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八大人覺經▪P2

  ..續本文上一頁聽不到幾次的開示,佛教並不興盛,今天的科技發達,有錄音帶、有錄影帶,有的人還不聽,高雄福報大,有這個講堂存在,將來這些法師去受戒回來,我已經了如指掌,幾個人會成大器,我現在已經知道,我早就非常清楚,當然,條件是他不能離開我,離開我,那不曉得,一個人的根器,一看就很清楚,爲了不讓徒弟分別,我非常清楚哪一個人,我們現在既然有福德因緣,共聚一堂來研究佛法,這是何等的幸運,何等的幸福,何等的知足,我一直再叁的告訴諸位,不要有那種錯誤顛倒的想法,講得太深,說:聽不懂,不來聽,講得太淺,說:師父沒有水准,這個太淺了,《八大人覺經》念一念,有誰不懂,你會嗎?剛才我講的,你有想到嗎?不是這樣子,淺的道理有深的義理,因此,我們既然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必需要廣學多聞,不能缺席,不能把聽經聞法當作第二個生命,不可以,要把聽經聞法當作你生命最重要的一層,什麼喜宴,什麼一些其他的,一律推辭,必需要以聽經聞法列爲生命最重要的課程,這才是真正的生命,你的肉體會死亡,而我們將來,我們學佛,我們生生世世,就算沒有了生死,我們生生世世也有智慧,成佛道這個功課,是生生世世的功課,你今生今世不用功,你來世還是要精進佛道的,成佛是宇宙間最後的一個課程,必修的課程,沒有一個衆生可以離開這個佛道而可以究竟解脫的,既然佛道是究竟的解脫的道路、路線,那麼我們今天用功不就等于明天的省時、省力嗎?省了一切,你今天不用功,你來世你還是要用功的,所以,師父講深的你還是要來聽,師父講淺的你還是要來聽,其實,淺的哪裏淺,沒有師父講過你有辦法講這麼清楚嗎?你只是念一念,懂幾個名詞而已,人不能狂,更不能愚癡,愚癡的人就認爲這個字都懂,不能這樣子,這裏面有很多很多的道理跟義理你要研究的,底下,[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我們一定要成就辯才,我們才能教化一切,我們文殊講堂走的路線,就是四個字:弘法利生,就算不能弘法的法師們,你在這個地方也好好自修,不成大器也成小材,至少你不會傷害自己,至少你有個明眼的人,在將你帶向正確的道路,你不會走錯誤路線,有辦法的人,根器利的人,我們好好的栽培,弘法,就算不能弘法,你要自修也可以,師父也不勉強你,你好好的讀就好了,師父請你講經說法,一樣安住,那麼在家居士呢?更應該好好珍惜這分因緣,所以,一個人不懂得珍惜,雖然,貴爲一國的國王,也是一種不幸,珍惜這個因緣,人往往該進的時候不進,該退的時候不退,等到要退的時候,已經退不下來了,等要想進的時候,已經進不去了,爲什麼?等到年紀大了,他才來用功,等到生大病,他才覺悟,等到車禍,撞得頭破血流、殘廢不堪,他才想到:唉!我們應該來用功,多可憐啊!不趁身體力壯的時候用功,來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我們一定要等到不幸,[悉以大樂],令衆生能夠大樂,這個大樂是絕對的樂,絕對的樂,這個世間的樂是相對的樂,爲什麼?樂完了就苦,佛法不可能,佛法樂了還是樂,樂完了還是在樂,從完美當中取出完美,剩下的依然完美,從絕對的快樂得到快樂也沒有所謂的痛苦,學佛是人生一大樂事,否則的話我今天,我這種病苦我會抱怨的,我會想不開的,但是,今天我大樂,爲什麼大樂?我太知足了,能夠學佛,我大一就能夠聽到佛法,就能夠聽到善知識的開示,我大二就下定決心要出家,我還能夠念到研究院,能夠念到佛學院,念了二十一年的書,我太知足了,我的智商還滿高的,我的身材雖然不怎麼樣,但是,我很知足,所以,今生今世我變成沒有一件事情會讓我很苦惱,會讓我對一些事情很痛苦、看不開,我這個人就秉持一個原則,我絕對不去幹涉任何一個人,你做對、錯,你負因果,我絕對不幹涉你,你只要不來我講堂鬧就好了,在講堂鬧,我叫警察來,其他,你放心,我這個人一生一世就看我個人的缺點,我從來不去幹涉任何一個人,你用這種角度去生活,你煩惱什麼,你講,你講,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痛苦都是因爲每天在幹涉別人,所以,我們沒有大樂,沒什麼?沒有智慧,不懂得怎樣來安排自己的生命,也不曉得怎麼樣來過日子,每天就東家長,李家短,每天就是是是非非的,每天就是克製不了自己情緒的變化,所以,第五覺悟上面要寫來兩個字:多聞,一定要聞佛法,多聽佛法,畫一杠,多聞做什麼?語,要語,正語就是告訴你,講話的正確性,而且語的底下括弧:教,老師、教師的教,教:教化衆生,當你多聞,你就有這個語言的能力,你就能夠教化衆生,所以,這個是八正道裏面的正語,八法門裏面的教,教導衆生的教,所以,有的人講,說:哎呀!出家人很消極,一出家以後就躲起來,一個居士來說:師父!這些法師,您剃度的這些法師,那麼多程度那麼高,那麼我們想請他講經說法,我說:你害死他老人家!他們不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嗎?很高啊!我說:對啊!沒有錯!我說:要教導國中、高中的,都必需先師範大學畢業,何況一個法師,現在剛剛剃度出家,雖懂一點,就能夠講經說法,那還得了,你不是害死他嗎?所以,我現在還不准備創建更大的道場,是因爲不能離開,現在離開,你叫他怎麼辦?戒律也不通達,也沒有大徹悟,本性的東西也搞不清楚狀況,到現在我還沒有發現哪一個開悟的,是啊,你現在放他走,那還得了,你不是害死他了嗎?你不是逼雞下水嗎?你叫他去弘法利生,那還得了,所以,這教還是要經過一陣子,因此,外面的人笑我們出家人消極、跑到深山裏面修行,或者是說躲起來,不出來弘法利生,其實不是的,其實是要先能夠自利,才能夠利他,你不先自利,怎麼利他?你不先師大畢業,或者是先讀到大學,受大學的教育,你怎麼教這些高中、教這些學生呢?一樣的,世間法都是如此,何況出世間這個大法,究竟法,自己不覺悟,自己不通達藏經,你如何去教化衆生?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這是每一個人都感受的,窮在城市裏就沒有人問,富在山上有遠親,一樣的,貧苦就會多怨,一定的道理。以前,學校裏面,學校裏面有辯論:面包重要還是愛情重要,我說:這個還辯什麼呢?當然面包重要嘛!愛情可有可無,我以前就是這種觀念,是不是?我覺得辯這個也是很無聊,可是,好玩嘛!建國中學以前也舉辦過辯論會,我也當過主辯人,是不是?你說一個人肚子沒有吃東西,他能談戀愛,你大腦有問題,你要跑過去抱,都抱不動,你有辦法談戀愛,談什麼?錢還是最重要的,唉!Money is very important,我認爲錢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環,從我開悟的那一天,我都一直覺得錢很重要,你們的感覺怎樣,我不知道,我是覺得錢很重要,你沒有錢,菩薩他不貪,對不對?你沒有錢,一樣沒有辦法辦事情,你說我慧律法師很慈悲,你說,沒有錢講堂怎麼建呢?難道我很慈悲,難道要跑到民權路去講經,這個都不通的,所以,貧根苦是人生一大不幸,沒有愛情還沒有什麼關系,肚子弄不飽,那就很慘的,很慘的,所以,貧苦多怨,像我以前要買一本書,都要算一算看剩多少錢,是不是?牙齒痛,痛得不得了,唉!看看口袋裏面剩下多少,剩下一百,一百塊,若打針,那中午吃什麼?不打針又拔牙,哇!痛得不得了,唉!那個窮真是苦,沒有女朋友,日子還好過,這個窮,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什麼都不行,沒有錢是很難的,不曉得你們的感覺,是不是跟我一樣,所以,我認爲金錢還是很重要,不過,要善用,惡用就不好了,現實的狀況,我認爲大家都是必需面臨的,因此,你說是面包重要還是愛情重要,那根本不用討論,當然面包重要,橫結惡緣,貧苦的話就會搶,就偷、就騙,欺騙,是不是?[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菩薩他要做的就是布施,所以,第六覺知上面就是要寫兩個字:布施,布施畫一杠,寫:業,造業的業,業的底下寫一個字,就是因,因爲的因,第六覺知就要叫你布施了,是不是?叫你布施,我們要同情這些可憐的人,饑寒交迫的人,多少也給他布施,可是,布施也必需看智慧,爲什麼?因爲你布施,他是真的,還是假的,你也分不清楚,那就造業了,因此,這個布施,現在的臺灣花樣百出,前幾天,電視報導金光黨,四個人都是用同樣一個手法在騙人,一個假裝是精神病的女人,搭讪,然後另外一個人來,唉!這個人有錢,精神病怎麼樣子,後來,錢就調包,每次都是用這種方式,如果我的話,我的話,我如果出去碰到金光黨的,慧律法師!那個精神病身上有很多錢,我說:你這招對我沒有用,爲什麼?我不能拿,我這個人不貪,縱然他給我,我也不要,爲什麼?他不是恭敬的布施,不義之財,我一毛錢也不要,所以,金光黨騙不了我,因爲我沒有貪就沒有失,貪心,你的外表就是貧窮相,《佛心慧語》買回去看一看,貪心,你的外表就是貧窮相,很可憐!

  再來十六頁,[第七覺悟五欲過患],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通往地獄的康莊大道,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五欲過患,世間人不可能離開這五種,五欲過患,[雖爲俗人不染世樂],雖然我們是世間人,意思是說雖然我們還沒有出家,不染世樂,[常念叁衣瓦缽法器],把筆拿起來,叁衣瓦缽是聖賢標志,俗人不得用,俗家人不可以用缽吃飯的,叁衣跟瓦缽這個是成聖,就是成佛必經的過程,聖賢的標志,有人來問我,說:師父!我們那個道場,我們那個師父,他用缽給我們吃,請問法師!這樣如不如法?我說:我不敢講。爲什麼不敢講?我看他也許有他的看法吧!如果按照比丘戒來講的話,叁衣一缽那是聖賢標志,誰都不能用的,除了出家人以外,俗家人跟人家用缽,那僧、俗有什麼分別,是不是?所以,當然你依法,當然不如法,可是,要是你師…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