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典,死後才可以上天堂,不管你造善造惡,只要信上帝就可以得永生,不必對因果負責;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卻永遠不能成爲上帝,你可以跟上帝住在一起,但是你不能成爲上帝,上帝跟人之間,始終有一條鴻溝。基督教跟回教當中,有所謂神秘主義派,雖然也能夠達到很高的所謂的“與上帝合一的境界”;那麼這個“合一”叫做Unification with God」God(上帝)本身不能用小寫,一定要用大寫,用小寫的god叫做諸神,用大寫的God這就是上帝,這個我們念英文一定要小心,Unification with God,就是跟上帝合一;那麼這個God是用大寫的God,如果用小寫的god就叫做諸神,這個英文上的上帝是有特別的崇高地位,不能用小寫的,那麼加小寫的話god後面要加s,gods,那麼gods就是很多的,叫做雜神啊,那麼God就是大的神啊,就是唯一的、獨一的。「這始終意味著一個二元,人畢竟不能完全成爲上帝,人是沒有資格成上帝的,只能跟上帝“合一”而已,那麼這個叫做對立,“Dichotomy”。那麼這種概念,實在是他的基本教義的限定所形成,基本教義所形成,因此許多有高深境界的耶教聖哲,比如:埃克爾,(Meister Eckhart),以及回教聖哲阿哈那佳(Al Hal laj)都被指爲異端。他們要跟上帝合一就被指爲異端,就要抓起來砍頭的;前者受到教會嚴厲的譴責,後者竟身遭遇害而被處死。」
佛教講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這個在其他的宗教家講,我們將來要成上帝,你麻煩大了,你的命都不要了。我們實在可以大聲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佛教徒多光榮的事情,有的人拿起念珠,還裝在口袋裏面慢慢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信佛怕什麼?這麼年輕吃素、念佛,頭腦有問題?信佛是最了不起、最光榮的,對不對?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剃個光頭穿大學服坐公車去李炳南老居士那邊聽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位小姐就一直看,我就轉過去,阿彌陀佛!看什麼東西啊!我這種個性怎麼會怕她,對不對?然後我就看很多人在看的時候,念珠拿得特別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意思是說,你是在看什麼東西?我念佛有什麼不對嘛?對不對?就是這樣一直看你,奇怪讀到大學,還是economic,經濟懂,還有這個scientist,科學上還是engineer,將來要做engineer工程師,工程學,structure engineering,而且我們念這個結構的工程,還有這個頭腦是一等一的,爲什麼要信佛?他把我們當作是老太婆,那時侯是吃素,臉白白的,當然沒有現在的營養啦,以前就是吃素,吃的營養不夠啊,吃得那個臉像死人的臉,像那個要准備火化,化妝以前的死人的臉一樣的。在大學裏面啊,剛開始沒有什麼素食團,那個吃的素啊,就是營養不夠,可是還是要堅持。別人覺得很奇怪,我們覺得很光榮,我們覺得很光榮,大學教授李炳南老居士,中興大學的教授,他都學佛,對不對?忏公,忏公是什麼?忏公是滿族,他的爸爸或者祖先,是皇宮裏面的非常頂尖的人物啊,他是貴族出身的啊,他都是這樣信佛出家啊,哎呀!忏公年輕的時候,相貌莊嚴相當的英俊,比劉德華都俊。他還是出家呀,是不是?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教真偉大,真是了不起啊。現在很多的科學家啊,不能解決的問題都要到佛經裏求解了。
「佛不以自己成佛爲滿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導大家如何成佛。這一個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懷抱,以及偉大以及深廣處,確實在一般宗教之上。總之,佛法是教人要自尊自信,」自尊自信,這指什麼?指我們的靈性,你要自己尊重你的靈性,要自己自信你有一個佛性,這句話是這個意思,不是像我們講自尊心、自信心,不是這個意思,他說我們要尊重我們的靈性,我們要對自己的佛性要有信心,是這個意思。
「爲使自己從生死痛苦當中解脫出來,爲使一切衆生從生死痛苦當中解脫出來。我們應當珍惜佛陀傳給我們的教導方法,來加倍努力,開顯我們本具有的佛性,使人人都可以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的最圓滿境界的人格。」
「佛法與其他宗教的第叁個不相同點:“佛法是一個具有包含性和圓通性的教理,其他的宗教,卻多半是具有排外性的”。」注意!從世界各地的戰爭就知道,佛教從以前沒有一次因爲佛教而戰爭。宗教的戰爭,十字軍的東征,這是一個代表性;那麼各宗教上的不能夠契合,殺死多少人、異教徒,可是我們佛教徒不這樣做,我們對于不信佛的人就是等待因緣,創造因緣,我們不可以排斥,不可以攻擊,我們也不可以傷他,傷害他,這是佛教非常偉大的,非常偉大的。
做爲一個佛弟子,如果去排斥其他的宗教(邪教是另當別論),排斥另外一個法師,只要我所教出來的徒弟,我們不容許徒弟去攻擊、傷害任何一個高僧大德,只要他是正知正見,都不能,何況我們其他的這些凡夫俗子,同情他、憐憫他,對異教徒我們跟他結善緣,不跟他結惡緣;我們的包容心,爲什麼?我們早信佛,我們早成佛,他們不信佛的,慢一點,將來經過無量劫,還是可以成佛,他有機會再轉世,再來聽經聞法,他還是有機會再成佛,只是我們比較快,我們的解脫因緣快到了,大家如果認真的念佛,臨命終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就跳出六道輪回了,就在極樂世界就可以成佛,就可以轉生他方世界去普渡衆生,示現八相成道,我們速度快。所以我們對于沒有信佛的,沒有因緣碰到佛教的,我們要抱以同情,還是平等心的對待他,那麼更何況對待我們整個佛教的這些高僧大德,別人分,我們不分,那別人分,有別人的立場,譬如說:分佛光人,他有他的立場,佛光山有佛光山的立場,我們不能說他不對;慈濟有慈濟人,我們也不能說人家不對,他有他的立場,他也許這樣的組織系統比較方便,或者法鼓山的法鼓人,聖嚴法師的法鼓人,我們贊歎,無論是法鼓人,我們贊歎;佛光人,我們贊歎;慈濟人,我們還是贊歎;但是對不起,我們沒有慧律人,沒有,沒有,統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在師父的心中,沒有什麼人什麼人,都是佛的弟子。所以你們來講堂,那就是跟師父有緣,離開了講堂,就跟其他的高僧大德有緣,只要是正信的,你們統統可以去,文殊講堂的大門打開,你們隨時可以來,你們隨時可以溜,但是不要讓我知道,不要讓我看到;我在上課的時候,不要就溜出去了,因此學佛就學師父這一點啊,平等心,你也不要去挂疑什麼大乘、小乘,叁論、天臺、華嚴,記住,每一個法師都有他渡衆生的因緣,不能隨便誹謗,不能隨便批評他。某些衆生,慧律法師去沒有用的,度不來,某些衆生,其他的法師去沒有用,一定要我來,真的!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是這樣,很多衆生釋迦牟尼佛有辦法,可是啊,對這個東門的老婆婆他就沒辦法,他就一定要派阿難去,他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釋迦牟尼佛去,她就不想見他,釋迦牟尼佛用神通轉到東邊,她就轉向西邊;釋迦牟尼佛走到西邊,她就轉南邊;釋迦牟尼佛轉到她面前,她就往天看;釋迦牟尼佛飛上天給她看,她就往地看;她就不想看他,就跟佛陀沒緣,佛陀就告訴他,就說你們看,最尊貴的世尊,還是沒有辦法度無緣的衆生,她跟誰有緣?她跟阿難有緣,阿難你去,他就派阿難去,一下子就度進來了,這個就很難講。我們文殊講堂也是一樣,師父講課,人比較多,可是有的人他就不來,他就是要等胖子,我們的胖子法師也是很有魅力啊,他就是要等胖子,你也沒辦法啊,所以說這個就是因緣,這個沒有誰是誰非,誰對誰錯,沒有,佛教就是這麼解脫,大家就是要有這種心量,別人道場多,我們隨喜贊歎,那裏法會很多人,哎呀!佛教興盛,就算不是我們這裏,我們都很歡喜,我們都替他歡喜,替他高興,千萬不要嫉妒;嫉妒不但不能解決事情,而且會敗壞佛教,只要任何一個團體人多,我們都贊歎,胸量要放大,放大一點,我們這個女孩子啊,不要胸部很大,度量卻很小,不要這樣子。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建築在人人平等,衆生皆有佛性的理論上。因此在佛教中,找不出像基督教十戒中的第一條:“你不可相信假神”之類的教義。」底下講得太好了,我們念下去你就知道,「基督教徒,以及回教徒或印度教徒等等,所信奉的神是邪神,」基督教認爲他自己是真的,你回教、印度教信的是假神、是邪神,「回教徒或印度教徒,也認爲基督教徒的上帝是邪神,彼此都說,你不可以信奉假神,那問題是那一個宗教的神是真的啊,哪一個神是假的呢?這一個爭論,竟然用戰爭去求解決,十字軍東征,跟基督教的新舊教戰爭,都是曆史的實例。」那麼十字軍東征就是宗教的不一樣,那麼基督教、新舊教,就是天主教跟基督教是爲了贖罪卷;天主教到最後糜爛的時候,濫發行這個贖罪卷,就是你買多少錢來贖罪,造了惡業可以贖罪,那麼後來基督教的這個革命者認爲這個就是迷信,認爲這個是騙人的,那麼就開始戰爭,因此啊,由天主教到基督教就是因爲贖罪卷的問題,所以新舊教的戰爭,就是因爲贖罪卷的問題,那麼都是曆史上的實例。
「佛教就沒有這個毛病啊,佛法相信佛性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沒有排外和專橫的氣氛。進一步說:佛教的大包涵性,能夠包涵、容納一切宗教的教義。任何宗教所講的理論,佛法中都具足;但是佛法中不共的高深道理,卻有很多在其他宗教上找不到的。譬如說,慈悲救世這一點來說;佛教不但與其他宗教有共同的講法,還更進一步的,有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要解釋一下,無緣大慈就是沒有條件的大慈心,同體大悲就是共同的本體性來發揮;無緣大慈,沒有條件的救你,給你快樂;同體大悲就是我們都有佛性,所以我救你是…
《什麼是佛法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