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修行的人,他只要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就用功一個小時,他絕對不會等。
有一個大生意人他很可愛,他太太很認真在修行用功,他看到後就不太高興:「念佛、念佛、每天都在念佛,我也想念佛。我等兒子娶完媳婦,女兒嫁了人,我也要走這條路。你現在不必每天跟我念佛,念佛不要讓我看到,看起來很刺眼,我拼得要死,而你只會念佛,念佛就會有錢嗎?」就不太高興,要他太太也等將來再修行。我問你:人要死的時候閻羅王來,陰間現前可以等待嗎?他太太要死的時候,哪有辦法等她先生,先生要死哪有辦法等太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法叫做獨行道,獨來獨往,你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自己來出世,你也要自己死去,也沒有人要代替你,夫妻也是一樣。所以說在一切六塵、六根、六識所産生的感情,我們都要有一個關照,當下關照這是空。感情主要分爲父子、母子、師徒、夫妻等等之間的感情,一切只要有感情的東西都不好。所以《楞嚴經》裏面講,感情愈重的人愈容易墮落,感情愈重的人愈不能超脫。你說:「師父,你這樣講世間就沒有感情了,父母就不必疼愛孩子了,先生就不必疼愛太太了。」不是這個意思。所謂感情是一種很強烈的執著,就像一個先生很疼愛他太太,二十四小時沒看到會死一樣;如果女衆很喜歡她先生,她先生如果跟另外一個女人隨便講兩叁句話,回來就不煮飯了。感情太重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因爲她先生條件好很英俊,事業做得很大,看到她先生跟 公司的 小姐講幾句話就不得了。女人我很了解,別的我不知道,女人我是最了解的。回去她先生說:「吃飯。」沒有回應。她先生一定會問她:「你是不是在生氣。」「沒有。」她一定這樣講。女人講沒有就是有,一定的。吃完洗碗的時候,你要注意聽乒乒乓乓的,碗盤隨便丟乒乒乓乓的,掃地也是亂掃一通,不高興。你如果說:「你有沒有生氣。」「沒有。」女人就是業障重,口是心非。我現在學乖了,有一個中央大學的女同學帶一個男朋友來,我就問他:「是不是你男朋友?」不是,師父亂講,真的有些差勁,她就在我面前一直數落這個男生,一直說這個男生很惡劣,說有多壞就有多壞。反正她很怕人家說她很喜歡他,就一直說他的缺點,結果到最後還嫁給他。還好我沒有上當。其實她很喜歡他,不喜歡他爲什麼要跟他結婚。女人說話不能當真。我所講的是體育館外面那些,來聽經的這些都不會,這些都是好女人,都很乖。不然等一下下課糟糕了。
我們感情發出來,就有很多矛盾的心態,他沒有辦法解決,所以要研究佛法,對于一切色法所發生的事情要放下。
我們現在講天臺宗的思想,「從假入空,從空出假,是名中道、實相」。「從假入空」,這句話很重要,這是真正在修持。「從假入空」我們眼睛所看出去的一切天地萬物,我們都有一個念頭,這個不是實在的,這都是假的,都不是實在的東西。所以你的心空掉一切的念頭,打盡一切的妄想,你的法身就活起來,所發出來的就是清淨的念頭,也就是「從空出假」。我們今天沒有智慧,就是被妄想困住了。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鏡子如果烏黑一片,不現影像的時候,我們擦淨表面汙垢,鏡子自然就會影現出來。我們的佛性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就是被五欲六塵困住了,所以鏡子影現不出來,如果我們把鏡子擦幹淨,這面鏡子就會發亮。今天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因爲我們的煩惱很多欲望很多,貪心、忌妒心、狠心、愚疑心,煩惱心,所以無法顯現清淨的法身。成佛是怎麼成的呢?一點一滴的放下、放下、放下、放下、一直放下、一直放下把煩惱都放掉,肮髒都擦掉鏡子就能夠照出天地萬物的光出來了,這樣本性就影現出來。
從假入空就是,因爲衆生都活在假相當中,所以要入空觀,要觀照身體是假的,世間是暫時借我們住的,我們來到這裏就像住旅舍,不要執著那輛 BMW 不要執著那棟房子,不要執著這個 diamood 鑽石,不要執著這種東西,漸漸、漸漸、漸漸都放下,慢慢來。放下不是叫你丟到水溝裏面,是說戴鑽石沒有關系,要常常自己警告自己:這個是假的。戴著沒有關系,人家問就說是戴給衆生看的,你打扮得再漂亮都沒有關系。你開轎車也沒有關系,你很有錢也沒有關系,愈有錢愈好,但是內心要自己警告自己,這些不是真的,有一天會消失。我告訴你等到有一天,你死的時候別說轎車帶不走,連床人家都不讓你睡——你看過死人還睡在房間嗎?擡出來埋了,跟這個世間再見了,所以要覺悟,要覺悟。所以從假入空就是說,你擁有的財富、權利、名利,所有的東西你都要觀照:一切是無常,它是刹那間、刹那間在變化,有一天會消失。如果智慧較高的人,當下你就放得下,很簡單的事情。所以我如果遺失東西,我都觀想我沒有遺失,別人拿去用而已,先借別人用一下沒關系。
從空出假是什麼意思呢?從空出假就是說,已經把妄想除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我們的本性。注意!我們的本性不是一樣東西。我們用鏡子來做比喻也不對,因爲鏡子是一件東西。我們心中具足智慧,智慧不像一面鏡子,能夠讓你用抹布擦的。心要用觀照要用悟性,要用覺性去觀照,才有辦法顯現本性出來。所以用鏡子來比喻我們本性是不對的,但是沒有辦法,要讓大家有具體的觀念,所以才用鏡子來做比喻。有時候說「撥雲見日」,我們的本性就像太陽,烏雲就像我們的煩惱。烏雲如果遮住了太陽就射不進來。我們的煩惱如果多,我們的本性就顯現不出來。這是一種二元對立法的解釋,讓諸位有一個佛性的觀念。其實這也是不對的,佛性不是這種東西,佛性是絕對的東西。意思是說有煩惱是因爲你無明,你如果悟了,煩惱就是菩提就是佛,不必去擦煩惱,也沒有另加一層修飾。當下如果能夠從假入空就悟到了。
從假入空這是一種讓我們有次第性的觀念,這個也不對。煩惱當中悟到就開悟了。譬如說很多太太學嫁到壞老公,老公會阻止她學佛念佛,有時候還會揍她,太太就很屈曲,自己在佛堂裏面哭:「我的命怎麼這麼差,偏偏遇到這種老公。」她就會哭,我說:「你要慶幸,是你福氣才遇到這種會打你的先生。她打你,你才會覺悟。他如果很愛你,天天都粘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想我先生很好,我來世還要再嫁給他。這樣不會覺悟。」打你比較好。我主張用打的才會覺悟。師父跟她這樣講以後,她就覺悟了,在挨打的時候會對老公說:「打大力一點,我師父說這樣消業障,打大力一點我認命了。你如果不打我很疼我,我還想繼續留在這個所娑婆世界,你愈打我我愈要往生,因爲世間沒有什麼好執著的。」我說:「這樣對,這樣對,這樣對,這樣就是覺悟了。」
我們如果懂得轉念頭,煩惱當下就是智慧了。他每天打你反而讓你覺悟,你反而要感謝他。所以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再講一遍,注意聽!二十四小時,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也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譬如說今天我有轎車就想:感謝上蒼有轎車可以開,讓我外出聽經方便,讓我事業順利。如果沒有轎車的時候,我們要感謝上蒼使我沒有車子開,才不會在高速公路發生車禍,不會像 王默 君那樣一下子就死。這樣子感謝上蒼,用這種心修行,這樣子我們的心就會起歡喜心。順境也很高興,逆境也很高興。今天我們如果生了不肖子,我要念佛,我不願在這個世間,我來世再生你這種孩子煩就煩死了。如果生聰明的孩子,就說還好我生了個好孩子,讓我能夠拜佛念佛沒有阻礙,這樣子我很有面子,反而很好修行。你一直用這樣順境、逆境都用觀照,當下就開悟了。開悟的拍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開悟,你們覺得不好意思嗎?我告訴你今天聽得很高興,回去叁天,叁天就又發作了。不相信回去試試看,看你功夫到哪裏。我修了十四年還有脾氣,你聽叁天,拍手拍得很高興,聽很歡喜。回去第一天很平靜,第二天稍微忍耐一下,到了第叁天:「我是聽慧律法師講經,要不然你就該死。」真糟糕,我看是叁天而已,不相信回去試試看,沒試不曉得功夫到哪裏。所以修行是點滴的功夫。修行是一點一滴,慢慢一直修一直觀照,一直原諒別人一直修養,這樣才有辦法到達今天這種程度,你知道嗎?真的,沒有那麼簡單,習氣確實很難改。
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跟師父跪著求忏悔。我說:「你跟我頂禮什麼?」
「第一禮敬叁寶,我受了菩薩戒。第二我要向師父求忏悔。」
我說:「你六十幾求什麼忏悔。」
「師父,我現在看到小姐還很喜歡看,真奇怪。」
六十幾了棺材進了四分之叁了,這樣習氣還斷不了,你看有多麼嚴重,所以他求忏悔。
我說:「這樣還有救。」
習氣不是那麼簡單的,太難了。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夫,修行是一點一滴、一點一滴,慢慢改、慢慢改、慢慢改。清海說眼睛瞄一下就開悟,不可能的事情,頭殼壞掉才會這樣說。我修了十四年還沒開悟,她這樣子開悟了,不可能的事情。 It is impossible 。
底下,「從空出假」,因爲我們空掉一切的念頭,從我們的清淨心散發出來的,我們的智慧運用于一切世間。在這個世間,像師父今天從空出假,我雖然了解自性是空的,本性是清淨的,但是我不能獨自生活,我要跟衆生生活在一起。你說這是桌子,我就說這是桌子——假相還是要存在的,不壞假有——你說這是杯子,我就要說這是杯子;花就是花,手表就是手表,書就是書。表是空的,書也是空的,這個我都知道,但是順從衆生的名相,順從衆生所了解的東西來開示。 所以實在講「從空出假」跟「從假入空」是一體兩面的東西,當下就是中道。 這個世間統統是假的,所以叁餐吃得飽就好,欲望不要太大剛好就好。世間凡夫就是執著這個假有,世間不是真的。比如說,我們今天在這裏聽經,明天來這裏就空空洞洞的…
《空的哲學思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