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父這樣做,我想他有他的原因吧!那我也不敢講什麼,我不敢批評,批評的話,萬一人家又批評回來,不是麻煩嗎?你要講不如法,那我當然是告訴你,在家人用缽吃飯,當然是不如法,你要講如法、不如法,我就回答,我就當然告訴你,可是,對不對?那就看你師父怎麼做了爲什麼常念叁衣瓦缽?就是見賢思齊,看到人家能夠這樣子出家修行,我們很羨慕:見賢思齊,看到師父們的衣跟缽,我們想想:嗯!有一天我們也要像他們這樣子,梵行高遠,斷掉五欲六塵,[志願出家守道清白],志願出家就是將來,不是現在,將來有因緣就志願出家,守道清白,守道清白就是持戒清淨,[梵行高遠慈悲一切],第七覺悟的上面寫兩個字:梵行,梵行的底下寫一杠,念,念念不忘,持戒清淨,行:念念不忘,梵行高遠,有的人念(),所以,梵行底下一杠,寫一個:念,念念不忘的念,念的底下寫個:行。
最後[第八覺知生死熾然],我們生死像火在燒一樣,[苦惱無量],這個苦惱無量,你隨便體會一種,你都會發現這個世間真的是苦惱無量,我今生今世體會最大的就是病苦,真是苦惱無量,我今天是出家了,要不然,那時候的病苦,還真想自殺,哇!那個受不了!那種苦,那種嘔吐,那種掙紮、感冒,煩死人的那種痛苦,肚子絞痛,要不是出家,不曉得說,唯識學裏面說不能自殺,以前沒有學佛,就是一直想自殺,太痛苦了,這個病苦受不了!大學就開始學佛了,唉!不能自殺,真是苦惱無量,這個世間,還有就是怨親,什麼叫做怨親?碰到親人幹擾你,你要出家,他把你障礙。碰到恨你的人,怎麼講道理,他就是不聽你的勸告,相處也處不來,意見也不合,很痛苦!所以,我告訴我的徒弟,出家的徒弟,我說我們這樣住起來,你不滿我,我也不滿你,鬥爭、內亂,我看幹脆不要住在一起,我拜托你,你不走,我跟你頂禮好了,一個僧團裏面,住起來意見不合,吵吵鬧鬧,你說,這像什麼?爲什麼我們要這樣懲罰呢?大家都不同的父親,也不同的母親,你是出家,大家都是出家,你既不要來學道,你在這裏鬧衆,幹脆我拜托你,我跟你頂禮、磕頭好了,還好,現在徒弟都很合作,所以,徒弟們都很慶幸自己能夠來這裏出家,這是一個美好的家庭,我的家庭真可愛,我是(日語):父母,父親,我這種父親很好做,都不用氣死汝命,孩子很乖,大家都很精進,像這種道場還真是……,所以,我一直覺得,雖然病苦這樣,還是很有福報,徒弟都很聽師父的話,其實不是聽師父的話,他們是自動自發的,他們能夠管理自己,真是太安慰了,你們還沒有剃度的人趕快,苦惱無量,世間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發大乘心,大菩薩的心幫忙一切衆生,[願代衆生受無量苦,令諸衆生畢竟大樂]。這句話就是我在忏雲法師那個道場蓮因寺,所發的大願,我還不是發這個願,我後面還加一個:所有的病苦都由我來承受,哇!不得了!亂七八糟!亂七八糟!後來,我出家以後,我在忏公那裏發願:願代衆生受無量苦,令諸衆生畢竟大樂,可是代受什麼苦?啊!受病苦好了,小孩子亂發願,哇!受病苦,哇!亂七八糟!亂七八糟!後來,因爲病得太痛苦了,我就跟佛菩薩講:我舍以前的願,我沒有辦法,我不是地藏王菩薩,我真的沒有辦法,讓他們痛苦就好,我來講經,您不要讓我這麼痛苦,我現在愈修愈退步,將病苦都分給大家負擔,哇!沒辦法、沒辦法!若徒弟可以、,最好是發:代替慧律法師受無量苦。讓我不用這麼痛苦,現在很自私,現在不是菩薩了,現在是土虱(魚名),現在很不慈悲,都希望別人能代替我的痛苦,唉!這沒有辦法!這個病苦實在受不了,肚子痛,那個肚子痛,噢!比生産還痛苦!我雖然沒有生産過,我想:女人生産可能也沒有這麼苦,肚子,肚臍底下四寸的地方,絞痛,這個絞痛,一個絲旁再一個交,那種痛,痛起來的時候,躺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坐著也不是,然後一直嘔吐,噢!很痛苦,然後又跑到廁所拉屎,又拉不出來,蹲在那個地方,大腸又發炎,蹲在那個地方,拉得腸……,胃腸像快突出來一樣,拉得屁股痛得不得了,哇!起來的時候,屁股一夾起來又幹燥,走起路來又拐、拐……,那種摩擦真是苦不堪言,然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然後,去躺著,躺著的時候,我的同學跟我講:喂!喂!林學長!我看你用棉被比較軟貼近肚子,用棉被貼近肚子,貼近,哇!還是不行,再軟還是沒辦法,那種痛,痛得真是受不了,有一次,我去我大姐家,淩晨五點多,那個痛到什麼程度?吐,然後拉,然後絞痛,痛到連站都站不起來,然後,廁所只有幾尺遠,連廁所都走不到,連到廁所都沒有辦法,世間之痛苦,真是不可言喻,頭一痛起來,現在還好,以前是胃寒,胃寒的病苦很容易感冒,一痛起來,頭會……像要炸開來一樣的,那種頭痛,像爆炸一樣的頭痛,暈、暈、暈……,吃葷的會昏,吃葷的也會暈,暈、暈、暈……,受不了!然後這兩條筋脈,我不會講,這兩條筋脈,痛得實在是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世間那種苦,我就只有病苦,所以,我現在不敢發這個願,我都叫別人苦就好,你生病就好,我沒有辦法,我沒有辦法代你病苦,真的沒有辦法,不敢發這個願,太痛苦了!所以這個第八覺知,就是教我們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我們還是要慈悲,發願:代衆生受無量苦,畢竟大樂。這個第八上面寫兩個字,寫:心願,心願,願力的願,心願。底下一個字就寫:命,正命,這個正命就是正確的行業,我們真正的行業,要做什麼?就是要好好的去度衆生,代衆生苦,就不能侵損、傷害任何一個衆生。所以,現在的騙子,像我們過年,對不對?我已經跟那些法師講了,叫他們房間要鎖起來,錢要放好,不信,對不對?結果,徒弟(在家居士)很少掉錢,竟然偷拿法師的錢,掉了兩萬塊,兩萬多塊,去拜個叁千佛,一休息下來就沒有了,他們爲什麼要對出家人出手,第一個,他認爲偷拿出家人的錢,縱然被你抓到了,對不對?你只能原諒他,他不知道因果,所以,這個經典裏面講,佛說:造五逆十惡罪,我還有辦法救,吾猶能救矣!唯盜僧祗物不能救,只有你造殺人放火,佛還是有辦法救你,你偷拿出家人的東西,那你麻煩大了,尤其是拿常住物,這個罪比殺八萬四千父母的罪更重,爲什麼?因爲他要向十方結罪,什麼叫向十方結罪?就是這個東西,這是常住,這是道場,哪一個法師、出家人來都有分,包括虛空的羅漢、諸佛菩薩,要不然,我們爲什麼要念午供,吃飯的時候,爲什麼念: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你曉得那是什麼意思?就是吃飯的時候,十方的衆生統統要到,所以,你拿常住的東西,就是要向十方僧結罪,哇!這慘了!沒有辦法救的,出家人的一毛錢,常住的東西,指常住的東西,個人的東西是不算,個人東西可以處理,我要救度衆生是個人的,常住的一毛錢你動動看,保證喝咖啡(苦不堪言),同時還要自己帶奶精下去,沒有道理可談的,一定的,一定下去的。所以,盜僧祗物,唉!比這個五逆十惡罪還重,希望你們好自爲之,好自爲之,雖然那個人,這次偷了兩萬,兩萬多,他來世要還,就要還兩百萬,這個出家人的錢,釋迦牟尼佛有開示的,慢還,還要生利息的,佛陀也念過高會,高等會計學,真的喔!你向常住,比如說,你以前到哪間寺廟偷摘芭樂,芭樂,阿蓮(地名,位于高雄縣)這麼說,聽美金這麼說:芭樂,我們說番石榴,你要是說你侵損了一百塊,你現在至少要還一千塊,要十倍以上,十倍以上,你的罪才會滅,如果你有偷過常住、出家人的東西,希望你們趕快去彌補,如果,有的人已經忘記哪一間寺廟,哪也可以拿來講堂,可以這樣子,真的可以這樣子,因爲是常住,知道吧!那裏是出家人,這裏也是出家人,爲什麼?因爲你已經忘記他是誰,你也忘記他是什麼寺廟了,我們小時侯都曾經去偷摘芭樂、荔枝,如果是寺廟裏面的東西,那還是要趕快賠,希望你們能夠如此,那不賠也可以,你就等著瞧吧!講你們是爲了我(反語,意指你們)好,警惕大家,戒律不能不知道,所以,戒律講甯可殺雞、殺狗、殺牛、殺羊來過活,也不能偷拿出家衆的東西,也不能,殺雞、殺狗、殺羊這個罪已經很重,對不對?不是殺人,就是不能拿出家人的東西。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複還生死度脫衆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衆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于念念中滅無量罪],那個重畫個叉,改成量,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這《八大人覺經》雖然字簡單,可是,包含的義理很廣,非常廣。
好!第十七頁,[佛說],佛是人,[八]跟覺是法,八種覺悟,誰去覺悟呢?[大人],這個人是能覺悟,法是所覺悟,所以,八跟覺,畫一個連線,寫一個法字,佛畫一杠就寫個:人,所以,這是人、法立題,可是,以前是沒有這樣子,等一下我們會談到,佛說八就是八種修持法、八種覺悟,是大人: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叫做大人,諸佛菩薩叫做大人,我們是凡夫,我們是小人,[覺]:所覺,[經,講述筆記],[本經大致],諸位!看這個[大旨],《八大人覺經》大概的宗旨,是要讓我們[自度]而[度他],[出世],世就是生滅法,出世就是超越生滅法叫做出世,[了義],了義是對不了義講的,了義就是究竟的意思,所以,這個叫做出世了義,[言簡意赅],赅:所謂的包,包容一切的義理,義理已經赅,這個念(gai),一個石頭,旁邊加一個犬,狗若被石頭打到,就念:(gai),這以前沒聽過,我聽我大姐的兒子講的,他念師範大學,據說這個字是自己編的,自己編的,狗若被石頭打到叫做(gai),但是,這個字念(gai)。
[早期譯法]:…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