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68

  ..續本文上一頁語言不通。打開看看就知道裏面是誰的東西,裏面是誰的東西,所以說兩個人語言不通,執取相幾乎就沒有了,那麼我們學佛的人,就把那個名字相這一耳聽就那一耳出去,再難聽的話,我們首先要習慣于很難聽的話,你要承受人家對你講多難聽多難聽。釋迦牟尼佛出去度衆生的時候,很多年輕人一看到佛的威儀那個莊嚴相,然後再冷靜地聽他一說法,很多年輕人就馬上跟著佛陀跑。這個外道就忌妒得不得了,這個釋迦佛陀威力就那麼大,外道忌妒得不得了,就想要害佛,就到一個城市裏面散布謠言,就像今天寫黑函一樣的,說釋迦牟尼專門斷人家的後代,你們家長父母親應該出來反對這個釋迦世尊。結果釋迦牟尼佛就跑到這個城市裏面托缽,這個門沒有開,開了以後叁天叁夜化不到飯吃,沒有人要供養他。中毒嘛!這個城裏的風聲很厲害的,每一個都散播謠言,說釋迦牟尼佛專門斷人家後代的惡魔,他是魔,哪裏是一個智者一個覺悟的人呢?他靠人家供養,他所講的法都不是正確的。他就專門斷人家後代,你看跟他出家的人都不結婚。因爲佛的戒律很嚴,他不准結婚就沒有後代了。那無知的衆生他就哦,這個,那就把他的孩子都藏起來。怕去做沙彌,對不對?都藏起來不給他見佛陀。佛陀第四天去的時候,這個大門就鎖起來,城門就鎖起來。這個城門就又鎖起來,不給佛陀進去,釋迦牟尼佛這個袈裟一展開來,唰。。。那個光明,唰,大門就開了,那個門擋得住他,還稱得上佛陀嗎?那個佛陀還要用鑰匙去開,那還要當佛,開玩笑。叁千大千世界都抵擋不住佛,那個大門哪擋得住他,笑死人了。釋迦牟尼佛就那個袈裟一展,那個門自然開了,城裏面的婦人一看,城裏面的婦人就很奇怪,一看佛陀的叁十二相,那個莊嚴相,後來大家都很後悔,聽外道的話,人家都罵佛陀罵得那個樣子,人家修到那個貌相那麼莊嚴,真是,大家都出來。一個一個出來。一開始還沒有人敢出來,躲在那個什麼?躲在窗戶偷看佛。這個不會,這個好莊嚴好漂亮的一個世尊,那麼莊嚴,佛陀慈祥,他斷了一切煩惱,他臉上所顯現出來的就是那麼安詳,不管人家怎麼侮辱他,他就是這樣子安詳,你看佛陀都離不開這個黑函的攻擊,你看。後來大家都跑,跑、跑,因爲外道散布的謠言都不供養。有一天佛陀出去到這個城裏面托缽還是沒有人,佛陀就度一個老婦人,度這個老婦人。這個老婦人突然洗這個米,洗這個米要煮飯,剛好中午要洗。。。前面不敢開門,因爲怕佛陀看到,整個村落整個城市都沒有人,她就在後面的巷子裏面洗米,洗、洗、洗,准備要倒洗米水的時候,佛陀他有神通,突然跑出巷子出來站著,佛陀很莊嚴地散播著光明不動。然後佛陀就把那個缽拿起來,說施主你慈悲,我們叁天叁夜沒有化緣了,你是不是洗米水可以供養?佛陀很慈悲地告訴她。那個婦人她說:世尊這個洗米水是不清淨的。佛陀說沒有關系。因爲他們那個國王,那個大城裏面的城主有下命令,哪一個供養世尊的,那個城主因爲也中外道的毒,供養世尊的要罰幾兩金子。就沒有人敢供養佛陀。結果那個老婦人反正沒有人看到嘛!她看到佛陀這麼莊嚴這麼慈悲,她說好。世尊說:沒關系,沒關系,你把它倒進來,洗米水洗一洗,世尊,可以嗎?可以。佛陀說:你因爲于此供養洗米水,而于天上人間百千億往返,而不墮叁惡道。看到這個我說:佛陀已不在世間了,如果還在世間,坐飛機去印度,世尊不在,要不然,用走的也要到印度去,下跪世尊下跪頂禮供養一下。不在了。我們現在只有供養舍利子。再來,世尊一講的時候,這個外道的聽到世尊這樣就大聲講,說喬達摩你大妄語,就說世尊,釋迦牟尼你這個犯大妄語戒。世尊說:我哪裏有妄語呀。他說你這麼一點洗米水還是人家不要的,倒在你的缽上,就得到這麼大的果報。世尊說:供養不看好壞,看誠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有誠意跟沒有誠意,福田非福田,供養一百萬跟供養十萬哪個功德大?那不一定,看你的誠意了。釋迦牟尼佛說:你出去外面城門的地方你有看到一棵大樹沒有。外道的說:有。世尊說:我講的時候你要給我回答,你老實跟我回答。外道說:好。那一棵樹種了多久?他說:種了好幾百年了。那一棵樹開始是多大?他說:世尊,那一棵樹本來就很小。小的時候再來,一顆種子。一粒種子到後來,現在可以五百個人在那個地方,遮擋住有這個蔭影。他說:你現在相信嗎?因很小果報很大了。他說:佩服世尊,我于我們師父的前面這麼多這麼久,我們沒有聽過這麼好的法,後來大家看到她供養這個洗米水窗戶大家都開了,門都開了,都供養這一些比丘的飯。統統出來了。佛陀他認爲度衆生的因緣到了。所以說諸位,我們修習佛法,知道佛是不妄語的,那麼中間的典故,沒有講到。剛剛漏掉了。這個外道的梵志,外道的梵志他罵說:世尊你這個大妄語,你犯大妄語戒。世尊主把舌頭伸出來,蓋住了整個臉。這一段剛剛漏掉。世尊說:梵志,你不是聽說過你的師父講過,凡是叁世,前世、再前世、再前世,叁世沒有打妄語,舌頭可以到鼻子嗎?那我的舌頭可以蓋住整個臉,你說我會打妄語嗎?馬上下跪頂禮,沒有話講。我們沒有辦法,我們除了開刀以外,把它用繩子綁到這個地方,那怎麼可能呢?世尊的舌頭是扁扁的,然後紅嫩蓋住整個臉。所以說我們講起業相外道的。業系苦相-前五識。

  再來,心明真如性,本自常住不動相如。心無所住,本自常明真心性如。心無變異,本自常覺圓明體如。心量廣大,本自遍周法界力如。心法融通,本自不變隨緣作如。心無念念,本自清淨無生因如。心無戲論,本自智慧常光緣如。心性真如,互遍圓明寂照果如。心性常寂照,互融事事無礙報如。心性相如如,互攝一真法界,本末究竟如。所以這個是天臺宗的思想。就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這一看大家都很清楚,不必解釋。

  二十二頁,真如,真如之體蕩然空寂。非同頑空,寂而常照。非同頑空就是黑暗而沒有智慧的空,名爲頑空。寂而常照就是寂靜而且能夠時常産生觀照的力量。真如之用了然覺知,非識染著。就是不是意識的染汙。照而常寂,照就是隨緣,常寂就是不變。寂而常照就是不變而常隨緣。照而常寂就是隨緣而常不變。寂照不二名入,所以寂就是空、照就是有,這空跟有不二名爲如。悲願不舍名來。意思就是不舍悲願,不舍這個慈悲的願力。

  二十二頁第叁行,凡夫來而不如,小乘如而不來。唯有佛乘如而能來。凡夫來而不如,就是心常常改變,不如就是沒有定力。凡夫是來到這個世間卻沒有一點定力,只要境界一點現前就沒有辦法。對不對?小乘如而不來,小乘雖然有一點空性的功夫,卻不敢來。他不敢有這個悲願來度衆生。唯有佛乘,如而能來。如就是有這個定力,如如不動而能夠來普度衆生。來就是來普度衆生。一、心動即變相,心裏動一個念頭我們變就會變出種種的相,譬如說諸佛如來晚上不做夢,爲什麼?因爲他心不動意識不分別。凡夫俗子爲什麼晚上一直做夢?因爲心動,心動就會變出種種的相出來,白天你也會幻想,晚上你就會做夢。夢是假的,假的卻是你的心造的。你說沒有卻是清清楚楚,你說有卻是拿不出來。所以心裏有動念,你就會變得種種的相出來,即十法界依正大小妍醜,那個妍就是美好的意思,漂亮的意思。等衆相,外覽而可別。心裏動了這個念頭,就會變成種種的相,就像你晚上做夢,就想你白天會打妄想,那個人本來是那麼好是不是?那你就贊歎。就像一個人談戀愛,白天上班的時候,這支筆拿在這裏撐住觀想兩個人已經到電影院了。開始演電影,我已經躺在他的懷抱了,拿了一包波卡,然後我拿到他的嘴巴,然後看一看,看一看,然後看完了出來,出來。在路上買了一包鱿魚邊走邊吃,來到這個冰果室很口渴,現在已經坐著,想像得不錯。然後人家在:阿嬌!我在說話你怎麼。。。對、對、對,心動影像就出來了,什麼什麼都出來了,所有的相現就出來了。白天也會變出種種的相出來,有的人想、想、想。有的人比較不喜歡這個男女戀愛,有的人比較喜歡吃這個海産,現在已經來到六合路了,已經在煮了,這個兔肉一斤多少?然後阿嬌你怎麼在流口水?她這個心一動,她就會影響這個身體,意識就開始造作,那種力量就出來了,很厲害的。所以說相隨心轉。一個人前世壞事幹得多了,嗔恨心太重了,專門傷害到衆生了,那麼你今生今世的果報就不好。二、心住即變性,衆相各有性分不可改移,那麼你心有所執著,就改變了本來的樣子,爲什麼?因爲本來的樣子,本來就是不可改變沒有分別,心住即變性就是心如果執著就會改變原來。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有所主觀意識就會醜化別人。偏頗。這一句話很厲害的。我們一個人的心動念了分別、執著,我們就會落入主觀意識,我們落入主觀意識,我們衡量的角度不同,標准性也不同,因爲標准性的不同,訂的標准性也不同,所訂的標准性不同,看法就會不同,這種沖突就在所難免。這個世界我告訴諸位,不可能有和平的一天,除了大家全世界的人都成佛,不可能、不可能。前兩年我們不是說明年會更好嗎?去年你說有好到哪裏呢?那你今年呢?我告訴諸位,一個學佛的人清清楚楚的,你要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一個沒有紛爭的世界,你只有找到你內在安詳的自己。不分別、不批判、不落入意識、不對立,你好好地過你的日子,你這樣就等于穿了一雙世界和平的鞋子,走在這個天地萬物。這個天地萬物本來就崎岖不平,因爲內在的分別,因爲內在的高下貢高我慢,所以感得外在的山谷、溪流、險惡的地方,內不平當然外在的世界就亂,是不是?所以說我們用這個環保意識,我告訴你今天諸位你們不知道,今天的全世界最大的症結不是打仗,全世界最大的症結不是瘟疫,也不是饑荒,全世界最大的痛苦衆生還不知道就是在環保。有一天所有的…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