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57

  ..續本文上一頁很正常,本來就對你們不敢有什麼奢望,我座下的徒弟都是很爛的,所以這個司空見慣了,習以爲常了。考一百分的舉手,不錯不錯,大概一百二十幾個,下個禮拜叁,不是,下個禮拜六考第叁講表,第叁講表那麼簡單,沒有考一百分對不起你八代的老祖宗。翻開大本的講表十六頁,大專佛學講座第四講表,那是前半部是第四講表,還有一個後半部的第四講表,後半部的是資料 方面的,前半部只有講表,看中間有個四念處,第十六頁,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釋義:觀身不淨是要去除我們的貪欲,表示對我們這個不淨的色身有一種透視的能力,也可以在每一個時空的架構上完成一種般若的智慧。了解自己是求知的開始,透視自己是覺悟的開端,所以佛教講的是究竟之處,你要求知你要認識自己,佛教不看表面的,要找到究竟處才能達到究竟解脫,我們平常覺得漂亮的、清淨的在這個地方你看,五不淨觀:種子不清淨,父精母血;生處不清淨,出生自母親不淨的地方産生的;相不清淨,生出來就是不清淨相;性:性就是本來的意思,就是本來就是不清淨的,性就是那一種性質就是不清淨;究竟:講來講去都是不清淨的身體。九想觀:這個觀是要破除我們的欲的束縛,破除我們對人生的錯覺一種強烈的執著,意思就是說一個修行人不可以在表面上必須要深入觀察,當一個人死的時候,首先開始發青,我們今天人長得很漂亮是因爲我們有血色,等到我們一走了,大修行人死的時候一個禮拜不會發臭,甚至四十九天。沒有修行的人今天早上死了,下午兩點就開始發臭。所以這個青,人死的時候開始發青,再來就是腫,就腫起來開始要腐壞了,再來就是血,就流出膿血出來了。再來就是壞,就是慢慢地壞掉,膿:就是化爲膿血了。再來蛆:蟲就開始出來,蟲慢慢地吃,吃到最後就散開來。散開來到最後就剩下骨頭。如果還有一點不幹淨的,我們就燒一燒,就剩下兩塊八毛錢的化學元素,我們的身體價值兩塊八,所以我們九想觀用功一下可以破除我們強烈的貪欲。觀受是苦,觀苦受、樂受、舍受,就是我們的苦苦、壞苦、行苦,所做皆苦。觀心無常,觀妄想心,遷流不住,虛妄不實,舍之不執,這個很重要。觀心無常,觀一切法無常,當你觀受是苦的時候,所以最底下要寫兩個字,所以你要認命,生來這個世間就是要受苦的,沒有你選擇的余地,也不能自殺。觀心無常所以人令心無住,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可得,那都是妄想,所以我們應該舍掉,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與其你現在的起心動念要去執著它不如空掉它。觀法無我,觀色法是四大假合,心法是四蘊集聚,修我空觀,我們這個色法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心法是受、想、行、識所構成的,所以修這個我空觀。再來看第十七頁,看娑婆叁苦,十七頁娑婆世界的左邊,娑婆叁苦。娑婆,在娑婆的旁邊寫兩個字,叫做:堪忍,娑婆世界的翻譯中文叫做堪忍,就是很忍耐還可以忍要忍耐,造業造得太重了,所以跑到這個地方來,沒有快樂可言。苦苦:叁界分段生死已苦,就像我們這個身體欲界粗濁之身就很痛苦了,那麼外面的苦再加進去,那就是苦報更苦,所以老子說:吾有大患,爲吾有身。我們有一個大患,就是我們有這個身體。我們有這個身體就麻煩了,一出生就是會餓,要吃。長大了追求這個欲,尤其這個貪念去不掉,貪錢、貪色、貪財、貪名, 這個貪很難破掉的,想盡了一切辦法,拿一切辦法還是破除不掉,還是貪。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佛遺教經》裏面講,說修行人欲來要避,欲望一的時候用一種方法那就是避開來,你用什麼九想觀、十想觀、二十想觀都沒有用的。只有一種有辦法的,這個欲是無始劫以來的充塞在你的無明,它這個欲火都存在人的內在,這個境界一碰到,無明就現前,沒有辦法,所以只有避開來。壞苦:縱得色界清淨禅定之樂,去住自由,福盡則壞,仍墮欲苦,叫壞苦。行苦:縱得無色界定力,八萬劫而無身累,定中猶有微細流注之苦,定中有微細的就是說指第七意識的執著,第六意識的意識微細的意識。底下左邊:虛僞無主,底下有一個世間,世間的左上角,有一個無常,就是我們要認識這個世間它就是無常的,沒有永恒的,刹那變滅的,你在任何一個時間你都要領受不幸的來臨,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的。國土的左上角有一個危脆,就是這個國家變來變去的,你打我我打你,有時候變大,有時候變小。再來,山河的崩裂、水災、風災,地震國家也不安定。身生死,所以說世間無常是苦,國土危脆也是苦,色身有生死還是苦。身體的底下是四大幻形,因爲你造業嘛。你已經造業了,就産生四大的色身出來。五陰妄心,妄心怎麼來的?因爲你起惑,惑的底下寫兩個字:就是煩惱的意思,人活在這個世間就是要煩惱,所以你可以看到世間人,他一個人坐在這裏他一定會說我好無聊沒有人陪我講話,他的心沒有智慧,他也不知道找到內在的一種般若的智慧跟解脫的無我的境界,他一定要借著外面來支配他內心裏面的空虛,所以說平常人定不住的,沒有人他就嫌無聊想找個電影看、跳跳舞,對不對?沒有人跟他講話他也煩惱,有人跟他講話他脾氣又大,兩叁句話就要幹架,人家要不跟他講,不跟他講又認爲人家看不起他,人是一個很麻煩的動物,怎麼做都不對,怎麼活也不正確,我現在我體會到一點,我們年紀長得越大的時候,修持了一陣子我們就會感受一切的造作都是虛妄的,不如老僧坐在沙發上兩只眼睛一繃閉起來,你就會發現天下本來很太平,對不對?所有的是是非非,所有的指責、控告、傷害,所有的快樂、享樂,你會發現隨著你眼睛閉起來,當你發現內心裏面那一份般若智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人本來可以活得很快樂的,我現在真的體會到這一點。可以活得很快樂的,可是我們卻活得很煩惱。我們活得快樂的人,他內心裏面充滿著安詳。不過人是有欲的,所以他有一種先天性的推動力會煩惱,譬如說飲食之欲,你坐久了不吃東西你煩惱餓肚子,這個飲食之欲。男女之欲,兩個人結過婚久了,他一個禮拜不在一起,十天、二十天這個欲又很強烈的一種沖動性,除非天道的衆生,天道的衆生生來他對這個欲就很淡泊,很淡泊,如果是佛道來的,他生生世世有修行,他在一起他馬上悟道,馬上悟道這是苦的,束縛無常的,他雖然有結婚可是因爲結婚才聽到佛法沒有辦法,慧律法師又不早出現害我們結婚。很多人把責任推給我,自己愛嫁人愛得很。所以這兩個就是說無始劫以來的,發自內在裏面的一個沖動力,這個就沒有辦法很難,所以要善于調伏自己,善于調伏自己不容易。所以說四大幻形,五陰妄心,起惑造業,苦空無我。再來,五蘊,合色開心,把筆拿起來,就是少講色法,色法本來是四大,就講一個色字代表,開心就是把這個心法變成講四個角度叫做合色開心。有的人看著經典看不懂。開心的意思就是多講心法,少講色法,開色合心就是多講色法,少講心法。合色爲一,色:人身五根爲內色,世界六塵爲外色,合色爲一把地、水、火、風當做是一。看右下角,四大和合是什麼?地、水、火、風,地就是堅硬的,就是我們所講的固體,水就是潤濕,就是我們的尿液、唾液、精液、眼淚這些所有的液體,火就是我們的溫度,熱體熱度,風就是我們的輕動,就是我們的呼吸氣體,地就是緊,水就是濕,火就是暖,風就是動。堅濕暖動號稱四大。開心爲四。受:領納名受、眼等五識,領外現前五塵,實則八識各有受,但是前五識的受的力量比較強。想:于境取像,看到以後就安一個名字,這個叫做想,要不然你叫不出東西出來,也沒有語言可講,所以施設名言曰想,想想誰罵我了,想想今天聽到什麼佛法,這個都是想。第六識分別叁世法塵,過去、現在、未來。法塵就是落謝的影子,落入第六意識的念頭,譬如看到境界落到第六意識的影像這個叫做法塵。法塵就是半分是色法,半分是心法。因爲看到色法所以落入心法。是因爲有心法所以能感受得到色法。所以法塵是受外界的影響而有影像,所以法塵就是落謝的影像。想諸造作心念,意思就是說這個想就是第六意識,想的力量最強。實則八識各有想,八識各有想,但是以第六意識想力量最強。行:遷流造作名行,簡單講行的旁邊寫兩個字,你最清楚就是造業,你最清楚了,行就是造業,第七識無始來執我不停,執著我當然就造業了,實則五十一心所,除受想二個,並二十四不相應,共七十叁法皆行陰,那麼因爲這牽涉到百法,這個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範圍。識:了別名識,第八識了叁類諸法性境,實則眼等七識皆識陰,了別名識第八識了叁類諸法的性境,第八意識了什麼叁類,根身、器界、種子。根身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器界就是整個宇宙的物質的世間,種子就是孕育在第八意識的那一種潛伏的能量。根身我們的根,根本的根身體的身叫做根身。就是我們的色身、器界、種子合稱爲第八意識。了叁類諸法性境實則眼等七識皆識陰,意思就是說也都可以講是識,但是以第八意識要孕育、包容、蘊藏的功能好像倉庫一樣,所以稱爲識,簡單講色就是我們的身體,內外的色法。受按照現在的心理學來講就是領受、感受。想就是一種覺,想的意思我們說英文講的feeling一種覺受、想像,行就是造業的意思,造作,造善業、造惡業的意思,識就是一種包容在我們的生命的整個能量,統統是識,第八意識。那麼看最底下,色法:迷色少故不開,它對色法比較透視,所以只講一個色法就知道是四大,開這個心法對心法還不是很了解,叫做迷心多故須開。中間,色法跟心法的中間,今別約五六七八識者,各識對境、行相勝故,實則八個識各有受想行識,意思就是說前五識是受,第六意識是想,第七意識是行,第八意識是識。這個就它們的強烈的功能來講有受想行識之差別,所以它這個意思就是…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