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八大人覺經▪P36

  ..續本文上一頁多才像個社會,對不對?如果說這個社會壞人比好人多,你說這像什麼社會?是人心不古、人心惶惶,是沒有錯,也沒有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方,你內心裏面充滿著憂郁、不滿,充滿著恨,藍色的多惱河blue river ,在這四年裏面,我沒有發現過你快樂一天,你如果沒有生氣,畫藍色的框框,有生氣的那一天,畫紅色的點子,你的生命觀就是一系列的紅線,沒有看到過一點的藍,所以,每天生氣,每天生氣,如果,不生氣的話點藍的,生氣點紅的,你的生命觀全部都是紅色的一橫,她以爲我不曉得,她都是叫別人打電話來罵我們,來擾亂,然後,她說:你有什麼證據?就這樣子,我一直跟她警告,我只是舉個例子給你聽,說:我們今天要行菩薩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師父以前發這麼大的菩提心,被她磨得…,到今天就隨緣,隨緣,我今天不會爲一個愚癡的衆生困擾,絕對不會,她要自己,如果,活不下去說:慧律法師!我要自殺,我就說:就去死吧!我會問她:你要選擇哪一種死?假設跳水,我說:跳水不夠厲害,跳水的話,有時候跳不死,還會再活起來,你要選擇二十四層樓,我們隔壁剛好有二十四層樓,下去一定百分之一百萬一定要死,你自己考慮、考慮,我沒有叫你自殺,但是,如果你一定要走這條路線,綁也綁不住了,我現在不會說一聽到要自殺,電話挂斷,嗚、嗚….,我就趕快跑去那裏,講經說法給她聽,沒有!沒有這個道理,你不曉得她愚癡可怕到什麼程度,所以,我相信佛陀的話,佛陀說:一切從緣,緣,這個沒有辦法,生生世世沒有結這個善緣的,沒有修學佛道種子的,觀念就是轉不過來,怎麼樣就是轉不過來,人家生生世世有修行的,觀念一下子就轉過來了,所以,《楞嚴經》裏面講,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衆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所以,我們佛菩薩那種勇猛、精進,那種慈悲,不是我們凡夫做得到的,誰都沒有辦法,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裏面講,有一次,他跑到地獄去,看到地獄裏面,拔那個、抽那個筋,腳筋,抽那個腳筋,看到衆生在受苦,腳筋,腳筋抽出來,抽出來,抽到一半,然後把腳筋綁住,然後,後面拖著車子,然後把我們身體的筋拔起來,拔起來,然後,拖那個車子,唉呀!釋迦牟尼佛看到衆生這麼苦,這麼的苦,因爲,佛陀也造業,生生世世他也造業,可是,他生生世世就是有一點慈悲心,他到地獄裏面看到這種抽筋,然後拖這個車子,佛陀說:我能不能取代他?我能不能取代他?那個鬼就說:可以!你可以取代他。然後,就換釋迦牟尼佛取代他,願代衆生受無量苦,因爲他一念勇猛的慈悲心,竟然在地獄馬上死了,馬上超越到梵天裏面來,一念之間慈悲,願代衆生受無量苦,就上超,超越了地獄的苦,在地獄那種苦的地方,他還要去幫忙衆生受苦,這個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就很難!不要說像地獄這麼苦,佛菩薩還要代替他,今天假設臺灣,臺灣,我們像伊拉克的庫德族,難民一樣跑到那個地方,今天講到美國、英國的空軍空投,結果,壓死了四個人,空投物太重了,結果壓下來,壓死了四個人,那種卡車一運到的時候,那種搶食物,你想想看!大家除了要爲自己活命以外,他不會顧慮到別人的,搶食,沒有食物吃,凡夫俗子是在饑餓當中,還沒有下地獄哦!在饑餓當中,他是爲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就會讓別人死,而佛菩薩跑到地獄去的時候,那個抽筋剉骨,佛菩薩還要代替他,佛菩薩還要代替他,相較之下,那種大慈大悲,那種絕對的平等,很不容易!你看看!世間人只有搶食物,才饑餓而己,還不是下地獄,如果,今天碰到饑荒,你們搶到食物,唯一那條面包是你們活命的地方,你們會拿來給師父吃嗎?可能嗎?那時候已經忘記了,你已經最後了,你有剩下,你一定會分給我,因爲吃不完,會臭酸嘛!對不對?要不然就是搶到一塊,搶了幾個小時才搶到一塊,你就說:吃!剝一半,剝差不多叁分之一吃,你食量比較小,不然,叁分之一給你,要就拿去,不要就算了,我還叁分之一要給你,別人還搶不到,對不對?那時候我就要忍辱負重,不食嗟來食,甯願被餓死,電視在報導,庫德族在搶食物,我就想:有一天,我慧律法師也這麼潦倒的時候,我是要放著等死,還是要跟人搶,若我穿這套衣服跟人家搶,搶得到吃的嗎?馬上被扯得沒袖子。所以,想起來,我講這些不是廢話,是叫你珍惜,珍惜學佛的因緣,珍惜今天的福德因緣,珍惜這個福報,今天電視報導的,因爲沒有食物、沒有醫療,庫德族每天以十幾個人死亡的速度在死亡,一天十幾個人死亡,大家好自爲之,《華嚴經》裏面講,當勇猛精進,度一切衆生出離生死之苦,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所以,如是八事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所以,如果要紹隆佛種,就是要慈悲一切,大乘普濟代衆生受苦,我們的心裏一定要發這種心,我們如果做不到的話,最起碼你不要傷害衆生,你要先學師父一樣,我發過願:我今生今世絕對不傷害任何一個衆生,他傷害我,他與我有仇,他對我忿怒,我都認爲我前世傷害到人家,前世傷害到人家,像建國中學的校友會寄資料來,邱先生寄資料來,他裏面寫了很多宗教的看法,我是覺得他的字眼比較刺眼,我就寄了兩本《佛心慧語》,兩冊,兩部的《佛心慧語》給他,他看了很高興,剛剛打電話給我,他說:慧律法師!我們都是建國中學的好朋友,您是好的傑出的校友,您是不是能夠給我批評幾句。我說:我不夠資格,不過,我現在要告訴你的,人家一個宗教家,出家二十年,對宗教的曆練、體驗,都不敢稱爲專家,而我們只是一介凡夫,用自己的標准來衡量一個宗教家,因爲,他裏面有寫到牧師跟法師的種種,我就告訴他:不應該這樣子的看法,我說:今天我們覺得客觀,我們講實在的還是主觀,因爲,我們人沒有所謂的客觀,人所謂的客觀,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角度、自己的背景說我們很客觀,其實我們所談論出來的還是透過主觀的意識,人沒有破除我執以前,沒有客觀可言,我說:我們叁度空間從哪裏來,從zero,如果這個零,原點本身不存在的時候,我們所有的標准都不存在,我們今天用自己的標准來衡量,是因爲就我們所知道的,我們的能力所能判別、批判的來面對對方,所以,我希望說,雖然我們有一犀利的筆,但是,如果專家看起來會覺得….,不是很傷心,或是覺得很可怕,是覺得你很可憐,你很可憐,所以,他叫我批評,我說:我不夠資格批評人家,我自己覺得我很差,我一無是處,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優點,我的文筆可能沒有你那麼好,但是,我不會寫文章,大做文章去攻擊或者傷害任何一個人,我不會這樣子,我絕對不會,因爲,人的立場上不同,所以,後來我就贊歎他,說:你有你的立場,你有你了不起的地方,就憑我一個凡夫俗子,或是一個宗教,獻身于宗教來講,我覺得我不夠資格批評你,不過,如果你不想要別人傷害你,對你有不同的看法,那麼你的字眼不要用得太刺眼,謙虛總好的,也可以保護自己,因爲,人家出家二十年,或者是牧師修…,出家二十年了,對宗教的體認總是比你深,你沒有宗教的體認,你就大做文章,來,有一點看法不同,我覺得這個不太適合,談一談、談一談,他還能夠接受,還能夠接受,我要是把那本,《佛心禅話》寄一本給他,他可能不曉得看得懂、看不懂,《佛心禅話》我已經校對兩次了,要出書了,如果真的修行人,看到那本,他會昏倒,這支都會動,你看看!我自己看了都迷死了,真的,那個詞句之美,簡短有力,每一句都是本性上的東西,不過,那種書籍在外面賣不出去,看 不懂,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誰看得懂,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你聽得懂嗎?如果,真的要想修行的人,你買師父的《佛心禅話》,單刀直入,不會羅嗦,你看到那一篇,詞句真是迷死人了,棒(日語),我都校對完了,校對完了,可以開始准備印書了,單刀直入一本才一百塊,裏面若悟到一句,就非同小可了,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十集

  裏面若悟到一句,就非同小可了。

  底下,你們翻開經文,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複還生死度脫衆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衆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這個字都很簡單,精進行道要慈悲修慧,這個慧是最重要的,這個慧才能照亮,這個慧就像我們的眼睛,這個慧就像我們白天的太陽,晚上的月亮,這個慧就像我們的燈光,在黑暗裏面,你一定要靠燈光,所以,這個智慧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乘法身船至涅槃岸,法身,佛有法身、報身跟化身,法身就是無相,如果,你要問:師父!法身是什麼?是因爲一切法無相,盡虛空界、遍法界,智慧充滿著宇宙,一片光明,不得已強名法身,勉強安插一個名叫做法身,那麼報身呢?報身就是修無量的慈悲喜舍、智慧,有了莊嚴的色身,這個叫做報身,我們這個叫做業障身,我們這個是臭穢、汙穢、不淨的,臭穢的身體,男衆的身體還好,女衆的身體還很麻煩,有漏身不清淨,每個月還有四天到一個禮拜不清淨的日子,這個叫做業報身,所以,女衆是有漏身,不堪成就佛道,不過,堪成就念佛之道,所以,女衆往生的人多,自己覺得業障深重就拼命念佛,男衆覺得業障很輕,竟然不用功,所以,發現往生的竟然女衆比較多,女衆也比較好教一點,但是,女衆的胸量小,胸量小,所以,爭執會比較多,報身就是用大智慧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空,所以,他能夠施舍,什麼都舍,包括他的煩惱也舍,感情也能舍,爲什麼?他知道只有舍這一條路才能完成佛道,同學們!我現在講一句話你們牢牢記住,世界上沒有一種執著的佛,世界上沒有執著這個情、執著這個欲,可以成佛道的,不可能!只有舍,舍掉得失的觀念,舍掉男女,舍掉感情,然後,升華成慈悲,舍…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