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P26

  ..續本文上一頁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報跟智慧。

  【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

  妙觀察是爲了度衆生,成所作智也是爲了度衆生,所以他一定要應用在應化身裏面,妙觀察就是第六意識轉變成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變爲成所作智,共成化身。

  【此叁身亦假立名字分別。】

  法身、報身、應身,這叁身也是假立名字,意思就是說也是假設的,爲什麼呢?平等嘛,同一個體性嘛。

  【只令未解者看。】

  只是令不了解的人看。

  【若了此理。亦無叁身應用。何以故?爲體性無相。】

  體性無相,從無住本而立。

  【從無住本而立。亦無無住本。】

  也沒有那個所謂無住的本,從無住本而立。無住是我們的根本,修一切法無住,不執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即是無住,修無一切法,也沒有無住的觀念。

  【問:雲何是見佛真身?答: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

  這句話很重要,不見有無,就是見佛的真身,你要認識佛嗎?很簡單。在這個世間上,有也不執著,無也不執著。有,你擁有很多,譬如說像師父這樣子,我擁有好幾十個男衆徒弟,擁有百萬的徒弟,0:29有,但是不執著,等于沒有一樣。爲什麼?眼睛一閉,什麼都沒有了,短暫,刹那之間變化。無呢?我沒有像世間人那麼富有,雖然叁餐過得去,也沒有像世間人這麼多,世間人有的,我統統沒有,沒有,我也不會感到很自卑。所以說擁有你身上一切的東西,你不覺得那是真正的有,世間爲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間是暫時借我們用一下的,不是我們的,世間爲我所用,非我所有,那就不是真的有了,無也不必煩惱,因爲無的東西正好修行,無反而輕松。我沒有男朋友,才不會患得患失,對不對?我沒有錢,沒有錢,妄想就比較少,雖然窮,日子也是很快活。我沒有轎車,沒有轎車也能過日子,不會對有産生執著,不會對無産生自卑,自卑感,那麼你想了解佛,就是如如不動,安貧樂道,你始終就是如如不動,有也不會感覺有,無也沒有自卑感,這樣日子就好過了。所以我告訴他,甯可不做生意,就是一定要來聽經聞法,他偏偏不肯。聽經聞法叫做賺錢,知道嗎?賺智慧之財。在座諸位,不論你的事業有多忙碌,不論你從事于哪一種行業,你都要盡量抽出時間來聽經聞法,能抽出時間來聽經聞法的話,只要幾句話,就能讓我們過得很歡喜。下面,

  【問:雲何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答:有因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亦不存。既不存無。有從何得。有之與無。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滅也。但離此二見。即是見佛真身。】

  答:有因無立,2:49這個世間有的東西,就是因爲無而立。譬如說:那個人很有錢。就是因爲有窮人,才說有富人,對不對?有對立,你就會很痛苦。有的時候,你就很高興,無的時候,你就很痛苦,有跟無就是對立的東西。你爲什麼是女衆?因爲你不是男衆。爲什麼我是男衆?因爲我不是女衆。所以用對方來襯托對方,互相來顯示這個相。爲什麼講那邊?因爲不是這邊。你爲什麼是講這邊?因爲不是那邊。這樣說來,就是互相標榜,互相對立,互相襯托的存在。但是因爲互相標榜,互相對立,互相顯示,所以它沒有自性,離開了彼,就沒有此,對不對?因爲有彼跟此,由彼顯示此,由此顯示彼嘛,所以說:有因無立。有的東西,就是因爲無的東西而建立。但是我們人就是因爲沒有透過這一層智慧。在有,就強烈的追求有,在無,就産生了自卑感,就是這樣。無因有顯,你說無,無就是因爲世間有的東西,而顯示出來。譬如說空,虛空,說虛空無相,就是因爲有土地,有外在形相的東西,而顯示虛空,所以無因有顯。本不立有,有的東西,當下本就是虛妄。這句話要注意聽,本不立有就是說,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有,因爲有本身就是幻化不實在的,是因爲緣起無性的,本來就不可以有這個有的觀念,無當然就不存在了,因爲緣起本來就是性空,有的東西,本來當下就是緣起性空的東西,就是無自性的東西,所以本來就是不立,就是本來就不能說它有,知道嗎?本來就不可以說它有,因爲有是一個幻化的東西,本來你就不能說它是有的東西。無亦不存,當然無就更不能安立了,無當然就是不能存在。既然不存在一個無,有是怎麼立呢?意思就是都是無自性,都是無自性的東西,有從何而立呢?有跟無,相因始有,把筆拿起來。這個因,不是當作因爲的因,也可以當作因爲的因,但是不能當作是因爲的因,相因就是依靠,互相依靠,對襯而起的,相因,互相作爲對方的因,無是因爲有而存在,有是因爲無而存在,這個講因是對的。但是有依靠著無,無依靠著有,所以它才會産生有無的對立的觀念,這樣才對。相因始有,就是因爲互相依靠,才顯示出有跟無的觀念,既然互相依靠,既然相因而産生,這個始有就是産生。既然藉相依靠的條件而産生,那麼當然這就是生滅法,而本性是不生不滅法,本性當體就是空性的東西,緣起、緣起法,當下就是空性的東西,它就不是生滅法了,雖然它藉著生滅法、一切因緣法而立名,但是它當下就是空性,所以它當下就是不生不滅。有跟無是對立的東西,當然這就是生滅法。只要你離此見,但離此二見,就是見佛真身。爲什麼要離此無跟有的見呢?因爲衆生不是執有,就是執無,因爲離此二見,就破一切執著。但離此二見,有跟無。我們眼睛所見的,是不是全是有跟無?你注意觀察,眼睛見到的,是不是有跟無?耳朵聽到的,是不是有跟無?都是這樣。普天下之間,你只要會運用這句話,但離此二見,那就什麼都解決了,什麼都解決了。有,今天你遇上很多麻煩,沒有,沒有什麼麻煩。對不對?沒有什麼麻煩。有當下就是空的東西。你今天很有錢,也不是真的有錢,你擁有一切,也不是真正擁有一切,都是短暫的,刹那生滅的東西。因爲你若是想見到佛性,你就不能執著有跟無。而我們眼睛所見到的,會産生強烈的追求欲,就是因爲有跟無,我們今天就是落入有跟無,所以才這麼吃力!所以你們去逛百貨公司,跟我去逛百貨公司,心境就不一樣了。那天我才去逛百貨公司,我也是這樣走,走走走……逛超級市場,走上一圈,做市場調查,這樣走走走,從頭到尾走上一圈,我都沒什麼特別感覺,完全一樣。那是羅馬磁磚,那是玻璃,玻璃做得很漂亮,還有茶杯,那些花紋實在是設計得很美,家俱、床鋪,爲了什麼呢?爲了吸引衆生,所以要這樣。要是一個修行人,我那天才去逛大立,大立百貨公司,然後又去看大統超市,超級市場,super market,走走走,要是問我:你有什麼感想?沒有!都一樣。要是有優點就學起來,然後運用在我們這裏,因爲衆生需要嘛,衆生需要。眼睛所看出去的,完全一樣。禅宗裏面說:雖整日吃飯,不著一粒米。雖然整天在吃飯,不執著任何一粒米。就是這樣,不著空,也不著有。這個地球洪荒時期的時候,哪有什麼百貨公司,這個地球還沒有創建以前,什麼都沒有。這個地球怎麼創立的呢?這個地球就是由碰撞,科學家說地球怎麼創立的呢?就是太陽噴出來的岩漿,在虛空當中一直環繞,一開始時,地球沒有這麼大,碰撞、碰撞的時候,這個重的金屬會往下沈,那麼這個輕的金屬會往上,所以一直碰撞,碰撞了重金屬,它有吸引力,所以一直碰撞,這個地球不是一下子這麼大的,不是說太陽噴灑出來的時候,就像地球這麼大,不是這樣。這個星球就是這樣,碰撞,一直碰撞,所以我們看地球的表面,凹凹凸凸,高高低低,山高水深,爲什麼?因爲就是撞擊的力量,地層現在還在活動當中,撞擊的力量,它愈撞的時候,這個重金屬就往下沈,輕的東西往上浮,到最後撞擊完的時候,整個地球,全部都是一團火,燒了幾億年以後,幾億年以後停息……停止以後,它會冒那個煙出來,那個煙本身就有水氣,你若是注意觀察岩石,岩石經過加熱以後,就有水滴,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宇宙當中就含有H2O,意思就是你把岩石加熱,這個水蒸氣就跑出來,撞擊的時候溫度太高,它會散發出這個煙霧出來,所以煙霧就一直凝聚在這個虛空當中。所以地球一開始是一團火,一團火,這個煙一直出來,一直出來的時候,凝聚後的外表,變成濃濃很大很大的雲層,形成雲層以後,到最後變成水滴,所以我們的水就是從那裏來,水就是從岩石來的,虛空當中,岩石本身就含有水氣。所以撞擊,撞擊之後蒸發,蒸發成水氣,成水氣以後,經過下七十萬年,一直下雨、一直下雨,下雨雷擊閃電,産生陰陽極,一直下雨,下雨以後,那個世界是一片寂靜,沒有鳥叫聲,沒有蟲叫聲,什麼統統沒有,完全沒有,那個世界就是死氣沈沈,一片汪洋,開始它會吸收,它會吸收空氣當中的這個水氣,吸收空氣的氧,一開始我們這個地球沒有氧氣,那麼一開始就是在藻類,藻類會吸取二氧化碳、其他的製造變成氧,我們生命的來源,就是藻類,生命的來源就是藻類,藻類會吸取不是氧的東西,變成一個氧氣。所以我們今天呼吸的,就是海底放射出來的O2,氧氣一直起來,一直起來……那個這個藻類,一直慢慢慢慢生長,生長到岸邊,到岸邊以後,它爲了適應這個環境,經過幾億年的變化,所以這個藻類慢慢衍生、衍生……它就一直往陸地,往陸地以後,因爲沒有壓力,沒有水的壓力,開始往上突生、突長,就是突蕨類的,突蕨類的這個植物,植物就一直生長……植物爲了保護,所以開始産生鱗片,鱗片保護這個水份,免得被蒸發,13:34這個種子開始一直散播出去。所以這個藻類開始演變陸地,陸地開始慢慢的演變,所以我們的生命就是從水母來的,從藻類來的,從兩棲動物來的,我們人類的鼻祖,是從兩棲動物演化而來的。這就是講到我們這個世間的演變,這說來就話長,你們也沒有讀過物理、化學,聽起來好像很有興趣,不過不…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四十二章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