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斷氣,當一個人跟著氣一直念佛的時候,到最後就一定會跟著佛去。”因爲你呼吸都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習慣了,你呼吸就會有意識存在啊,呼吸就會有修行的存在啊,一呼一吸,你的佛號就完成了,一呼一吸佛號完成,今天這樣,明天這樣,他說到你最後臨命終,一呼一出去就跟著阿彌陀佛去。哎!我覺得這個方法倒是很好,方法還不錯啰。他還說:還要因人而異,還要看個人多少,每一個人的這個根器啊都不一樣,所以啊要看個人。好,底下,密宗除了數息觀以外,數息觀就是數這個呼吸啊,還有金剛誦、還有寶瓶氣等修法。那當然這要問密宗大德啦,我們這是外行,不能在這裏亂講,如果大家有了解金剛誦的、或者寶瓶氣的,等我們問一問,再來教大家,這個不是內行的,我們不能亂講。道教中也有許多特別和特殊的調息修行、修法,柔和的調息法實在是最穩妥的修定方法,也是爲佛陀所倡導的修法。
四、依念誦修禅定。怎麼念誦?這個就是我們一般人一心專持一個佛號,或者專持一個咒,一個明咒,也能夠入定,這也是一個穩妥的方法。像師父的話,一天到晚,從晚上到白天,從白天到晚上,都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從來沒有失去過信心,而且我一直肯定,我一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一定上品上生;我對我非常有十足的信心。就算我臨命終有病苦的,就算我臨命終有病苦的示現,也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因爲我們的今生今世所修的福,所修的慧,所爲的佛教打拼,那麼一心的念佛,我自己認爲百分之一百沒問題。同時因一心專持佛號,會跟佛的願力相應,得到佛力的加持,這個法門,對于分別心重,妄念熾盛的人,也許啊稍微難有快的感應,稍難有快的感應,就是你要念到快,很快的感應是比較困難,但一般來說,仍不失爲很殊勝、很穩妥的修禅定方法。在座諸位,這個叫做拿金塊敲門,叫做敲門磚,金磚敲門,這個比喻是什麼?他說:持名念佛,一心持名念佛,由如持金磚敲門。古人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修行,敲門,縱然對方的門不開,你手握的也是一塊金磚,這個門是什麼門?這個門就是解脫的門,就是這個門,就算你沒有開悟,你也擁有往生的資格;這個持名念佛,叫做持金磚敲門,敲敲門,這個門是什麼,開悟的門,比喻開悟的門,意思就是當你一心念佛,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算你念得還沒有辦法有證量,沒有辦法開悟,但是你也一定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問題,你也擁有了生脫死的這個資格。所以持名念佛,是我們末法時期的敲門磚,這個磚還不是普通磚,是金磚,黃金的磚,黃金的磚,意思就是,無論如何你要修定,用念佛來修定;你要修定,用觀想念佛來修定,你要走路,不管你是修這個參禅,記住要念佛,調息,記住要念佛,念誦,記得要念佛,運動,記得要念佛,以念佛爲修定,修禅定,這是最上乘的;就算沒有把定修好,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因爲一天到晚拼命念佛嘛,一天到晚拼命念佛嘛。
五、依運動修禅定。那麼這個定,不是死板板的坐著不動,這個行、住、坐、臥都能夠入定。因此啊,對某一些根器的人講,依運動而入定,也許較打坐還要來得快一點。中國道教的太極拳,我認爲是一個很好的修定方法。道教裏面還有所謂的“一字訣”的,是一種很特別的運動手指而入定的方法。但我們在這裏沒有。佛典中似乎多有主張依運動而遣除定障,要遣除這個入定的障礙的方法,譬如說《達摩易筋經》以及密宗中的拳法,但是很少主張依運動而入定的。《達摩易筋經》有人看過,我們在南普陀的時候啊,也學了達摩大師的達摩十二拳,人家來教我們的。在南普陀早上起來就做,或者抖動啊,因爲旁邊都沒人,做到後來,我覺得沒有什麼意思,還是自己去禅坐、念佛。他們對這個啊,達摩的這個拳啊,十幾種拳很喜歡,我就不喜歡,跑來跑去,我還是跑到圖書館去。我對于這練功啊,因爲在建中練跆拳,練了叁年,打得半生不死啊,已經對這個練拳啊,已經沒有興趣了。以前年輕的時候是一股沖動,一股沖動,是因爲人家罵我冬瓜,罵我這個矮冬瓜,我就很生氣,哼!等我去練好跆拳,你再罵我冬瓜,你就該死。然後就去練了兩段,從高一、高二、高叁,又在師範大學訓練,那兩段,那個是一個要打叁、四個,那個都是一級的哦,那還不是不會功夫的哦,一個人要打叁個,站叁個角度打啊。所以平常,依我們現在的實力來講的話,不拿刀子,五個人同時上,不夠看,五個人同時上哦,都不是問題。就不要說那個瘋子了,因爲女孩子,對不對?不要說那個瘋子。所以我們要升兩段,在師範大學集訓,一個要打叁個,那叁個都是一級的,一級再來是准段,再來是初段,再來准二段,再來是兩段,如果要拼啊,這怎麼拼啊,幾百個人,升兩段的才六個人而已啊,幾百個人打啊,叁四百個人打,還有跟海專、師大,還有臺大,還有建國中學,大家的體型都比我們粗壯,那打不過的就升不過去。所以那個時候,打得實在是,用生命換來的。我們這個兩段是實力,又是真正的用生命換來的,後來打完了以後,一停下來,開始百病叢生,腰酸背痛,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爬起來骨頭霹霹啪啪作響,練武練得這麼久,沒打過架,多可惜,沒打過架,只有一次,是吳金松叫我要打的,那是一次,只有吳金松叫我說,打,那就只有打一次。還好練了叁年,花了幾萬,還好有打了一次架,那時侯怎麼打架呢,那時侯要大學聯考了,我念書念了很久了,要下去買一塊沙隆巴斯,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了,那一個流氓,到處打人啦,喝了一點酒到處打人啦,結果都是踢人家的下部,很多人都躺在地上叫啊,坐了計程車不給人家錢啊,那計程車司機下來啊,說:你怎麼不給錢啊。他說:要錢啊、要錢啊,就揍下去了。一拳下去,哇!那個血流如注啊,大家都怕了,那我剛好買那個什麼,那個沙隆巴斯,剛好走過去,他走過來,借酒裝瘋啊,走過來,刮我一個耳光,不會痛啦,說實在話不會痛,啪!不會痛,哎呀!我也是笑一笑的要走過去了,我看很多人都躺在那個地方。吳金松就告訴我說:這個人多可惡,坐記程車不給錢,每一個人都給人家踢到男人的那個地方,你看,這多可惡,你看,這外面來的,要給一個教訓,但是沒有人打得過他;那時侯想,哎呀!練了跆拳,在建中當了教練,當了叁年,統統花了幾萬,還沒打過一次架,啊嚓!那就開始真的是經不起人家的鼓勵,哇!經不起人家的鼓勵嘛,啊!一下踮步側踢,一下子就過去了,沒有讓他招架的余地,就這樣旋轉踢一直進去,跳起來,我們有飛側踢,這樣一跳起來,啪!沖過去,彈性,就打到,嗯!然後一拳打下去就昏倒了,昏倒了。因爲我是近視啊,近視啊,要繼續打啦,繼續踢啦,吳金松說:唉……,益謙啊,不要再打啦,會死人啦。啊,會死人哦。你沒看到他吐白沫了嗎?十七秒,打一個一百七十幾公分的人,用的時間才用十七秒就打垮了,你看那個時候的功夫有多好,十七秒鍾就打掉了,馬上就擺平。練那麼久,就只打那一次,練武術剛好就打那一次。後來學佛啊,很忏悔、很忏悔,真的是很忏悔,怎麼今生今世還有一個汙點呢,本來啊從小到大沒打過架,是不是。我從小跟打架打最多的就是跟叁哥,跟叁哥打架,小孩子兩個人每天打架,每天打架,自己哥哥啊,每天打架,打到小學了,不打了。所以說啊,我們要修這個定啊,其實還有一點困難,有一點困難。簡單講,這些拳法呀,很少人是以主張這個運動修定的。所以一般說來,依運動而入定,也許不是一個能夠普遍利益衆生多數人的修法;那麼去傳定的,去得定的這個深度,恐怕也比較有限,所以也就沒有人傳。四十八頁,
六、依心性修禅定。那這個要有開悟的人才有辦法依心性啦。一切修禅定的方便中,這是最高、最深、最難,同時也是最容易的法門,人如果能夠明了本性之外,別無他物,當下一念,如實知自心,則于一切時中、一舉一動,都能夠觀心習定。這個定是定慧不二的定,是動靜不二的定,是妄念跟菩提等同一味的定,也是無取無舍、不修不整、無處不是、通體活潑的定。那麼這個就是六祖講的定了。哎!這個就是依體起用的楞嚴大定,也就是《楞嚴經》講的啦,打從如來藏顯露出來的定。這個定雖是特殊,但深淺境界跟次第,則頗不相同。真是過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佛性當下現成,可是圓滿證得此廣大不可思議的佛性,還要繼續不斷的努力和精進!爲什麼?斷習氣。爲什麼證得不可思議的佛性,還要繼續不斷的努力和精進呢?那底下要寫一個“要斷習氣”。所以說不是開悟就解決問題了,開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開悟還有很多的習氣要放下的。
以上將禅定的幾種修法,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佛教修持的法門,因衆生根器不同,種類極多,不過在任何修行法中,禅定跟慧觀就是最主要的。慧觀是一個極深廣大的大學問,必須啊專題討論;
必須呀專題討論;現在只就禅定的一般通性,略加解說。
[講到這個地方,各位對于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對于怎樣是佛,爲什麼我們不類不能顯露本來具有的佛性,達到佛的境界的理由,已經大抵有了一個概念。對于禅定,還只能說涉及皮毛,涉及皮毛。在座的各位中,一定有很多對佛法是已經極有研究的,我們在這裏有的已經研究十年啦,有的是初學佛法;平時修持已經相當深了,會覺得我們今天所講的太膚淺了、太簡單以及不夠深入。對于這多位學佛已久的人,我很希望將來有機緣,能夠跟各位繼續深入研究各種深廣的佛法。]
[但是在座的各位中,一定也有很多人,聽了今天所講的,關于要修成佛,覺得有大大不易的感慨。有的人在想:“我連靜幾分鍾,都覺得不容易,我怎能想達到禅定智慧以及大智大悲呢?這豈非夢想!”這不是夢…
《什麼是佛法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