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什麼也沒有了。這是一個角度來看。絲非布質如果把這個絲當做是體的話,那麼這個布就是相。如果把布當做是體的話,那麼衣就是相。換句話說,這個本體可以幻化出好多的相,並不一定固定的相,因此絲可以做繩子,是吧?可以做帶子,可以做小辮子,可以做很多種。那麼布呢?可以做抹布、國旗、外衣窗簾等,不一定做衣服了。這個意思就是說體,絲當作體話,它並不一定只當做布來編織,意思就是體會幻化出種種的相,簡單講我們本性是清清楚楚的,我們擁有無量的神通可以示現十法界,如果我們迷了,精神狀態迷了,精神跟物質形成一種對立的,強烈的見相二分的話,我們就會産生種種的六道輪回,雖然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一體的,但是會跑到六道輪回去。換句話說,絲非布質,就是說一個本體它會幻化出好多的相,所以絲跟布它的關系就是體跟相,布跟衣它的關系也是體跟相,所以用這樣來講的話,布的分析是絲,絲的分析就沒有。如果就體、相的角度來講的話,就是體跟相的作用去分析它,這句話可以說,在心經裏面有四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用這四句話來解釋也許比較恰當一點。絲非布質,這空性的東西,這本體可以幻化無量的相,色去分析它就空,空會幻化無量的色,而色不是由空幻化的,是色性本身就空。而空也不能幻化成色,因爲空性本身就具足色相,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個色法分析到最後它是空性的,是空性。空性當下就是色性。底下我這一句要講,你要注意聽。色性不是由空性襯托出來的,而是色性本身就是空。空性也不能幻化出色法,而空性本身具足色法。慢慢地去體悟。意思就是當體即是空,當體就是色。色當下就是空,空當下就是色。而不必經過對立的一種思想,才襯托出一個色法或者是空法出來。所以說絲非布質,布非衣質。如果把布當作是色法,那麼絲就是空法。如果把衣當作是色法,慶那麼布就是空法。換句話說,空非色法,然後底下這個布非衣質也是空非色法。但是色不是空法,空也不是色法。可是空卻是色法,色法也是空法。意思就是說,在色法跟空法的兩個角度來講,如果你就角度來講,是不即不離,空不能離開色,色也不能離開空,但是色當下也是空法,空當下也是色法。所以佛法講中道就是不即不離。空不即是色,色不即是空。空不離色,色不離空。所以色法裏面不能另外去找到一個空法,因爲色性本空。空性裏面另外找到一個色法,色法不能離開空,空性裏面不能另外找,離開色法去找,離開色法也找不到空性,離開空性也找不到色性。沒有什麼反應。這個才是佛法剛剛入門的觀念,聽不懂沒有辦法,這對佛法來講這是最淺的,最淺的。相就是現象,暫起幻有,把筆拿起來,暫起就是無常,幻有就是假有的。我們這個人生跟宇宙都是刹那生滅的,就是無常,所謂的現象界跟本體界,我們哲學裏面講的本體界,相是我們講的現象界。那本體界是空,那麼現象界是有,可是有就是一種暫起跟幻有,就是假有。暫起就是無常的,幻有就是假有,氫氧化水,土石積山。所以氫跟氧就會成水,土跟石就會堆積成山,所以說有的人講,說我要攀登全臺灣省世界上的諸大高山,可是對一個大智慧的人講,這山不過樹木多一點,石頭多一點,土多一點,你要爬這個高山,你爲什麼不進入你這個本性之山呢?你爲什麼不找你內在那一座清淨的山呢?你去陽明山走一走,走回來你找到什麼?啥都沒有。你到墾丁公園,你去走一走,你到高山去氣喘如牛,回來帶個氧氣面罩缺少O2,缺氧。上去的時候然後爬回來又能如何?所以說呢?沒有嘛。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找到真正的一個快樂的世界除了從你的內在裏面去找,其他找不到的.你的內在就有一座清淨的山,你爲什麼不去爬,去爬那個假山,內在的那座真的山,你都妄掉了。所以一個學佛的人的生命觀,跟沒有學佛的生命觀,是兩碼事情。是兩碼事情。好吧所以說,氫氧化水,土石積山,相的旁邊把它寫幾個字,就是由本體暫時幻起的假象,這個假象,是現象界的象。由本體暫時幻,幻化的幻,就是這個世界不是實在的,這世界根本不是實體,你找不到一個真實的東西,所以廣欽老和尚常常勸導我們不要給這個假的騙走了,譬如說你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或者是一個英俊的小生,你要死不活的,死纏糾纏的,你要記住,師父告訴諸位,這不是真的,是不是?這不是真的。雖然我們有那一份想要跟他交往的沖動性,可是我們稍微冷靜地觀照一下,確實是真的,雖然一下子斷不了,可是慢慢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沒有天然的釋迦,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陀。修行佛法是一個很漫長遙遠的路線,只要內心回光返照,你至少會內心活得很快樂。學佛就是站在高山,看這些芸芸衆生在打打殺殺,一位開悟的聖者他沒有是非,你怎麼侮辱他,他都沒有關系,他都沒有名,有什麼利呀,他于世間無所求無所住,你對他怎樣他都沒有關系。哪一個開悟的聖者說跟那個人合不來的,沒有聽說過。衆生有時候跟這個合不來,跟那個合不來,一個開悟的聖者跟哪一個合不來?跟哪個合得來?你要殺他,他都要救你,合不來?釋迦牟尼佛提婆達多要殺他,他都要救他了,他怎麼會跟他合不來?所以說,記住,仁者無敵。當我們有仁慈的時候,我們內心裏面就沒有敵人,而不是說,我對你好,我就沒有敵人,不是這個意思。我對你好,我還是有敵人,你還是要我死的。仁者無敵是說,我內心裏面沒有仇視心,我內心裏面不會跟我過意不去,我內心裏面沒有敵人,外面還是有敵人的。我對你慈悲,你要給我死,那是你的問題,而我對一切衆生慈悲,我是放下、無所住、無所執著,我內在裏面不形成一種對立的觀念,所以擺平了我的內在,學佛就是這點可貴。學佛的人他不是世間人,世間的這些名人、博士、碩士,這些功成名就的人,他所追求的是現前的生活。修行人的可貴之處,你要記住,他有一顆慈悲心、他有一顆善良心,他的內在裏面只有求得兩個字:心安理得。他沒有什麼比別人更了不起,說到錢,他沒有什麼錢,說老婆他沒有老婆,說兒子他沒有兒子,說成就他沒有什麼成就不成就的。法爾如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修行人一個可貴的地方,就是求得心安。求得心安,求得安詳,求得那一份甯靜,這是我們真正修行人所要得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是每一個人都把它放棄掉,就在你的身旁。所以仁者見仁,你想要得到仁,說仁就得到仁,我們想要安詳,就可以得到安詳,只是你肯與不肯。你不願意放下你那一念的恨、仇視、嫉妒,你就永遠受你的病,心的這些心魔折磨、折騰,所以這個魔分爲內魔和外魔,內魔就是我們貪心,恨跟愛交織,所以愛恨會毀掉一個人,佛陀說愛跟恨會毀掉一個人,別人不必殺你,你就倒了。再來,最嚴重的就是癡,愚癡,就是我們內在最大的魔。我們內心很清楚,可是無明的力量一直控製著我們,是吧?貪錢不好,可是一直貪,然後,會被錢倒,他就很痛苦,叫他不再做會首了,師父,這個會標起來,我就不要再做會首了,如果有人再邀,好像也不錯再做會首吧。如果再被兩個會腳倒了六十萬又沒了,叫做拿錢去放在合作金庫合庫,他就不要,跑去做什麼股票。股票,從去年一萬多點跌到現在八千多點,是吧?開高走低,差一點就崩盤,你不要以爲我們出家人什麼都。。。我們什麼都懂,物理、化學、天文、地理、醫學統統要懂,連股票都要懂,但是我們不做。整天精神緊繃著看股票市場,菜籃提著看得兩個眼睛快要迸出來。回來開根號算,多少用這個叁角函數算的,你想想看,你付出的心血!你只要把這個貪心去掉,遠比你賺多少的股票更來得有財富,對不對?你放下這一念,我叁餐有得吃,你看,安穩的過日子,來上十四講表,過著快樂的日子,你幹嘛每天炒股票呢?是不是?不需要這樣做,是不是?所以你要記住這聖人講追求的當下,就是缺陷,因爲他永遠不能知足,真是聖人講的話就是那樣了不起,追求的當下就是缺陷,因爲你永遠不知足,真是了不起的聖賢。是不是?所以我們如果體悟到這暫起的、幻有的,這個日子好過多了。好過多了。人家不會講兩叁句話就跳起來了,你怎麼講沒有關系,我對得起我的良心,你怎麼講都沒有關系。這個是暫起的幻有的。所以說氫氧化水,土石積山。所以我們要知道這現象界是暫起的,是幻有的,用力量能變現狀。譬如主水的本質是H2O,它的相呢?它會變化。譬如說100度的時候,它是氣體,超過100度的時候就散發在虛空當中,那麼25度的時候是常態,是液體。水是4度結冰。如果你拿熱滾滾的水一潑的話,不得了,就慘了,就必須上外科手術,割屁股的肉起來補了,割大腿的肉了,因爲沒辦法了,燒傷很嚴重,25度的時候是常態,可以給我們飲用。這冰塊好吃是很好吃,可是一打到這個頭,會頭破血流。因此是說用這個力量,是一種力量,用就是一種力量。能變現狀,會改變種種的現狀,水與氣冰,功各不同。水跟氣或者冰功用都是互相不同的。用,把筆拿起來寫五個字,由相所起的就是用。在相的旁邊寫八個字:由空生有,因緣集合,名爲相。由空生有,因緣合和,譬如說綠色的就等于黃色加藍色的,你們有學過美術的話,你們就會用黃色加藍色的,就是綠色。山呢?就是土跟石,所以這個相是因緣合和的。在相的旁邊寫五個字:凡夫最爲執著,六個字。這是外相,而學佛的人他是透視是透視整個,透視整個,我們現在不管你懂跟不懂,我們必須講一些物理學的觀念,而這些物理學的觀念對于一個修行人來印證佛法的可貴之處,現在用筆。如果你懂物理學的人,我先念起來,然後你把它寫下來,我在講什麼你都會知道。你旁邊energy,E=MC2,然後M=劃一線,要除的那一線,上面M底下ZERO,M0/就…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