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把筆拿起來,如果不修這個聞,用善知識來修正自己的觀念,不修聞[持劍自割],會用你錯誤…,這個劍就是你自己認爲對的智慧,持劍自割,你的內在智慧就會害了你,因爲,你沒有修正自己,不能變成正知正見的觀念,一點點的小智慧就變成狂,就是誤傷到自己,叫做持劍自割,慧是比喻作劍,你用了這一點小智慧就要普度衆生,那就變成狂妄無知,就會持劍自割,[成就辯才],成就辯才就是[廣度衆]生,悉[與大樂]:成就辯才。
好!再來翻到前面,第六覺知,來!念一遍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個可能很難,布施大概還可以,要等念怨親,等念就是平等的看待,怨親就是與我們有怨的,就怨,與我們好的對我們好的,就親,等念怨親,不念舊惡,我們人能夠做到不念舊惡,內心裏面就沒有恨,這個很難做到,不憎惡人:不恨壞的人,布施梵語叫做檀那,檀那,第一個叫做財物布施,財物布施分成兩種,一個叫做內財,一個叫做外財,內財布施就是生命叫做內財,外財就是我們所謂的金錢,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再講一遍,內財就是包括我們的生命都布施叫做內財,外財就是錢財、財物。第二叫做法施,佛法的布施,佛法的布施。第叁個叫做無畏施。
貧苦多怨,爲什麼?貧窮夫妻百事哀,窮的夫妻,再怎麼樣的幸福,都幸福不起來,人的最基本要件就是現實生活,雖然人有感情,精神可以支持一切,但是,基本上的生活如果缺乏,夫妻就會鬧起來,一天到晚沒有飯,老公!米缸沒有米了,慘了!慘了!沒有米了,然後,老公也不能講:我愛你,我真的很愛你,你愛我沒有錯,可是沒有米,對不對?你不能一天到晚講:你愛她、你喜歡她、你怎麼樣,沒有米就是沒有米,肚子填不飽,你講再多好話也沒有用,還是要吃飯,對不對?所以說,貧苦還是不行,因此,我勸導諸位:你們還是要認真賺錢,還是要認真去賺錢,真的,還是用功的去安住我們的生活,貧苦多怨,橫結惡緣,當然了,你貧苦、你窮了就會貪,你窮了以後,你就會想要得到別人身上的東西,又搶又偷,對不對?你們現在可能還不曉得,你們現在可能不曉得,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我是四十二年次的,在臺灣省,以前,普遍化的都是很窮,師父做過很多人家不願意做的工作,不願意做的工作,比如說撿破爛,出去撿破爛,我們是窮,家裏只有師媽在賺錢,師媽做清道夫也沒有多少錢,養活五個孩子,大姐要縫皮鞋,其他的孩子讀書沒有錢,我到寒假、暑假,平常禮拜天就去撿破爛,沒有辦法!早上起來要到太平,不是太平間,到太平市場,臺北大橋底下有一個太平市場,去撿菜,去撿菜,我講實在話,也偷過人家的菜,老板不在,看到菜,他在賣菜時,有時候會忘記,有時候會滾出一些,像蘿蔔、芋頭,他們賣一賣有時候會滾出來,我就跟臺北豬屠口的朋友,臺北豬屠口是很有名的流氓地區,我們那裏都是擡棺、賭博、打铛子、舉白幡、做水泥、開賭場、殺豬、豬牛的,都是那種,然後,走過去的時候,走過去的時候,見老板沒看到,踢一下,芋頭就滾、滾..,滾到我面前,我就趕快跟那個芋頭講,不是我要偷拿你,是我不得已的,暫時借我吃一下,沒辦法,不是我偷拿的,是他踢來讓我撿的,他一直看我,踢過來,就滾過來,滾過來,還有一次到士林那裏,噢!走很遠,去士林,士林那裏,人家有一間倉庫,一間倉庫,一間倉庫有鐵網圍著,鐵網圍著,那個朋友比較有膽,他說:益謙啊!那個都是塑膠水管,撿回去賣,我說:那哪叫做撿,那算是偷拿,人愛的倉庫算是撿嗎?他說要我去拿,我說我不敢,我前世有修不偷盜戒,今生今世那麼小就不敢偷人家的東西,那麼小就不敢伸手向人家偷東西,不敢就是不敢,偷拿糖果,曾偷過,偷摘芭樂,曾偷過,那些都曾偷過,難道你們不曾嗎?你們不曾嗎?還笑我,你也好了,都會偷拿糖果,難道不曾?都會,多少而已,他手伸過去就要偷拿,我不敢,不敢,他說:不然,你幫我把風,噢!若這種我會,你偷拿,再分給我就好,他說:噢!這樣好!他就拿椅子墊腳,兩個個子小,倉庫的窗戶高,拿椅子墊腳,很多塑膠水管抽上來,割一截,抽上來、抽上來,一直抽上來,抽上來、抽上來,我在旁邊很緊張,很緊張,剛好有福氣,偷拿成功,上輩子可能也有修,偷拿成功,他就說:你幫我把風,我送一點給你,我送你,就拿幾條給我,就很高興,回愛,賣十元五角,賣十元,總共賣十元五角,十元給師媽,五角自己留著玩彈珠,那種日子,所以說,貧苦多怨,如果一個窮人的孩子,那種日子並不好過,打著赤腳,走了幾公裏,去撿破爛,滑東西就到處….,有時候會….,多多少少會偷拿人家的,明明是人家的東西,我們也認爲那是要放在旁邊的,人家養鴨的,有一次,人家養鴨,吃的莩,那個什麼,綠色那種,應該講什麼。綠色的浮萍是不是?綠綠的,鴨子在吃,人家在養鴨,我靠過去,把它倒掉,踹下去,它就彎了,裝進去,噢!裏面那個女人,四十幾歲,就從裏面罵出聲:死囝仔!那是在養鴨的,怎麼踹了拿走,說那是在養鴨的,把它踹了拿走,現在想起來很不好意思,不知道是誰,不然,會買一個賠她,你也好了,忘記了!好幾十年了,忘記了!貧窮多少都會想盡辦法拿到一點東西,不然,你會撿不到,晚上,空著籃子,我們以前也沒有修空觀,總不能提一個空籃子回來,有就是沒有,沒有就是有,沒有到這種無境界,對不對?媽媽!我撿這麼多,什麼,空空的,窮,這個窮,窮就會搞花樣,你知道嗎?搞花樣出來,貧窮多怨,橫結惡緣,真的是這樣子,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八集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菩薩布施,我們本體沒有所謂的悭貪,所以,我們應該修布施之道,布施之道,等念怨親,這個等念怨親,我們要舉幾個例子來講,佛教導我們衆生等念怨親,與我們有恨的人、有不滿的人,或者是我們跟他結過惡緣的人,我們一定要像佛這麼樣子的偉大,就是沒有所謂的恨,沒有所謂的親,在順境、逆境這兩個緣,我們就可以掌握住,如果,你不能掌握住順境、逆境這個緣,那麼,臨命終很危險,臨命終你念佛控製不住的,所以,不能恨任何一個人,如果,我們遭受到任何一個人的恨、誹謗、侮辱,或者是包括一切的境界,我們都這樣觀想,他在替我們消災,難能可貴,他造地獄的因來成就我的佛道,我應該感恩他,我們不要反駁、不要去生氣,更不要去報複,我現在絕對可以做到這樣子,絕對可以做到這樣子,在這個世間,我沒有恨過任何一個人,包括以膠那些徒弟,這是我的因緣,我沒有恨過我任何一個徒弟,但是,我有一個絕招,就是這個徒弟不能救的,我就遠離,任何一個人講他,他都不聽,你實在不能入道,不堪做法器的,沒有辦法教的,有的人不明理,觀念怎麼樣都轉不過來,你費盡了心思、生命、體力,都耗在他的身上,也得不到一點點的效果,放棄!give up!沒有辦法!我要用我的生命去教化更多的衆生,來成就更多 多無量無邊的衆生,我的日子很好過,所以,我常常講:我不曉得要煩惱什麼,真的,我沒有恨,我心中沒有恨,我講的絕對是如實語,不管你怎樣傷害我,我沒有恨過任何一個人,不是講我很偉大,我在告訴你,我有在進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裏面講的提婆達多,這個提婆達多怎樣的害他,釋迦牟尼佛就發願要度他,所以,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不是?所以,到最後就增益其所不能,世間人的孟子,這個賢聖都叫我們要平等觀,所以,佛法叫我們要真妙平等,看破,放下就是布施,大布施,看不破、放不下,你就是布施,布施是六度,你看破、放下,煩惱就施舍掉了,放得下就包括了六度全部,所以,一切做布施想,持戒,無持戒相,精進,無精進相,所以,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是非常重要的,慈、悲、喜、舍,再來一句就是不憎惡人,我們要知道善人、惡人,我們一定要親近善人,要遠離惡人,我們要用虛空之量來容納一切衆生,我們要以德報怨,我們要賞善懲惡,懲罰那個惡人,懲罰惡人就交給法律,如果,今天有一些衆生,真的來傷害我,我不要跟他正面(沖突),我一切交給法律來處理,一切交給警察來處理,就這樣子,好!我不要跟你正面,你有什麼事情,到派出所講,到法院再講,一切交給警察,所以,講堂發生任何一點小事,我馬上就叫警察來,我不要跟你正面起沖突,沒有這個必要,警察就替我辦好了,你有什麼恩怨,我沒有跟任何人有恩怨,我又沒有向你借會錢,對不對?我又沒有破壞你的家庭,我也沒有殺人,也沒有放火,也沒有擄人勒贖,你說,我犯什麼法律,你找我做什麼?你找我搗蛋,我找警察,很簡單嘛!所以,我們要知道哪個是善,哪個是惡,但是,我們要親善遠惡,我們要虛空之量,來容納那些壞的,我們要以德報怨,要賞善,要懲罰惡人。
翻來《初級佛學教材》第23頁,同學們說師父這裏沒有講到,我們補充一下,23頁這個地方是說我們的“五陰”身,[總]:[身、心],我們一個人,上面一個圓圈的意思是一個人的意思,這個人分兩個角度來談,一個是身:色身,一個是我們的心靈,這個身、心就像根本地獄一樣,所謂根本地獄就是非常痛苦,所以叫做[根本似],類似根本地獄一樣,我們人的靈魂神識,被關進這兩個地方,這是粗分,如果細[分]的話,就是[色、受、想、行、識,]把心展開來,四個角度討論,[遊增]地獄,相[似]遊增地獄,遊增就是根本地獄旁邊的,每一個根本地獄的十六個地獄其中之一,如果,再細分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看、聽、嗅、嘗、受、念,]類似[孤獨似]地獄,孤獨地獄…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