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淨道論》-活命遍淨律儀▪P4

  ..續本文上一頁定慧叁學,以渡過生命的沙漠,就是有生命(bhava)的沙漠,就是輪回的沙漠;或者說我們應當省思,勤修梵行的人,受用食物就好象要渡過茫茫的沙漠,不得已而殺自己的兒子來吃肉一樣,如果不殺自己的兒子的話,可能全部人都會餓死,那麼,這個時候不得不把自己的兒子殺來吃,就猶如吃自己的兒子的肉一樣,那樣來省思我們所吃的食物,又猶如渡河的人,他所坐的竹筏一樣,他的船一樣。

  接著,iti是如此、這樣、那麼。Purà

  a¤ca,purà

  a是之前的,ca是連接詞,vedanaü是受,之前的受、舊受。Pa

  iha

  khàmi就是打敗的意思,它的原來的意思就是打敗、擊退、退除,退除舊的受。Nava是新的,ca是連接詞。Uppàda就是生起,ssàmi就是我將生起,na就是表示否定,我將不生起新的受。

  所以說,這裏的:“我現在所吃這些食物,只是爲了要消除或者要退除已經生起的那些饑餓的,由于業生火界在胃裏面抓住胃不放而生起的那種饑餓的苦受,同時,也不會由于無限量地吃,吃過量的食物而生起新的過飽的苦受。”

  這裏的“舊受”是指之前的饑餓的受,而“新受”是指撐著,那種吃得過飽的苦受,吃飽了撐著這樣的受。也不會像那些吃得太過多的人,他自己都站不起來,必須得要別人去幫他、扶他起來,乃至到吃得太飽而不能夠穿衣,或者說吃得太多了,動都不能動,只能夠躺在那裏,這種人就是屬于由于吃得過量而生起新的苦受,我們應當避免這些。

  我們實在應當猶如生了病而自己服藥、吃藥(這時我們叫“藥食”)那樣來對待我們的食物。因爲現在不適當或者無限量所吃的飲食,所生起的苦受,或者由于過去宿業,故稱爲“舊受”,這也是另外一種新的理解。或者說由于吃了適當的、適量的食物,而滅除了舊受之緣,而除了舊受之苦,由于現在不再作不適當的那種吃而積累新的業,不適當的受用所積累的業將産生未來新受之苦,稱爲“新受”。所以在我們吃東西的時候應當正確地省思吃的目的。

  然後,還有最後一個就是“Yàtrà ca me bhavissati anavajjatà ca phàsuvihàro cà”ti. ”Ca是連接詞。Yàtrà是從這樣維持生活的意思。Me是對我。Bhavissati是我將,我將能夠這樣維持生活、能夠活命。Anavajjatà,vajja是罪過、犯罪、有過失的意思,所以navajjatà就是沒有過失。 Phàsuvihàro cà”ti,phàsu就是安樂、安穩的意思,vihàro是住,所以安住。

  “我將存命”就是他在食用食物的時候這樣想:“我以有益的適量的食用,則沒有斷絕命根(就是不會由于餓死)或者破壞威儀的危險,所以我的身體將依這些食物而得以生存,就好象生病的人服用藥一樣,這樣能夠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裏的“無過”,是指已經離開了不適當的遍求領取以及食用。就是他所得來的這些食物是由于正命的,他已經離開了種種的邪命、不適當的、不正當的那些邪求。由于服用了、吃了適當的食物跟適量的食物,他能夠感到安樂;或者說,他並不會由于不適當的以及無限量的吃而發生了不愉快、昏昏欲睡、打呵欠、伸懶腰,以及爲那些智者們所呵斥的那些過失,稱爲“無過”。

  由于適當的、適量的飲食,他增長了他身體的體力,他的能量,這樣稱爲“安住”。又或者說,已經避免了他隨其意欲,肆意地飲食,縱情地飲食,或者說,他已經避開了橫臥之樂、展轉側臥之樂,睡眠之樂而稱爲“無過”。由于他在即將吃飽的時候,即將要再吃四、五口就吃飽的時候,他就不再繼續吃,不會因爲這樣而過飽,而使他的行、立、坐、臥四種威儀都相應而行道,這就稱爲“安住”。

  由于這樣,他食用食物,這個就稱爲如理省思的正確的目的跟用途。

  第叁種是senàsana(senà+àsana)。Senà的意思是臥的地方,àsana是坐的地方,所以senàsana有時候翻譯成坐臥具,但是在這裏也可以翻譯成坐臥處。坐臥處包括一切的住所,乃至到自己的座具鋪的地方,自己的臥具,就是鋪床的敷具所鋪的地方,這都可以稱爲坐臥處。

  世尊允許比庫住五種的住處:

  第一種是vihàra,就是精舍或者叫住處;

  第二種是aóóhayoga,就是半邊的屋檐;

  第叁種是pàsàda,就是那種等于說殿堂,像宮殿一樣的;

  第四種是hammiya,就是上面平頂的屋;

  第五種是le

  a或guhà,就是洞窟。

  所以世尊允許比庫住這五類的住所,當然了,最好是能夠住樹下,樹下是所贊歎的,但是也允許住這五種,也就是說現在我們一般所住的這些房舍都是屬于允許的,只要不要跟女人共宿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說到的senàsana,如果是用在用具上的我們翻譯成坐臥具,如果是用在建築物上的我們稱爲坐臥處,無論是任何地方,只要所躺臥的地方稱爲臥所,就是稱爲senà,任何所坐的地方稱爲àsana,所以把它們合在一起稱爲坐臥處。對于坐臥處(senàsana)的省思,它的巴利語是這樣的:

  “Pa

  isa

  khà yoniso senàsanaü pa

  isevàmi, yàvadeva s

  tassa pa

  ighàtàya, u

  hassa pa

  ighàtàya, óaüsa-makasa- vàtàtapa-siriüsapa-samphassànaü pa

  ighàtàya, yàvadeva utuparissaya vinodanaü pa

  isallànàràmatthaü.”

  這個是對于住所,對于坐臥處的省思。它的意思就是:

  “我如理省思所受用(居住)的坐臥處(住處),只是爲了防禦寒冷,爲了防禦炎熱,爲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爲了免除季候的危險,而好獨處(禅修)之樂。”

  前面的“yàvadeva s

  tassa pa

  ighàtàya, u

  hassa pa

  ighàtàya, óaüsa-makasa- vàtàtapa-siriüsapa- samphassànaü pa

  ighàtàya.”我們在講到衣服的時候已經講到了,這個是一模一樣的,“爲了抵禦寒冷”,就是內的外的寒冷可以抵禦。“爲了抵禦炎熱,爲了抵禦虻、蚊、風吹、日曬以及爬行類的觸惱”,這個就很明顯,如果我們有住所的話,那麼,當我們關上門窗,就可以抵禦外面的炎熱、外面的寒冷、外面的風吹、日曬,還有那些爬行類,這個就是非常明顯的。

  還有另外一種,“yàvadeva utuparissaya vinodanaü pa

  isallànàràmatthaü.”因爲季候的、氣候的天氣會有轉變,會突然有雷電交加、風雨交加,或者說季候有時候會有轉變,這個稱爲“季候的危險”,爲了除去季候的危險以及獨住、獨坐(就是宴坐)、禅思、禅修這樣的樂趣,這樣的快樂,叫做“pa

  isallànà”,ràma就是喜歡,attha就是爲了、義趣的意思。

  因爲在我們使用這些住所的時候,可以消除能夠使身體生病的,以及使我們的心散亂的這些不適當的氣候。所以說當我們在使用房子,使用住所的時候,是爲了避免季候的危險,以及使我們的心,我們的身心能夠更加安穩、安定地禅修,安定地獨坐、獨處,這個稱爲“好獨坐之樂”。

  前面的,我們在講到省思衣的時候也講到“爲了避免寒冷,避免炎熱(就是防禦寒冷,防禦炎熱),防禦虻、蚊、風吹、日曬以及爬行類的爬蟲的觸惱。”這個在對于衣來說是暫時的,但是遮羞是主要的目的。在這裏也是,如果說是爲了防禦寒冷,防禦炎熱,防禦虻、蚊、風吹、日曬以及爬行爬蟲類的觸惱,這個是屬于暫時的,但是,爲了避免季候的危險,這個是主要的目的,這個是我們受用坐臥具,受用住處的主要的目的。

  這裏所說的危險有兩種:一種是很明顯的;另外一種是隱匿的。比如說獅子、猛虎、毒蛇等等,這種就稱爲很明顯的危險;而貪、嗔、癡這個是隱匿的危險,爲什麼呢?假如說如果沒有房舍,沒有房屋的遮蓋、遮蔽的話,未免由于看到不適當的那些所緣,而會生起貪、嗔等等,爲了避免這樣,所以我們應當要如理地省思我們所住的住所、所使用的坐臥具的正確的用途以及目的。

  那下面再講第四種,是病者所需的醫藥資具(gilàna-paccaya-bhesajja-parikkhàraü)。Gilàna的意思是病人或者生病的。Paccaya是緣、因緣。Bhesajja是藥、藥品、藥物。Parikkhàra是用具、用品。所以,我們可以說“病人所需的醫藥資具或者藥品”,因爲這裏的資具(parikkhàra)是治病的意思,跟適合是同義詞。由于醫生的工作所配合的爲藥,就是bhesajja,病人所需要的稱爲藥,因此稱爲病者所需的藥品資具。對于我們使用藥品的時候,我們也應當如理省思,它的省思文是:

  “Pa

  isa

  khà yoniso gilàna-paccaya-bhesajja- parikkhàraü pa

  isevàmi, yàvadeva uppannànaü veyyàbàdhikànaü vedanànaü pa

  ighàtàya, abyàpajjha- paramatàyà”ti.”

  這個是對于藥物的省思,它的意思就是:

  “我今如理省思病者所使用的醫藥資具,只是爲了消除已生起的病苦之受,而盡量避免未生的苦受。”

  這裏所說的“已經生起的”,就是指已經發生的,已…

《《清淨道論》-活命遍淨律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