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空的哲学思想▪P6

  ..续本文上一页以修行的人,他只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用功一个小时,他绝对不会等。

  有一个大生意人他很可爱,他太太很认真在修行用功,他看到后就不太高兴:「念佛、念佛、每天都在念佛,我也想念佛。我等儿子娶完媳妇,女儿嫁了人,我也要走这条路。你现在不必每天跟我念佛,念佛不要让我看到,看起来很刺眼,我拼得要死,而你只会念佛,念佛就会有钱吗?」就不太高兴,要他太太也等将来再修行。我问你:人要死的时候阎罗王来,阴间现前可以等待吗?他太太要死的时候,哪有办法等她先生,先生要死哪有办法等太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法叫做独行道,独来独往,你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自己来出世,你也要自己死去,也没有人要代替你,夫妻也是一样。所以说在一切六尘、六根、六识所产生的感情,我们都要有一个关照,当下关照这是空。感情主要分为父子、母子、师徒、夫妻等等之间的感情,一切只要有感情的东西都不好。所以《楞严经》里面讲,感情愈重的人愈容易堕落,感情愈重的人愈不能超脱。你说:「师父,你这样讲世间就没有感情了,父母就不必疼爱孩子了,先生就不必疼爱太太了。」不是这个意思。所谓感情是一种很强烈的执著,就像一个先生很疼爱他太太,二十四小时没看到会死一样;如果女众很喜欢她先生,她先生如果跟另外一个女人随便讲两三句话,回来就不煮饭了。感情太重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因为她先生条件好很英俊,事业做得很大,看到她先生跟 公司的 小姐讲几句话就不得了。女人我很了解,别的我不知道,女人我是最了解的。回去她先生说:「吃饭。」没有回应。她先生一定会问她:「你是不是在生气。」「没有。」她一定这样讲。女人讲没有就是有,一定的。吃完洗碗的时候,你要注意听乒乒乓乓的,碗盘随便丢乒乒乓乓的,扫地也是乱扫一通,不高兴。你如果说:「你有没有生气。」「没有。」女人就是业障重,口是心非。我现在学乖了,有一个中央大学的女同学带一个男朋友来,我就问他:「是不是你男朋友?」不是,师父乱讲,真的有些差劲,她就在我面前一直数落这个男生,一直说这个男生很恶劣,说有多坏就有多坏。反正她很怕人家说她很喜欢他,就一直说他的缺点,结果到最后还嫁给他。还好我没有上当。其实她很喜欢他,不喜欢他为什么要跟他结婚。女人说话不能当真。我所讲的是体育馆外面那些,来听经的这些都不会,这些都是好女人,都很乖。不然等一下下课糟糕了。

  我们感情发出来,就有很多矛盾的心态,他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要研究佛法,对于一切色法所发生的事情要放下。

  我们现在讲天台宗的思想,「从假入空,从空出假,是名中道、实相」。「从假入空」,这句话很重要,这是真正在修持。「从假入空」我们眼睛所看出去的一切天地万物,我们都有一个念头,这个不是实在的,这都是假的,都不是实在的东西。所以你的心空掉一切的念头,打尽一切的妄想,你的法身就活起来,所发出来的就是清净的念头,也就是「从空出假」。我们今天没有智慧,就是被妄想困住了。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如果乌黑一片,不现影像的时候,我们擦净表面污垢,镜子自然就会影现出来。我们的佛性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就是被五欲六尘困住了,所以镜子影现不出来,如果我们把镜子擦干净,这面镜子就会发亮。今天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因为我们的烦恼很多欲望很多,贪心、忌妒心、狠心、愚疑心,烦恼心,所以无法显现清净的法身。成佛是怎么成的呢?一点一滴的放下、放下、放下、放下、一直放下、一直放下把烦恼都放掉,肮脏都擦掉镜子就能够照出天地万物的光出来了,这样本性就影现出来。

  从假入空就是,因为众生都活在假相当中,所以要入空观,要观照身体是假的,世间是暂时借我们住的,我们来到这里就像住旅舍,不要执著那辆 BMW 不要执著那栋房子,不要执著这个 diamood 钻石,不要执著这种东西,渐渐、渐渐、渐渐都放下,慢慢来。放下不是叫你丢到水沟里面,是说戴钻石没有关系,要常常自己警告自己:这个是假的。戴著没有关系,人家问就说是戴给众生看的,你打扮得再漂亮都没有关系。你开轿车也没有关系,你很有钱也没有关系,愈有钱愈好,但是内心要自己警告自己,这些不是真的,有一天会消失。我告诉你等到有一天,你死的时候别说轿车带不走,连床人家都不让你睡——你看过死人还睡在房间吗?抬出来埋了,跟这个世间再见了,所以要觉悟,要觉悟。所以从假入空就是说,你拥有的财富、权利、名利,所有的东西你都要观照:一切是无常,它是刹那间、刹那间在变化,有一天会消失。如果智慧较高的人,当下你就放得下,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如果遗失东西,我都观想我没有遗失,别人拿去用而已,先借别人用一下没关系。

  从空出假是什么意思呢?从空出假就是说,已经把妄想除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本性。注意!我们的本性不是一样东西。我们用镜子来做比喻也不对,因为镜子是一件东西。我们心中具足智慧,智慧不像一面镜子,能够让你用抹布擦的。心要用观照要用悟性,要用觉性去观照,才有办法显现本性出来。所以用镜子来比喻我们本性是不对的,但是没有办法,要让大家有具体的观念,所以才用镜子来做比喻。有时候说「拨云见日」,我们的本性就像太阳,乌云就像我们的烦恼。乌云如果遮住了太阳就射不进来。我们的烦恼如果多,我们的本性就显现不出来。这是一种二元对立法的解释,让诸位有一个佛性的观念。其实这也是不对的,佛性不是这种东西,佛性是绝对的东西。意思是说有烦恼是因为你无明,你如果悟了,烦恼就是菩提就是佛,不必去擦烦恼,也没有另加一层修饰。当下如果能够从假入空就悟到了。

  从假入空这是一种让我们有次第性的观念,这个也不对。烦恼当中悟到就开悟了。譬如说很多太太学嫁到坏老公,老公会阻止她学佛念佛,有时候还会揍她,太太就很屈曲,自己在佛堂里面哭:「我的命怎么这么差,偏偏遇到这种老公。」她就会哭,我说:「你要庆幸,是你福气才遇到这种会打你的先生。她打你,你才会觉悟。他如果很爱你,天天都粘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想我先生很好,我来世还要再嫁给他。这样不会觉悟。」打你比较好。我主张用打的才会觉悟。师父跟她这样讲以后,她就觉悟了,在挨打的时候会对老公说:「打大力一点,我师父说这样消业障,打大力一点我认命了。你如果不打我很疼我,我还想继续留在这个所娑婆世界,你愈打我我愈要往生,因为世间没有什么好执著的。」我说:「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就是觉悟了。」

  我们如果懂得转念头,烦恼当下就是智慧了。他每天打你反而让你觉悟,你反而要感谢他。所以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再讲一遍,注意听!二十四小时,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也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譬如说今天我有轿车就想:感谢上苍有轿车可以开,让我外出听经方便,让我事业顺利。如果没有轿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上苍使我没有车子开,才不会在高速公路发生车祸,不会像 王默 君那样一下子就死。这样子感谢上苍,用这种心修行,这样子我们的心就会起欢喜心。顺境也很高兴,逆境也很高兴。今天我们如果生了不肖子,我要念佛,我不愿在这个世间,我来世再生你这种孩子烦就烦死了。如果生聪明的孩子,就说还好我生了个好孩子,让我能够拜佛念佛没有阻碍,这样子我很有面子,反而很好修行。你一直用这样顺境、逆境都用观照,当下就开悟了。开悟的拍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开悟,你们觉得不好意思吗?我告诉你今天听得很高兴,回去三天,三天就又发作了。不相信回去试试看,看你功夫到哪里。我修了十四年还有脾气,你听三天,拍手拍得很高兴,听很欢喜。回去第一天很平静,第二天稍微忍耐一下,到了第三天:「我是听慧律法师讲经,要不然你就该死。」真糟糕,我看是三天而已,不相信回去试试看,没试不晓得功夫到哪里。所以修行是点滴的功夫。修行是一点一滴,慢慢一直修一直观照,一直原谅别人一直修养,这样才有办法到达今天这种程度,你知道吗?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习气确实很难改。

  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跟师父跪著求忏悔。我说:「你跟我顶礼什么?」

  「第一礼敬三宝,我受了菩萨戒。第二我要向师父求忏悔。」

  我说:「你六十几求什么忏悔。」

  「师父,我现在看到小姐还很喜欢看,真奇怪。」

  六十几了棺材进了四分之三了,这样习气还断不了,你看有多么严重,所以他求忏悔。

  我说:「这样还有救。」

  习气不是那么简单的,太难了。所以这个才是真正的功夫,修行是一点一滴、一点一滴,慢慢改、慢慢改、慢慢改。清海说眼睛瞄一下就开悟,不可能的事情,头壳坏掉才会这样说。我修了十四年还没开悟,她这样子开悟了,不可能的事情。 It is impossible 。

  底下,「从空出假」,因为我们空掉一切的念头,从我们的清净心散发出来的,我们的智慧运用于一切世间。在这个世间,像师父今天从空出假,我虽然了解自性是空的,本性是清净的,但是我不能独自生活,我要跟众生生活在一起。你说这是桌子,我就说这是桌子——假相还是要存在的,不坏假有——你说这是杯子,我就要说这是杯子;花就是花,手表就是手表,书就是书。表是空的,书也是空的,这个我都知道,但是顺从众生的名相,顺从众生所了解的东西来开示。 所以实在讲「从空出假」跟「从假入空」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当下就是中道。 这个世间统统是假的,所以三餐吃得饱就好,欲望不要太大刚好就好。世间凡夫就是执著这个假有,世间不是真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听经,明天来这里就空空洞洞的…

《空的哲学思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断除四烦恼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