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八大人覺經▪P24

  ..續本文上一頁夫會受到地理的影響,譬如說這個地理,以前,鬼魂住的地方,比如說,墳墓,或者是這個地方死很多人,也會常常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第叁種就是什麼?自己疑心病很重的人,很重的人,以前,有一個人很糟糕,去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形容有一個人在讀書,在讀書的時候,後面常常出現鬼魂,電影這樣演,噢!這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以後,這麻煩了,他一看書以後就會….,唉!看 看 後面鬼有沒有出現,我們人一受到電影的影響,他整個腦筋裏面就失去了定,喜歡看刺激的鬼怪片,每次就看看後面有沒有鬼,怕了,一直到念研究院的時候,就有相當的定力,一切都是那麼膚淺,所以,佛陀說:地球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那麼的膚淺、幼稚,膚淺、幼稚,後來,我在雷音寺當住持的時候,一、二點,整個山上都跑得沒有人,只有我一個人,就跑到納骨堂去看一看,拿著手電筒,像我現在也是一樣,整棟都沒有什麼人,都去受戒,拿著手電筒,從早上到地上室走,統統走,每個廁所都開,像昨天,昨天,不曉得是誰,電燈沒有關,還是我老人家在煩惱,你看這個。我可能是業障很重的人,我叫他晚上睡覺電燈要關起來,昨天,一點多下來看,唉,又亮亮的,很糟糕,你看!所以說…,還有,有時候到樓下地下室去弄,噢!廁所的水流不止,把它關起來,不然,到明天,水不知會流多少,蓋得愈大棟,我老人家愈麻煩,晚上要巡寮,有時候精神病的去躲在地藏王菩薩的桌子底下,他出來,差點被他嚇破膽,不是被鬼嚇到,是被精神病嚇到,知道嗎?精神病出去….,晚上的時候,他不出去,他躲在地藏王菩薩的桌子底下,我以爲是什麼鬼跑出來,所以,這個很糟糕!一直到現在,就像我現在的話,就沒有什麼作用,你叫我淩晨二、叁點去走,我也敢,沒有覺得什麼東西,現在的心境又完全不一樣了,那個鬼不曉得幾十次來找我,前二、叁天的時候,才二天,二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又來,噢!那種力量來的時候,非常之強,我知道它要來的時候,我就跟它這樣,知道、知道,你來、你來,你老人家來了,來的時候,我的心很定,我一看到他來的時候,我就穩住,穩住,我就非常穩,然後就:來、來、來..,但是,你眼睛睜不開,那種力量很強,象什麼聲音一樣,好像蜜蜂的聲音,我就:來、來..,又來了,沒有睡覺,剛要躺下去而已就來了,這個鬼對我很有興趣,很奇怪!來的時候,後來,就沒有辦法了,心很穩住,就開始念:南無阿彌陀佛….,觀想放光,唉!它也不走,它站在旁邊,是沒有我的辦法,要來壓,壓不下去,就站在旁邊,我說:你不必看了,等我起來就要戴咒輪。結果,咒輪忘記戴,咒輪忘記戴,我每天都有戴,那天沒有戴,就來了,那個咒輪,我起來,後來,起來的時候,就去拿一個咒輪,糟糕了!咒輪都送給人家了,哇!翻箱倒櫃,唉!剛好找到一個,就挂起來,躺著,就沒有了,所以,那個咒輪威力有多大,你看!還是慧律法師加持的,真是很好笑,所以,就把它戴著,因爲,我沒有辦法二十四個小時去擋鬼,幹脆戴一個等你來,等你來,從戴咒輪以後,就沒有了,就沒有了,今天忘記戴了,也沒有了,所以說,有時候也很不可思議,因此,講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智慧會破除我們的執著,像我以前碰到這種境界,我會滿身大汗,出汗,現在我不會恐懼了,我知道生、老、病、死都是虛幻的東西,鬼,我不傷害他,他絕對不會傷害我,所以,悟到空理,覺悟到空性的東西,一切隨緣,爲衆德之首,般若智慧,一切都要靠智慧,萬行之導,萬行之導,諸波羅蜜中爲此最勝,種種的波羅蜜當中,這個地方,智慧是最殊勝的。

  般若智慧有五種般若,在經典裏面般若分成五個角度,第一個叫做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叁藏十二部經典,統統是文字般若,爲什麼?怎麼講呢?因爲,這是佛陀真實的教育需要靠文字;第二個叫做觀照般若,就是你看了文字以後,知道並了解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或是大乘無相、無不相,一實相的中道之實義,你能夠起觀照,所以,文字般若叫做真教,觀照般若叫做真慧,真正的智慧,因此,聽佛法的人很多,如果,不拿佛法來運用,配合自己的境界、心境,那是很可憐、很悲哀的,第叁叫做境界般若,就是一切境界,你隨時都可以會歸到你的心,境界般若,境界般若就是諸法,諸法:一切法,所有的境界都是諸法,法就是一切事理的總稱,一切境界都不能離開事相跟理體,境界般若;第四個叫做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叫做真理,實相般若就是真理,佛所講的一乘實相的道理,叫做實相般若;第五個就很重要,這個就是眷屬般若,眷屬般若就是在你的菩提道上,你需要善知識,一定要有善知識陪伴你走完人的一生,否則的話,你沒有辦法,簡單講,眷屬般若就是說四周圍的一切都是讓你修行,叫做萬行,萬行,所以,這個眷屬般若,簡單講就是說在你四周圍的人、事、時、地、物,都是眷屬般若。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七集

  舉一個例子來講,比如說,你出現了一個對你不忠不義的朋友,這個叫做逆增上緣的眷屬般若,逆增上緣,如是要在修行的道路上,你出現一個很能夠開示你的同參道友,這個叫做尖順增上緣眷屬般若,因此,大智慧的人境無好壞,唯心所造,境界沒有所謂的好跟壞,是看你怎麼樣會歸你的心,會歸你的心,這個般若如果是淺的話,是斷我執,證得我空,淺般若只知道四大是假合,用析空觀去修行,如果是深般若的話,修一切法皆空,當體即空,修體空觀。

  有了般若翻譯成中文就是智跟慧,智有智的解釋,慧有慧的解釋,智包括兩個、兩個..,一對、一對來解釋,智分成幾個角度來講,慧分成叁個角度,智分成兩個角度來講,智,比如說,根本智跟方便智,一對,權智跟實智,一對,真智跟俗智,真谛跟俗谛,一對,空跟假一對,我們慢慢來解釋,根本智,簡單講就是先天性的佛性,每一個人只要你明心見性,恢複到本來的面目,這個叫做根本智,也就是先天性的東西,方便智又叫做後得智,就是你修行斷惑,你擁有了智慧,你開始普度衆生,有方便善巧的智慧,這個叫做方便智,這是一對,再來,權智、實智也是一對,實智是證悟到空理,權就是權巧方便,隨著世俗講世俗的話,但是,最終也要把你引導入佛智,入佛法,這個叫做權智,真谛智或者是俗谛智,也是一對,真谛是講空,俗谛是講有,空跟假:空觀智、假觀智,空:修一切法皆空,假:不壞假名,方便成立一切事相名假觀智,這個智慧,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對、一對的對立,就是根本智、方便智,一對,實智、權智,一對,真谛智、俗谛智,一對,加一個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智,不能講真智、俗智,不是這樣子,真谛智、俗谛智,四谛的谛,真谛智、俗谛智,空觀智、假觀智,就智來講是這樣。

  就慧來講的話就是叁慧,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統統是通達,以慧的角度來講,聞慧就是聆聽經教,而發起的慧,我們沒有聽經聞法,我們怎麼知道生死的重要,我們沒有聽經聞法,我們能夠放得下這個得失嗎?我們沒有聽經聞法,我們能夠知道這個世間無常嗎?是苦的、是空的嗎?你願意吃素,願意早課、晚課,願意放棄一切世俗的享樂,那是因爲聞慧。第二叫做思慧,思惟這個義理而發出的智慧,思惟這個義理,思惟佛陀所講的道理確實是對的、正知正見的,佛陀是沒有話講,修慧,你知道有聞、有思,你知道這條路是一定要走的,所以,這個修慧是修定,而發智慧,就是般若,配合著儒家的思想,聞:聞慧,就是博學審問,思慧就審問、慎思跟明辨。修慧就是笃行。再講,聞慧,聞,你聽經聞法,你就能夠博學;審問,審就是一蓋子,然後再來一個番,番號幾番的番,吐魯番的番,審問,問就是學問的問,你要是聞佛法,你就有博學,博大精深的叁藏十二部經典,你審問你就會好好的自己去批判,好好的自己觀照,這個審問就等到觀照的意思,思慧呢?思慧包括了審問,所以,審問是重複的,聞跟思都是審問,還有慎思,謹慎的慎,思想的思,慎思明辨,明辨,明辨是非的明辨,你有智慧就能夠審問,就能夠慎思,就能夠明辨,修慧就是笃行,要老老實實、確確實實的去修行才受益,如果你不這樣子的話,就不受益。

  《華嚴經淨行品》,在修行的時候,常常要念一些偈子,我覺得不錯,念給大家作參考,正身端坐就是當你坐椅子坐很正的時候,或者是盤腿都可以,叫做正身端坐,當願衆生,希望一切的衆生,坐菩提座,坐在智慧覺悟的座上,那就是說心無所著,正身端坐,當願衆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心不要執著,同學們!一定要在這個地方好好下功夫,心無所著這個地方,不著六塵,見跟愛著六塵,見愛故,意思就是不執著六塵,不執著自己的見地,不執著自己私愛,心無所著,意思就是當你正身端坐的時候,你希望一切衆生能夠坐菩提座,心無所著,而不著六塵見愛故,《華嚴經》說:結跏趺坐,結就是打結的結,跏就是一足,再一個加減乘除的加,趺就是一個足,再一個夫,結跏趺坐,當願衆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善根,善根堅固就是到達成熟的地步,我們現在善根沒有辦法堅固,聽了密宗馬上轉密,聽了禅,馬上轉禅,聽了外道的,心還疑惑自己的淨土法門,善根堅固還是很難,得不動地,就不受到境界的影響,不爲境界所動的意思。第叁叫做修行于定,修行,我們修行想要得到定,我們修行有所于定,修行于定就是我們要對定下一番功夫去修行的話,內心裏面就這樣祈禱,祈禱什麼?當願衆生以定伏心,沒有定國,你臨命終怎麼辦?以定伏心,究竟無馀,究竟無馀,以定來伏這個心,究竟無馀,無馀什麼?無馀煩惱,一點煩惱都不剩下,叫做究竟無馀,因爲,你伏心不生惑,你把心降伏了,迷惑就沒有,若修于觀,當願衆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诤,若修于觀,如…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