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P23

  ..續本文上一頁話實在是確確實實。所以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的心若是清淨,那麼就沒有地獄。所以你現在問:有沒有地獄?有沒有人間?師父剛才說那個故事,就是要讓你了解,到底有沒有人間,人間對他沒有妨礙,沒有作用,他隨時都可以解脫,這個人間對他來說,有或無都沒有作用,他隨時都可以解脫,得大自在。所以解脫的人,就沒有地獄,沒有解脫的人就有,唯心所造。

  【問:受罪衆生有佛性否?】

  是不是有佛性呢?

  【答:亦有佛性。問:既有佛性。正入地獄時佛性同入否?答:不同入。問:正入之時佛性複在何處?答:亦同入。】

  我們有佛性,也是跟我們同入地獄。

  【問:既同入。正入時。衆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答:佛性雖隨衆生同入。是衆生自受罪苦。佛性元來不受。問:既同入。】

  爲何我們這個佛性不受苦呢?(【因何不受?】)

  【答:衆生者。是有相。】

  有相的東西,

  【有相者。即有成壞。】

  成壞就是四相的簡寫,成、住、壞、空,凡所有相都是生滅法,都是有成有壞,但是

  【佛性者。是無相。無相者。即是空性也。】

  因此我們修行,若是想成佛作祖,我們修行,若是不想成佛作祖就沒有話說,若是想修成這個佛性,成佛作祖,就要修無相法。無相,就是永遠不執著,永遠沒有高低上下,如同虛空一樣,充滿著智慧。

  【是故真空之性。無有壞者。】

  我們的本性是真空,是無有壞者。

  【喻如有人于空積薪。】

  積薪這個【薪】就是薪柴,25:34我們所謂的薪柴,薪就是一種木柴,燃火的木柴。積薪,就像我們堆積木柴,把它一直往上疊起來。

  【薪自受壞。】

  點一把火使它燃燒,燒到最後,木柴全燒盡了,薪自受壞,木柴到最後全燒光了。

  【空不受壞也。】

  虛空絕對不會受影響,不會說薪柴燒完之後,虛空就破了一個洞,不會這樣。

  【空喻佛性。】

  空比喻爲佛性。

  【薪喻衆生。故雲:同入而不同受也。】

  這句話就很管用了,如果說我們今天不起一念,不起一念,畢竟空,空一切法,無相、無作、不起心、不動念、無壓力,那麼今天我們所住的這個世間,對我們完全沒有作用。煩惱的衆生,這個色身變成一種負擔,有智慧的,開采這個佛性的聖者,這個色身變成無量的妙用,他應該如何利益衆生,他就會去做,所以說首先就是理念要正確,理念要清楚,理念要正確。學佛第一步,就是要正知正見。若是沒有正知正見,很容易就被他人所轉了。以師父的立場來說,我的觀念:哪一種情形能使佛教興盛呢?弘法利生。在這個世間,唯有弘法利生,才能使佛教興盛、大興,我有這個肯定的理念,靠這個願力支持著,發菩提心,27:36我每一天都祈禱,我一定要使佛教興盛,再來就不重要了。外面的人贊歎我,我要講經弘法,佛教才能興盛,我一樣要做啊,你誹謗我,我一樣要講經說法。爲什麼?這樣佛教才能興盛啊。不受影響,這樣你的理念才正確。我們的理念正確,我們的願力支配這個因緣,學佛第一件事,要學不被他人所轉,成佛作祖就不困難。如果說你的理念,你的理念不正確,情緒很容易受到幹擾,那就是對空性的思想不了解,對徹底的畢竟空的空性不了解,因爲不了解,你才會這樣。譬如說師父今天要開這個素食超市,或者是要做這個一切佛教的這些百貨,我的觀念就是佛教要這樣做,推廣文化,你就是要這樣做,推廣素食,讓一切衆生能夠得到利益,你講什麼統統沒有關系,理念要正確。不是爲我個人,一切爲佛教,無所不做。所以因爲我們人的知見不同,差距也不同,眼光、遠見也不一樣。當時我要裝設電梯,人家就說:出家人裝設什麼電梯?修苦行都來不及了。今天若是沒有裝設這部電梯,那就淒慘了,舉辦一次拜叁千佛法會,光是搬蒲團就會累死人了,幸好有這部電梯。我堅持要做,他就一直告訴我:不行,叫我不要做,我說一定要做,裝這部電梯不是讓我坐的,這部電梯的用途不是這樣。你想想一個人要搬幾塊蒲團,得從一樓到七樓來回爬樓梯,還沒搬完就累倒在地了。我堅持要做,他就誹謗,說我浪費。我說:不要緊。你講什麼都沒有關系。今天要是沒有裝設那部電梯,那些老弱殘兵就慘了,爬上七樓時就昏倒了。接下來我說:整棟都要安裝冷氣。他說:沒見過大殿在裝冷氣的,哪間寺廟那麼好命,修行還有冷氣可以吹?正好考驗大家的耐力。我說:話不是這樣講,有些人的身體會發出這個陣陣的香味,四、五百人在共修。我說:現在事情還沒發生,我們就應該未雨綢缪了,而不是事到臨頭,一陣陣的汗臭味飄出來了,那時候才想要裝冷氣,已經無從裝起了,因爲你沒有管線,你沒有那個管道啊。要裝設冷氣,人家反對,你想想看。到今天我們在共修,六樓、七樓那麼多人受八關齋戒,有些人拜得滿頭大汗,你說要是沒有冷氣,真的受得了嗎?冷氣不是要讓你享受的,是要讓你調節你身體的溫度,使你能夠更加的精進,他們卻都往享受的方面想。我說:要是裝來我慧律法師睡覺時獨自享受,用幾百噸的冷氣准會冷死,變成冰棒了。你要考慮人家是在做什麼事情,人家發心是什麼,不是你想像的這樣子啊,也一樣反對。現在我要鋪地磚,打算鋪大理石。他就說:不需要啦,經費已經不夠了,還鋪這種東西,拜佛的地方,簡單就行了。我說:不行,極樂世界黃金鋪地,我還沒有那麼奢侈,我只不過用大理石鋪地而已,爲了供養佛陀,不要緊,我辛苦一點,我去化緣也沒關系。結果現在完成後,大家看到都贊歎:師父,這個大理石鋪得很漂亮。我告訴你,我們人就是墨守成規。我們人,你有智慧、你有遠見,你看得到佛教將來的趨勢,這才是厲害的人。要跨出佛教的創新,他一定要面對這個沖擊。我今天說要開超市,人家就誹謗:出家人做生意,你腦袋壞掉了。他就是不知道那個是整合佛教的力量,他根本就不懂人家在做什麼。你講沒有關系,日久便分曉,沒關系。從前我一開始做水陸時,我用電視打廣告,人家就說:慧律法師真學雜費,還用電視廣告。結果現在呢,誹謗歸誹謗,結果現在佛教的節目、佛教的活動,都用電視廣告,那就是學我們的。我從前講經的時候,講得很風趣,講得很幽默,humor,很幽默。人家就說:講經這麼沒有威儀。結果現在所有法師都學這種方式。人就是這樣,當你要跨出第一步的時候,你一定有阻力,時間一久,人家就能認同:這個法師實在很偉大,腦筋真的非常好,智慧真的很高,他能夠有遠見。你想想看,佛教將來會蓬勃發展,人口衆多,吃素的人很多,而我們佛教的資金都外流,都被一貫道的賺走,可以這樣說,你不整合這個資金,你要等待什麼時候?佛教將來走的路線,一定是獨立自主,一定要走向獨立自主,就是自己要有生産路線,不必靠別人,否則每一個信徒會很痛苦,現在的佛教徒很可憐,也很痛苦,因爲一年、一個月當中,有的人會接到十幾張邀請帖,不曉得到底去哪一間道場?今天接到要拜梁皇忏,明天接到水陸法會,後天接到佛七,沒多久又接到地藏法會,接帖子接到都怕了。因此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要以空一切法。空一切法就是說,你的胸量放得很大,放下,你不用怕別人誹謗,該做的你就去做,但是你做的先決條件,就是要爲衆生、爲佛教,不是爲個人,你就盡力去做,縱然失敗了,也非常有價值。今天我若是說把整排店面都買下來,開到倒閉,我也甘願,要我去死也沒關系,死了反倒清閑。我拿講堂去抵押,抵押還不出錢被查封了,頂多就是不要講經,因爲你們不支持我啊,查封了也好,我正好可以休息。這間講堂可以貸款五千萬,想借到一億都行,我拿這間講堂去借錢,借不到錢就讓它查封,沒辦法,你們不支持我。大家都不用聽經了,各人走各人的路。還沒有那麼淒慘啦,很多人都准備要標會了:師父,不要緊,我標會來借你。好,真的,我聽了很歡喜。佛教的事你不做,你要做什麼事呢?雖然一百萬、二百萬借給師父,沒有利息可拿,不過你有功德,能做功德,對不對?就是這樣子。該做的就是要做,不要受人家影響。學佛也是這樣,要記住:你今天,你今天來學佛,你聞到正法,你有一個好的道場,你就不要受人家影響,我就是堅持到底,至死不變,別人說什麼都沒有用,那麼你已經往生一半了。如如不動,你說什麼都沒有作用,我就是一定聽師父的話、聽佛的話,我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對了。就像師父這樣。今天那一個團體來到這裏,任何一部遊覽車來到這裏,花蓮、臺東、中和、永和、臺北、美國、新加坡、加拿大,包括日本、澳大利亞、歐洲、澳洲來到這裏,第一句話就說:【師父,你的錄音帶不得了。】36:08我聽了之後很安慰。大陸、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聽錄音帶?不知道啊。你沒辦法去統計啊,根本無法統計。譬如在新加坡,錄音帶一出來,copy出來,擺出來馬上賣完,沒辦法,來不及製作,一出來就賣完了,一出來就賣完了。從前我去演講的時候,新加坡只有七萬佛教徒,現在是七十萬,增加十倍。分身千百億釋迦牟尼佛,非常驚人,佛教一直興盛起來……我們的人生就有意義。爲什麼?師父今天就是一個看法,堅持到底。雖然說這是老生常談,這就是要告訴諸位,你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用空性的思想,不要受到任何人的影響,要堅持你的理念,學佛第一步就成功一半了,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你堅持到底,你的學佛已經完成了一半。下面,空性喻佛性,薪喻衆生,所以同入而不同受,所以說:喻如有人于空積薪,薪自受壞,空不受壞。【空】就比喻爲我們的佛性,【薪】就比喻迷惑的衆生。所以衆生若是入地獄,雖然入地獄,但是佛性不受影響,同入而不同受。

  【問: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叁身。幾個識共成一智?幾個識獨成一智?】

  有幾個識共成一智?有幾個識獨成一個智呢?

  【答:眼耳…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四十二章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