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集大乘地藏十輪經》講記(1)▪P5

  ..續本文上一頁是從地而生的,就是形容由你心地而生的。“藏”是密藏,也就是含藏了很多的義理,可是我們不知道,爲什麼不知道呢?因爲我們迷了,也就是我們的心迷了。

  把這兩個字解釋爲我們的心都可以,但是由我們的心所産生的身語意業,由這身語意業,發展出來,身叁、口四、意叁就是十業。這十業是永遠不停的,就像輪子似的,不會停止,永遠地轉。同時,輪子有一種功能,它有摧輾之義,可以幫助我們,輾掉惑業苦,産生清淨的戒定慧。

  以我們的佛弟子來說,若歸依了叁寶,學了佛法,輪子卻轉反了,那非但不能向正轉去除他的叁業,反而增加了很多的叁業。怎麼說呢?因爲本來已經夠苦惱的,而原本應當是信了佛,信了法,信了僧,滅除苦惱;但是他卻不如此,他在佛法中起分別,破和合僧,乃至造業、謗法,破壞佛。他以爲在贊歎佛,其實是破壞佛。

  這部經就專說這種現象,所以在這部經裏,對于破戒的比丘,只要他還披著袈裟,他作他的業,你不要管,只要他現的是叁寶相,就要恭敬他。恭敬他,是你的福德,你若破壞,就産生罪惡,不論他多壞,那不是你管的。所以佛不接受國王大臣以法律來製裁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要說明,十輪是用佛的十輪來對治我們的十輪。

  經是貫串義,像我們把花串在一起,在印度,就是用線把花串在一起的。因爲經所說的義,對這個衆生說,對那個衆生說,乃至于前面說、後面說、顯說、密說,都把他們串到一處貫起來,使經義含攝到一處,這就是經題。

  〈序品〉就是序說,是這部經的發起。在這〈序品〉當中,一個是贊歎佛的功德,另一個是佛贊歎地藏菩薩的功德,爲什麼佛要贊歎地藏的功德?我們在《地藏經》也講過,在《占察經》也講過,要使那些不了解地藏菩薩因地修行的,以及對他的信心、恭敬心不夠的,假佛一贊歎,就生起欣樂:“這個大菩薩不得了,我要親近他,乃至于聽他的名號,拜他的像,我就能得到許多好處。”那樣子你再來學,就可以很快的進入。

  衆生心是這樣的,如果聽別人說那個人好,你還沒有見到那個人,你就對他非常的信。假如一見著,感覺就更好了。但也有些是虛假的,名不副實,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有人見了面,不如聞名,見了面,對他簡直是看不起。再進一步了解他,更壞,那是假名。菩薩可就不同了,凡是經上所說的諸佛菩薩,你可以去研究研究。你見見面看一看,會生起無量的恭敬心。

  有的道友問我說:“像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不是人人聽到都會生起恭敬心嗎?爲什麼還要介紹?”佛向大衆、向這個法會介紹,是從我們的思想境界來看這個問題。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五、六十億的人口中,不知道地藏菩薩的人太多了,因爲沒有親近過叁寶,所以都不知道。有人接近過叁寶,甚至出家好多年了,也有不知道地藏菩薩的名字,更不用說根本不知道《地藏經》、《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這是我親自知道的,我不會說瞎話的。有些人講了很多年的經,還不知道地藏菩薩,從來沒有學過,也沒有接近過,也沒有看過。因此,必需介紹一下。

  在這一個法會當中,很多人不見得知道地藏菩薩。所以大家在《地藏經》中看到,連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普廣菩薩,他們都向佛請問,讓佛說一說地藏菩薩的功德。你心裏想,以觀世音菩薩那麼大的神力,那麼大的神通,還不會知道地藏菩薩?各化一方,佛跟佛,各個的緣不同,雖說是佛佛道同,不過,各個佛說的法不同,各個佛的世界不同。因此就有必要介紹一下,〈序分〉就是這個意思。

  在這個會上,地藏菩薩是以他的神通力、願力來隨喜的。他知道跟這個法會有因緣,就去隨喜贊歎。在《地藏經》上,佛是放光召來的。光就代表音,光和音是相同的,乃至于我們前面所講的大概有叁十九種聲音。每一種所下的雨,所下的衣服,所下的殊麗寶飾,都在說法,這裏頭含著有聲音,一切動作都有聲音。我們聽不到。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耳根還沒有證得圓通。所以,他用這種的方式表達出來。說法音聲,人還沒有到,地藏菩薩還沒有現身,聲先到。而且他所感召的這些雨、這些寶物、衣物,都是作爲資生的工具,是人人都需要的,人人都會感覺自動的穿到身上。

  爲什麼會有這種景象呢?這就是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無量劫來修行的因,所招感的果。他才一動,還沒有到這個地區來,這個地區只要是跟他有緣的衆生都能得到好處,這就是贊歎地藏王菩薩的功德,希望欣樂,連系到大衆。衆生都能得到好處,這就是贊歎地藏王菩薩的功德,希望欣樂,連系到大衆。

  這部經上所說的話都跟日常生活有關系,像上面所說的,我們都有需要。需要不需要財寶?即使現在沒有這種需求,但是我們仍是處于黑暗之中,就是無知、無明。無明就是無知。我們有很多邪見,知見不正確的,看問題就會看的不對。因爲問題沒有看對,做起事情來就容易犯錯。本來做生意是想發財的,但是因爲沒有看對,投進去就是賠本;本來想去娛樂,到那兒就生病了,因爲氣候對你不適宜;想去旅遊,飛機出了事故,乃至于種種迫害,這就是因爲昏暗無智。不該做的,你去了就有危險。若是有智能,就不會去。如果你因爲地藏菩薩的光明這麼一照就有智能了。有了智能,你就明了,不該做的你不做,不該去的你不去,不該說的你也不會說。

  聯系到我們自己是這樣做的。但是這裏所說的種種功德,乃至于說法的種種音聲,有的道友就說,我怎麼一個也沒有遇到?因爲沒有這個緣。現在我們講這部經,講地藏菩薩的功德,你就是有緣遇到了。今後你念地藏菩薩聖號,或是求地藏菩薩,拜地藏像,或者學習地藏《十輪經》,包括《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經》,凡是跟地藏菩薩有關的,多次緣念之後,你逐漸的就可以得到。當時,佛在會上時候,在那個法會上的人,他們就得到了。現在我們也得到,將來我們遇到這種因緣時,也會得到加持。

  這個加持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明顯見得到的,或是心裏感受得到,另有一種是你見不到,感受不到的。有些現象是地藏菩薩的加持,或者是念了《地藏經》,或者自己的事情感覺比以前好一點,這叫明加。明加,就不是顯現的。但也有真正的夢見了,也有夢見地藏菩薩來灌頂。喝了灌頂水,本來很愚癡的,記憶力會變得很強,恢複記憶力了。

  有的小孩子是智障兒,或生下來就聽不見、看不見,心智昏暗,因爲他念地藏菩薩,父母替他求,念地藏菩薩,他就好了。確實有這種事例,我知道的就有好多個案,這就是地藏菩薩的加持。但是,這些都是屬于小因。我們最大的希望是成佛。有的人從這些就會明心見性。他一見到,就心開意解,全部的業障都消失了。這是隨各人的根性而有不同。

  聞法的時候,當時在同一個法會的大衆,有證聲聞果的,有發菩提心的,但也有還沒得到利益的,也有給後來作種子。當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法時,也許我們就在場,雖然聽到了,卻沒有得到好處,還在流轉,這叫遠種子。如果佛說法把這佛所說法都度了,佛也不用囑托彌勒菩薩再去度化衆生。你看每部經講完了,佛都要囑托一位菩薩,說這部經你要好好弘揚:衆生未度者令得度,已度者得令增長,都讓他們達到成佛,每部經都如是。我們的腦子應當這樣想,現在我得到,只要我聞到就是種下種子,永遠不會變壞,佛會隨時加持我,讓我得到利益。因爲在〈序品〉中,說地藏菩薩的功德,他所作的每一件事業、每一件功德都是他修得的。

  就像現在大家發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麼樣去修,形式不同,效果也就不同。用心很真切,用心很至誠,你所得到的效果就又快又大。如果你的心只是隨隨便便聽了,就像上課一樣,你就只是得到遠因,將來跟別人不一樣,慢慢的等到哪生哪世,再成熟了,才能遇到,再增長。又隔了多生多世才成熟,再增長。乃至于一個人的一生,從你聞法了之後,就逐漸的增長變化。不過,你不要産生邪見,若是一産生邪見,前面的功德等于按電腦的刪除鍵,一下就清除了,沒了。

  産生邪見,就不成了。這裏最注意的就是邪見。一定要遠離一切邪業、邪語。邪業,跟大家解釋一下,特別是殺生業。當然我們的弟子不會開妓女院,但是開卡拉ok的,恐怕還是有的。但看你怎麼做。你做屠宰業的,專門殺害衆生,這就叫做邪業。邪語就多了,說不正確的話,違背自己的良心說話,爲什麼呢?爲了眼前的一點小利,自己也知道不對,也知道不能這樣說,但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捧場,必須這樣。這樣子的事多得很,恐怕像這類的話,每個人都說過。

  邪意可就困難了,邪意就在我們的心裏頭,生起不正當的念頭,你要隨時觀照,不要失了念。最後要遠離一切的邪業、邪語、邪見。因爲你可以選擇事業,說話你可以作主,思想你可以糾正。你自己能夠做得好,歸依叁寶了,就不要再東找方便,西找方便。有的人之所以去學氣功,是爲了保持身體健康。可是不管怎麼保持,也是保持不住的,因爲這不是正業。我看汽車撞死的、飛機失事的人,身體不見得不好。這件事情你作不了主。你應當正信叁寶,你想要運動,多磕幾個頭也可以。磕一般的頭不行,就磕大頭,磕不到二、叁十個渾身都是汗,這也是運動。這是正業。

  不過我看很多人聽起來不大舒服。以爲保養身體不是壞事。爲什麼保養身體?身體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他不研究,反而去搞五欲。一天到晚上酒館亂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想把身體保養好,完了還吸毒。想把身體保養好,又亂搞男女關系。我們這個身體怎麼保養,幹什麼呀?保養它來造業!這叫邪業。邪語,是由你不正確的思想來主導。

  邪見的關系最大,它指導你的身,指導你的語。亂說話之後,往往惹了很大的禍。我們所說的念念緣念叁寶。叁…

《《大集大乘地藏十輪經》講記(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