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大家都證阿羅漢,不共呢,就是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有的說義第一,持戒第一,等等這些,共就是大家都是羅漢,不共就是各有專長,叫作未曾有。第八、譬喻,謂諸經中有比況說,就是用比喻,世界上最會講話的就是佛,你看他的經典,是很了不起,他老人家用比喻,是比喻得非常非常的恰當,這太了不起了,那麼在世界上最會罵人的,罵得實在很有藝術,又很有學問的,就是孔子,孔子罵人,真是太了不起了,朽木不可雕也,罵得多麼偉大,多麼的藝術,你回去慢慢地參這一句,朽木不可雕也。他也不會像我們臺灣話罵那個叁個字的,外省籍的罵四個字的,或者罵日本話的,他不會,他就罵:朽木不可雕也。意思就是這個木材爛了,你沒有救了,罵得實在太了不起了。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牆壁太爛沒辦法粉刷,意思就是,沒有救了!你看孔子老夫子真是了不起,這個人罵得多麼有藝術,而且讓你沒有話講啊!沒有直接傷害到你,是不是?聖人講話實在很了不起。諸經中有比況說,爲令本義得明淨故。譬如,佛陀常常把佛性比做虛空,把光明比做鏡子、太陽、月亮,我們講的本性像水、波的比喻,我們中國常用的,本性是水,相是波,再來就是浪,大乘起信論中有種種的比喻。第九、論議,論議就是聖弟子已見谛迹,谛迹就是見真理,見到真理了;自證無倒,自己證明沒有顛倒;而作對法藏論議故。對法藏議故,這意思就是,佛所說的一切法,作對法,就是對佛所說的一切法去論議,叫做論議;藏就是含有一切法,對法藏就是佛所說的一切法去討論,所謂聖弟子就是已經證悟的佛陀弟子,已見谛迹,就是見到真理了。第十,就是自說,爲令正法久住,不請自說。爲令正法久住,就是希望佛法延續下去,正教久住就是希望佛教長久地在人間利益一切衆生,不請自說,旁邊定上譬如:彌陀經,佛說阿彌佗經,就是不問自說,自說就是佛自己講的,我們看一切的經典,都是有那個弟子問,像金剛經,須菩提問,然後佛就答。其他的經典就是弟子問,佛就答,佛說阿彌佗經就沒有,這個沒有人問,沒有人問佛就自己講,叫做無問自說,所以第十的自說,要再加二個字,無問自說,就是沒有人問,佛自己講,因爲意境太高,境界太高,沒有辦法自己去了解,而必須要佛親口講出來,他才有辦法,不問自說,爲令正法久住,正教久住,不請自說。第十一,授記,授記就是佛要入涅槃以前,入涅槃以前要做什麼呢?要開始授記了,哪個人要成佛了,這個弟子你現在造什麼業,你將來會得什麼因果,要到什麼世界去,所以授記,是授記那些?一、記弟子死生因果,你今天造什麼業,將來是得什麼果?二、分明記深密之義,明記就是明顯的來授記,明顯的授記,比如說:釋迦牟尼佛舍利弗,你從現在開始經過幾大劫,會在某某清淨的國度成佛,你的國度有多麼的了不起,所以在十一、授記的旁邊,寫出自法華經,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就是授記,授記他的弟子們,什麼時候成佛?他莊嚴的佛國度是怎麼樣莊嚴?這就是授記。明記就是明顯的,深密是以心傳心,沒有人知道,深密就是隱密、奧密,所以明記就是明顯的,大家都知道了,深密的話,只有佛知道。叁、授記成佛。所以我們就可以了解,彌勒佛沒有來,彌勒佛沒有來到這個人間,他必須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在彌勒上、下生經裏面有講,佛一定要授記,而且佛還沒有來到人間,已經授記好了。釋迦牟尼佛後,再來就是彌勒佛,別的沒有辦法插進來的,這個已經PLAY很久了,怎麼可能說他是什麼佛來的?那個人就是精神病。所以當我們研究經典,我們就知道,根本哪個是正,哪個是邪的,自己就知道了,是自己亂蓋,又加上自己說他是什麼佛來的?沒有這個道理!第十二叫做方廣,方廣的意思就是大乘經典,遍十方,又廣又深,方廣的意思就是大乘經典。謂說菩薩道而宣說廣大甚深法故。所以此一是按所說經法的義理,這一部方廣是所說的經法義理而立名。按照所說的經法義理而立名。好,我們翻過來前半部,介言,叁藏十二部,簡單的解釋到這個地方。那麼換句話說,有的時候一部經典,有契經、重頌、諷頌、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議、自說、授記、方廣,譬如說華嚴經、妙法蓮華經,大乘經典都具足。小乘的沒有,諸位看第二部分的第一頁左下角這裏有寫,且指法華一部統具十二部,義明諸大乘經部部皆具十二,亦有大乘不具十二者,如彌陀經,無重頌孤起授記叁義,余經例知,小乘九部具不具,例大亦可知,意思就是說,十二部有的是整個具足,有的是沒有,比如彌佗經的話,它就沒有所謂重頌,沒有孤起頌,沒有授記,所以有時有,有時沒有。
我們再翻你們的介言,所幸各大專同學,猛發深省,自動起來研究,可憐叁藏十二部,浩如煙海,不知何處可入,難以滿他們的未知欲,這才編了這份十四講表,說明佛學是什麼,佛學內容是什麼,怎麼學,怎麼行,得什麼結果。依經教規範,依經典教理的規範,依照科學的方法,也含有倫理的成份,概不空發議論,空發議論,其實只講理論,不能解脫,使人學一句,得一種法門,省時間,得實用。佛學究竟說些什麼,要知人的一生,離不開空間時間,這就是宇宙人生觀,離不開空間,空間是無量無邊,彌佗經講的是無量光,光就是講空間,無量壽就是講時間,我們離不開空間,我們也離不開時間,我們無法得到無量的空間,因爲我們的胸量太小,我們沒有辦法得到無量的時間,因爲我們的生命太短。所以說人爲什麼會有六道輪回?因爲受時空的支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支配,我們當然就不能自由了,就會痛苦、煩惱。所以佛學究竟說些什麼呢?我們要知道人的一生離不開空間和時間,這就是宇宙人生觀,但這觀有正確的,有錯誤的,佛學就是宇宙人生觀的大覺者,覺悟則支配宇宙,不覺悟就被宇宙支配,很簡單!叫你生氣,你就不得不生氣,你就受到控製,被支配就是不自由,能支配就是大解脫。你能嗎?所以我爲什麼每一次上課都要念叁十條的規則,爲什麼?我們現在學佛的人爲什麼不會成就?只來聽聽經典,沒有從心地上下功夫,沒有人從涵養上下功夫,他只會在學問裏面做用功,對不對呀?研究得越多越驕傲,爲什麼?他的智慧越開,這叫狂慧。看到人就說,我在上研讀班,哪天到山上去碰到師父,就考他一次,什麼叫做叁藏十二部?糟糕了,那個老太婆,出家的人,阿婆,她也沒有念過書,你看很行吧,慧律教的,你不要這樣,我沒有教你這樣考試,我教導的是讓你解脫,沒有教你跟出家人考試,你們要弄清楚。我的意思是,我們學佛要在修養上,我們要在內心充滿對于叁寶的感恩。我們今天沒有師父現出家相,我們沒有辦法聽到佛法,對不對?單單這一點大恩大德,你用生命報答,你就沒有辦法報答,我所給你們的,你們用金錢衡量,要多少呢?你們說給多少呢?你們多少錢買佛法,你們講啊!你們沒有辦法講。所以我們不說僧寶的過錯,我們不說佛法僧的過錯,我們絕對的清淨心,我們對叁寶絕對的恭敬,我們得到大解脫,得到無量的清淨心,對叁寶有信心,學佛就是學這個,有的人學佛,你看,學一學的話,他會跟師父辯論,跟自己辯論,講出自己獨到的看法,事實上自己的功力也不夠了,然後碰到同事,就叽哩呱啦地講了老半天,爲什麼,我聽了佛法太好了,每天就達達達達地開槍,來這裏聽慧律講,去,聽我講,念了老半天,人家煩都煩死了,我沒有這樣教你傳佛法的,傳教也不是這樣,你要普度衆生很簡單,我教你一個方法,你回去馬上可以普度衆生,爲什麼?很簡單,你現在是當老師的,到學校去,以前常常生氣的,現在不生氣;在公司裏面以前常講人家是非的,去了現在不講人家是非,都是贊歎人家;這樣不用說佛法,他就進來了,他不同,上研讀班就是不一樣,我也要來試試看,就度一個了。你講了老半天,行爲自己不改變,有什麼用呢?每天叽哩呱啦一直講,佛法一直講,觀受是苦,觀身不淨,胸量要大,人家煩都要煩死了,安靜點拜托你!沒有上研讀班的精神沒有問題,上了研讀班,你看,整天叽哩呱啦的講了老半天,這個實在不是度衆生的辦法,度衆生最好是什麼?先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一定要把自己修養得很好,你不要管別人,等到他有問你學佛,最近這個人不一樣喔!怎麼會有那麼大的修養呢?是什麼力量使之然也?你就告訴他,師父給我的,你師父是誰啊?慧律。哪裏可以找到他?他就來了。拿個錄音帶給他聽,這就度進來了,你不費吹灰之力。你的修養不改變,生起氣來比別人大聲一點,沒有學佛還比較小聲,現在學佛又更大聲了,你怎麼度衆生呀,你經教再通也沒有用啊!對不對?要經得起人家的侮辱、批判,再大的委曲都歡喜接受,沒有一個不成佛的。所以你要記住師父一句話:忍辱多福。忍辱的人,他的福報就大,沒有忍辱的人,災難就來了。有人講:師父!有人對你有什麼誤會。對你有什麼觀感。我就說:別人可以害我,別人可以生氣,別人可以批評我,毀謗我、攻擊我,別人怎麼樣子,那是別人的因果,我不可以,我是一個法師,我再大的委屈,我都要忍耐,我都歡喜的接受,是不是,別人可以來攻擊我,可以來害我,來毀謗我,別人可以,我不可以,我要成佛,我是要學聖賢的道理,我怎麼可以像世間人這樣呢?別人不管對我怎樣,我都歡喜地接受。我們舉個例子。物理學裏面講的reaction force,他有反作用力。比如說:一個逆境現前,在虛空飄蕩,逆境現前,我一直想要阻擋它,你就有對立了,你那邊開記者招待會,我這邊也開記者招待會,就幹起來了,筆戰;開戰場筆戰,有用嗎?到最後,那個檢察官,那個叫什麼?高新武,弄到現在,有沒有答案?沒有啊。我去臺大上課,高新武也在後面,我去臺大上課時候,第一天高新武在後…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