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依无行,皈依而不修行的叫做皈依无行,在佛经里面讲,常常讲佛的弟子,你们是师父的弟子,这个弟子怎么写呢?把笔拿起来,弟跟子两种意思不一样,弟:学在师后名弟,子:道从师生名子,再讲一遍,弟,我们称自己是弟子,弟是什么?学在师后,师学得比较前面,学在师后:我们的学习是在师父的后面,这个叫做弟。子:道从师生,你的道力从师父而生,我们因为师父,所以,我们了解人生的无常,我们内心里面也不会去伤害众生,也不会没有得失的观念,日子就一天、一天的…,过着很愉快的日子,所以,道从师生名子。佛的弟子按照僧跟俗的分别,分出家跟在家的分别,如果,按照性别就分男、女,四众,出家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家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有的人讲七众,七众就是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还有四种优婆塞就是三皈、五戒、菩萨还有梵行,有的人把七众变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有的人把七众改变成这样子,无论如何,总是佛的弟子,所以,一般来讲,只有分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常常以这个角度来分,在这里要注意的,所谓优婆塞、优婆夷,这个一定要解释,按照我们现在来讲,你们应该称为居士,应该称为居士,而人家这个优婆塞、优婆夷,只有在泰国,还有佛在世时才有,这个优婆塞、优婆夷,哪一种情况才叫做亲近三宝的在家居士男、在家居士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佛在世的时候,他们都不拿钱,泰国现在的比丘也不拿钱,不过,泰国现在因为,台湾的法师去,而且受到大乘的薰习,那天,泰国的比丘来,我供养他两千块,他也拿去,所以,他们也收红包,他们也收红包,现在也拿了,是不是泰国有分,我就不晓得,真正的优婆塞、优婆夷就是带在身旁替师父收红包的,师父没有饭吃,他就会去…,师父没有水果,他二十四个小时都注意师父缺少什么,现在不行,现在你到泰国看看,现在是工商业的时代,在家居士不是像佛陀那个时代大家都只有务农,对不对?务农的时间做一做,就没事情了,就可以在师父的旁边,现在的在家居士哪有办法,所以,与其钱让你拿,不如我来拿,我为什么要派一个人,老是二十四个小时跟在屁股后面替我们拿钱,这个不是It”s very trouble 吗?这不是多余的麻烦吗?没有办法!所以,真正的优婆塞、优婆夷,一定要在旁边。
好!把笔拿起来,我现在讲,优婆塞有三种解释,第一、叫做清信士,清楚的清,信仰的信,士:将、士、象、车、马、炮那个士;二、叫做近事男,接近的近,事理圆融的事,男生的男,近事男;第三、叫做善宿男,善:善良的善,宿:宿命论的宿,住宿的宿,再讲一遍,第一叫做清信士,第二叫做近事男,第三叫做善宿男。我解释一下,清信士,清就是离过之名,离开这个过失,因为,信为入道的根本,清信士是指男子的通称,如果,女众就女,叫做清信女,清就是离开一切过失,连在家居士他也持戒律,也离开一切的过失,信为入道之根本,亲近三宝。第二叫做近事男,近事男就比较好解释了,亲近奉事三宝的男子,近事男,亲近而奉事三宝的男子。第三叫做善宿男,善宿男就是住…,离三宝很近而住宿,能离破戒,就是说他住在三宝的旁边,他不会去外面胡搞乱来,他也不会去做杀生、偷盗、邪淫的工作叫做善宿男,所谓善宿就是他选择道场旁边,最好的选择就是善宿,很会选择他住的地方:善宿,为什么?你亲近三宝,你当然就会听经闻法,你就不会去破戒,不会去杀、盗、淫、妄,是不是?
再来,佛的弟子大致就解释到这个地方,[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常于昼夜],常于昼夜就是功无间断,至心就是亲切真诚,至极之心,印度分成[六时],中国分成十二个时辰,而西洋分二十四个时辰,,印度分六个时辰,就是早晨、日中、日没,早晨就是六点到十点,日中就是十点到下午二点。日没:下午二点到下午六点,白天是分这样子。初夜分就是(下午)六点到晚上十点,晚上十点到凌晨二点是中夜,再来凌晨二点到凌晨六点这是后夜。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四个钟头一个时辰。而我们中国是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那么这个就是两个钟头、两个钟头…,这样子,子时就是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西洋是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所以,常于昼夜六时[念念相继],非常精进的修行。
《佛说八大人觉经》第三集
非常的精进修行,诵念,[至心]就是[纯],纯就是没有杂念,[诚]就是发自内心,诵经的人能够这样子,那是最了不起!纯就是不杂,诚就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专一],[合而不背],什么是合而不背?意思就是说不违背,很能够冥合理念的境界,合而不违背他的心灵,[诵念],[诵谓背述]背着念,倒背如流,[念谓存心],心里存在着诵念,《佛遗教经》里面就讲,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白天的时候,你要多做一些善事,诵经、持咒、拜忏,或者是布施、朝山等等,做做功德,勿令失时,不要让它失去这个时候,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就是我们的精进包括初夜、后夜,也不要废除掉。
中夜诵经,以自消息,就是说中夜我们有能力就诵经。以自消息,消息的意思就是说得到一点消息,能够破除这些烦恼,消除我们的习气,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念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千万不要因为睡眠,睡眠,因为睡眠而误了我们一生一世的大事,像我以前在看经典的时候,我一天的睡眠没有超过三个半钟头,差不多,最多差不多四个钟头,以前我在看大藏经的时候,一天看十四个钟头,十二到十四个钟头,其他就是因为太累的时候不行,起来绕佛,念念佛,不能一直看,看了会受不了,会受不了,现在就不必这么用功了,差不多经典都看懂了,也不知道要看什么,所以,看一看就复习,看一看就复习,差不多这样子,大致上还可以,不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所以,成功的条件还是要有…,成功的背后还是要有条件的,还是要吃苦的,所以,这条路是师父走过来,我也是希望徒弟能够精进修行,不要使睡眠误了我们一生一世的大事,有的人睡起来是很可怕的,那个电话响不醒,闹钟叫不起,要请送葬的到前面奏乐,这样他才会醒,不然,那种睡眠很厉害,睡得像死猪般,那种睡眠是很可怕的,真的,有的人真的很可怕,那种睡眠,睡得…,若口水快流下来,马上又吸进去,很厉害,睡得不醒人事,口水快流下来,又吸进去,很行,我这个人一生一世,睡眠是非常少,我一定要到凌晨,最快、最快,除非是很累了,要不然就是十二点、一点以上,最少的,所以,我现在要学习尽量改变这不好的习惯性,虽然睡不着,把电灯关掉,慢慢的学习,实在也很难,在心理学里面有这样讲,在生理学里面也这样讲,说:睡眠少的人,智商很高,因为神经衰弱,睡眠很长的人,大部分都是愚痴的人比较多,我看到这样,我很安慰,智商低的人,大部分的人睡眠会很长,会很长,智商高的人,IQ很高的人,智商高的人,大部分的人,睡眠就是很少,这当然不晓得是根据什么,我那天看到报纸这样统计,他们说那些为政的人,智商都很高,尤其那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睡眠几乎是一个钟头、二个钟头,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研究到不眠不休,几乎变白痴,有某个科学家,他家里养了两条狗,两条狗,因为他研究到已经忘我了,然后,他家有两条狗,他开了两个洞,为什么?大洞给大狗走,小洞给小狗走,他不晓得小狗也可以走大洞,已经研究到…,已经变成精神病了,开一个洞就好了,开大一点嘛!给大狗、小狗走嘛!他忘记了,他开一个大的洞,给大狗走进来,然后又开了一个小的洞,给小狗走进来,你看,那个精神有没有正常?有一次有一次,他很口渴,很口渴,他的午餐,午餐人家拿来,拿来,午餐就拿来放在旁边,他一直忘记了,他只觉得口很渴,口很渴,拿起来就喝,喝了就放在那个地方,一看,看到深夜,他的侍者来的时候,一看,哇!吓一跳!他整个嘴巴都是什么?都是墨汁,他忘记那个是墨汁,不是可乐,他忘我了,他一喝,他也没有生病,你知道吗?一个人用功到达无我的境界所以,这个无我的境界就是这种情形,一个科学家就到无我的境界,你说一个修行人,是不是应该更加精进?他为了研究世间的科学,就达到忘我的境界,连喝墨汁他都不知道,所以,勿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
现在翻开15页,15页,我们来念一段经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我们讲到这个地方,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简单解释一遍,世间是无常的,我们所居住的国土是很脆弱的,意思就是山河大地、天灾、人祸随时会有变化,四大苦空就是地水火风,五阴无我,五阴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真正的自己,生灭变异,生生灭灭刹那之间都在变化,虚伪无主就是这个世间不是实在的,是虚伪的,是我们的错觉,不是实在的东西,心是恶源,心是造恶的根源,因为起心动念嘛!形为罪薮,你内心里面去起心动念,形为罪薮,这个形是我们的身体,是造恶的一个集合,这个薮是低洼而集中的地方,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你只要好好的冷静观察,就知道这个世间并不可爱,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刹那变化,是苦的、是空的,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样追求,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样执著,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样放不下,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么强烈得失的观念,在这个世间实在不值得我们去留恋它、去痛苦它,那么这样子的观念,谁对你好,谁对你坏,就是无常嘛!是非、善恶、得失、贫富、好坏,那么你说,值得我们这样追求吗?
我们先看…,再翻开来19页,[别明]就[等]于[正宗分],[求破二惑],这个二…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