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早期的翻译,早期的翻译,[不分题七例],一个顿点,[文三分],什么叫做不分题七例呢?翻72页,翻开72页,72页就是我们佛经的题,有时候只有人,比如说《维摩诘经》,那就是只有一个人,法,就是一个法,喻,比如《狮子经》,像狮子开口一样的,法就只有一个法,《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一个法,莲华就是一个比喻,所以,人,[单三式]的意思,就是[单人],或者是[单法],或者是[单喻],[复三式]呢?复就是两个以上叫做复,[人、法]立题,或者是[法、喻]立题,或者是[人、喻]立题,立这个题目,比如说佛也是人,阿弥陀也是人,啊!这是一个人,《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法,莲华就是比喻,法跟比喻,所以,总共还有一个叫做[具足一式],就是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单三有三个,复三有三个,人法、法喻、人喻也有三个,具足一式,三加三加一就是七,这个就是七种立题,好,翻回来,翻回来,所以,不分题七例:七种立题,文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早期的译法就是缺少这个,[章节],不过,这个章节[亦有三部],分成三个部分。
第十七页,本经大致,我们讲到大旨,这个大旨就是一经的宗旨,底下笔记要做快一点,略开为始,本经的纲领,重要的意思,可以分为十个角度来讲,
一、 为了世法虚幻故,了就是了解的了,为了世法,彻底的解决世间法,了解这个世间法,虚幻故,为了世法虚幻故,所以,应诵《八大人觉经》。
二、 为显无为真常故,为显无为真常,这个无为就是涅槃法,不生不灭法,为真常故, 就是我们有一个不生不灭无为真常,真就是真假的真,常就是常常的常,真常故,为显无为真常故,所以,应诵念《八大人觉经》。
三、 《八大人觉经》的宗旨,是为什么?什么是《八大人觉经》的宗旨,第三个宗旨,为破恶,破恶恼修慧故,为破恶恼,为了破除这个坏、恶,恼:恼害的恼,烦恼的恼 ,修慧故:修这个智慧,这个第三个宗旨,《八大人觉经》的宗旨。
四、 为离欲患净行故,为离开欲望的祸患,患就是一个串,两个口,中间再一横,底下再一个心,为离欲患净行故,修清净行,为离欲患净行故。
五、 为示耐苦守道故,为了开示,我们要耐这个苦,世间本来就是这样子,为示:开示的示,耐苦:忍耐这个痛苦,守道故,这是《八大人觉经》第五大宗旨,为示耐苦守道故。
六、 为劝解兴慈故,劝告的劝,解释的解,复兴中华文化的兴,慈悲的慈,故,为劝解兴慈故,劝解的意思就是说这世间已经很苦了,不要再结恶缘,我们应该兴起慈悲心,来救度众生,为劝解兴慈故。
七、 为明大乘心愿故,说明大乘心愿,修菩萨道的人的心愿是什么?《八大人觉经》就是告诉我们,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第八知的……,我刚觉刚讲了心愿,心愿底下画一杠,就写个:命,命的底下写个:果,写个果字,刚刚16页要补上去,所以,我们讲到第七,为明大乘心愿故,这个宗旨刚刚没有讲到,第八觉知,心愿底下一个:命,生命的命,命的底下一个括号:果,果报,果报的果。
八、 为圆诸佛果觉故,《八大人觉经》的宗旨,第八个就是要圆满诸佛果觉,觉悟的觉,诸佛果的觉悟,是我们众生最究竟的一条道路,所以,我们为了圆满诸佛果的觉悟,每一个人必须要诵念《八大人觉经》。
九、 为度众生离苦故,为了度化众生,离开这个娑婆世界的痛苦,为度众生离苦故,这是《八大人觉经》第就个宗旨。
十、 为施教化与乐故,与就是所谓参与的与,为施教化与乐故,不是娱乐喔!与乐就像选举的举,中间不一样,那个与(與)字,为施教化,为了实行教化与乐,给众生快乐:与乐,不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予,不是那个,就是选举的举,底下没有一个…,那个给与的与。
17页,解[释]这个[题]目,佛:大家都知道自己觉悟、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大人]又作[大雄],所以,我们寺庙安放、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地方,我们都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就是[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知道人家所不知道的事情,众生所知道的,佛都知道,佛知道的,众生没有办法知道,能人所不能,这个能人跟忍辱那个忍,是同样意思的,佛菩萨能够忍受,有那个能力,一切的逆境我们没有办法,所以,忍人所不能忍,佛有办法,我们众生实在没有办法,众生只要两句话,他就会受不了,他希望别人尊重他的自尊心,可是,他从来不愿意去尊重别人的自尊心,他讲的意见就是绝对对,别人只有接受他的看法,他从来不接受别人的看法,这个不是大雄,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僧团要做僧羯磨,取决于多数人看法跟意见,能人所不能,再来就是[办大事],我们办大事大部分都是指大企业家,而佛办大事不是这样子,大企业那是小事,[了脱生死]这是大事,[广度众生]这是大事情,所以,我一直再三地劝告诸位!世间什么你都可以慢慢来,生死这个大事,你不能慢慢来的,有因缘碰到佛法,你就死执不放,不可以放下来,不可以的,而且也不能抛开,抛开,你说修行人苦,我告诉你!不修行的人更苦,茫然不知所措,生死疲劳苦,今天我们学佛,我们念佛,我们虽然苦一点,可是我们有目标,我们有目的我们要解脱生死,世间人苦有什么目的?大吃、大喝、大玩,迷迷糊糊,是吧!你说他有什么可追寻的?有什么值得我们这样去执著的?所以,佛陀说: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做重复的工作,重复的错误,重复的愚痴,为什么?男人有男人的执著,女人有女人的执著,我们每天都是做重复的工作、重复的错误,什么叫做重复?早上起来,吃饭、大便、上班、下班、煮饭、煮菜,过着婚姻的生活,晚上睡觉,看着、看着电视,睡觉,看看报纸了解一下,每天都这样,每天,他没有觉悟到,我生是怎么来的,我死又往哪里去,我这样迷迷糊糊的生,难道要迷迷糊糊饿死吗?迷迷糊糊的来,什么都不晓得难道说你就让这个生命,这么可贵的生命就这样子结束吗?你不想想看,你要透视吗?就像我读大学的时候,我隔壁的同学,我劝告他:你要好好的学佛,唉呀!来世没人看到,我现在活得最快乐就好了来世没有人看到,谁看到?没办法!他姓游,我们也不好意思讲他什么,他有他的看法,所以,因此,一个人没有碰到佛法是大不幸,一个人碰到佛法,不知道用功是大大的不幸,大大的不幸,迷迷糊糊,也不赶快求求看,能不能开悟,开悟可能比较困难,我看,多念佛,最起码的东西要多念佛,这个才是办大事情,所以,圣者说:地球的事情,一切的事情都是那么地肤浅、幼稚,地球的一切事情,我们地球的一切事情,都是那么地肤浅、幼稚,为什么?一切法无常本不可得,所以我们人是很值得同情的,不学佛的人不是可恶,是可怜。
不学佛的人不是可恶,是可怜,再来,[觉],觉有[破迷启悟、不被假蔽],不被假相所遮蔽,所遮蔽,[自觉、觉他],《华严经》云,《华严经》说,这四个字你们写起来,《华严经》说: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这句是赞佛,赞叹佛,奇哉!大导师,奇哉!太了不起!太伟大了!大导师就是佛,自觉能觉他,自己觉悟又能够让众生觉悟,孟子曰:大人者,就是解释这个大人,什么是大人呢?正己而物正者也,正己就是能够修正自己,而,而且的而,物正,物质的物,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物,东西那个物,物就是众生的意思就是以…,什么叫大人?能够修养自己,改变自己,正确地启发自己的智慧而更能够让一切众生走上正途,正己而物正,一切众生都能修正,这个就是大人我们一般人就是享有名利、事业,这不成为大人,这只是一个世间的伟人,不是圣人,那么我们众生都被假相所蒙蔽,假相就是苦的,世间是苦的,世间是空的,世间是无常的、是无我的,他把这个苦的当成快乐的,认为有快乐可追寻,追寻到最后,就难免落入失望,同学们!这个世间,你只要追寻,到最后一定是苦的,有求必苦,不可能快乐,为什么?无常嘛!第二个就是空,我们被假相所蒙蔽,而不知道它是缘起性空,所以,我们无法停止这个造业,我们无法停止造业,我们拼命地造业,拼命地追寻,我们被这个无常,把它当作是常;永恒的,永恒的。所以,在没有学佛的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智慧去看破那种感情,看破那种欲望的东西,实在没有办法,也不晓得怎么调适自己,唉!如果十多年前,我们有这个无常,就不会神魂颠倒,痛苦不堪、自我折腾,就不可能会这样子,这个佛法真是太棒了,佛法真是太棒了,我一听到佛法,我恍然大悟,这个才是我人生要追求的,是不是?这个才是我一生一世所向往的真理,你做大企业,讨十几个老婆,你又代表什么?开一间百货公司,大企业你又代表什么?你能逗留在这个世间多久,这个无常真是一帖清凉剂,但观无常,处处解脱,今天,公司行号,人家侮辱我们,你就想:明天就不存在了,今天,你失去了另外一半,你就无常,你就不会生活不下去了,你就不会弄得非自杀不行,你就不会困扰、痛苦、折腾,你就不会情绪低落,你也不会所谓的爱你也深,恨你也深,一个人独自徘徊,独自徘徊,没有这一套的…,这个无常,当你悟到无常,就没有得失的观念,得到的东西,你也不会太高兴,因为,这个都是暂时的,失去的东西,你也不会很痛苦,因为这个都是暂时的,这个无常真是一帖清凉剂,好,很好用,很好用,以前,我开车被撞到,三字大明咒就出来了,大明咒,因为,他们都听得很清楚,现在撞到了,就说:唉!反正这修理一下就好,时间总会过去的,哇!那种…,所以,不懂无常法就像水沟不通,会发臭,会耿耿于怀,你知道吗?被塞住,塞住,也不懂得无常法,得失的观念太强烈,内心会痛苦,塞住,你不晓得怎么样放下,你用…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