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遺教經講記▪P5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有逼迫性、有招感性、有可證性、有可修性,這樣一下子就證阿羅漢果,這個利根的太利了。叫做示相轉。

  第二個叫做勸相,苦口婆心地勸告,勸告就是中根器的人。他講:人生是苦的,你應該知道,此是集你應斷,對不對?此是滅你應證。前面是可,現在是怎麼樣?應該證,此是道你應修,世間是苦你應該要知道,這是集、這是貪、嗔、癡,你應該要斷。那麼這是涅槃、是進入不生不滅,你應該可以證道。叁十七道品你應該好好地修,此是苦你應知,此是集你應斷,此是滅你應證,此是道你應修。對下根器的人呢?叫做證相轉。證相就是用佛自己本身做模範,叫做證相轉。此是苦,我已知道了。我是世尊,他已經很清楚,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這是集我已斷了,此是滅我已證,這是滅我已經證悟了,此是道我已修了。

  你看最爛的根器佛用他自己做比喻,最差的根器就要這樣。但是記住上、中、下的根器都證阿羅漢果,而我們上、中、下根器都沒有,沒有,這上、中、下根器都能證阿羅漢果,這是指上根器、中根器、下根器,這是指證果的阿羅漢,我們連上、中、下都沒有的。我們不是上、中、下根器,我們是很爛,爛到極點,沒有的。證阿羅漢還是下根器的,那我們呢?談不上根器。

  [憍陳如最先得度;乃至涅槃會上,須跋陀羅最後得度。言“轉*輪”者,佛以自心中所悟四谛之法,度入一切衆生之心,名之爲“轉”:此法能摧衆生煩惱業苦叁障,]就是煩惱障、業障、苦障,又稱爲異熟障,(筆拿起來)

  苦障又稱爲異熟障,就是我們果報,就是一種障礙。異熟果報,第八意識的異熟果報。叁障,我們常常念: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這個叁障就是叁種障礙,又作叁重障。指障礙聖道。

  什麼叫做煩惱障?是說我們本性一出世先天就具足貪、嗔、癡叁種煩惱,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産生厭離心。很難教誨、很難教誨、也很難開悟,但是沒有辦法免離這個災難跟苦,所以你很難解脫,簡單講就是恒起煩惱,沒有辦法斷很困難斷,再有一個五欲六塵,再執著就黏住了,如陷入泥沼裏面。煩惱障,先天性就具足煩惱。五欲六塵讓你又追求又執著,追不到就開始煩惱,追求了就開始執著。煩惱不斷。

  第二叫做業障,這個業障就是由身、口、意所造作的不善業叫做業障,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由身、口、意所造作的不善之業,也是我們要受這個五無間業、要下地獄、叁途等等,做人也是很辛苦的。

  第叁叫做異熟障,又名苦障,又稱爲報障,或者叫做果報障。所以這個苦障有叁種障,苦、煩惱、業,業跟苦不一樣。煩惱、業、苦這個是從叁個角度談的。

  第叁叫做苦障,又名異熟障,又稱爲報障,或者叫做果報障。以煩惱、業爲因所招感之叁惡趣等的果報。

  [名之爲“輪”。]名叫做輪。

  請翻開佛遺教經解第五頁第五行中間。

  昨天講到這個輪字,轉*輪,

  [陳如]就是憍陳如,少寫一個字。

  [聞此法故,]就是憍陳如聞到這個法。

  [見四谛理,]四谛就是苦、集、滅、道。

  [出生死海,名之爲度。]在座諸位,爲什麼以前的人聽到四谛之理怎麼就能出生死海?在座諸位,你知道出生死海最大的原因是什麼?有兩種力量你一定要很清楚,第一要有正知正見的力量,第二要正精進不眠不休的思惟,不眠不休地回光返照,也不眠不休地來觀照這個無常、無我、苦空,苦集滅道的道理。簡單講就是透過正思維,就是以正見爲導,以正思惟精進。就是這樣子地度生死。我們現在聽了很多,只是結緣種善根,要度生死海這個比較難,爲什麼? 今天聽了明天就還給師父了,後天問他已經忘記了。笑一笑,我忘記了,沒有作用。所以說我們要度生死海,我們沒有思惟的力量,沒有正精進的力量,所以沒有辦法突破煩惱魔,沒有辦法。簡單講就是沒有無間斷的修持,無間斷地觀照、無間斷地思惟,沒有這種精進力,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了生死。不用功。

  名之爲度[梵語“阿若”,此翻爲解,]這個解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悟,有覺悟的意思。

  [亦翻無知。]無知就是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就沒有能所。這裏的無知跟我們講的“你這個人真無知”的無知是不一樣的,不是那個無知,是沒有分別心的知,見空性的知。就是沒有立知見的知。

  [解者,明見四真谛理;]又稱爲四谛、又稱爲四聖谛。或是說四真谛理。這些所說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四谛有叁種講法,你稱四谛也對,四聖谛也對,四真谛理也可以。

  [無知者,根本智證見谛理,]這個見谛又稱見道位,又稱見谛道、見道。

  [不存能所故也。]能是指心法、所是指色法。能是指六根,所是指境界,簡單講不存能所跟禅宗講的回光返照、唯是一心的意思是一樣的。回光返照用我們這一顆心,沒有能所對不對,放下就是,一個道理。

  [“憍陳如”,此翻火器,乃尊者之姓。“須跋陀羅”,此翻好賢,]愛好賢能向他們看齊,

  [或翻善賢。本是外道,住鸠屍那城。年一百二十,]跟我們中國的虛雲老和尚一樣,歲數很大。

  [聞佛將涅槃,方往佛所。聞八聖道,]八聖道也可以稱爲八正道,簡單稱爲八正,也可以稱爲八道,也可以稱爲八聖道分,簡單講總共有五種名詞:八聖道、八正道、八正、八道、八聖道分。這些都是指八正道。就是說八種求趣涅槃的正道。第一個正見、第二個正思惟、第叁個正語、第四個正業、第五正命、第六正精進、第七正念、第八正定,所以研究《佛遺教經》等于把名相複習一次。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遂得初果,]一聽到八正道(八聖道)馬上證得初果。你看多厲害!一百二十歲馬上證得初果。

  [因即出家。]一百二十歲出家。

  [嗣聞四谛,]嗣這個不能解釋作後代,應該講繼續、接著,又聽聞了四聖谛理,

  [成阿羅漢。]不得了!佛當時在世證果真是輕而易舉、隨手可得。這實是太不可思議了。看我們已經在講堂精進幾年了,精進幾年了。

  [是中“初轉*輪”]初轉*輪就是度阿若憍陳如。

  [及“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

  [二句,論名爲]論就是指《佛遺教經論》,在這裏面他把它命名叫做開法門成就畢竟功德。]

  57:41就是序分有六種功德,這是第二種功德。

  [“度阿若憍陳如”及“度須跋陀羅”二句,論名爲弟子成就畢竟功德也。]六種功德的第叁種功德。

  [“所應度者,皆已度訖”,]該度的都已度完。

  [明佛智鑒機,]鑒機就是明察,

  [恒無忘失,得益之衆,算數莫窮,論名爲大總相成就畢竟功德也。]沒有辦法說出一個別相出來,叫做大總相。大總相就是涵蓋一切的意思。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所應度無量無邊沒有辦法說的,沒有辦法說當然就是大總相,大總相就是全部一切包括在內,不必去個別討論它。就是全部一切包括在內。

  [“娑羅”,此翻堅固。“雙樹”者,此樹四方各二,]就是八棵,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樣子四方各有二棵。

  [各各一榮一枯,]一榮就是一棵長得很茂盛,一枯就是一棵長得比較幹枯,

  [上枝相合,]上面的枝相合,就是長得很茂盛,枝枝相合,

  [下根相連,]就是根根相連,相枝相合,樹枝相合,樹根相連,

  [以表四德,]四德簡單講就是如來法身所具足的四德。一般《大般涅槃經》所講的法身的四德,第一叫做常,謂如來法身其體常住,所以,你如果看四德就是指法身,永遠不變不遷移,常。我們這個世間無常不能永久性。我看了昨天的電視報導,新疆省的維吾爾自治區有九百多位學生在看電影,電線走火,發生火災,到現在爲止查到的都是國小跟國中的學生,還有高中的學生,還有校長跟老師,這樣總共燒死了叁百一十人,一個火災總共燒死了叁百一十人,所以人生無常。人世間是無常的,修行不能等。第二叫做樂,如來清淨法身永離衆苦,不像我們現在一直要避開這個苦,但是不知道苦的原因是從哪裏來的,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在這個世間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但是不能夠離苦得樂。跳一跳舞跳完了煩惱,吃好一點吃一吃煩惱,身體健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過不了幾天開刀、生病,所以說世間的煩惱很快就消失,不像如來的清淨法身,他是永離衆苦,安住于涅槃寂滅的大樂。所以世尊爲了什麼原因要來弘法利生?簡單講就是四個字“離苦得樂”。我們今天聽經聞法要做什麼?要離苦得樂。我們爲什麼要這麼苦?花時間來這裏聽經聞法。所以說,在座諸位,你不要小看這兩個鍾頭,如果拿一套錄音帶讓你自己在家裏聽,你聽叁年都聽不完。爲什麼聽叁年都聽不完?躺著錄音機一打開就睡著了。然後爬起來等一下要聽的時候,又有人在叫你了,又要買菜又要辦什麼事情了。所以說在這裏兩個小時有時可以讓你在家裏聽叁天。因爲你要找那兩個鍾頭都沒有事情的、小孩不哭的,不用買菜、不用煮飯的、先生又高興的真的很難,真的。這兩個小時需要種種的因緣具足。某某人我們去喝一碗豆漿?也好,先去喝一碗豆漿回來再聽,喝完回來肚子飽了想睡覺了,那兩卷錄音帶又要等到明天了。聽叁天有時甚至聽一個禮拜還聽不完。所以我們如果想要離苦得樂,要有堅持的心念,聽經聞法絕對不缺席,有這樣的心念,所以我們將來會得到大樂,世間就是這樣樂完了就苦。世間人快樂之後他就會很痛苦。不一樣,我們修行人先吃一點苦,聽經聞法、用功、觀照、念佛、行善,吃一點苦。不過我們的大樂在後面。法身四德第叁叫做我,謂如來法身自在無礙。我們這個我是染汙的我,四大的我,五蘊的我,佛陀的那個我字是遠離有我、無我兩種妄執的大我,世尊那個我是本性清淨的我,和我們現在虛妄執著的我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做我。那個我就是如來藏,清淨無量不可思議神通的我。我們現在一點通都沒有,一點能力都沒有。叫你飛你又不會飛,必須坐飛機,坐飛機又很危險,今天菲律…

《佛遺教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