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八大人覺經▪P5

  ..續本文上一頁無常法一觀,今天痛苦,明年,明年就沒有這些事情,所以說我們恨一個人,其實使自己痛苦,傷害一個衆生,使自己神魂顛倒,聰明的人才不會去傷害衆生,日子好過,因爲無常嘛!那麼我們受到侮辱,無常嘛!受到贊歎,無常嘛!今天有錢,無常嘛!今天沒有錢,也不會一直停留在無錢嘛!哪一天,你又可能變有錢,這個無常,非常的好用,你走到哪裏就用這兩個字,沒有一個地方不會解脫的,你才不會爲了一個男朋友,哇!苦啊!苦啊!不曉得怎麼辦,他要離開了,我把我的生命,大半寄托給你,你那個負心的人,就不會男女在那裏膠著狀態,痛苦不堪,很難,沒有聽到佛法,哪一個人有這種智慧,我今天沒有聽到佛法,我完蛋了!我是一個很有感情的人,會死的,我一定會死的,我一定穩死的,沒有救!今天聽到佛法了,沒有關系!獨行不相送,千山我獨行,廣東的,不相送,所以,佛法就是獨行道,你自己自來,你自己去死,誰都不能取而代之,所以,我們因爲愛他,而我們不了解無常,所以,弄得自己焦頭爛額、困惑不已,這個無常好用,我們恩恩怨怨就是無常,讓時間來流走你的痛苦,讓時間來彌平你的創傷,創傷,所以,我們悟到無常,就不被假蔽,就不會被它遮蔽起來,遮蔽起來,要自覺覺他。

  再來18頁,[經:梵意頗繁],梵意頗繁,什麼叫做梵意頗繁呢?這個經從這個梵就是印度的意思,包括很多,[華意常由],華意就是…,因爲我們中國,常常因爲根據四書五經,經就所謂聖人講的,其實印度話叫做修多羅,修多羅,所以說,中國話,因爲都是把四書五經,認爲是聖人講的話,因此把佛講的話也當作經,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佛經、佛經。

  “經”包括四種意思,四種意思,哪四種意思呢?46頁,經:修多羅,梵語修多羅,[譯義甚繁,簡舉“貫攝常法”],好!翻過來,18頁,把筆拿起來,

  貫寫“:”,我要開始解釋,貫底下寫一個:名句文義,就是貫穿所謂的名相、句子,而構成文章産生義理,叫做名句文義,這個就是貫的意思,貫的意思,貫通整個經典,名句,句子、文章或者是義理,名句文義。

  攝就是,攝就是攝受的攝,攝受的攝,寫四個字,凡,攝凡夫,第二個字,外,外道,外道有因緣聽到佛法,他也會轉迷成悟,也會改變過來,只有那些無知的外道,執迷不悟的外道,而不肯放下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說:師父!人家有個收音機的某某人,他講經說法都很贊歎您,可是,您爲什麼一直排斥他。我說:我不排斥他,我在告訴你,不是贊歎我慧律法師,就可以把佛經講錯,我甯願你誹謗我,你要把佛經講對,也不願意你贊歎我,而你把佛法講錯了,你誹謗我,是一個人,你贊歎我,然後把經典亂講,你誤導千千萬萬的衆生,你要弄清楚,不是我沒有風度,不是這樣子,不是說你今天贊歎我,就可以造惡業,你可以把這個正法講成邪法,不能夠這樣子,你贊歎我,我就縱容你講外道邪法,其實,他講的也不可能是正的,因爲,一個人…,一般人一聽,就知道那個是邪的,不是正派的,雖然,有的人在講:噢!他在電視也講,在哪裏也講,我說:沒有關系!他不講,人家還不曉得他的缺點,這沒有什麼關系的,除了那些鄉下的,年紀五、六十歲的人會聽他的話,稍微有一點佛學素養的人就知道,他根本就是有問題,一聽就知道,他很多地方講錯了,都是自己編的,自己亂講的,你甯可誹謗我,沒有關系!但是你法一定要講正,誹謗我的罪過小,法講錯了,罪過很重的,那種重,你負擔不起,邪知邪見誤導無量無邊的衆生,你斷衆生無量無邊的慧命。第叁個字權,攝受這個權,第四個就是實,權就是權菩薩,方便權巧的菩薩,實就是佛的實智,證悟到空,權是講有,實是講空,所以,攝凡、外、權、實。

  常呢?把筆拿起來,寫四個字:叁世不易,過去,現在,未來永遠不改變的就是常,經典就是永恒不變。

  法,把筆拿起來,寫四個字:十方同遵,十方諸佛共同遵守的,離開了十方諸佛所製定的,講的這個法,你永遠不可能成佛,所以我說:正法、正法,什麼叫做正法,就是正知正見的法,你要是講他,說他講錯了!他就會說:唉呀!你講你的就好,何必誹謗別人,然後,他就會說:有一個年輕人,有一個年輕人在講經,他只講自己對而已,別人講的都不對,我有這樣講嗎?悲哀!很悲哀!人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錯誤,愚癡,什麼叫做愚癡?你曉得什麼叫做無知的定義嗎?無知的定義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叫做無知,什麼叫做愚癡?愚癡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愚癡叫做愚癡,錯誤並不可怕,對不對?人家好意勸告,你要趕快改過,講經說法有無量功德,但是,你至少要看佛教講的經典,你至少要看正法的經典,在那邊胡扯亂講,所以說:經的意思就是貫通名句文義,攝持了凡夫、攝外道、攝權、攝實,常就是永恒的道理,叁世不易的道理,經典就是十方同遵的法,十方同遵的法。

  再來,[譯者簡介],譯者簡介,我們今天,譯者簡介就把它講完,然後[安世高]這一張,下個禮拜一定要帶來,這一張很重要,這張很深奧,其實這張不容易看得懂,這張是古文,很深奧,安世高,我們簡單看一下,譯者簡介:安世高,[後漢桓帝時來洛陽],把筆拿起來,桓帝是西元166年,約1746年前,大約1746年,一千八百多年,所以說,來到了洛陽,[沙門]就是出家人的通稱,修行人統統叫做沙門,中國話叫做[勤],勤修戒、定、慧,[息]就是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息滅內心裏面的貪、嗔、癡,是[安息國王太子,讓國],讓國就是把這個王、國家,讓給他的叔叔,後來出家來中國,太子讓國[于其叔],就是把這個國家的政治、政權,全部都交給他的叔叔,[出家來華]:來中國,[安息後名波斯],就是[今之伊朗],[譯、四方各有專名],東、南、西、北叫做四方,各有專名就是由一國的語言,翻譯成另外一國的語言,北方成爲譯,所以,[北方翻者]統統叫做譯,我們現在的翻譯、翻譯,就是這個意思,由一國的語言,翻成另外一國的語言,這個就是譯,譯,諸位把那張安世高法師傳略拿出來,因爲這張相當難,不容易看得懂,就是《佛說八大人覺經》譯者的簡介,那就是安世高,[安世高法師傳略,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子也],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幼以孝行見稱],從小的時候,他就很知道孝道,[加又志業聰敏],加上他本身很有志氣,而且很聰明、很敏捷,[克意好學],這個克就是盡,他學習一件事情都是很盡心盡力在學習,[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棕達],外國的典籍以及七曜,七曜:所謂的星、月、日,星辰這些…,七曜,就是有光明叫做曜,日、月、星有光明,如同現在我們叫做觀星望鬥,瞻星望鬥,觀星望鬥這一類,通天文的意思,七曜就是天文五行是金、木、水、火、土,醫方是醫術,異術就是特殊的一種技能,別人沒有辦法的,就是靠著一種超越,我們一般人能力的一種(技能)叫做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棕達,連飛禽走獸的聲音他都能夠了解,[嘗行見群燕忽謂伴曰],有一次,曾…,嘗就是曾經,行見就是有一次他在走路的時候前面飛來一群燕子,燕子,群燕就是很多他突然就告訴他旁邊的人,忽謂伴曰,[燕雲,應有送食者],說燕子…,一群燕子飛過來告訴我,等一下有送吃的東西來,[頃之],經過一會兒,[果有致],果然有人送來東西,果有致[焉],果然有人送吃的東西來,[衆鹹奇之],大家都覺得實在太不可思議了,燕子從前面飛過來,就知道有人送吃的東西來,這真不簡單![隽異之聲早被西域],這個隽就等于加一個人字部的俊(儁),才智超過常人叫做隽,所以,隽異之聲,就是他的才幹、智慧,超過一般人,早被西域就是很早就風靡了整個西域,西域當然就是指印度那方面,他是伊朗人,[讓國出家修道],讓國就是讓出國王的位子叫做讓國,出家修道,這個平常人不要說讓出一個王位讓人家做,平常的人讓出一個科長讓人家做就不可能,不可能!我們哪裏有那種雅量,說把國王的位子讓出來,這不可能!把生死列爲最重要的一個課程,這種心多了不起!沒有嫉妒,他知道行道才是人生無上的理想,安世高,這個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把他的國王位子讓出來給他的叔叔做,這是何等人?我們能嗎?我們爲了幾塊錢都爭得面紅耳赤,[博曉經藏尤精阿毗昙學],博曉經藏就是精通佛講的經藏,博曉就是廣泛的了解,所謂叁藏法師,尤精阿毗昙學,阿毗昙就是論藏,論,可見安世高這個人絕對是辯才無礙,精通論是不得了的,[既而遊方遍曆諸國] 。既而遊方遍曆諸國,因爲他是辯才無礙,遍曆諸國,所以,那個時候[以漢桓初年到中夏],這個漢桓帝初年,把筆拿起來,在西元166年,我查過資料,桓帝初年就是西元166年,距于今天一千八百,差不多叁十多年,[通習華言],通習就是說貫通,這個習就表示能力很強的意思,華言就是中國話,[宣譯],就是以前在翻譯的時候,他把它宣講出來,底下的人就把它記起來,速記,把它記起來,把梵語改變成中文,然後底下有人把它筆記起來,這就是宣譯的意思,口把它誦出來,叫做宣譯[諸經,多有神迹],神迹就是不可思議的事迹,[自稱先身已經出家],先身就是前世的意思,自己了解前世是一個出家衆,[有一同學多嗔],其中有一個好同學,多嗔就是脾氣非常之壞,[分衛值施主不稱],分爲就是剛好,剛好遇到一個布施的人,施主就是拿東西給他,他好像不恭敬,施主不怎麼好:不稱,安世高的朋友,一個同學不高興,不高興:嗔恨心很重,[每辄怼恨],這個怼就是怨恨的意思,怼(dui),怼恨就是怨恨的意思,[高],這個高就是安世高,高[屢加诃柬],就是勸告他:某某人!你的脾…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