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八大人覺經▪P18

  ..續本文上一頁的人,今天雖然能夠建這間講堂,也不是我的能力,是大衆的能力,雖然,我做代表,我從來沒有動一個念頭,我很了不起!有福同享,有一個講堂,大家一起來念書,一起用功,是不是?雖富而貧,不知道滿足的人,再多的金錢也沒有用,也沒有用,知足之人,雖貧而富,知道觀照滿足的人,他雖然是一個很貧窮的人,但他是一個很富有的人,所以,我是一個很富有的人,我是一個很富有的人,我很肯定,百分之一百萬、一千萬,我是一個很富有的人,因爲,我不缺少什麼,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欲則剛,我也沒有什麼好追求的,再來,[不知足者,常爲五欲所牽,爲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不知道滿足的人,常常被五欲六塵,就財、色、名、食、睡,牽得團團轉,五欲所牽,不知道滿足的人,他一天到晚追求財、色、名、食、睡,這是通往地獄五條大道,康莊大道,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你要跑到地獄很簡單,你就拼命追求這些,你很快就到地獄閻羅王那邊報到了,不知足者,常爲五欲所牽,五欲,聖人牽不了他,聖人牽製不了他,擁有內在裏面本性的功夫,充滿著大智慧的人,這世間哪一樣東西可以束縛得了他,不可能的事情,爲知足者之所憐憫,懂得知足的人就憐憫那些不知足的人,所以,有的人講,有錢的人快樂,不、不、……,不是有錢的人快樂,知足的人才懂得真正的快樂,有的人有十幾億,像我那個徒弟,他的爸爸擁有不動産就十五億,十五億,他的爸爸那套西裝穿了十五年,內褲是用面粉袋縫的,面粉袋縫的,老一輩人都穿那種,還寫個淨重五十公斤,剛好縫在正面,美國人看到:噢!哇!你們有去看“沒蛋的老板”,噢!看到那部片子會昏倒,金水,嚇死人,所以說,不是擁有幾百億、幾十億的人會快樂,我常常講,我說:王永慶很有錢,然後他吃的,頂多鹵個豬腳、香腸、海産,然後又吃什麼?王永慶擁有幾千億,不得了,沒有辦法算,我看多少錢,連王永慶自己也不曉得他有多少錢,所能吃的是什麼,就這些,叫幾桌吉他手,吉他手,像我們出國的時候,到hotel時,出國去的時候,hotel底下的那個吧臺,吧臺,因爲大家都住那裏,我還是要進去住,對不對?不然,你叫我住哪裏?進去的時候,然後,就在那邊彈吉他,幾個老美就聽,my、my、….,就唱,就聽那個歌,然後,我就是my、my、….,阿彌陀佛..,我就念阿彌陀佛,我的,我的阿彌陀佛,衆生他除了吃、喝、玩、樂,坐個汽艇,釣個魚,然後沖浪、遊泳,然後,再來坐個直升機,或者是飛機,然後,或者是逛百貨公司,或者是打打球,或者是賽馬,他不曉得真正的生命是什麼,所以,《涅槃經》說:知足第一樂,知足是第一樂,懂得知足的人,那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叫做知足第一樂,老子曰:禍莫大于不知足,所有的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禍患,所以,同學們!我們今天聽到佛法,我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雖然,我們身上沒有什麼錢,但是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也就可以了,也就可以了。

  達磨祖師教了我們四種修行,可以,這四種修行可以讓我們任運在這個世間裏面,這四種修行,你要特別注意聽!

  第一叫做抱怨行,果報的報,怨恨的怨,行就是我們行走的行,底下一個括弧叫做:忍辱波羅蜜,什麼叫做抱怨行?比如說,你出生在一個很不美好的家庭,你的父親對你不好,或者是你的母親對你不好,或者是你的後母對你不好,或者是你從小就受到人家的欺負,倒黴的事情都輪到你,好的事情就輪不到你,所以,一本初(shuai)(衰),從小到大都是(shuai),叫做一本初(shuai),還有一種念法叫做一本初(ai)(哀),從小就很悲哀,人家是一本初衷,我們不是念(shuai),就是念(ai),這個抱怨行就是說來到這個世間都是互相報恨的,所以,夫妻也好,太太對你不好,沒關系!先生對我不好,沒關系!我們忍辱,我們歡喜來接受,像我現在,徒弟對我不好,我會拜托他,我會先跟他頂禮說:麻煩你老人家出去好不好,我們不要再結惡緣了。所以,達磨祖師教我們,二六時中觀想,衆生對不起我們,我們就修忍辱波羅蜜,我們就認爲這是報怨行,這是我們來還債的,有的話,你就盡量的還,有的話,就盡量的還,所以,來討債的話,不要有生氣、不要有報複,報複的話,會重複結這個惡緣,簡單講,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只可忍辱,不能報複,只可隨緣,不可破壞這個因緣,你報恨,來!我就接受,我就接受,只要不太過分,如果他要你的命,那當然不行,比如,小偷、強盜,拿一支刀子要你死,那就要抗拒,開玩笑,對不對?要不然就來!師父講的,反正我全盤接受,不是這樣子的,不要你命的時候,可以全盤接受,要你命,就要拼,一個人拿刀子來的話,是不是?就是要讓我死,開玩笑,不是開玩笑,不可能!我不可能這樣子,我會讓他先死,我會行菩薩道,像釋迦牟尼佛,你殺掉我,我還先殺掉你,我要救無量無邊的衆生,我怎麼可以讓你殺掉,對不對?那要看情形,不是說報怨行,就是說人家對我不好,是說我們可以忍耐的,就盡量忍耐,沒有牽涉到我們所有的財産,或者是說沒有牽涉到我們的生命,那就可以,牽涉到我們的財産的,我們還可以忍耐,牽涉到我們的生命,那就趕快逃跑,你要趕快想辦法,你不能老是站在那邊,還是死路一條,傻瓜!不要跌到…,坐船,然後不小心,跌到水中裏面,師父要救你,師父!不要救!反正是我的命,我一定要死的,您不必救我,讓我沈下去好了。這叫做愚癡,foolish。

  二、叫做隨緣行,隨緣就是說我們知道一切都是無我,我們一切都是業力所轉,受苦是我們的業報,受樂是我們的福報,都是因緣生的,如果得到殊勝的果報,比如說,你今天兒子讀到博士,你的學曆高,或者是說你家真的很有錢、很有地位,或者是說你今生今世長得莊嚴、漂亮、美麗,或者是說你有特殊的異禀,不是餅幹的餅,就是那種異禀,天生異禀,如果,你有這樣的超人才衆,就是說可能我前世有種一點善根,有的人一出生智商就很高,有的人一出生,智商就低得不得了,低得不得了,所以,這都跟前世有關系,前世有關系,所以,就常常觀照:這是我宿世的因,所感的果報,我今天苦也好,樂也好,我隨緣,我隨緣,緣盡了也還無,所有的福報,緣盡了也沒有,是不是?如果說,今天我的榮耀,我的金錢、財富, 我的天仙美貌的太太,或者是英俊的先生,或者我的先生真的很了不起,或者是我的家庭怎樣美好,緣盡還無,何喜之有,沒有什麼叫做可喜之處,這種觀照太厲害了,那就是空性的東西,當下就是空性的東西,所以,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你千萬不要再造惡了,不要再造惡了,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哇!這更棒!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心無增減,心裏沒有高,也沒有低,該來的來,該走的走,喜怒具無,也沒有喜,哪來的喜?世間本來就無常法,哪來的怒?別人對不起我,別人負因果,我們用不著麻煩,所以,動一個念頭替無知的人可恨,不如可憐,你動一個念頭去恨一個愚癡的人,那你不如可憐他,你同情他就好,喜怒具無,冥順于道,冥就是幽冥界的冥,一個蓋子,一個曰再一個六:冥,冥就是這個意思,冥順于道,一個蓋子然後一個曰,一個六:冥,冥順于道,名隨緣行,簡單講,隨緣行就是所謂的少欲,能夠知足。

  第叁就更了不起,無所求行,無所求行,哇!這個達磨祖師下了這一帖藥,真是清涼劑,無所求行,世人長迷,世間人長時間的迷惑,處處貪著,名之爲求,智慧,智者悟真,有智慧的人悟到真理,悟到空理,理與俗反,這個道理剛好與世俗人相反,爲什麼呢?世俗人是愈多愈好,他愈覺得快樂,愈覺得知足,愈覺得幸福,修行人反過來,愈能夠無所求愈好,愈能夠解脫愈好,是不是?安貧無求,形隨運轉,這個軀殼,形體隨這個因緣而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萬有斯空,一切天地萬物統統是空性的,無所願樂,沒有一點點覺得那是快樂,沒有希求,所以,功德黑暗,常相隨逐,功德黑暗就是說,善的是功德,壞的是黑暗,常相隨逐,我們不求功德,也不求黑暗,一切放下,叁界無安,猶如火宅,這是《法華經》講的,有生皆苦,誰得常安,你只要有這個色身,一定要受這個痛苦的果報,誰能夠常安呢?了達此處,息相無窮,了達此處,如果你透得出這一關,你就無窮,你也不會汲汲營營去追求一個女孩子,追求得頭破血流,人家不理我們,我們才回家哭泣,是不是?所以,有的小姐長得很漂亮,然後,自我安慰贊歎,然後到師父面前來,然後,她又得贊歎自己,然後她不敢說是自己講的,然後,她就會說:師父!人家都說我長得很漂亮,我就跟她說:若沒人欣賞,就留著自己用,留著自己看,你留著自己欣賞,女爲悅己者容,你長得美,沒有人欣賞,那你也一樣,對不對?真正大智慧的人,怎麼可能會被你的美貌迷惑顛倒,不可能,那只是一個軀殼,臭皮囊而已,是不是?如果說,迷惑顛倒的衆生,他就會追求,這個也是無常,所以,你追求到她,你又能代表什麼,因此,我們了解,結過婚的人是痛苦不堪,整天折騰,沒有結過婚的人是拼命的追求,拼命的追求,所以,如果我們學佛的人,要冷靜、要思惟,一切從緣,該你的就逃不掉,不是你的,你強求不得,強求不得,所以,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所以,知道無求是真爲道行,是名無所求,少欲知足,我現在就是無所求我也不曉得要求什麼,唯一的求,只能講求生極樂世界,那麼,這個是求,是求出世間的解脫之道,你要叫我現在求什麼,我不曉得要求什麼,我既不求老婆也不求兒子,也不求功名,也不求利祿,不求成名,也不求財富,我也不求別人對我怎樣好,我知道我只要不對不起衆生就可以了,所以,我…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