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P36

  ..續本文上一頁涅槃,即著群魔,你馬上就著魔了,涅槃不可求,求涅槃是生死業啊,哪有涅槃可求?坐著啊無四谛法、無十二因緣、無六度法,一切法畢竟空,用清淨心、智慧心,運用于六根、六塵,放光動地,縱橫自在,一切法無心,一切法無念,若于無念當中起大妙有,是本來面目,沒有妄啊。那麼你想想看,誰才叫做真正的修行人。所以我告訴諸位,不是從外表上看那個修行的,從外表上看不出來。精進無有涯,這才是真正在精進。所以簡單來說,換言之,反過來講,什麼叫做真正精進的人?內心無一切妄想就是佛。內心無一切妄想,才是真正在用功的人,若是著相而求,你就無法修行。

  【問:雲何是中道?答:無中間。亦無二邊。即中道也。雲何是二邊?答:爲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邊。】

  雲何是二邊?爲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邊。有彼有此,就是不離四相,稱爲彼此。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有彼此的心,就是不離四相。所以對于我們內心的變化,或是身體在變化當中,你要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東西,對于外在的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或是對方的一切衆生,現在你面前,你內心用透視的光,將他透視過去,他是一個變化的細胞,一個個體,雖是一個個體,但是事實上,就是沒有真實性的東西,所有一切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一種短暫性的東西,既然是短暫性的東西,我不值得替這個東西痛苦,那麼彼的心馬上就停止,彼心馬上停止。因爲我們有認定對方是真實體,所以我們才會起煩惱啊,對不對?你就是因爲有認定對方是一個真實體,你才會真正起煩惱。你若是透視:連我都不可得了,我這個色身不是真實性的東西,當然對方也是虛妄的,對方既然是虛妄的,在物理學裏面講的,所有的碰撞,只是一個能力的顯現而已,energy=mc2,就是所有的碰撞,只是一個能力的轉換而已,由能量,就是由我們的本性變成意識,一切都是意識的造作,統統在轉換而已,沒有真實性。所以用佛法來說,一切都是業識轉變而已,一切都是我們的業識在鼓動而已,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自己的業,自己的業在鼓動,業力一鼓動時,我的業與共業互相交陳鼓動,因爲我們被無始劫以來,習慣性的錯覺,所産生的推力,所以變成你不得不接受這個業力,變成一種實在是虛妄的東西,你硬把它當作是真的,在當中輾轉、相續不斷,無法擺脫出來。所以在物理學裏面講,就是能量的碰撞,當這個能量消失的時候,它的碰撞就會停止。當我們的業力、業識不停止的時候,這個是非就永遠不絕,四相就一直産生,一直互相薰習,無邊的業識海,轉動這個生死輪,無邊,無量無邊的業識。師父現在正好要開唯識學,正是剛好。無邊的業識一直鼓動,你想想看,你從起床到晚上入睡,你哪一件事不是用意識在做事?哪一件事是用本性?我們哪一天過著很快樂的日子?你說來聽聽看,沒有啊,因爲業識在鼓動。在物理學講,這個只是一個能量的碰撞而已,那是一種虛妄的東西。所以第一點你所要做的,要穩住自己,不要穩住自己的這個肉體哦,也不要穩住自己的心,你用空觀、無生,直接就進入涅槃,也不能作涅槃的想法,這才是厲害的人。若是要修行,這才是真正修行的人。如果沒有這種心境的話,那你就多拜佛嘛、多求忏悔,不然也沒辦法,因爲我所講的無邊無上的覺性之法,就是這樣子,你若是不能體會,你就自己多拜佛,我已經將無上的這個寶劍拿給你們了,你們大家心中都有一支智慧之劍,你不會運用,來找我也沒有用,我已經把答案告訴你們了。下面

  【雲何名彼心此心?答:外縛色聲。名爲彼心。】

  被外面的境界所束縛。哪兩種呢?被色與聲音所縛,名爲彼心。因爲你首先就有我相、人相,你承認它是一個實在的個體,你不曉得它也是虛妄的個體,短暫的。

  【內起妄念。名爲此心。】

  外縛于色與聲音,內縛于妄念,名爲此心。

  【若于外不染色。即名無彼心。】

  你若是對外不執著色法,也就是境界,即名無彼心。

  【內不生妄念。即名無此心。此非二邊也。心既無二邊。中亦何有哉?】

  內不生就是無生,外不染也是無生,就沒有二邊,既然沒有內跟外,那麼中間在哪裏呢?譬如說我坐飛機,從高雄飛到臺北,你坐在飛機上,你說:飛機飛在虛空的中間。往窗外看去,虛空空無一物,飛行到哪裏叫做中間?所以說沒有左右兩邊,當然就沒有所謂中間,處處都是中間。你若是坐飛機,飛機正在飛,剛好有另一架飛機飛過去,你說:飛機在我的左邊。要是坐那一架飛機的人就說:飛機在我的右邊。你就是有左右兩邊,才有一個中間可說。飛上虛空,哪個地方是中間?沒有啊。既然無內無外,中間亦不立。

  【得如是者。即名中道。真如來道。如來道者。即一切覺人解脫也。】

  是令一切衆生覺悟解脫,那就是一切覺人,就是一切都覺悟,解脫也。這一切都是萬法唯心。舉一個例子來說,有一個小姐,這部片子是法國片,一個法國的女郎,她出生于皇宮,皇宮裏的人平時是不能出去的。皇宮都有打獵的地方,有一次她就去打獵,然後有一個英俊的男主角就出現了,但是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平民。法國有一個規定,皇族不可以與平民結婚。回皇宮之後,她整天都一直在思念這個男主角,皇宮裏面吃的是大魚大肉,又有很多女傭、婢女,女傭叫做婢女沒錯啊,有這麼多人服侍,可是她內心就是一直無法忘掉這個男主角,所以那麼好的東西,她就沒有辦法享受。有一天她就決定出宮,跟那個女傭人交代,又拿了很多錢給女傭人。女傭人跟她說:我本身跟在公主身邊這麼久了,你不用擔心,我會幫助你,皇上要是問起的話,你就怎麼跟他講,隨便應付一下。結果她就真的跑出皇宮了,就到處去找。來到一條河邊時,這個男主角在河邊搭了一間茅蓬,不是在那裏靜修,是因爲很窮,用茅蓬來形容窮困比較適當。他獨自一個人在那裏生活,屋裏很簡陋,也沒有什麼東西,他只是靠著打獵、捕魚維生,祖宗的産業就是那塊地,他就在那邊開墾。結果真的讓她找到了。兩人相遇後,就在屋裏簡單的煮些食物,就這樣隨便的吃了一餐,用柴火烤著食物吃,整個臉沾上了灰燼,兩人還是吃得非常高興,晚上就圍著火堆旁談話。皇宮裏绫羅綢緞、婢女,要什麼應有盡有,可是她還是不快樂,屋裏到處都浮現這個男孩子的身影,那麼你想想看,這是不是心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所以你若是慢慢的看這個電影,或是其他一切事情,我們一切人類的表現,都是我們心境的顯現出來,因此我們要了解萬法唯心造的道理。

  【經雲:虛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然一切色空者。即一切處無心也。一切處無心者。即一切色性空。】

  就是一切色法當體就是空性。

  【二義無別。】

  一切處無心,簡單來說,你若是能夠在這個一切境界裏面,保持不起心、不動念,完全清清楚楚,不要多一層的錯覺,那就是佛。我們現在就是多一層的錯覺,硬是要把自己加上一種觀念。簡單來說就是這樣,我們硬是要把這種不必要的東西、錯覺的東西,加上一種錯誤的觀念,扭曲了原態,我們的本性就是看到就是如如不動,清清淨淨,無論任何一切境界、善惡,我們都是歡喜心接受,本性是這種東西。但是我們不是,我們現在因爲不了解本性,所以硬是要把本來的面目把這扭曲掉,因此就一直在生死裏面打轉。簡單來說,一切色法本來就是空性的東西,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法,任何時間、空間所發生的事情,這本來就沒有發生,本來就沒有這種東西,一切法不受,這就是真正的本來面目。你硬是要把自己推上生死的邊緣,佛也沒有辦法。

  【亦名色空。亦名色無法也。】

  意思就是說,一切色法當體就是空性,一切色法,當下就無有法可得,色無法。

  【汝若離一切處無心。得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禅定、見性者。非也。】

  這句話要注意聽,這句話會誤會,我現在讀一遍,讓你們清楚一點。如果離開了一切人事時地物,而以無心的狀態出現,你如果以這種,如果你離開了一切,一切處就是人事時地物,如果你離開了一切處而無心,能夠得到涅槃,或是是解脫,或是是涅槃,或者是寂滅,或者是禅定,或者是見性者,非,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意思就是說,想要離開這個煩惱,而能夠得到菩提解脫,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你若是離一切處,一切處就是,把筆劃在底下寫幾個字:一切處就是煩惱的地方。我們衆生能夠有煩惱,就是一切處都有煩惱,一切處都有是非,都有鬥爭,都有分別心,都有執著,所以一切處。你若是想離開一切處,而修無心,那麼你不可能得到菩提,所以菩提要在煩惱當中,當下去了悟,不能逃避它。所以說,你若是離一切處無心,你能夠得到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禅定、見性者,非也,絕對不可能。意思就是說,當下就是。下面說

  【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禅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這句話再念遍,你就很清楚了,一切處【當下】無心,加兩個字的話,你就了解了,你就清清楚楚,一切處當下,你就無一切心,這就是真正在修菩提,你不必跑到深山林中,不必跑到人煙絕迹的地方,不必跑到玉山,不必跑到阿裏山,不必跑到海底龍王的地方,也不必坐潛水艇,坐潛水艇跑到龍宮修行,都不必。一切處當下無心,統統解決,無量無邊,智慧無量無邊,神通無量無邊,一切佛法統統具足,一點都不缺少。這就是真正在修菩提,這就是真正能夠解脫,這就是真正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就是真正的寂滅,這就是真正的禅定,乃至六度,都是見性之處。

  【何以故?金剛經雲: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問:若有修一切諸行俱足成就。得受記否?答:不得。】

  你只要有修,你就不能成就圓滿,所以無有少法,你才能夠得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若是有修一切諸行,具…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四十二章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