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67

  ..續本文上一頁,它就本性具足有不空,具足一切的妙有,一切世間境界悉于中現,全部在因薰習鏡裏面,就是因本性散發出來的本性無量的妙有,它有這個因這個力量,不出不入,它也沒有出,也沒有入,爲什麼?就像鏡子一樣。不失不壞,它也沒有失,也沒有壞。常住一心就是一個清淨的心。爲什麼?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因爲一切法全部都是實相,一切法全部都是真實性,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一切汙染的法無法染著。沒有辦法染著。所以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薰衆生故,意思就是說因薰習鏡就是無量的妙有,不失不壞,不出不入,一切染法所不能染,叫做因薰習鏡。再來第叁個,叫做法出離鏡,法出離鏡是什麼呢?是說不空法出煩惱礙,我們說空法還有一個不空,不空就是妙有。不空法出煩惱礙,煩惱的障礙叫做煩惱礙。智礙:一切智慧的障礙,離和合相,離和合相,淳淨明故。再講一遍,謂不空法出煩惱礙,不空法就是妙有,妙有的能力離開煩惱的障礙、智慧的障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純粹是清淨光明的,叫做法出離鏡。緣薰習鏡是依法出離,前面是法出離故,遍照衆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因而就念示現故。叫做緣薰習鏡。再講一遍,依法出離故,遍照衆生之心,因爲法出離以後,本性就現前了,妙有就現前了,它開始度衆生了,做爲衆生的增上緣,叫做緣薰習鏡。所以說依法出離故,遍照衆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隨這個念頭示現。如果這樣聽聽不懂,我簡單講你就會了解。第一如實空鏡是站在究竟空的角度來講,因薰習鏡是站在妙有的角度來講,具足了一切悉于中現,法出離鏡是借著本性的真實性,所以能夠脫離一切煩惱、束縛叫做法出離,緣薰習鏡就是已經修到相當的功力所以借著法出離産生妙有,所以緣薰習鏡就是度衆生用的。所以遍照一切衆生,緣薰習鏡就是要來度衆生的,做爲衆生的增上緣,你不抄起來,回去絕對看不懂。

  本覺底下有一個體相、一個隨染。就是本覺隨這個染汙來講,這個角度有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什麼叫做智淨相呢?就是借著法力薰習,法的力量來薰習,如實修行,老老實實地去修行,滿足方便,就是運用種種的方便而産生智慧跟清淨叫做滿足方便。破和合相,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淳淨故。再講,以法力的薰習,佛法力量的薰習,如實修行,就是老老實實地去修行,滿足方便,破和合相,爲什麼破和合相呢?因爲生滅跟真如混在一起,破掉這個生滅,而得到了清淨的智慧,跟清淨心叫做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滅掉這個相續心,相續心就是我們的無常,刹那生滅,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智慧是純的,清清淨淨的。再來,不思議業相,謂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不思議業相是什麼?依照智淨相,智慧清淨相,能做一切勝妙的境界,能作一切殊勝奧妙的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常無斷絕隨衆生根自然相應,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衆生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再念一遍,不思議業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依照智淨相智慧清淨相能一切勝妙的境界,可以作一切殊勝奧妙的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衆生根器,叫做隨衆生根自然相應,馬上就相應了。種種而現得利益故,這個叫做不思議業相。所以意思就是本覺的體相有如實空鏡、因薰習鏡、法出離鏡、緣薰習鏡。隨染的話呢?就是本性清淨隨這個染的角度來講它本身是智淨相,因爲染著所以它一定要講得好講得對立,所以是說從染著脫離。智淨相還有不思議業相,就是本性站在染的角度,是具足有智慧跟清淨,因爲脫離了和合,還有不思議業相。始覺,就是習所成種。覺悟有本覺跟始覺,習所成種就是後天因爲學習的。

  所以用佛教的角度來講,沒有一件天地萬物的事情解釋不通的,爲什麼今生今世有的人出生就這麼會念書?很簡單他前世八識裏面就具足了不曉得讀多少書了,人家讀了千萬億劫了,你現在才開始念,你當然念不過人家了。是不是?再來,你看人家發心要出家,那麼有福報,還做了大法師普度衆生,這太羨慕了。諸位同學,不要羨慕,前世沒有那種種子,沒有那一種力量存在,出不了家的。孩子不生很多已經很僥幸了。生一個、二個已經很不錯了,生五個就是比較稍微還可以,不能太多了。有的人已經生五個了,所以說要是羨慕法師出家持清淨戒,一個人這樣自由自在,人家那個修無量億劫來的,你這個煩惱,我結婚煩惱是不是?單身的還沒有結婚就碰到佛法,你看這個因緣就是那麼不具足。是不是?多少的女衆來告訴師父,我要是提前碰到慧律法師我就不結婚。我說聽過一百遍了。所以人家就有那個因緣,我們就沒有那個因緣。人家做小姐就聽到佛法,我們就一定到了五、六十歲才聽到佛法。這個都有前因跟後果的,知道嗎?始覺,是對不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不覺,就是凡夫位了。凡夫當然不覺悟,相似覺爲什麼叫做資糧位?資糧就是儲備的階段,相似而已還不是真的覺。隨分覺就是已經見到佛了,有點點的氣息了,譬如說七號、八號的月亮,有一點點月光,雖然只有一半可是也已經看到月亮了。不覺是什麼都沒有看到,隨分覺已經有了看到了所以叫做修道位。再來,究竟覺就是究竟位。到最後就成佛了,究竟覺悟。再來,阿賴耶識有一個不覺,不覺悟的底下,無明爲緣生叁細,境界爲緣長六粗。這個生把它改成長子的長。我們先看無明爲緣生叁細,什麼叫做叁細呢?就是微細,非常微細非凡夫所能覺察。無明業相就是自證分,自證分就是自體分。能見相,就是說我們八識田中精神的部分叫見分,境界相(相分),就是我們所謂的器界,境界相就是相分,就是物質現象。簡單講我們能見相跟境界相都是從哪裏來?都是從無明業相所演變而來的。意思就是自證分,自證分就像蝸牛,見分跟相分就像蝸牛的兩個觸角。那兩只觸角合起來的話,就變成一個身體。就會歸到自證分。所以自證分就是自體分,自體分如果不起心不動念是一體的,動念就分成精神跟物質。我們業相從哪裏來?從無明從不覺悟來的。所以這個無明的業相底下這個很不好斷,必須要十地菩薩才能斷。能見相必須要九地菩薩才能斷。境界相必須八地菩薩才能斷。這個太不簡單了,這個太難太難了。這個幾乎根本不可能的。這個非常非常難,快成佛才有辦法斷這個。境界爲緣長六粗,就是這個境界會讓我們生六種粗的相,第一、就是智相(相續相),把筆拿起來,智相的旁邊寫個非智慧之相乃分別也。這個智相,《大乘起信論》所講的智相是世智辯聰分別心的意思,而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智慧,這個千萬要弄清楚。這裏的智相就是這個境界做爲我們的緣,我們的分別心就會增強。再來,相續相,我們的相續心就會跑出來,是分別心而連鎖的反應使我們對某一件事情去産生執著,我們人的痛苦就是這兩個最厲害。如果我們能夠斷這個相續相,別人對不起我,我們晚上睡覺馬上忘記了,沒有這個連續的記憶,我們的記憶是太連續了,譬如說我們兩個人起沖突的時候,我們如果沒有相續相的話,內心裏面當下觀空,使這個相續相馬上斷除,你這個恨恨不起來的。你爲什麼會發火呢?就是這個相續的情緒控製不住,回去越想越氣,越想越氣。事情已經過去了,相續的心沒有辦法,破除不掉,晚上還做夢報仇,拿那個烏茲沖鋒槍哒。。。醒過來原來晚上在做夢。連晚上做夢都在報仇,相續相。人的相續相也很厲害,師父你有做過夢嗎?我說很少,很少。人家說夢到什麼不清淨的,還是夢到什麼?我從來沒有。我好像沒有夢過什麼夢不知道。我有夢過也是夢裏在講經,夢到A班的都考一百,夢到A班的太棒了,都考一百。走來走去,這一班怎麼程度那麼高,結果一醒過來躺在床上考試。就夢過這個。還有夢過站在蓮花上的,飛行自在,還有作夢見過阿彌陀佛。那一次見佛光那不是在做夢。那是親自看到的,那不是在做夢。那麼所以說一個人造什麼因什麼業,他八識田中就是什麼因什麼緣什麼業對不對?你逃不掉的。所以說良心是最好的審判官。它坐落在你的內心深處,二十四個小時審判著你。你可以欺騙了法官,你可以用報章、雜志、電視來隱瞞你自己,你卻沒有辦法欺騙了你的良心,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本性對這一方面的處理絕對沒有錯誤,清清楚楚。所以說平常要摸摸自己的良心,那麼這個智相跟相續相(第七意識)這個不容易斷,必須要初地到七地菩薩才有辦法斷這個。太難了,太難了。初地到七地菩薩才有辦法斷這個相續相、智相。不容易的,很不容易的。再來,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這第六意識就有執取相,執著、取,計名字,世間每樣東西都有安插一個名字,如果沒有名字我們便沒有語言。但是我們對于這個假的名字卻會隨著一直分別。譬如說你罵美國人他也聽不懂,他就不會執著,因爲他聽不懂,你罵美國人那叁個字,他怎麼會聽得懂你在罵什麼?臺灣話那個很難聽的,對不對?那麼外省人罵起就來是比較好聽一點。只要不講清楚都很好聽,其實你好好地冷靜想想看,那叁個字並不會很難聽的。他、媽、的就念到這個地方,也不會很難聽。他媽的頭發、他媽的臉、他媽的金錢,對不對?他媽媽的汽車、洋房、大樓,那有什麼壞呢?不錯嘛,我們學佛的人把它轉成好的,計名字相平常的衆生很難突破,如果語言相通的話,這個沖突一定會的。起業相,我們有執取相、有計名字相、當然就會起惑造業了。起業相,起業就是造業,強烈的追求計名字,什麼都是名相就起沖突,兩個人吵架爲什麼?兩個人吵架是什麼?執取相跟計名字相,你們聽過一個美國人跟臺灣人一個不會臺灣話,一個不會講英文的人吵架?你看過兩個人吵過架沒有?沒有吧,除非說在機場上行李拿錯了,臺灣人也不會講英文,那美國人提錯了,美國人以爲007是他的,拿走的時候,美國人嗯,嗯。。。語言不通,…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