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惑就是[一見惑]跟[二思惑],[齊修六度],同時修叫做齊修六度,意思就是《八大人覺經》的正宗分,最主要的要破見惑還有要破思惑,同時要修六度萬行,世間無常,世間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只要沒有脫離六道輪回,統統叫做世間,那就是叁界,所以,這裏的世間就是指叁界,欲界是動法,色界、無色界是不動法,這個不動,不是如如那種不動,而是意識暫時伏,沒有什麼起作用,所以,修有禅定的功夫,叫做不動法,欲界叫做動法,色、無色叫做不動法,世間不管動法、不動法都是無常,所以,這世間你要觀照無常,接觸這個國土也是無常,本身四大也是無常,五陰也是無常,世間是苦的,國土也是苦的,四大也是苦的,五陰也是苦的。世間是空的,國土也是空的,四大還是空,五陰還是空。世間是無我,國土也是無我,四大也是無我,五陰也是無我。這個無常、苦、空、無我,可以運用在任何的世間、國土、四大、五陰,統統對,所以,苦谛,你要認識清楚,這個世間是多麼的苦,你首先一定要先認識世間,你不認識世間,你不知道這個世間的苦,你怎麼會想離開這個苦呢?我們這個世間已經很苦了,所以,修行很苦,但是,不修行的人更苦,迷迷茫茫的過日子更苦,修行的苦有目的,可以了脫生死,可以解脫,而世間迷迷糊糊的苦,一點目的都沒有,你說你喝酒,喝一喝,嘔吐,再來喝,喝一喝又去嘔吐,再來喝,哪有什麼快樂的東西,那是折磨自己賭博已經賭得沒有錢了,然後做莊的,再借你賭,再借你賭,賭得一屁股債,人家抓老婆去當老婆了,你非賣老婆不行,人家來要債,要殺,打打殺殺,本來賭博是希望得到快樂,卻惹了一身的禍,一夕之間傾家蕩産,衆生在追求這個樂,不知道節製,那苦就會跟在後面,苦就會跟在後面,放聰明一點吧!不要爲了一點點小小的欲望,而搞壞了你的前途,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個國土就是一切有情所安住的地方,有淨土跟穢土,淨土跟穢土,國土危脆,這個國土(tu),有的人念國土(du),都可以,這是破音字而已,國土就是一切有情安住的地方要是聖人居住的叫做淨土,凡夫住的叫做穢土,這四種國土在經典隨時都會提到,叁界:凡聖同居土,第一個,凡夫跟聖人所居住的國土,聖人看這個世間是淨的,凡夫所看的世間是穢的、汙穢的,所以,閻浮提是凡、聖同居之穢土,凡夫是業報來的,聖人是願力來度衆生的,統統居住在這個地方,一個是業力來的凡夫,一個是願力來的聖人,都同樣住在一起,聖人是要來度凡夫的,所以說,凡聖同居比如說,兜率的內院,西方的極樂,那麼這統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方便有余就是在娑婆世界已經斷了見、思二惑,阿羅漢舍掉色身,死了以後,所生的國土,他是在叁界之外,這個方便有余土,爲什麼講方便?方便就是不是真實的有余就是還有留一些迷惑沒有斷,還有法執,有余就是還留有一些法執沒有斷這叫做有余,意思就是說藏覆了中道實相的無明根本惑,所以,他還有很多的法執沒有斷,只是暫時的斷見、思二惑,方便地安住在還有剩下法執的地方,方便就是暫時,只斷了見、思二惑所以,還有留一些法執沒有斷,就是暫時住在方便有余土;第叁個呢?就是實報莊嚴土,斷一分無明菩薩所生的地方,他因爲斷了無明就見自性,這個都是初地菩薩以上,也叫做初地菩薩以上,圓教的初住菩薩以上,斷無明,他的道,真實之道,是在無礙自在的國土,無礙自在的國土,就是無量的莊嚴相,小橋、流水、蓮花,統統是非常的神通自在,衣食無憂,房屋…,實報莊嚴土所居住的地方,完全都是有些大菩薩,我們沒有辦法;再來,常寂光淨土,全部斷掉根本無明的佛所居住的地方,其實根本就沒有這種地方,常寂光淨土是什麼?一片光明,所以說,常寂光是理上的土,凡聖方便實報是指事相的土。常寂光淨土,根本沒有這種地方,因爲哪裏都是,就是法身、常住、寂滅、光明之土,哪裏有什麼真正的常寂光淨土,常就是永恒,寂就是煩惱斷盡,光就是無量的智慧,常寂光就是叁種角度和合而成來形容佛的境界,常:亘古不變,無始無終,寂:永遠寂滅,不生法如如不動,光:無量的智慧。佛就居住在這叁個角度。
所以,總論這世間一切萬法,不出色法跟心法,色就是有形質,有阻礙的,沒有直接的用,這叫做色法,四大、五陰中的色陰,這都是屬于色,心呢?反過來說,沒有形之礙,沒有阻礙,而有知覺的用,這個叫做心,經典裏面常說五陰中的受想行識,這個識陰就是指這個,所以,色心就是五陰,四大有實四大,有實在的四大,有假的四大,地大,地大性堅,它的性是堅硬能夠支持萬物,比如說,我們身上的骨頭;地,山河大地統統是指地大,性能夠堅持、支持萬物。第二就是水大,水大的性濕,地大的性是堅,堅硬的堅,水大的性是濕,濕性的東西,能夠收攝萬物,可以滋潤萬物,收攝,提手旁再叁個耳朵的攝(攝),收攝萬物。火大呢?性屬于暖性,熱氣嘛!能夠調熟萬物,要是沒有太陽光、火,沒有光,植物就沒有辦法生存,像南極、北極,那怎麼能夠栽種,南極、北極冷到零下五十度,沒有溫度怎麼可以調熟萬物,不可能!所以,火大性暖能調熟,調就是使物能夠成熟。風大性動,動性的東西吹來,能生長萬物,就是性動能生長萬物。地大性堅能支持萬物;水大性濕能收攝萬物;火大性暖,溫暖的暖,能調熟萬物;風大性動,能夠生長萬物。我們所看到的是假四大世間所稱的地、水、火、風叫做四大,這個四大又分成兩種,第一個叫做內四大,一個叫做外四大,所謂的內四大就是指我們正報的身體,正報:這個色身就是我們的正報,外四大就是說包括山河大地,也統統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
我們加一個大就是範圍,把這個範圍擴張,大就是指天地萬物,無非都是這些,四大統統是苦,這個苦,爲什麼四大會讓我們很苦?因爲它有分段的生死,分段的生死就有苦苦,我們只要有這個色身,已經很苦了,生、老、病、死,還加上天災人禍,加上天災人禍,火車跑一跑脫軌了,遊樂場所的百貨公司坐一坐、坐一坐,掉下來,被機器壓死,世間真是苦:苦苦,壞苦:凡是一切樂境到最後就會變壞,所以,師父一直再叁強調,這世間並不值得我們這樣追求並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你不要老是看別人不順,別人要逗留六道生死,你爲什麼…,你是一個解脫的聖人,你爲什麼要看人家不順?譬如說樂境到最後會壞,你也不必羨慕哪個人,他會跳舞,他有錢、有名、有利,這不值得這麼羨慕的,到最後都會變壞。行苦就是刹那之間生滅,叁苦,所以,一種苦就是分段生死,六道衆生,一個是變易生死,所以,世間如果總稱就是一個苦,但是,兩個苦就變成分段生死,還有變易生死苦,變易生死是菩薩境界的轉變,要是講叁個苦就變成苦苦、壞苦、行苦,要是講八個苦就變成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個苦,生、老、病、死,這個愛,愛,生、老、病、死,一聽就懂了,四種苦。
愛別離:跟所喜歡的人離開,那這就是感情甚至,我們肉體的苦,我們能忍受得住,能夠忍受得住,這種愛別離的苦,誰都忍受不住,除非沒有感情,你說愛別離,他就受不了,發瘋,從以前,我們中國的歌裏面,對不對?就會看得出來,望害的母親,我看了那部片子,她的兒子出去出海,出海就不回來了也沒有消息,不曉得死,也不曉得活,統統不知道,他的母親就站在海港,每天都在那裏等,等了十幾年,從年輕人等到老,至于我,我就不會這樣我會再生産,既不知死、活,幹脆再生一個來看,不然,光是想就會想死,唉!人的思緒沒有辦法,這種執,就算你得到你兒子,你也是要死,所以,愛別離的苦,我認爲那是比生、老、病、死還苦,苦啊!
怨憎會,怨憎會就是說碰到不喜歡的人偏偏碰到,有的人結婚以前,精挑細選,拼命地挑,一直挑,挑到後來嫁人,每天都打她,我告訴你們!婚姻是沒有保障的東西,不是那一張結婚證書就可以看得出來,沒有辦法!不過,有個先決條件,要先選擇,選擇,如果,女的選男衆,你們是在家,我們今天是針對在家,女的選男衆,第一個看他的老實,老實,最好不要選很會講話的人,選比較不會講話的人,老實人,你可別選像師父這種,師父這種的比較麻煩,拖著團團轉,幸好,我們有學佛,我們若沒有學佛,也會亂七八糟,幸好,我有學佛,所以,人的眼光,如果,他沒有結婚以前,他有賭博的習慣,或者是說,很花天酒地的習慣,晚上不回來的習慣,逃離家庭的習慣,千萬記住!他說要改,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一千個人裏面,沒有辦法改一個,所以,這種男孩子就不要嫁給他尤其是揮霍無度的男人,要小心!女衆要小心,揮霍無度就是不會節製,那完蛋了!所以,我們不要找一個很有才幹的人,但是,最起碼要找一個很老實的人這是最基本的,男孩子要找女孩子,特別小心,很簡單!第一個你去看她的房間,她的房間如果很會整理的,這是先決條件,你家就有救了,不然,進去像被槍射中,亂七八糟!這很簡單!進去一看,這個女衆很清潔,房間幹幹淨淨,先決條件就很好,第二個,在家裏是不是很孝順她的父親、母親,第叁個、講話的嗓子是不是稍微降低一點,第四個不要選到很凶的,不然,該死了!再來,就是會替你省錢的,節省,會節省,再來,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和睦相處,跟鄰居和睦相處,所以,我告訴你!要選媳婦或是選妻並不是很困難,你只要看她的平常生活,如果,這個人跟所有的人都不合,你就連看都不用看,沒有那麼會做人的,一個人跟全村莊吵架,全村莊跟她一個吵架那個都不用挑,她會…,就不必選了,連看都不要看,女衆很簡單,你說這個人做人跟人家沒有一個合得來的,你說這個人能夠結婚嗎?遇到那種算是衰,沒辦法!不過,婚前跟婚…
《佛說八大人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