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八大人觉经▪P24

  ..续本文上一页夫会受到地理的影响,譬如说这个地理,以前,鬼魂住的地方,比如说,坟墓,或者是这个地方死很多人,也会常常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第三种就是什么?自己疑心病很重的人,很重的人,以前,有一个人很糟糕,去看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形容有一个人在读书,在读书的时候,后面常常出现鬼魂,电影这样演,噢!这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以后,这麻烦了,他一看书以后就会….,唉!看 看 后面鬼有没有出现,我们人一受到电影的影响,他整个脑筋里面就失去了定,喜欢看刺激的鬼怪片,每次就看看后面有没有鬼,怕了,一直到念研究院的时候,就有相当的定力,一切都是那么肤浅,所以,佛陀说:地球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的肤浅、幼稚,肤浅、幼稚,后来,我在雷音寺当住持的时候,一、二点,整个山上都跑得没有人,只有我一个人,就跑到纳骨堂去看一看,拿着手电筒,像我现在也是一样,整栋都没有什么人,都去受戒,拿着手电筒,从早上到地上室走,统统走,每个厕所都开,像昨天,昨天,不晓得是谁,电灯没有关,还是我老人家在烦恼,你看这个。我可能是业障很重的人,我叫他晚上睡觉电灯要关起来,昨天,一点多下来看,唉,又亮亮的,很糟糕,你看!所以说…,还有,有时候到楼下地下室去弄,噢!厕所的水流不止,把它关起来,不然,到明天,水不知会流多少,盖得愈大栋,我老人家愈麻烦,晚上要巡寮,有时候精神病的去躲在地藏王菩萨的桌子底下,他出来,差点被他吓破胆,不是被鬼吓到,是被精神病吓到,知道吗?精神病出去….,晚上的时候,他不出去,他躲在地藏王菩萨的桌子底下,我以为是什么鬼跑出来,所以,这个很糟糕!一直到现在,就像我现在的话,就没有什么作用,你叫我凌晨二、三点去走,我也敢,没有觉得什么东西,现在的心境又完全不一样了,那个鬼不晓得几十次来找我,前二、三天的时候,才二天,二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又来,噢!那种力量来的时候,非常之强,我知道它要来的时候,我就跟它这样,知道、知道,你来、你来,你老人家来了,来的时候,我的心很定,我一看到他来的时候,我就稳住,稳住,我就非常稳,然后就:来、来、来..,但是,你眼睛睁不开,那种力量很强,象什么声音一样,好像蜜蜂的声音,我就:来、来..,又来了,没有睡觉,刚要躺下去而已就来了,这个鬼对我很有兴趣,很奇怪!来的时候,后来,就没有办法了,心很稳住,就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观想放光,唉!它也不走,它站在旁边,是没有我的办法,要来压,压不下去,就站在旁边,我说:你不必看了,等我起来就要戴咒轮。结果,咒轮忘记戴,咒轮忘记戴,我每天都有戴,那天没有戴,就来了,那个咒轮,我起来,后来,起来的时候,就去拿一个咒轮,糟糕了!咒轮都送给人家了,哇!翻箱倒柜,唉!刚好找到一个,就挂起来,躺着,就没有了,所以,那个咒轮威力有多大,你看!还是慧律法师加持的,真是很好笑,所以,就把它戴着,因为,我没有办法二十四个小时去挡鬼,干脆戴一个等你来,等你来,从戴咒轮以后,就没有了,就没有了,今天忘记戴了,也没有了,所以说,有时候也很不可思议,因此,讲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智慧会破除我们的执著,像我以前碰到这种境界,我会满身大汗,出汗,现在我不会恐惧了,我知道生、老、病、死都是虚幻的东西,鬼,我不伤害他,他绝对不会伤害我,所以,悟到空理,觉悟到空性的东西,一切随缘,为众德之首,般若智慧,一切都要靠智慧,万行之导,万行之导,诸波罗蜜中为此最胜,种种的波罗蜜当中,这个地方,智慧是最殊胜的。

  般若智慧有五种般若,在经典里面般若分成五个角度,第一个叫做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是文字般若,为什么?怎么讲呢?因为,这是佛陀真实的教育需要靠文字;第二个叫做观照般若,就是你看了文字以后,知道并了解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或是大乘无相、无不相,一实相的中道之实义,你能够起观照,所以,文字般若叫做真教,观照般若叫做真慧,真正的智慧,因此,听佛法的人很多,如果,不拿佛法来运用,配合自己的境界、心境,那是很可怜、很悲哀的,第三叫做境界般若,就是一切境界,你随时都可以会归到你的心,境界般若,境界般若就是诸法,诸法:一切法,所有的境界都是诸法,法就是一切事理的总称,一切境界都不能离开事相跟理体,境界般若;第四个叫做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叫做真理,实相般若就是真理,佛所讲的一乘实相的道理,叫做实相般若;第五个就很重要,这个就是眷属般若,眷属般若就是在你的菩提道上,你需要善知识,一定要有善知识陪伴你走完人的一生,否则的话,你没有办法,简单讲,眷属般若就是说四周围的一切都是让你修行,叫做万行,万行,所以,这个眷属般若,简单讲就是说在你四周围的人、事、时、地、物,都是眷属般若。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七集

  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你出现了一个对你不忠不义的朋友,这个叫做逆增上缘的眷属般若,逆增上缘,如是要在修行的道路上,你出现一个很能够开示你的同参道友,这个叫做尖顺增上缘眷属般若,因此,大智慧的人境无好坏,唯心所造,境界没有所谓的好跟坏,是看你怎么样会归你的心,会归你的心,这个般若如果是浅的话,是断我执,证得我空,浅般若只知道四大是假合,用析空观去修行,如果是深般若的话,修一切法皆空,当体即空,修体空观。

  有了般若翻译成中文就是智跟慧,智有智的解释,慧有慧的解释,智包括两个、两个..,一对、一对来解释,智分成几个角度来讲,慧分成三个角度,智分成两个角度来讲,智,比如说,根本智跟方便智,一对,权智跟实智,一对,真智跟俗智,真谛跟俗谛,一对,空跟假一对,我们慢慢来解释,根本智,简单讲就是先天性的佛性,每一个人只要你明心见性,恢复到本来的面目,这个叫做根本智,也就是先天性的东西,方便智又叫做后得智,就是你修行断惑,你拥有了智慧,你开始普度众生,有方便善巧的智慧,这个叫做方便智,这是一对,再来,权智、实智也是一对,实智是证悟到空理,权就是权巧方便,随着世俗讲世俗的话,但是,最终也要把你引导入佛智,入佛法,这个叫做权智,真谛智或者是俗谛智,也是一对,真谛是讲空,俗谛是讲有,空跟假:空观智、假观智,空:修一切法皆空,假:不坏假名,方便成立一切事相名假观智,这个智慧,从以前到现在,都是一对、一对的对立,就是根本智、方便智,一对,实智、权智,一对,真谛智、俗谛智,一对,加一个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智,不能讲真智、俗智,不是这样子,真谛智、俗谛智,四谛的谛,真谛智、俗谛智,空观智、假观智,就智来讲是这样。

  就慧来讲的话就是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思、修统统是通达,以慧的角度来讲,闻慧就是聆听经教,而发起的慧,我们没有听经闻法,我们怎么知道生死的重要,我们没有听经闻法,我们能够放得下这个得失吗?我们没有听经闻法,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世间无常吗?是苦的、是空的吗?你愿意吃素,愿意早课、晚课,愿意放弃一切世俗的享乐,那是因为闻慧。第二叫做思慧,思惟这个义理而发出的智慧,思惟这个义理,思惟佛陀所讲的道理确实是对的、正知正见的,佛陀是没有话讲,修慧,你知道有闻、有思,你知道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所以,这个修慧是修定,而发智慧,就是般若,配合着儒家的思想,闻:闻慧,就是博学审问,思慧就审问、慎思跟明辨。修慧就是笃行。再讲,闻慧,闻,你听经闻法,你就能够博学;审问,审就是一盖子,然后再来一个番,番号几番的番,吐鲁番的番,审问,问就是学问的问,你要是闻佛法,你就有博学,博大精深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你审问你就会好好的自己去批判,好好的自己观照,这个审问就等到观照的意思,思慧呢?思慧包括了审问,所以,审问是重复的,闻跟思都是审问,还有慎思,谨慎的慎,思想的思,慎思明辨,明辨,明辨是非的明辨,你有智慧就能够审问,就能够慎思,就能够明辨,修慧就是笃行,要老老实实、确确实实的去修行才受益,如果你不这样子的话,就不受益。

  《华严经净行品》,在修行的时候,常常要念一些偈子,我觉得不错,念给大家作参考,正身端坐就是当你坐椅子坐很正的时候,或者是盘腿都可以,叫做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希望一切的众生,坐菩提座,坐在智慧觉悟的座上,那就是说心无所着,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心不要执着,同学们!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好好下功夫,心无所着这个地方,不着六尘,见跟爱着六尘,见爱故,意思就是不执着六尘,不执着自己的见地,不执着自己私爱,心无所着,意思就是当你正身端坐的时候,你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而不着六尘见爱故,《华严经》说:结跏趺坐,结就是打结的结,跏就是一足,再一个加减乘除的加,趺就是一个足,再一个夫,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善根,善根坚固就是到达成熟的地步,我们现在善根没有办法坚固,听了密宗马上转密,听了禅,马上转禅,听了外道的,心还疑惑自己的净土法门,善根坚固还是很难,得不动地,就不受到境界的影响,不为境界所动的意思。第三叫做修行于定,修行,我们修行想要得到定,我们修行有所于定,修行于定就是我们要对定下一番功夫去修行的话,内心里面就这样祈祷,祈祷什么?当愿众生以定伏心,没有定国,你临命终怎么办?以定伏心,究竟无馀,究竟无馀,以定来伏这个心,究竟无馀,无馀什么?无馀烦恼,一点烦恼都不剩下,叫做究竟无馀,因为,你伏心不生惑,你把心降伏了,迷惑就没有,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若修于观,如…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