑一下,这样就好了,你可以继续用功收摄六根,没有别人会讲你懈怠,没有别人会讲你无情,大家都会尊重、配合我们禅修学员,而且常住看到大家在收摄精进用功,这种气氛一样会回向给他们,他们一样会收摄、会精进用功,因此不要散心杂话。记得!这几天除了法工的承担交接之外,学员与学员之间不要打招呼、不要交谈,尽量越少越好。如果你们在路上,或是在其他地方遇到我,除了在小参室之外,不要跟我打招呼,不要认为说我们很尊敬老师,我们很喜欢老师、尊敬老师,看到老师要合掌问讯、打招呼,都不必!这样表示你的心还很散乱,不是空海所要的,不是空海所希望的。

  所以,不是说你没跟我打招呼,就是不礼貌,不是这样!而是你跟我打招呼,你是不精进,对空海来讲是不礼貌,你的心、你的眼睛还很灵活的在东张西望,表示你还很懈怠,我们禅修的品质,不会规定得很死板,但是我们要求很高的品质,在放松而不放纵的情况之下,大家好好精进用功,今天整个灵泉禅寺各方面的配合,就是要让大家能够在这里,好好放下万缘专心用功,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因缘。

  关于禁语方面,除了法工的必要交谈之外,如果不小心讲了话,还情有可原,但是大家不要攀缘、要大死一番,为了悟生死大事、究竟解脱而来,越不攀缘、越少讲话,对你绝对会越好,所有的要求都是为了协助你解脱自在,希望大家能够“归零”,身、心很柔软,好好的用功,这样的收获、突破就会很快。现在就“归零”,我会有次第的陆续向大家讲述修行方法,大家一步一脚印去做,好好认真去做、去练习、去修习,不要贪多、不要囫囵吞枣。包括在禅堂或是地点方面,都是让大家能够安心舒适,以放松、自然为原则,修行不是在练功夫,不要硬撑、不要逞强。

  如果在打坐之时,遇到身体不舒服,可以站起来调整一下,或是有时觉得坐不下去,需要到外面调整一下,也可以自行调整、放松,或是做一下柔软操,让自己柔软下来。但是,记得!以不干扰其他学员为原则,现在的止观时段,大家就是打坐,假如你需要站起来走到外面,动作方面都要很轻盈,不要很粗鲁,慢慢走到外面。

  我们现在要讲述一些方法,大家就配合著开始做,静态方面是以“出入息”为主要方法,第一步骤是长呼吸,第二步骤是短呼吸。所谓 “长呼吸”,就是我们自然的呼吸、平常的呼吸,“短呼吸”是我们的心在比较宁静之后的微细呼吸,现阶段这一两天,最重要就是当你静坐之时,好好把你的觉察力放在呼吸上面,客观观看呼吸的进出、呼吸的情况。当你吸气时,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吸气;当你呼气时,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呼气,呼与吸之间、吸与呼之间,如果中间有停顿,叫做“止息”。当你停止呼吸时,也清清楚楚知道现在正在停止的阶段,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清楚觉察到自己呼吸的进出,不要以为很简单,不容易啊!只要你用功下来,就会发现觉察呼吸不到五息,就马上跑掉了,又在东想西想的。

  如果跑掉了,怎么办呢?不要懊恼、不要追悔,当觉察到就马上拉回来呼吸,今天与明天的静坐,最主要就是好好清楚觉察,你的呼吸是长、是短?是粗、是细?如果在静坐时,觉得会昏沉,怎么办呢?你可以深呼吸,“长呼吸”就变成深呼吸、深深的吸,然后再呼,再深深的吸气,这时精神就会振作起来,于市长呼吸就可以变成为深呼吸,至于短呼吸呢?你可以深呼吸做五分钟,然后就把它放掉、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的呼吸,意即出入息法十六步骤里面的第二个,大家可以交换著应用。如果你容易昏沉,或是打妄想,可以五分钟的深呼吸,五分钟的放掉让它自然,如果妄念又多了,这时候再回到深呼吸,假设觉得现在呼吸比较用力了,会累!你就把它放掉,回归自然的呼吸,交换著应用、调整,就可以灵活的调整,主要是让你的妄念渐渐放下,记得!不要刻意去对治妄念,转移目标就好。

  如果刻意对治妄念、念头,会越弄越糟糕,越跟妄念在纠缠,反而形成“头上安头”,你不要理它,有妄念、心跑掉,觉察到之后,马上拉回到呼吸上面。如果容易昏沉,就深呼吸;如果没有,就放松让它自然。如果都不会昏沉,有时要深呼吸几次也可以,观察深深的吸与深深的呼,我们身体有什么变化?当然可能要老参、老学员,或是修行比较久的,才能够观察到身体的变化。如果你已经有基础,可以在一吸、一呼之间,观察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如果呼吸没多久就觉得胸闷,记得!就要放松,因为我们还是有在用力。

  有时候觉得自己有放松,呼吸没多久,奇怪!怎么又在胸闷?表示我们无意中,又在抓、又在用力,有觉察到胸闷,记得!是我们没有掌握到放松、以及如实观的要领,自我意识都有在干扰呼吸,胸闷就是身体的众生告诉你它有苦,你有在抓它,它需要你放开,因此胸闷就是一个讯号,在告诉我们要调整,你要放开、放松。如果觉得还是会在胸闷,你可以坐在位子上,肩膀稍微左右动一下,稍微挺胸调整一下,这样又可以恢复放松。这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进行的。

  在动态时,如果继续观察呼吸也可以,只要走路不会跌倒,也不要跟别人家相撞或是撞到墙壁。走路时,可以收摄眼根,但不要闭著眼,有时候会撞到,比较危险,可以七分眼或是半张眼,在安全的情况下,一样可以继续观察你的呼吸,而不去觉知、觉察脚步。如果在动态时,还有继续在观察呼吸,收摄会更快。如果能够在静态或动态都继续观察呼吸,心的宁静会很快;如果在动态时,觉得呼吸觉察不到或是使不上力,可以觉察当下的动作。走路时,清楚知道自己现在正在走路,要跨步、走楼梯、要出去,记得!每一个脚步都要清楚觉察,不要想说:我长这么大了!怎么还要你教我走路?我已经很会走路啦!我都可以跳啦!… …

  今天大家会来此禅修,都是有相当殊胜的因缘,很多人下决心发愿要普度众生,发愿要成佛、解脱自在,都是非常好的现象,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够不流于空谈?很实际一步一脚印的走,一步一脚印的做,扎扎实实的去做,这一栋高楼大厦才会完成。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去做,只是在发空愿、开空头支票而已,发愿就是要实际去做,所谓“佛道无上誓愿成”,不是安慰自己,也不是讲大话给别人听,而是真正要去做到。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不是到他方世界,不是到遥不可及的未来,都是此生此世就可修、可证、可达。如果你把解脱、成佛寄望在遥远的未来,则很难、很难有成,而且也表示尚未接触、掌握到真正的解脱法。如果把成佛寄望在遥远的未来,或是他方世界,表示还没有真正懂得佛陀所讲的解脱之道。

  众生在苦海里面,主要是因为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不了解,就是“无明”,不了解大自然的运转法则,不了解 “大自然律”,大自然运转有大自然的法则、规律,不要以为五蕴身心与大自然无关,错了!这是完全错误的知见,是“井底青蛙”的知见,要知道你、我、他,包括任何修行有成的人,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你、…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