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46

  ..續本文上一頁葷的更貴,帶我們去看那個比薩斜塔,做的那個菜又很粗鄙,一餐好像美金幾塊錢,吃葷的錢更少你知道嗎?結果一問之下他說我們沒煮過素食,我們從昨天都一直煩惱你們這個素食,所以吃素的比較貴,那個我們臺灣一粒高麗菜五元人家也不買,去國外真的吃素這個很痛苦很麻煩,尤其到那個歐洲去都是吃牛排,沒地方吃素食真的很難過,吃那個什麼意大利的面,有的人都吃叁盤,你在臺灣你就會發現,我們中國人是吃住得好,自由平等,臺灣是天堂。你到國外去,人家國外吃得很簡單,那有像你們大盤小盤地吃,沒有。他們就是一盤的面,其他就是吃起士,整個歐洲沒有人吃熱的,我去那個德國的,就准備停車去加油,到德國進去那個餐廳,那個老德是不是不懂英文,我就跟他講,I want hot milk.聽不懂,那個德國人講那個英文我也聽不懂,我們到瑞士去買那個表,他們講的好象是英文,也好象不是英文,聽起來是,可是聽不懂。不曉得他們在講什麼,後來就用比的,一邊用寫的,沒有辦法。真的聽不懂,他們講的那個英文真的聽不懂。所以這個偏就是他們對佛教的觀念並不認識,你吃素他覺得很怪。陋呢?陋就是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只有看到佛教的片段的,他就攻擊了毀謗了,陋,只見一不見二。陋的旁邊簡單寫一個見識不廣,見識並不廣,對佛教的道理完全不了解,執呢?就是先入爲主,像基督徒、一貫道的,或者是天主教的,回教的,包括這些神道教的,他的神有多靈,其他的神統統不靈,你就是說佛教界的只要贊歎自己的師父,攻擊其他的法師這個也是執的一種,也是偏陋執的一種。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不應該有門戶、山頭之見,不應該有這樣的看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皈依十方佛、十方法、十方的衆僧。皈依不是師父的附屬品,我們現在的人很可憐,就是二寶一師,皈依佛寶、皈依法寶,其他就只有他的師父是對的,其他的法師都不對。這個是很容易造成我們門戶之見的。我們講堂不可以有這樣子的,也不允許也不准有這樣子的。哪個道場好,哪個道場你就親近,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山頭主義統統沒有。只要你覺得哪個法師行的,他可以長養你的法身慧命的你就去,不必客氣。我也不會怪你。只要你活的快樂,我就替你高興。所以有很多基督徒來跟我談,談一談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如果你覺得基督教可以讓你得到生命,你覺得在基督徒裏面你唱唱聖歌你覺得這是快樂的,那你也不必信佛。不過我還是希望你研究過佛法。我講話還是很客氣的。我不強迫你基督徒一定來信佛教的,沒有這個必要。我爲什麼一定要改變你呢?我沒有這個必要改變你,也沒有這個理由對不對?我也沒有這個任務。普度衆生,我只有盡心盡力。我沒有必要一定要怎麼樣使你按照我的意思去做,這樣我才不會痛苦。所以諸位你一定要記住,改變自己重于改變別人。這是佛教最大的智慧跟解脫。你一直想改變別人你會很痛苦的,我有能力我就感化你,我沒有這個能力我就隨緣。所以有的人講,師父,你很忙,我說我不忙,我很閑,很閑。可是一直請你去演講,你就是不答應呢?我說那不叫忙,那是沒有空。忙怎麼寫?心裏沒有叫做忙,我心很清楚的。我清清楚楚。臺大昨天又打電話來,師父不能一學期沒有關系嘛,來幾天。你看,不錯。你們這研讀班不要念,人家要,臺大要。我們行情還是很高的對不對?下學期要不要停呀?不要啊。我看看,不要讓我太失望。所以說我之所以不願意到其他的縣市去,最主要是不想太累。我們這裏有研讀班,有課程,要好好地用功。生死很重要。底下有個轎付前價,什麼是轎付前價呢?這是二個人以前擡轎的,你知道嗎?那個擡轎的在前面兩個,找在後面兩個。這個坐轎的坐、坐得很好,一直晃晃到家裏,拿那個銀子,這個給你。拿了給轎夫說這個給你,犒賞,前面很高興,後面那兩個說我呢?他說我又沒有看到你在扛。我只看到前面兩個在扛而已。我只有看到前面在扛,沒有看到你在扛。這個錢怎麼能給你呢?這個衆生就是只有看到前面,沒有看到後面。這個叫做偏陋執,叫做轎付前價。正信屬佛,什麼叫做正信屬佛呢?現量、比量、聖言量,迷信屬于他,正信屬于佛,所以我們要正信。現量,所謂現量就是六根、六塵如實而知的,這就是桌子,現量,這個就是茶杯,這個就是麥克風,這是花朵,這是電燈,現量,六根直接可以接觸到這個六塵實質的東西叫現量,是我們所講的定位標准的依據,就是用現量。比量呢?比量的意思就是說我用心來推測,好比說這個桌子,這大概幾尺?我量我的身長五尺二寸,這個大概就是十五尺,一丈五。我們就是用這叫做比量。知道吧。就是用現量爲標准,然後用心去推測,而産生一種大約的觀念,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理念,就是這樣子。就是比量。比量的意思就是在下面寫個見煙知火,譬如說我們到荒郊野外去,我們見到荒郊野外有人這個房子那個煙囪袅袅什麼炊煙是吧,那你就知道這個老人家房子裏面晚餐又在煮飯了,叫見煙思火。見到有煙就知道一定有火對不對?所以比量就是用這樣子的。什麼叫做聖言量呢?就是沒有辦法用現量去肯定它,就是看不到的。沒有辦法用比量去比的,譬如說極樂世界在哪裏?你用什麼去比,你怎麼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裏?還有開悟的境界是什麼?什麼得大自在,得大解脫,得大涅槃,所以比量沒辦法測度了。就是聖言量的旁邊,就是說佛之聖言量,就是相信聖人說的話,這個不是凡夫能夠了解的比量,也不是凡夫所能了解的現量,也不是能夠了解的比量,由現量不可知,由比量不可測,那你就要相信佛的。譬如說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在哪裏我們不曉得了,那只有聽佛的了,從是西方過娑婆世界十萬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佛號阿彌陀,這個你只有相信的份,你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畢竟你是凡夫嗎,是不是?叫做聖言量。丁、消極兩屬,如果有人罵你,你們信佛教的最消極,對,對消極就是不積極,我們對殺人放火很消極,可是我們對什麼?對進德修養我們非常積極,消極沒有關系,積極也不見得很好,消極不見得不好,你看消哪一方面的極嘛!消極兩屬,善消極屬他,什麼叫善?什麼叫惡,這個沒有一個定論的,盜亦有道,偷拿人家的東西,搶人家的東西,他們都有一套他們的道理。這個善跟惡沒有什麼對跟錯的東西,肯定的對跟肯定的錯,我們只能講,把筆拿起來,善的定義就是對大多數的人有利的,這個叫做善,對大多數有害的,那這個叫做惡,我們只能這樣講。我們現在舉一個例子,你告訴我對還是錯。有一對夫妻,這個先生酗酒不賺錢,回來就打就罵,這個太太是每天過著非常痛苦的日子,這個太太後來就上班了,上班了認識了一個公司裏面的同事,兩個人相處的非常好,在好痛苦之余,她有友誼,後來慢慢地發展兩個人有感情,那麼這個人酗酒一回來就經要就等于強暴一樣,可是我們現行的法律裏面沒有說太太可以控告先生強暴她的。在英國現在有,你知道嗎。英國現在譬如說我今天晚上不要,你就是用硬的手段去達到目的,都可以控告他傷害。現在的英國走到民主政治是這樣子的。可是英國的心理學家他是說這個強暴實在是不可以用這個定義來定義這個的。強暴是指完全不認識的人,而産生一種傷害。夫妻是以前改造過好多的任務,現在意見不一樣,雖然在一起,但用強硬的手段,這個不能用強暴的字眼,這樣會帶給一種女孩隨時都可以擺脫丈夫的束縛,她可以任由她的做法。所以在英國現在辯論得非常厲害。我們言歸正傳,這個酗酒的男孩子卻不務正業,那麼這個太太過得很痛苦,這個同事是很同情這個女孩子,因爲她遇人不淑,漸漸陷入感情,有時在她痛苦的時候安慰她,帶她吃吃火鍋,宵夜,或者是什麼香雞城去,她得到了一些精神上的安慰了,那麼我現在問你了,這個女孩子的外遇是善還是惡?你說。這個男孩子同情她又愛上這個有夫之婦,你說是對還是錯?你講啊。贊成對的舉手!贊成錯的舉手!你憑什麼講她是錯呢?來講個理由,因爲她不如法對不對?因爲她不符合法律。如果我的話,我贊成。有外遇沒有關系,因爲這沒辦法,因爲人家天天在打嘛,你有什麼辦法呢?如果是這樣,我是學佛的人,這不是鼓勵人家邪淫,不要誤會,而是站在人道慈悲的立場,這真的是很糟糕,每天回來也不務正業也不賺錢,每天回來就打、罵對不對?所以于法不合。可是我們真的很同情她的立場,她在這個人的身上找到了一點的安慰。這是個例子,這種例子很多,層出不窮,很多,真的。他就不跟你離婚,你一離婚她馬上拿那個黑星的幹掉,你敢跟他離婚,沒有那麼簡單的,你有讀過書,你是說離就離,我告訴你那個黑社會的沒有說你要離就離的,你要離開他,他就叫你死的,知道嗎?還告訴你,不但你死全家都幹掉你敢嗎?對不對?沒有那麼簡單的。你碰到那個丈夫,所以我說女孩子你要嫁,你還是要注意,真的,所以善跟惡你真的看不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是很難很難去定義的是不是?所以說善消極屬于他,那麼換句話說,進德修業,濟困扶危,爲衆犧牲,這個就是站在大原則上講的,就是善消極,他們對于這個進德修業的這個善事不修行,不修行也不修業。濟困扶危,幫助這個困難的,扶持這個危險的人,痛苦的貧民,死亡的貧民,家破人亡的濟困扶危。譬如說現在的慈善機構啦,這些都是濟困扶危爲大衆犧牲,可是一般人對這個很消極,看左邊惡消極屬于佛,什麼叫做惡消極?消極有兩屬就是消極有兩個角度,惡消極屬于佛,我們修行人、學佛的人,對惡很消極,我們對這個惡很消極,縱欲享受,我們沒什麼好享受的,就睡一個床鋪了是不是?那麼出家人像我的房間裏面什麼都沒有,一個床鋪,讀書的桌子,其他都是《大藏經》,什麼也沒有。我也沒有擺什麼地毯,也沒有什麼酒,什麼藝術品,統統…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