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嬌,師父!我跟你剃頭。也許會這樣。對所知障。覺悟底下就是對所知障,所知障旁邊寫個:法執,因爲對宇宙觀的不認識不了解,所以有個法執。對宇宙不悟,法執。這個所知障我講你一定要了解,所知障很不容易了解。我聽了好幾次的十四講表,但是對解釋始終弄不清楚,到後來才了解,我知道它的意思了,所以我現在講很容易讓你了解,所知障就是本應該知道,而被法執著變成了不知道,被法執所障礙變成不知道,叫做所知障。簡單講就是本性具足一切能力,現在被蓋住了。簡單講就是本來什麼事情都知道,現在不知道了。簡單講就是所知道的被障礙了,簡單講就是這樣,這個好懂,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所知障的意思就是所應該知道的被障礙了,我們本來本性清清楚楚,有無量的光明。可是我們現在呢?所知道的被障礙了,爲什麼?因爲有法執,簡單講就是這樣。本來應該知道,而變成不知道,就是所知障,所應該知道的,變成不知道,就是所知障。所以,所知就是本性,本性被障礙就是所知障。我們學問太多也會造成所知障,他念到博士,他念到碩士,他念到什麼美國留學,或怎麼樣,他認爲他不得了了,自己就是自己的意識觀點,批判佛法,批判老子的思想,佛陀的思想,你問他:楞嚴經看沒有?你問他華嚴經看了沒有?他沒有。他什麼都沒有!他爲什麼誹謗?他爲什麼批判呢?本性被遮蓋了,用他所知道的,去障礙了本性。所以,所知障有好幾種解釋:一種就是我們的經驗、、學問,會障礙我們的本性,因爲那是意識的累積觀念;經驗的累積觀念,那是一種符號,符號會産生我們的思想,而思想本身産生于執著在背後推動的東西。換句話說,我們都戴上有色的眼鏡在看本性,因此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去了解本性是什麼,除非是悟道的人,這是所知障。所知障也可以解釋作我們所知道的被障礙住了,這是對所知障。昏昧如睡,覺即分明,所知障就是我們懵懵懂懂的,對宇宙不了解的話,他就會東奔西跑,對什麼事情都執著,走到哪裏都困擾得不得了。所以我告訴每一個衆生,我都勸告他們,我們一定要記住,與其我們去遊全世界,去國外旅行,不如我們悟到清淨的本性,悟到清淨的本性你走到哪裏是解脫,走到哪裏統統是極樂世界。如果不悟到我們的本心,我們了全世界,世界真奇妙,哪一國統統走遍了,一樣是煩惱,一樣是痛苦。當然啦,閑著沒事出去國外走一走,調劑身心也不錯啦,因爲我們是凡夫,由外在的力量來影響我們的內在。可是一個悟道的人不必,悟道的人最低的生活,只要叁餐能過得去,有一個床鋪躺著,他到臨命終他還是那麼灑脫,永遠沒有煩惱。他安貧樂道,他不需要借重什麼享受來滿足,他知道享受是短暫的,是錯覺的刺激,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就有這個好處,你不出國全世界的人你都知道,爲什麼?去國外看也是一樣,貪、瞠、癡,不是酒吧就是女人,不是女人就是跳舞;不是跳舞就是特種的節目;不是特種節目就是山,不是山就是水,不是山水就是住大旅館,要不然就是去參觀,你去國外走一走,要不然就是菜市場,要不然就是小吃,沒有其他的,哪一國都是這樣,哪一國都是這樣。臺灣不是嗎?名、利、金錢、色,你到國外去還不是一樣?名、利、色,你到哪一個國家不都是一樣嗎?看心比看世界更重要。覺悟是對所知障,昏昧如睡,覺即分明,你覺悟的話,你清清楚楚。底下,把筆拿起來,對煩惱障煩惱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涅槃諸位會寫吧?這裏都是大學、大專,煩惱障就是障涅槃,不能成佛,因爲我們有煩惱,我們不能覺悟,就不可能成佛,永遠沒有辦法成佛。就會障涅槃,就是不能進入不生不滅的,意思就是我們每一刹那間分別就是煩惱。簡單講,你每一刹那間的分別就是生滅,每一刹那的生滅就是衆生;衆生就是生滅心,就是不能入生滅心不生不滅的涅槃,永遠不能成佛。有煩惱就是生滅心,有生滅心就是不能進入涅槃。所知障呢?就是無法聽真正的道理,爲什麼呢?我書讀得很多,某某法師講經,他能講什麼?他怎麼不聽我的,我爲什麼要聽他的呢?對不對呀?所知障就是無法聽真正的道理,這就是所知障,也就是障礙了我們的悟性,所知障就是障菩提,菩提就是悟性,你今天不聽經、不聽法,你如何覺悟呢?你書讀得再多,給你博士好不好?也沒有用!你今天請一個醫學博士來講佛法,那牛頭不對馬尾。人請一個computer COBOL來講佛法他也不懂。你請一個專家、政治家,他不是,你請他來講佛法,他也不了解,他們的生命到臨命終的時候也是手忙腳亂的,他什麼都不知道。學佛不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要破除所知障,就是要多聽經,多聽法,所知障就是對宇宙要悟到緣起性空,不壞假有,所知障可以慢慢地去除。二障,A、煩惱障,B、所知障。二障略舉,是從哪裏引上來呢?就是從覺察的底下對煩惱障,悟是對所知障,二障就是從這裏開展出來的。二障略舉,人生觀,本身煩惱,宇宙觀就是環境所知,我們對人生觀一定要去覺悟,而煩惱障最重的就是感情,所有苦,都是從這個展現出來的,感情!所有的生老病死、六道輪回,男女在一起是感情;二個人吵架是感情,有些衆生聽聽覺得不對,奇怪!二個人吵架是沒有感情才吵架。錯了!因爲有感情才吵架,傻瓜,沒有感情吵什麼架呢?還是感情,情的問題是很難的。人生觀就是本身的煩惱,宇宙觀就是環境所知,本身的煩惱就是當前所受,把筆拿起來,受就是果的意思,當前所造呢,就是因的意思,中間應該寫四個字當前所受是果,當前所造是因,所以中間要寫:行因帶果,我們現在是行因帶果報,我們這個身體當前所受就是指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身心有哪些苦呢?衆苦、不自由、不平等,我們當前所造呢?苦因:縛具,就是貪瞠癡會束縛我們;分別業,就是我們造我們不平等的業。所以當前所造的苦因,會變成右邊的衆苦,左邊的縛具會變成不自由,左邊的分別業會變成不平等,所以當前所造是因,當前所受是果,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的。當前所受就是身心的痛苦,衆苦,把筆拿起來,苦的定義就是逼惱身心,什麼叫做逼惱身心呢?我舉個例子來講:我,香港片,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嗜好,就是喜歡看電影,但是看電影跟別人看的就不一樣,我了解導演他爲什麼安排一部,他在描述什麼?而很多的影片裏面都描述不歸路的問題,也就是黑社會。而黑社會這個人是非常好的,這甲級流氓是非常好的,而在某一種特殊的情形下被逼上當槍擊要犯,本來他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可是被逼上當槍擊要犯,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就是自首,第二就是繼續走下去,他一定要走下去。走下去的時候,黑道的人就跟他結合起來,他就當人家的保镖,身上帶槍。然後有一個女主角愛上這個人,愛上以後,她一直勸他,要自首,或者要改邪歸正,男主角就會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我在做導演也很厲害。他就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說這個女孩子知道他是很善良的人,可是被逼上黑社會。這個男主角是善良得不得了,可是替朋友打抱不平,開槍打死人變成槍擊要犯,而不得不走上不歸路,感人的電影就開始演了。所以說逼惱身心,對這個女主角來講,她太愛他了,可是他卻是警察二十四個小時要抓的要犯,很痛苦,就跟著他到處跑,因爲感情,這個男衆是很想照顧女朋友,也很愛她,可是迫于生活他需要錢,他需要錢就必須要開槍,就必須幹這一行,你看,衆苦!我們現在的苦是不得不苦。夫妻也是一樣,你早不找,晚不找,你偏偏找這個對象,天天在吵架,這就是苦,很苦!所以有很多人聽到,他就一定會講這一句話:慧律法師!我如果沒有結婚聽到你的錄音帶,我絕對不結婚。聽一百遍了,現在差不多聽過一千遍了。所以衆苦就是你沒有辦法擺脫,你根本沒有辦法,你無能爲力的。你想擺脫都擺脫不了,衆苦!不自由,哪一個人有自由呀?佛陀說:一切衆生從來沒有自由過。因爲煩惱就是牢獄,沒有一個衆生得過自由,煩惱就是牢獄,亞裏斯多德、柏拉圖,柏拉圖告訴我們說:一切現象皆是我們的牢獄。一切現象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會造成我們的感傷、束縛、痛苦、不滿、分別,不自由!世界上沒有真正自由的人,哪一個人是真正自由的呢?你是自由的舉手,你真的自由嗎?你真的自由你可以頂天立地,你就不會在意任何人對你的攻擊,你就不會在意世間人的優缺、長短;貧富、貴賤、是非、男女,你全部放得下,爲什麼?你自由了!你整天在忙什麼?忙別人的做點、缺點,忙別人的是非,你有沒有爲你本身的生命忙過呢?沒有!所以當前所受不自由。不過現在你們考試也不太自由,你要做一個自由的人,考試不考,成績不好,很簡單,下次我要開唯識學,你的成績不好,刷掉,唯識學是究竟的心理學,是很好的,你考不好,沒關系我可以原諒你,我都可以原諒你,但是下一期的唯識學沒有你的份,坐到叁樓去,我不會逼你的,我只會公布起來。所以當前所受就是不自由,你要求自由以前你必須不自由,現在沒有你的自由,學生不可以自由。不平等,當然不平等了,男有男的個性,女有女的個性,每一個人的遭遇也不一樣,有的人投胎很有錢,有的人投胎很窮,有的人一出生就五官端正,有的人粉未抹了老半天不是看不出什麼樣子,就是這麼不平等,你有什麼辦法呢?有的人一照相就是很上相,有的人就是不敢照相。不平等,本來就是不平等,是不是?誰願意長得醜呢?你看到這尊玉佛,就說:法師!這尊玉佛好漂亮!看得好歡喜,拜得很感動,痛哭流涕。我若弄一個奇形怪狀的來,你會拜嗎?你會說佛怎麼比平常人還醜?所以貌相很重要!貌相的美不美跟什麼有關系呢?跟你的口業有關系,跟你心的恨和嫉妒有關系。我們常常贊歎叁寶,來世的貌相就會很漂亮;我們常常不嫉妒人家,我們來世的貌相就會好看,要記住…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