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道神的降臨。結果剛好一輛飛機從空中飛過,砰!當場爆炸,他就問:上帝,這難道是您的傑作嗎?開始懷疑了。本來是創造一個美好的今天,今天一看飛機爆炸了,後來開始研讀佛經,現在開始信佛了。所以我說,哪一個宗教到最後都會信佛,只是沒有緣份而已,沒有因緣而已,只要他不太執著他的看法。基督教的笑我們,回教的笑其他的人。回教的就是說,我們只有一個真神阿拉,右手拿劍左手拿可蘭經,要不要信,不信,解決掉。再來,一貫道的,一貫道就去譏笑佛教的,譏笑其他的衆生:你們多可憐啊!現在是收緣時期,要收九十六億的緣啊,收九十六億的衆生,可憐啊!這麼好的一個末法時期,老母娘就是收緣啊!什麼叁陽開泰,他把正法期、像相期、末法期,改變成紅陽期、青陽期、白陽期,人家是叁法正法、像法、末法,一貫道把它改變成青陽期、紅陽期、白陽期,把人家改了。因爲他也很可憐衆生,一貫道也是很慈悲,你們學佛的人,來給我點一下就得道了,末法嗎,每一個宗教都可憐對方,每一個宗教都認爲自己是最優越的,那麼我們佛教徒應該用什麼呢?我們佛教徒是不是也是可憐其他的衆生呢?是啊,當然是可以他。你沒有可憐他,你就沒有慈悲了,當然我們要可憐他。他也可憐我們啊,一貫道也可憐我們,你們也很可憐,沒有點道,我們也可憐他們,沒有聽到佛法。所以我說見取見在宗教上是看得最強烈的,每一個人都認爲他接近的宗教是世界上最一流的。就是這樣子。我們到歐洲去,去看那個聖彼德,我一剛開始我也看錯了,看成聖波德教堂,那個大的實在是嚇死人了。它建了六百年,聖彼德教堂,那個建築是夠大的,那個廣場啊,那一種建築你沒看過。裏面的設備、雕刻在世界上沒看過,如果就是在我們大陸的寺廟,如果要跟聖彼德教堂比,我看沒辦法比,那個是太漂亮了。那個花了多少錢,一根柱子那麼高,嚇死人了!但是裏面很暗,歐洲的那個教堂都是很暗的,玻璃都是用彩繪玻璃,像我們這個就是歐洲和彩繪玻璃。陽光射不進來,陽光射進來只有百分之四十,他們故意做那個玻璃很暗射進來的,我就問:爲什麼一個教堂弄得那麼暗呢?他們就說:一個教堂弄得很暗他們就不會亂講話,心裏就比較定,所以禱告就比較專。才怪!這個道理講不通,比較暗看過來就比較莊嚴,幹脆進去就關掉燈光,在裏面看不到一物,心就比較定,心定不定,不是看光線,是看心,對不對?所以外道就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他借著光線的暗來穩住我們的心態,開玩笑!那電燈一開的話就不能禱告了,上帝啊,我看到了光明,我現在忘記了自己。我也很會禱告,你知道嗎?所以我這個人,不是說你叁言兩語就能把我洗腦的,沒有那麼簡單!但是我的腦袋瓜是被釋迦牟尼佛洗過,就是相信他老人家一個,真的!你看過佛經你也一定會跟我一樣,真的,沒有路可以走。所以的經典我都幫你看過了,沒有路可以走。九點半了,底下一個,戒禁取見,所謂戒禁取見,就是說不應該有的戒,他弄了一個戒,譬如說,不要講叁八,過年不要講死,過年不要貼白布條,我們收到冥紙,我們覺得很忌諱,你要寄給我冥紙,你盡量寄,沒有關系。寄來的時候,我要幫你火化。你要幫我挂白布條也沒有關系,那只是白色的,我心不動啊。如果有人罵你:慧律法師,你盡早死了吧。我也這樣。你叫我死就死,那你可以做審判官了。我不會動到這個念頭。世間人,你去講個不吉利的話,只怕嘴巴會被撕爛了,真的,撕爛你的嘴。外道的人也是這樣。戒禁取見的意思就是說,他看到這只雞吃大便,看到這個狗吃大便,吃了死了,靈魂升天,他認爲吃大便是靈魂升天的原因,其實它的果報盡了,剛好往生天道,這不是原因。所以說戒禁取見就是非因計因,根本不是這個因,他要計這個因,非因計因。好,下個禮拜,翻開第叁頁,你這一次要注意聽,下次來我絕不留情,我在講什麼,你要注意聽,考哪裏你都不知道,第叁頁的八相成道第一個表,八相成道表解。小乘和大乘的不同就考這個,考這個。翻過來第四頁,叁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所有小字統統寫,知道嗎?不會很多了。據說有的人坐公共汽車都在背,有的人睡覺抄一張小抄在看,因爲我們生命有限,不知道的舉手,你不知道考哪裏的舉手。第叁頁的八相成道的大、小乘,第四頁的叁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十界一切諸法大小名字無不了知,破見思惑所顯,道種智底下小字:破塵沙惑所顯,一切種智破無明惑所顯,就這個意思。
請翻開第六頁,我們上個禮拜講到我執的底下有一個計名字相,計名字相底下一個分別我執,分別我執就是後天的執著,執取相,左邊的執取相就是我們有這個計名字相,但是這個執取相就是我們一出生,我們就會對我執産生先天性的執著,譬如說我們一剛出生就會感覺痛苦就會哭,我們小的時候對我們所愛的東西就會自己強烈地去追求,這個是先天性的。小孩子你講他不好,他就會哭,從小這個我執就存在的。俱生就是先天性俱來的,那麼我們上個禮拜講,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底下的叁果阿那含,能斷就是含能斷,那個念改成一個含,那個念不對。阿那含就是叁果的阿那含才能夠斷,色界五不還天,把筆拿起來,什麼叫做色界的五不還天呢?就是叁果的聖人在色界的五不還天,在這個地方修行,不來到人間。意思就是從色界的五不還天直接跳出叁界。這就是叁果羅漢所要作的工作。我們說初果羅漢、二果羅漢、叁果羅漢、四果羅漢,那麼這叁果就是叁果的阿那含,又稱爲叁果羅漢。能夠斷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而在色界五不還天。什麼叫做色界五不還天?這個意思就是在這個地方修行,直接跳出叁界外。底下變易生死,本覺全迷,未斷,什麼分段生死,未斷,本覺全迷,無始覺故,那麼這看是變易生死未斷,分段生死未斷,什麼叫做變易生死未斷呢?就是一斷一斷的生死還存在,就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這個境界的改變就是變易生死。那分段生死就是一段一段生命的變,今生今世做人,活五十歲,來世做貓,活了叁年,然後就是生生世世做鬼,跑到地獄裏面去,就是變易生死未斷,分段生死也是還沒有斷。那麼這個時候是本覺全迷,無始覺故。還沒有開始覺悟,就是衆生的我執。意思就是說:衆生的計名字相,這個分別我執就是本覺全迷,無始覺故,沒有一點覺悟,要到什麼地方。要到叁果的阿那含才能夠斷掉上面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知道嗎?看左邊的執取相,俱生我執,我們人先天性一出生就是我執,每一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每一個人都是感性和理性沒辦法調和,因爲有強烈的執著,所以人生活在這個不自由、不平等是爲什麼?是因爲感性和理性沒辦法調和到平衡點,我們先天性就有俱生我執。譬如說我們小時候很喜歡買一件東西,可是我們沒有錢,我們回來一直想到:那一件衣服多漂亮,媽媽給我買一件。可是媽媽又沒有錢,我又很愛,可是又沒有錢買,那內心裏面,意識形態一直很喜歡這個衣服,所以這強烈的追求某一種東西是不能控製的。尤其是人的感情,你問他說:你爲什麼愛她?他不知道。你爲什麼愛他,不知道。她已經有先生了,你爲什麼愛她,不知道,就是看她很順,我就給她了。人的感情就是這樣,俱生的一種我執。所以你沒有聽過這很迷茫的東西,底下一個,我們俱生的我執是什麼呢?貪,我們每一個人都貪,如果說沒有貪的話,他就不會是衆生了。每一個人都會嗔,嗔就是生氣,每一個人都有癡,而癡就是無明,每一個人都會有慢,就是驕傲的意思,所以驕傲就不耐他榮,別人有光榮的一面,有成就的一面,就不爽人家。疑,就是懷疑。貪、嗔、癡、慢、疑,疑就是疑神疑鬼,什麼事情都不相信別人,底下聲聞,聲聞我們所講的就是四果阿羅漢,緣覺,修十二因緣而覺悟的,聲聞跟緣覺能斷什麼呢?能斷貪、癡、慢、疑、嗔,相似覺念異無異相,是什麼意思呢?相似覺就是說相似有一點覺悟,就是好象有一點覺悟,相似覺簡單講就是開始覺悟了,你們現在聽到佛法,你們現在有一點覺悟了,但我們這個覺悟是理上的覺悟,道理上的覺悟,而事實上我們做不到。貪嗔癡慢疑我們全部斷掉,所以我們不是叁賢位,你不要以爲這個相似覺,那你也不要把自己標榜得我現在相似覺了。相似覺是叁賢位,叁賢位就是住、行、向,十住、十行、十回向,沒有那麼簡單的。相似覺,念異無異相,所謂念異無異相的意思就是這個念頭好像有不同,生滅念頭裏面有不同,可是又可以打成一片。又無異,又沒有什麼差別。意思就是功夫雖然還沒有成熟,可是已經混爲一體,漸漸有一點功夫,所以叫做念異無異相,念頭雖然有一點不同,但是已經慢慢在融合了,叫做無異相。這個時候變易生死未斷,分段生死已斷,把筆拿起來,分段生死已斷就是跳出六道輪回,變易生死未斷那就是六道輪回以外的菩薩,分段生死已斷就是超出六道輪回,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斷貪嗔癡慢疑,我們超出六道輪回,這個沒有辦法。我們離開佛陀的時間太遠,在這個末法時期能夠碰到一個善知識,諄諄地教誨,那這個就算是大恩大德。真的,衆生的福報不夠,哪一個能斷貪嗔癡慢疑,這不可能的事情。看錢誰不愛?誰不發脾氣呀?誰不愚癡?誰不我慢呢?誰不會懷疑呢?這個疑是疑神疑鬼,還有對真理的懷疑,統統是,所以最底下有一個本覺猶昧,始覺雖有,所以對我們的本覺,猶昧就是完全沒有開發出來,始覺雖有,雖然有一點始覺。叁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法執就是對宇宙觀的不覺悟稱爲法執,底下一個相續相,分別法執,所以相續相就是在出生一直到死亡,每一個念頭起來都有滲透入我們這個法執,對宇宙的迷茫,意思就是說我們根本從出生,覺悟人生都很難,對這個宇宙的萬物的真理根本迷迷糊…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