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理所當然的,這沒有任何的條件,沒有任何的代價,我就是要救你,因爲你也是佛,同體大悲的說法這是其他宗教絕對沒有的。「廣大菩提心和無盡莊嚴的菩薩行願,以及甚深廣大的空慧學,甚深廣大的空慧學,我們講空性的思想,已經講了很多;般若思想,也是在任何宗教教義中找不出來的。」
「佛法決不诋毀其他宗教,不誹謗其他宗教,佛法相信衆生根器不同,教導之方法,自不能泥一。」泥一就是固定,教育的方法不一定,入門的方法也不一定;有的從插花入門,有的從煮素菜入門,有的從聽經聞法入門,有的從法會入門,都不一定。「各種宗教跟哲學,都有它價值和功用,各種宗教都能在某一個時間空間中,對某一類衆生,發生教化跟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種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現世和未來世得到利益安樂。如果要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那就必須要完成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的條件。」這個劃下來,要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這就是佛教講的,佛教就是要做這個工作。
「佛法認爲一切宗教,只有深淺的區別,頗少邪正的差別,邪正的差別;」像儒教,他認爲是人乘,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他認爲這是天乘,道教、道家也是天乘,只有深淺的區別,「對任何一個問題,佛法都有幾種不同深度的解說,來適應各種衆生的需要,」因爲角度不一樣,衆生的角度、根性也不一樣,用的度衆生解釋也不一樣;「佛法這種包涵容攝萬象的特性,真是廣大無邊,不盡其際,難測其底。」
「再舉例來說:大凡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都能夠了解和容攝低級智慧人的境界;」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我們是屬于高級高度智慧的人,我們對于那些叛逆,反駁我們的,我們要容攝低級智慧的人。
「但是低智慧的人卻難以夢想,更不能了解或涵攝大智慧人的境界。」
你跟他講了老半天,秀才遇到兵,有理扯不清,解釋,很難啊。有一個一貫道的來:“哎呀!師父啊,你慈悲啊、智慧啊,麻煩你到我家去”。我到你家去做什麼?度我那個老公啊,一貫道的老公啊。我說:多久了?二十幾年了。我說:你回去吧,拿錄音帶給他聽。她說:他不聽啊!然後我說:對不起,我甯願在家自己泡伯朗咖啡,或者是泡那個麥斯威爾,我也不願意去度這個根深蒂固的人;她說:爲什麼?我說:你學過這個邊際效用法嗎?她說:沒有!我同樣用兩個鍾頭講給你一個老公一貫道的聽,還不一定度得進來,爲什麼我不用這兩個鍾頭去講給幾十萬個人聽?對不對?同樣的時間我一定要獲得到最大的代價,對不對?我的生命有限啊,大家信一貫道的統統來叫,師父啊!來度我的老公。那對不起!很難啊,而且那種根深蒂固;所以一貫道就是很善良、很善良,真的是很善良,夠善良的;也吃素、也持戒,有的一貫道的,有時候比我們佛教徒更善良,這說實在話的啊,真的,也很君子啊,最大就是知見錯誤,這個知見錯誤,最嚴重的就是目標方向錯誤,目標方向錯誤,永遠不能成佛,這個就最嚴重的;要有正知正見,那沒有正知正見,再大的善良也沒有用啊,所以我告訴她,善良不代表解脫啊,這是師父的一句名言;師父,他很善良。我跟她講:善良不代表解脫啊,要大智慧的善良。
以下,「物理學家能夠了解涵攝普通人的常識,但是普通人卻不能了解,更談不上涵攝物理學家們的見解跟境界。只有大海水可以納百川,也只有深廣的佛法,能夠攝盡涵藏一切其他的教法。」所以佛教太偉大了。
「佛法與其他宗教第四個不同點:“其他宗教的神是有煩惱和有我見的;佛卻是無煩惱的大自在解脫者”」
一般宗教都說:如果人不信從上帝,或者是觸犯了上帝,上帝就會發怒,上帝就會懲罰人,甚至與會把他打入地獄去受苦。在各種宗教的記載中,很容易見到上帝的震怒,不但上帝會震怒,而且降災、懲罰世人,這一類的故事和訓誡,太多了。打開聖經,上帝常常發怒、降災,水災啊,基督教的最後裁判,叫做審判啊,尤其令人害怕;因爲這個最後的審判,因爲你常常可以看到這個啊,我們的電線杆啊,都寫上帝審判世人;這個最後的審判,可能將你判入地獄去永遠受苦,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如果這些話是真實的,人類當真太不幸了。
底下講得很好,上帝最初就不該把人創造出來,把人創造出來,無端端的被製造出來的人,因爲不信上帝,或者是沒有洗禮,不信上帝,就這樣被這個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獄,喔!這個張澄基博士也很會刮(挖苦)人,還加一個“慈悲”,就被這個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獄,這也真是挖苦得恰到好處,去永遠受苦,真是一件令人不可了解的事情。我以前也是,沒有看到這一本以前也實在是想不通,後來看到這一本這樣講是拍案叫絕,正合我意。我們姑且先退一步,假定有這麼一個全能的上帝存在,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上帝的性格;上帝如果會發怒,送人送進地獄,他就是一個有嗔恨心和報複心的人。嗔恨心是一種毒惡的煩惱現行,現行就是種子起現行,就是現在我們所起的種種行爲啊,統統叫做現行;一個人有嗔恨心,就表示他的嗔,煩惱的種子,還沒有斷盡啊。各位現在在聽我演講,也許此時此刻,並沒有發怒,至少我希望如此。但這不表示各位沒有發怒的能力啊,假設我走到臺下去,無緣無故的,啪!在你臉上,刮了一個耳光,你馬上就發怒了。這說明貪、嗔、癡這個潛能,這個種子啊,這種動態、動力,一直存在我們心中,在《唯識學》裏面叫做種子,種子起現行,現行又薰種子,常常存在我們心中,這個根深蒂固,是不容易消滅的,或者是講,種子就是接近我們講的習氣,習氣難斷,佛力易懂啊,習氣難斷啊,所以不容易消滅,一遇外緣,馬上就起現行。因此,不管人也好,神也好,他如果會發怒,會懲罰忤逆他的人,他就是尚未斷盡嗔煩惱種子的人;他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凡夫,講得好,這句他講得好。根本還沒有解脫,更說不上是圓滿至善的神!
底下就贊歎佛啦,佛不會發怒,也不會審判衆生;佛不會發脾氣,也不會送人下地獄。如果人會入地獄,那是他自己的業力送他去的,他每天都嗔恨心,殺人、放火,造無量無邊的惡業,死後他自己不幹淨的業牽著他去,絕對不是佛懲罰他,而將他送進去的。是業感,業力的感應,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獄,佛還要入地獄去救他出來!所以,佛法絕不會恐嚇人家說:“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則佛陀發了怒,就會送你入地獄”。嗯!講得好,相反的,佛卻鼓勵人,入地獄去度衆生。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這種精神的表現!我們如果把佛陀的品德,和其他宗教的上帝比較一下,就知道佛陀的超勝和偉大了。所以說這本“什麼是佛法”,看了以後,怎麼會不拍案叫絕,怎麼會不會說:哎呀!真是偉大啊,真是了不起啊。
第五、佛教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
因爲佛法的基本教義,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就是我們的佛性啊,寬容性就是平等啊,和包涵性就是慈悲啦,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現的只是寬容和民主精神,跟其他宗教的獨斷和不容忍的精神,造成一個鮮明的對照。在佛教史上,固然沒有因爲宗教迫害和異端、裁判等事迹,而相反的,異端,再講一遍,沒有宗教的迫害,佛教不會去迫害啦,迫害人家,和異端就是思想跟我們看法不一樣的,今天大家並不一定要來支持我慧律法師,但是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信仰不一樣,思想不一樣:有的有信仰,有的沒有,有的人傷害我們、誹謗我們,我們還是,雖然這些異端啊跟我們,我們也沒有能力,也不必要去跟他爭,沒有必要。所以說以前有能力的人,也不會是異端去裁判他們,去審判他們、處罰他們,這些事迹都沒有。
相反的,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絕對自由的發言權,淨土宗,禅淨律密都有發言權,都可以隨便發揮自己的意見,還可以批評其他宗派的主張。其民主精神和重視真理的態度,發揮到極致時,竟到“呵佛罵祖”;叫你破相啊,爲什麼要“呵佛罵祖”?就是要叫你破相啊;佛不在于雕刻,不在畫畫,佛在你的心中,他最重要“呵佛罵祖”是叫你不要著相,這個是要有功夫的啦,沒有功夫的人,還是不要這樣子做啦。所以在闡明諸法空寂,在闡明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不可得的這個道理的時候,居然說是“幹屎撅”,“幹屎撅”就是擦屁股的那個木片啊,以前擦屁股的是個木片,撅就是個木片;以前沒有衛生紙啊,擦屁股的時候沒有衛生紙,用什麼?用幹的這個木片,我就用過了;大部分四十歲以上的人,住鄉下的人有時候用過,四十歲以後住在城市的人就很少用,這個我們用過,說“佛之一字,我不喜聞”,也是叫你破相,這種精神,是何等的徹底!何等的豪放!在哪一種宗教裏面,找得到這些表現?
在其他宗教裏面,上帝或教主所說的話,是神聖不可過問的。上帝的話,錯也好,不對也好,教徒只容許全部接受。佛法則不是這樣子,佛教徒對佛陀所說的話,可以接受或者不接受。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就不悟,你可以懷疑,你可以問,因爲佛陀所說的道理,因佛教徒的根基智慧不一樣,往往,這個“住”啊,是打錯字,往往是多方面的;底下這個“住”,往往是多方面,這個“住”不是,是往,它少一撇,往往是多方面的,這個字打錯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說的某一部分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分的道理。在佛經裏,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向弟子以及聽講的人說:我是真語者,講真話的人,是實語者,是實在的人,是不诳語者。是絕對不會去诳語啊。總是勸導聽衆,研究真理,注重理性,從來沒有用威嚇強迫的口吻,或者是手段來叫人聽從他的。《妙法蓮華經》講得最明白啦,它的記載是最清楚啦,在佛要講最上乘的一乘佛、一實相的道理,難信的佛法的時候,竟然有五千個聽衆離席,五千個聽衆離席,自以爲得到了解脫,不願意聽講,離席的而去。佛陀不但…
《什麼是佛法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