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44

  ..續本文上一頁,而且不能講錯,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講,對不對?你今天來講的話,看的也不究竟也搞不清楚,然後就在電臺裏亂講。事實上,佛門本身是很悲哀的,雖然穿出家人的衣服,但是佛門外道也是很多,搞地理的,搞風水的,搞神教的,搞收驚的,那個是是非非的搞什麼東西?對不對?有一個孕婦來,她說:師父,人家說你有通,你看一看我這個是男的還是女的,我說我沒學這一招,我沒有學這個,我們學的是正知正見,那有在看有孕的,那有這個看男的女的,沒有這個。我哪有在看那個。沒有的對不對?有的裝懂的,來就男的,雙胞胎,就是搞這個。你看來印堂發黑,你要多布施,你要多出錢,不要這樣講,這個不是佛教的舉動,出錢不出錢,有修沒有修,不要教當下,你只要教他真理,你好好地教他求忏悔,所以今天講實在話,除了外面的給佛教的力量,最主要是佛教自己內亂,沒有統一。有好幾種佛門的外道。什麼是佛門的外道呢?就是身穿出家衆的衣服,而講的不是佛法。他們講的都是攻擊別人,全臺灣省的統統不對,只有他師父對。講來講去沒有一個行的,只有他行。那就是佛門外道,一天到晚講別人不對的,所以引起內亂。佛教的素質並不高,男衆出家又少,叁教九流也有,所以說佛教現在存在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你不讓這些人出家,他就會說你不慈悲,不平等,他就會說你看六祖還不是沒有讀書,對不對?廣欽老和尚也沒讀書,你慧律法師會贏嗎?真的我贏不了他,所以你就要讓他出家對不對?七、八十歲了已經眼睛快沒看到了,雞腿咬不動了出家,你看這些年紀大的,素質又不高,平均的學曆也並不高,我們佛門的平均學曆,比天主教的祖父還有修女那差,那如果比頂尖人物那不見得,佛門的頂尖的人物震天動地也很多,碩士也很多,是不是?所以說論平均來講,水准並不平等。所以今天佛教存在很多問題,你不要這些人出家不慈悲,你要讓這些人出家很麻煩,沒有碰到善知識他流落街頭,每天趕經拜忏東奔西跑,沒有辦法修行。所以說如果勸人家出家,我們很贊歎,但是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理想的道場,或者是一個善知識在旁邊跟著,一定倒的。人控製不住這個欲望,控製不住這個外在的引誘,沒有辦法的。所以佛教今天存在的問題,不是我今天才呼籲的,那麼我今天一直在重複地呼籲,又會得罪那些外道的,一貫道的、清海的,那一些什麼寫信來罵的,打電話恐嚇,慧律法師講話守一點分寸,這樣子電話挂斷。恐嚇真的。寫信來罵,打電話來罵的。所以今天師父今天的處境就是說,我有使佛教興盛,但孤掌難鳴,一個沒有辦法。一個人真的很困難。所以我只能說安分守己做一個平凡的出家人,好好教育我的一代,我的這一些兒子,因爲我是你爸爸,法身父母嗎,對不對?所以未見而言,見蛇爲龍,未究其理,自非其真,當然就不是真的。那麼我們今天上課結束了,諸位過個好年。過年後,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你也不要笑死人,也跟人家提燈籠,是不是?你又不是叁歲小孩。過年後的第一次見面禮,十五天,十幾天、二十天,放寒假了是吧?諸位看第八頁,我們背六即佛以及十種通號的第一個,現在放假二十天,整個寒假就背這兩個如果背不起來,去死好了。那個英文不必背,如來,那個梵音就不必背。底下寫個佛之色蘊、佛之受蘊、佛之想蘊、佛之行蘊、佛之識蘊、崇高義、善調義、師範義、覺智義、尊敬義,所以按照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那個要寫,十種通號,梵音不必寫,然後指要釋義,然後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這個一定要背,這個天臺宗的非常重要。所以如果這樣子背不起來,那就沒話講了,真的是。好了,記住,不知道考哪裏的舉手。每次都有人缺考,不知道真的是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下學期幾號開學?不學期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頓,所有沒有來到的全部開除,不准下來。十五號沒有到的全部一律開除,除非你出國,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來,你不能來,你要請假,要不然至少打個電話來,然後再給你安排。下學期明年度第一節課不來一律開除,沒有任何講情的余地,沒有任何理由,對不對?如果你在銀行上班,真的沒有辦法,你就先打個招呼,禮貌上的。那就編後面,說師父我要來,但是我真的沒有辦法來,這個當然要請假,可是座位就不坐在前面了,一律編到後面去。你重病爬不起來,你一樣打個電話,我們把你登記起來,元宵節你不能來的,打個電話我們一律安排在後面,無緣無故不到的,沒有任何理由的,一律全部開除。知道嗎?聽清楚沒有?然後把所有座位全部挪到前面來,你們聽清楚了,我不是跟你們開玩笑的,不來就開除。第叁講,消除幾種誤會:甲誤會我假理想,就是我們理想中想象佛教是什麼樣子,聽信妄談,聽到那些對佛教毀謗的、不正見的。未見而言,孔子說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就是根本沒有看到了。見蛇爲龍,就是看錯了,未究其理,就是見到了,可是他並沒有究竟了解這個真理。自非其真當然這不是佛教。乙、幾種排斥,就是一般人對佛教的批評,大致上離不開迷信、消極、神權主義、忽略現實,不合科學。所謂迷信,是一般知識分子易犯的毛病,認爲他念了一點書,就用直接的主觀主觀意識去批判佛教,拿香、崇拜偶像,這個人真是迷信到家,因爲什麼是迷信呀,佛教講些什麼,他根本不知道。那你根本不知道人家講些什麼,你爲什麼批判人家迷信呢?那你比別人更迷。迷信的定義是什麼?沒有經過審慎的思維,透過理性的思考,沒有經過深入地去透徹了解而去相信它,這個叫迷信。什麼叫做智信呢?智慧的智,就是透過大智慧能明辨是非了解它是正確的,我們才來相信叫做智信。那麼世間人跟社會的一般對佛教的攻擊性,大部分都是迷信,事實上他們都不了解佛法,如果他研究過佛法這個佛的定義,那是智者、覺者剛好顛倒,它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智信,是大智慧的這個佛法,它絕對一點都不迷信,反觀其他宗教才是迷信,講人家迷信的,他本身就是迷信。不過這迷信比不信還好,迷信的人他頭上總是有神明,不信的人他就幹殺、盜、淫、妄,殺人、放火、擄人勒索,什麼事情都做,所以迷信還比不信的好,這迷信,神教、道教,他自己什麼根本也搞不清楚。再來,消極,出家人跑到山上去不事生産,吃的是施主的飯,那就消極,世間人就是這樣。可是他爲什麼要毀謗這個消極,他只看到外表,他卻不知道出家人在做些什麼工作,他正是荷擔如來的家業,延續衆生的慧命,沒有出家人弘揚佛法衆生黑暗無明,他沒有路可以走,活得比什麼都痛苦,不堪一擊,精神錯亂,所以這個消極大部分是對出家人的攻擊性,像我以前吃素回去人家就笑,你看吃了素整個臉黃酸貼桶,表示說你吃素是世間沒有用的人,可是我們吃素卻是培養慈悲心,培養慈悲心。單單吃素當然是不能成道,最主要的是要大智慧,所以一般世間人都說我們佛教消極,最主要的是我們與世無爭,如果我們今天也像世間人的話,動不動就動刀動槍,那大家就會講我很積極,可是積極大部分都是會惹上殺身之禍,碰到事情他不會稍微忍耐一下,他會惹上殺身之禍,所以消極不見得不好。後面消極有兩屬。神權主義,一般人他們並不了解佛教在講什麼?他以爲用別的宗教模式,來挂冠在我們佛教的形態,宗教的儀式。比如說他們信神、信耶和華或者信阿拉,他就說我們佛教也是一個阿彌陀佛,一個釋迦牟尼佛,神是萬能的,佛也是萬能的,用佛來支配整個衆生,剛好顛倒。所以神權主義就是絕對的二元論。所以絕對的二元論就是神就是神,衆生就是衆生,衆生是永遠不可能變神,就是神權主義。或者說我們崇拜某一尊神而敬畏他,可是我們對他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一般對神的看法,是一個崇拜、敬畏、迷茫,我們對他並不認識。所以我們在極端化的感性作用崇拜主義之下,就構成了我們今天的神的思想。所以我們佛教講實在話的,佛教非宗教、非哲學,佛教爲什麼講它不是宗教呢?宗就是有一個特定的對象,讓你去崇拜。你必須按照它的交代持此去過你的一生一世,他支配你的吉凶禍福。在每一個時空的架構上去支配著你,在每一個動點上他影響你的吉凶禍福。換句話說,你的一舉一動都受神的安排,是一種宗教,是一種儀式。佛教不是宗教,是方便來講這是一個宗教。佛教不是哲學,哲學是形而上的東西,它遠離物質,只在精神上推論,算是一種渺茫而不可知的東西,佛教是貼切的、確確實實的可以證明的,它是明心見性以後活生生的本性在作用,光明清淨的本性智慧在作用,沒有就像哲學渺茫不可知沒有辦法推論,推到最後沒有答案。所以不是唯物就是唯心,不是唯心就是唯物,不是心物合一,就是非心非物,搞來搞去就是沒有一個圓融中道的思想,不是像佛教裏面講的,從矛盾當中完成那個統一性。所謂從矛盾當中才能完成統一性的意思,就是你譬如說色法它是質礙,可是色法當下就是空性,色法就是矛盾,所謂矛盾不是格格不入的真理,而是對立的。譬如說男對女就是一種矛盾,在哲學裏面所講的矛盾並不是格格不入的真理不能互相包容的意思,所謂在矛盾當中完成最高超的統一。換句話說,即現實又能夠超越,這是佛教最高超的思想。矛盾的意思就是說譬如說有硬的就有軟的,可是硬的也是空性,軟的也是空性,有天就有地,天也是空性,地也是空性。人有陰有陽,陰也是空性,陽也是空性。換句話說,在無量的色法當中,我們要記住完成一個統一,就是什麼?空。因此我們有無量的矛盾,無量的對立,無量的二元論,哲學家都離不開這些思維,哲學家、大哲學家都沒辦法擺脫這一些意識的,主觀意識的陰影,都擺脫不了,擺脫不了。所以人會有爭執,包括哲學家一天一天都會被人家推翻掉,那麼臺灣是一個僅存大乘佛教精神而且是…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