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71

  ..續本文上一頁別、第七意識的執著。所以這個第七意識你打也打不死、去了去不掉。那就是必須從觀照慢慢慢慢、慢慢地放下,而觀照必須在戒律裏面下一點功夫。觀照必須在戒律學裏面下一點功夫。第一個就是先遠離這些惡、壞的境界,然後在內心裏面好好地觀照,所以起思量爲我、法二執的根本。第七意識就是末那識,翻譯成中文就是染有我,染汙了,染有我。染汙了加上一個我,就是染有我。第八阿賴耶識-乃有情含藏。含藏在旁邊寫兩個字:如同倉庫,含藏就是倉庫,一切有情的倉庫,一切善惡等種子之根本識,曰含藏識。含藏一切的意識的造作,就像一個大的發電廠一樣,我們的生死就是這個發電廠出來的,發電廠出來的無明,無明的力量。

  四、名色-五陰,陰就像陰天會遮蓋著太陽的光明。我們這個五陰就像陰天遮蓋太陽,就像我們的本性被這個五陰聚合的東西,假的東西所擾亂,而失去我們內在裏面的清淨心。色陰-色-乃質礙之義,這個質礙就有神經系統,有神經系統就會很痛苦,譬如你生病、感冒,譬如說你水大,水大的話就是利尿,一個人水喝下去的話水就大,叫做水腫。譬如說腎髒水大水腫是不是?臉部水腫,腳部水腫就水大。火大呢?這個人火氣很大要吃正記消痔丸。那麼再來,譬如說你這個火大,火大就嗔恨心很重,這個人嗔恨心很重也是火大,所以說色就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那就很痛苦,一大不調百病叢生很痛苦。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受想行識就是心,那這個心更痛苦,如果今生今世沒有人學佛那個世界都暗冥,沒有一個人有智慧,就像看到人家要來出家,他的女朋友要來這邊出家他看到一直搖頭,他搖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看到他搖頭,如果是碰到我的話我也會,他看到我搖頭,我看他也是搖頭,我搖知道,他搖不知道。不知道。人家就問:你爲什麼要出家?傻瓜,你爲什麼不出家?問來問去的沒什麼意義。所以這個衆生看到人家在修持佛道要得到大自在大解脫,他還搞不清楚人家在做什麼?還譏笑人家可惜。就像我們到泰國去的時候,那個boy/boy,boy因爲以前很多出家人去都吃素,那麼他問人家,因爲他不會講中國話,就問其他的出家人,其他的出家人都不曉得他在講什麼。我去的時候導遊跟他講,這是我們臺灣來的法師,他受過高等教育,他是碩士,他英文很厲害的。然後他就走過來,他就用英語跟我講,你們爲什麼踾的出家人來到這個地方還是吃素呢?吃肉不是很方便嗎?我跟他講我們中國傳統幾千年來就是吃素,我們研究大乘的經典所以我們不吃肉。我們不吃肉習慣了。所以說在他們的角度來講,因爲他們沒有接觸到大乘的佛法,因此他們從來沒有領悟到大乘的精神是什麼?所以說在他們的心底裏面他們也是覺得我們怪怪的。我們吃素他覺得很煩惱,因爲很麻煩。他們還叫我們開緣。因爲他們在泰國看沒有人吃素的,你到泰國去看吃素他們覺得很奇怪,因此說受、想、行、識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透過主觀的意識裏面在做事情。而且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那種機會去接觸到佛法是什麼?所以人家在修行他會覺得很奇怪的,他覺得很奇怪的。所以說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皆心識之法無形體。可見但以名而知。可見只是用名字知道有一個受、想、行、識,把這個名字、功用分開來,有分受、想、行、識,五蘊總稱爲名色,名就是精神,色就是物質,名色就是我們精神跟物質的混合。五、六入-六入處,通過這六個地方,來染汙我們的清淨心,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眼根涉色塵,乃眼識所依爲眼入處,耳根涉聲塵,乃耳識所依爲耳入處。耳根涉聲塵乃耳識所依爲耳入處。鼻根涉氣塵乃鼻識所依爲鼻入處。舌根涉味塵乃舌識所依爲舌入處。身根涉觸塵乃身識所依爲身入處。意根涉法塵,乃意識所依爲意入處。在母胎內具足六根,出母胎涉六境,爲生識之依處故名六處。這個也很簡單,一看就懂。六、觸-六觸,身眼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眼根色塵眼識和合爲身眼觸。我們必須有色、我們必須有根、還有塵、還有識的分別就有接觸,那麼這個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就是構成六觸。

  再來、七、受-叁受,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名爲舍受。領納苦處而起苦惱之感受叫做苦受,樂受就是領納樂觸而起悅樂之感受,不苦不樂受就是領納不違,不順之境,舍苦樂之感受。欲愛,欲界衆生之一切愛著,色愛,就是色界衆生之一切愛著,無色愛,無色界衆生之一切愛著。境界愛、自體愛、當生愛,就是境界。什麼是境界呢?欲界的衆生對我們現在所産生的境界當然就是會愛。爲什麼呢?臨終時對眷屬家財之愛著。不必到臨終,平常對這個境界就是執著得不得了。隔壁的狗跑來這邊大便就氣得叁天不吃飯,是不是?對自己的房子整理得幹幹淨淨的,一點點的瑕疵就不行,所以說一個人有這個般若的智慧,他就會知道,一切沒有實體,一定有敗壞的一天。再來就是自體愛,臨終時對自己身體之愛著,自體愛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身體,不必到臨終,隨時都對這個身體愛護得不得了。所以說我們以前聽過高僧大德的開示,他說我們把這個身體養得胖胖的、肥肥的,然後我們擦了指甲油,指甲油把它化妝得很好看,在這個身體上。可是有朝一日呼吸不來了,這個肉體又不是你自己的,所以化妝是一種禮貌,時間浪費太長的時間變成一種執著。自體愛,適可而止就好。尤其我看那個報告新聞的時候,像法國有流行那個什麼服裝,有時候做那個服裝那個不曉得覺得那個好看,一片那麼大片包了整個身體,有的只穿一小塊再用膠布貼著,想不通那有什麼好看呢?有的人擦那個指甲油是紫色的,像人家拍那個魔鬼片那個,那有什麼好看呢?我告訴你我喜歡看什麼色的,我先告訴你,我喜歡看深紅色的鮮豔的紅色的口紅,擦那個绛紫色的像死人的那個難看死了。你要擦擦好看一點的對不對?你擦那個指甲油擦好看一點的,擦那個深紫色的像被槌子槌到一樣,對不對?像槌子槌到有沒有那個紫色的那有什麼好看呢?擦擦好看一點的對不對?常常你看每一個禮拜都有在報導那個,還有那個意大利的米蘭,知道嗎?意大利的米蘭,那個都是服裝的展覽,那個展覽那個地穿著那個拖那個地幾丈,然後後面四個人捧在後面這幾丈遠在拖那個,那一塊可以拿去做給好幾個人穿,那有什麼好看呢?我看不出來。所以說保持原狀樸素到最後你就會反璞歸真,真的。還是原來的好看。就是一個很平淡的好看。對不對?有的人說怕理光頭,女孩子你理光頭不好看,這個沒有這樣子,有時候你去看看那些比丘尼理那個頭發起來好看得不得了。真的比你們有毛的好看多了。真的。女人這個頭發有時候理起來,人家那個比丘尼理那個頭發多好看真的是太棒了。男衆有時候留這個頭發也不見得很好看,像我們理光頭你看多好看又沒有頭皮,這好看不好看是隨個人的,真的是這樣子。所以對我們自己的身體愛著不要到臨命終,隨時都是執著得不得了。欲界、色界都是這樣,無色界也是一樣,境界愛、自體愛、當生愛,當生就是將來的生處,臨終時對將來生處之愛著。將來我投胎到哪裏大家都很關心,當生愛是來世。那麼無色愛,有的人說無色愛怎麼會有自體呢?那當然有,無色界衆生也是有自體,那是微細的四大你看不到而已。《楞嚴經》講得很清楚,無色界我們對衆生來講是說沒有色,可是還是有,還是有微細的,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而已。《楞嚴經》講得非常清楚,佛入涅槃以後無色界大哭痛哭,還是有落雨下來。

  九、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取,什麼叫欲取呢?于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生貪欲取著,見取-于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生我見邊見妄計取著。戒取-如外道之許多非理禁戒妄自取著。戒取就像外道很多的非理的禁戒妄自取著。我取-因我執我見我慢我法我語等妄自取著,所以這裏面都是這個取是造業力最強的,什麼東西都要。出家修行剛好顛倒,什麼都不要。只要有般若智慧就好。對于色聲香味觸法他也不貪著,對于受想行識這個假的軀殼,他也不生我見邊見妄計取著。那麼當然學習佛法的人,沒有接觸到外道,非理的禁戒妄自取著。我取就是因爲我執、我見、我慢、我法。我語就是我所講的話,朕是天下已經過去了,就這樣子我取。

  十、有-叁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欲有,就是欲界,就是本有,那麼欲界本有、當有、中有。本有是什麼意思呢?現生六道衆生之身心,名爲欲界,欲界的這個執著本有現在的。當有就是來生的、將來的,中有就是中陰身。本有、當有就是現在的有跟未來的有是不是?中間所受之身心名爲中陰身。所以這個有-叁有,這個有是什麼意思呢?有這個生死。現在的六道衆生的身心他有這個生死就是本有,現在有生死。當有未來他一定也有生死。中有,有中間就是這個中陰身,中陰身也是有生死,刹那、刹那的生滅就是生死。中間所受的身心。所以說欲界本有、當有、中有。色有呢?色界也是本有、當有、中有。無色界也是本有、當有、中有。還是一樣的。

  十一、生-衆生,叁界之內,六道衆生,具諸因緣,和合而生,種種身。所以這個衆生集合種種的因緣而生名爲衆生。四大:地、水、火、風,五陰:色、受、想、行、識。對不對?種種形,得五陰,得六入處,得命根,是名爲生。

  十二、老死,老了就不中用了,看看一切衆生皆有老相。人之老者,齒落發白,耳目不靈,諸根衰敗,皮膚色暗,四肢乏力,頭垂背偻,呻吟短氣,動作遲鈍,行步艱難,一切衰相現前,是名爲老。看看這個念慢一點很有味道。人老了牙齒落了,頭發都白了,耳目不靈了。所以說這個時候要學佛那麻煩了,要趁年輕力壯的時候趕快用功,諸根衰敗了,六根衰敗了,衰敗慢慢的,像我現在視神經眼睛近視,視神經眼睛就看得不是很遠,說師父你爲什麼不戴眼鏡…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