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她的電影爲什麼一播放出來爲什麼那麼高的收視率?達到叁十幾?38%這是不得了的。《海鷗飛處彩雲飛》,38%收視率你想一想嚇死人呀,爲什麼會這樣子?她這個人就是很懂得人性,但是有一點不好的,這瓊瑤聽到可能會很傷心的,就是束縛衆生的心。不是解脫的學問。瓊瑤寫的小說是很多,沒有錯,很了不起,對人性很透徹,可是很束縛,會給年輕人高中的同學有一個憧憬,她寫得很輕松,而且這一部片子一個半鍾頭、兩個鍾頭就結婚了對不對?這個高中生他們以爲在談戀愛,以爲兩個鍾頭就可以結婚了,傻瓜!要經過多少的戰爭、掙紮、痛苦、創傷對不對?所以也很可能誘導青少年走上這個比較跳躍的一種成熟,所謂跳躍的成熟不是真正的經驗,而是從很多的錯誤當中去跳躍它,他根本就不應該像大人這樣子走,而他已經跳躍這個年齡了,叫做跳躍的一種模仿,這是瓊瑤會讓人家産生這樣子的看法是吧?所以我們是學佛的人,當然我們就好好地去做,所以說萬法心造就是一切都是講我們的心,一切都是講我們的心,自轉因果,所謂自轉因果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好好地把這個因跟這個緣、這個果轉掉,這自轉因果的意思就是我們所講的運命。我們人沒有修行叫做命運,命是隨著某一種形式的流動而沒有辦法改變叫做命運,命是定的叫做命。你打開康熙字典你查命,命者定也。你不可轉,不可轉沒有辦法。運者可以轉。換句話說,命是這個命隨著一定的形式在轉動,這個叫做命運,可是我們學佛剛好顛倒過來,叫做運命,運用這個固定的命運而産生這個大無畏的精神慈悲力,智慧去運命。不過我們一般如果沒有修行也沒有辦法。我們一般人沒有修行要轉掉這個因果也很難,很難,真的很難。沒有那麼簡單的,自轉因果。像我個人來講的話,像師父個人來講的話,因爲我們知天命,我們可以忍受一切的痛苦,我不抱怨,我從來不抱怨上蒼對我的懲罰,我從來不抱怨我的身體爲什麼會這麼壞是吧?也許你們不相信,我從小到大沒有一天不吃藥的。都是一直在吃藥。那麼我這個人就是很不信邪,我就叫人家排紫微鬥數算起來,師父你這個病不是今生今世的,是前世的,看我上輩子做得多糟糕,可憐,看我上輩子做得多糟糕,上輩子病得不夠這輩子再來湊,看我有多可憐,造業太重,所以說雖然師父按照世界人來講是個大修行人對不對?度了這麼多的衆生也沒有辦法,你沒辦法轉,痛苦,一直嘔吐,不過現在好了,你看你不覺得現在英俊多了,有光你看到嗎?現在不一樣,現在邱醫師用那個藥給我吃嘔吐停了,腹瀉停了,我發這個願力,福報大,這個福報大出現一個了不起的神醫來跟師父醫,我本來對中醫也沒什麼信心的,醫了那麼久醫不好對不對?你像現在,我以前講課的時候,講到那個八點半那個胸部這個地方痛得不得了,就沒有辦法講了,八點四十五到九點半,就像老牛拖車一樣,沒有辦法。你看我現在講到九點半你看還不下課,你看這個身體,發大願有差,身體不錯。所以說我們認命,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子,我的好處我對我的病苦,對我的逆境我從來沒有抱怨過,我很歡喜地去接受它,這逆境就對你沒辦法了是不是?所以有的人就說師父你度了那麼多衆生怎麼病得這個樣子呢?身體怎麼那麼不好,是怎麼樣子,當然個人做個人負因果是不是?前世你也不曉得殺了多少豬、多少雞、鴨,你都不知道。因爲今生今世是沒有,沒有錯,你前世怎麼樣你不知道。不過我也常常在想說,這身體這麼差這可能不是前世,可能佛祖不要我娶老婆不能讓我娶老婆,所以身體讓你一直很差,讓你覺得對人生沒有什麼興趣,你發心出家。也許是冥冥中有一種安排,也不一定是吧?就是嘛。所以說這個也說不定,再來惟我獨尊,這個我就是本性的意思,只有本性是最尊貴的,很多外道的看到這一句他就說,釋迦牟尼佛我如果當時在世,我就砍他一刀,一槍打死他這麼狂妄,他就認爲釋迦牟尼佛是狂妄,其實他根本不了解佛法,惟我獨尊那個我,是真我,就是本性的意思,只有我們本性永恒的智慧,永恒的生命,那是永遠不受染汙的清淨心,菩提心,悟性覺悟,那是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而並不是指的這個假的色身的一個我,惟我獨尊最尊最貴的。今天很對不起大家,因爲是新年的開始,要整頓一下,最主要的是希望你們不要缺席。
乙、忽略現實屬他,有的人批評佛教是忽略現實的,那麼現實的定義,一般人都認爲是金錢、物質的生活,這些需要什麼柴、鹽、米油這一些稱爲是現實的,簡單講就是金錢,那麼佛教的現實不是這個,佛教的現實的定義是現在的實際情況,生命的實際情況是什麼?那就是苦、空、無常、無我,誰在逃避現實呢?世間人。世間人爲什麼逃避現實呢?碰到死亡,恐懼,不能接受,痛苦流涕,他逃避這個死亡,他忽略了這個死是必經的過程,什麼是現實的社會?是生、老、病、死,這是現實的社會,你要認清這個世間,它是生滅的東西,你不接受它也不一定來臨,哭也沒有用,因爲世間是無常的,佛教它是最面對現實的問題。世間人都想逃避現實,過年你不能跟他講這個死的問題,也不能講不吉利的事情,你講這不吉利的事情他就呸、呸、呸,叫你不要講這事情。所以說誰忽略這個現實呢?世間現實的定義是金錢,我們佛教講的這個現實就是說現在的實際情況,人生的實際情況是什麼?生、老、病、死這是個大問題,輪回不休這個現實的問題,無量的苦惱如何去升華它,連根拔起地去除掉它,你世間人他所得到的快樂都是幻滅的,不是真實的。所以說他所謂的現實事實上他並不悟這個現實,他用偏激的角度來看這個現實,所以他笑這個出家修行或者是在家學佛的人,認爲他們是在忽略現實。其實衆生才是在逃避現實,盡量逃避這個不吉祥的病、老、死,而這個佛門他要面臨這些,世間人所求,刀頭舐蜜,而刀頭就是這個刀子上面黏了一點點這個蜜糖,意思是吃了以後一點點甜可是會割舌,會割掉自己的舌頭,所以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所得昩機畏果,這個機就是因的意思。就是在因地上在造業的時候,世間人他都不知道是在造業。爲什麼不知道他在造業呢?因爲他有我見,你譬如說她已經造了很大的惡業了,可是他一直把自己解釋的非常圓滿,我對人家已經很好了,他明明把人家害得很慘了,他一定會說我對他這樣算是很客氣的。意思就是沒有拿烏茲沖鋒槍馬上幹掉他,他已經讓人家家破人亡了,他覺得說我這樣還是很有良心的,你們相不相信?每一個人把自己的標准寬恕自己的標准定得很高,九十九分,沒有關系。把自己寬恕,他已經造了很大的惡業了,害慘了一切衆生了,所以我告訴你什麼事情最難做,法官最難做了。讀法律系的這些我的徒弟,我們要有良心,可是又很難,先控告的不一定是受害者,不一定你知道嗎?這個世間是講求證據的問題,證據可以仿造的,人證、物證都可以仿造的,那法官又沒有面臨其境,那你怎麼知道他是正是邪呢?明明受到冤枉的或者罪證不足,也沒有辦法起訴,告不了。所以說昩機畏果這個就是說在因地上的時候,昧就是無明、無知,在這個因果分上,他對這個因,他是迷迷糊糊,昧機就是對這個因地造業的時候迷迷糊糊,畏就是等到受這個果報了,痛苦,怨天由人,所以師父再叁地強調,你一定要認命,因爲我們生生世世造的這個惡業,實在是太多,你要認命,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沒有幾個有辦法認命的。等到碰到果報的時候,樓房又沒有了,女兒又發生車禍了,老婆又中風了,我每天開這個計程車痛苦的要死,沒有錯,我也是學佛,拿念珠,可是佛都不保佑,你要記住定業不可轉。定業可轉那就沒有因果了。很難很難的。你今天你念佛,你現在造的因,你將來才可以得到這個果報,你不是現在念佛你就馬上病就好了,就沒有發生車禍了,就沒有這些逆境了,那這哪裏有因果呢?那我現在上臺講經說法了,我就從來不生病了,所求如意了,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一念佛統統都好了,那這樣我以前造的業怎麼辦?釋迦牟尼佛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對不對?因果不昧。師父念佛不是說可以消災可以解難嗎?可以怎麼樣子火焰化紅蓮嗎?沒有錯。佛菩薩不好當,他一方面又要讓你了解這個果報不可思議,一方面又要鼓勵你多念佛。所以佛經、佛法是最難的。我現在舉一個例子,當一個學生從來只有考叁十分,這個老師分鼓勵他什麼?你考及格就好。是不是?但是考及格就好是不是老師的本意?不是?你懂得我的意思吧?釋迦牟尼佛很難當,他要告訴衆生你這個果報很可怕不可思議,叫你要認命;可是一方面又要告訴你念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對不對?爲什麼,總是要鼓勵你念佛修行,可是這個衆生就是在遭受到果報的時候,就忘記了念佛,抱怨,就不滿,這個惡業造得太多了。所以佛法講因果是連鎖的反應,你現在的因是不是以前的果,你的身體是以前的果。可是我們這個因的力量不夠的時候,這個因轉不了果的。沒有那麼簡單。因此我們要了解昩機畏果,那就是凡夫。在旁邊寫兩個字:凡夫之見。在造惡業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在造惡業。畏果,當他遭受到果報的時候他才痛苦,煩惱這個沒有用的。設喻,這個比喻,假設一個比喻,火烘牡丹,火烘牡丹出自武則天,這個武則天對這個牡丹花是非常地喜歡,我們知道這個牡丹一定是過農曆年以後才開的,大概是在國曆叁、四月的時候,如果是農曆是二月、或者叁月的時候,才開這個牡丹。那麼武則天她非常喜歡這個牡丹。這個牡丹表示什麼?表示富貴。她非常喜歡,她就告訴大臣今年過農曆年以前一定要讓牡丹開花。要是牡丹不開花你就頭落地。這個大臣麻煩了,這個大臣完了,老佛爺喜歡牡丹,牡丹又不是這個時候開的。後來沒有辦法他就把這個牡丹放在溫室裏面,用火烘,加這個溫度。火烘牡丹以後呢,過年才開,就開…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