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樂受越來越強烈了,我們以前的人農業時代,小孩子沒什麼好玩的是不是?跑去打彈珠,用筷子做成的或者打蒼蠅或者玩泥巴,玩一玩跟我補一塊,玩回來,整個臉黑漆漆的,晚上吃飯。以前的孩子雖然說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或者是不怎麼享受,但是孩子單純,以前我們真的從小到大我們沒有聽說過綁票這個名詞,真的沒有聽過。哪一個人敢綁票?鄉下善良的人真是很善良。而現在這些衆生四、五歲的時候,就讀英文讀日文,讀勞作,那麼中國的話都學不好,學了很多的外文然後填鴨一直擠一直擠,這個孩子才幾歲然後一直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後就一直給他接受這個教育,這個孩子思想發育得越快,外表看得很聰明。但是你不知道,越早開發的孩子,他的煩惱就越重,孩子的分別力就越強,所以現在的孩子並不幸福。現在的孩子業障比較重,因爲他分別心非常強,他電視看多了,有時候你爸爸沒想到的那一句話,他比你更快想到的。很厲害,你有時候你要騙他都騙不過他。你說:你早一點去睡覺爸爸明天帶你到動物園去給猴子看。那他就說騙人的,你講了第叁次了。現在的孩子你騙不過他,你沒有辦法。他這個頭腦非常地靈光,很厲害的。最主要是他提早接受。那麼他的分別心就強,那麼這個愛、取、有就提前成熟知道嗎?我們以前本來在十五歲二十歲才有的這個煩惱,現在你看這個國中生對不對?報紙刊的拿了一面鏡子才十幾歲而已,站在樓梯口等到女老師走過去,我們以前也沒有想到這一招,怎麼那麼厲害呢?我們也沒有想到說要看什麼?怎麼這個孩子那麼厲害呢?結果這個女老師一教、教、教,教了這個男同學,還寫個條子約女老師出來看電影,這個已經變相了。我們以前有。。。所以我講實在,我這個人可能比較食古不化的頭腦,我認爲以前的教育好,我認爲以前的聯考比較好,你看現在國中的是不是?念到國一的進去名字不會寫,叫他寫一篇作文我的名字叫什麼?那個作文寫不出東西來。寫的那個字還得會診,叫好幾個人來看才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東西。搞什麼東西呀。也不經過考試那個程度爛得要死對不對?我覺得那一些幹脆去學一點技工好了對不對?所以說以前的人念初中 的人比現在的人念高中的人程度好得太多了,真的。現在念高中的你叫他寫一篇文章,你不相信試試看,看不要叫他講話,叫他寫一篇文章他寫不出來。寫的那是那幾個字。什麼 的,那個的都是重複的在用。我改過作文我知道,寫那個作文之爛的,所以我這個人我看現在的國中的教育,講實在話,不能瞧不起,不能打罵教育,要用愛的教育對不對?你教育部長你去教教看,你氣死你都會。你會講而已,真的。你叫教育部長你自己去教教看,他說要用愛的教育,耐性,哪一個有耐性我才不相信呢!你教到那個牛頭馬面的,你去教的時候,他還老師抽一支煙。跟你勾肩搭背,還拿一支煙給你抽。我說我沒有抽煙,對不對?這個孩子。所以說現在的這個教育還是說變相了,你看那個電動玩具一打偷拿錢,那個黃色錄像帶一看,你看十六、七歲了,亂搞亂搞搞出東西來了,不結婚又不行。十六七而已他身心他什麼叫做愛,是什麼他也不知道。他除了性、肉體以外他什麼叫做感情不知道。問題就出來了。所以說現在因緣這個愛、取、有,就現在人來講這個苦惱,本來是二十歲以後的苦惱,現在的人你看就出來了。所以說受就是苦、樂、舍受,四歲、五歲到十叁、四歲比我們以前的那個領受力強得不得了,苦,現在的孩子很辛苦。現在因緣-愛、取、有,愛就是依照苦受或者樂受,這個緣這個條件,因受生者,因爲有感受這個苦受他就排斥,樂受他就接觸。生著,就是生這個執著。十五到二十歲的時候,就會産生這個執著。所以這個愛也是生死的根本,在愛的旁邊寫四個字,生死的根本。你要斷就要從這個地方斷。它這個就像運動場的圓圈,你砍掉這個愛整個線就斷掉了,就像這個橡皮筋,你剪掉那一個,這個橡皮筋就不能用了。你這個愛就是十二因緣裏面重要的一環,這個結拍一打一剪斷就OK了,所以我說夫妻的愛,感情大家都有愛,但是愛裏面不能有執著,我們最好能夠升華成淨愛,清淨的愛,就是我們所講的慈悲,那麼這樣子的話,束縛力就比較小比較少。你要記住,分離是必然性的東西,同學們你們一定要記住,人的生老病死,分離是必然性的東西。你二十四個小時都要有心理准備,不幸的事情隨時會來臨,沒有例外。誰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你用任何的方式、金錢,都不能挽回時間的刹那,提早用功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應該的最重要的座右銘。就是精進,一定要精進,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同學們我今天送你一句真理,一句最重要的座右銘: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你知道這個做下去一定會後悔,你就不要浪費這個生命。譬如說你交友,交這個朋友常常要你去卡拉OK,常常去打彈子,你知道你要去這個地方,你一定會後悔的,這個不能幫助你生老病死的。這個不能幫助你解脫的,這個去一定會後悔的。對不對?是不是?偶爾爬個山,那個山又冒險去不見了,死在這個玉山裏面,何必呢?佛有一條戒律,不可以到危險的地方去,你要爬山可以,小心可以,你家的後園自己做一個山,爬上去爬來爬上去就好了,那也是山只是假的而已。山都是假的名詞,你要爬山可以,哪一天我們舉行遠足在哪裏?在我們文殊講堂,從這邊爬上去樓梯再那邊下來,整天就這樣繞來繞去也是爬山。一樓爬到七樓、七樓爬去六樓,六樓又。。。很累都有,你那也是運動,這也是運動不是一樣。這也是爬山,幹嘛跑去那個什麼玉山、雪山,那個找不到目標方向的,一片雪茫茫的。然後派直升機去調查,用望遠鏡看一看死在那個地方,然後了又自己說這個是標新立異的說是怎麼樣子,爲愛好而死是一個聖潔的人。他愛惜他的生命,結果死在雪山上面。所以說這個愛我們要稍微控製一下。這個愛的範圍包括太多了,譬如說有的學佛的人他很喜歡下棋,一天到晚要找人家下棋,佛有製這個戒律,沒什麼事情的話,不要下棋,不要打球,菩薩戒裏面不能玩球。就是怕這個沒有威儀,那是出家。那麼在家你們當然可以玩了。打籃球,打羽毛球,運動一下是吧!所以說這個愛,你喜歡登山,控製一下,你喜歡吃什麼東西,稍微節製一下,這個愛分得太多種了。最強烈的愛就是飲食,最強烈的就是男女這個愛。還有親情的愛。因爲因受生著生執著,那麼這個執著就是佛家所講的我執跟法執。對人生的執著,對環境的執著。我執、法執就産生了。那麼我、法二執就是我們所要斷的。那麼在《金剛經》裏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是本性。那麼因受生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那就無所愛,無所著生死就斷了,生死就斷。這個愛也是無明的支配,因爲無明的支配,所以對什麼事情淡泊一下,可以對我們的人生,那麼記住恨也是愛的一種,反面的愛是一種恨,譬如說你愛一個人,你愛不到他,你就恨他,忌妒他、毀謗他,這個也是愛的一種反面的作用。所以恨是一種變相的愛,恨是變相的愛,也是愛的一種。換句話說,恨也是一種執著,忌妒也是一種執著。因受生著。
取呢?成人以後,愛欲發展,對這個境界生取著心。取-因執追求,那麼就是二十歲以後了,二十歲以後就追求什麼?事業、名聞利養、女色、吃好一點、穿好一點,什麼都是執著。所以這個取跟我們一般人的領悟不一樣,這個取是一種執著的意思,因爲執著而有所追求,因爲追求就造業。所以有就是因,有的底下寫一個字:加一個字,有業。這個有,比如說我愛這個表,我取這個表,我有了這個表,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有是無形的業,有了無形的業力存在了,因爲你愛、取對不對?有了什麼,有了無形的業力了,你已經造業了。因,有這個因,由愛取之煩惱,興起諸業,必有當來之果,故名爲有。所以叫做業牽後有。是吧?什麼叫做業牽後有呢?業力的牽引而後有來生,所以說電影常常講如果有來生我願意再娶她,如果有來生,我這個老公真是可以稱職,我要繼續嫁給他。有一個講如果有來生,我還要跟著師父。拜托不要,不要,不要來這一套。我不要再來,我不要再來。嚇死了,我嚇死了。我受不了娑婆世界的衆生,我不知道怎麼會來?我好可憐。有人去扶鸾觀世音菩薩,我是西方菩薩再來的,我都認爲不可能,我很痛苦。你不知道我現在活得很痛苦,很痛苦就是還沒有往生你知道嗎?也活得很快樂,很快樂就是我就顧我自己,我這個人比較自私,我這個人胸無大志,沒有說我要度盡多少的衆生,我不會想說去搞得很大,胸無大志。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很大的願力,沒有,統統沒有。我只想平凡、平淡、平實地過我的生活,我不希望任何人幹涉我的生命,我這個人也很有風度,也不會去幹涉別人,你別理我,我就不會理你。簡單講,你別理我,你理我我就會生氣對不對?我也不會理你,這樣互相理來理去會麻煩,麻煩。所以我說我不是什麼菩薩,我是地地道道的凡夫,真的是凡夫。沒有什麼很特殊的優點,一天到晚,吃飽飯就想睡覺,睡覺以後看看經典今天要講什麼,睜個眯眯眼今天要講這個地方,因爲以前都看過了,我這一本已經講了二十遍了,所以都可以背得滾瓜爛熟了,是不是?可以倒背如流了。這個在全國大學裏面就講過幾十次了,講過了幾十個大學裏面都上過這個十四講表。從臺大一直講到醫藥學院,至少這個講表教過二十次以上了。所以這個都可以背起來,那麼因此我覺得我現在很快樂,很快樂就是我不幹涉別人,人家幹涉我我也不管他,你罵我你傷害我不管這一些毀謗,那是你家的事情,我問我的良心。我也覺得很痛苦,就是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爲什麼不能脫離這些惡劣的衆生,還在跟這些惡劣的衆生打轉,真的。我覺得世界上像這這樣善良的孩子沒有幾…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