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什麼都沒有了。我問她:你爲什麼要窩在這裏?她說:不然我能怎麼辦?不然師父你告訴我,我能怎麼辦?你告訴我。我看她家裏地上擺滿了整堆的藥草,也不知道是誰割來給她的,一屋子都是藥草。我說:你敷藥草有效嗎?她說:沒辦法,我沒有錢啊。要是青草讓有賣剩的,我就拜托店家,施舍剩余的藥給我敷腳,不然也沒錢買藥。我問她:那孩子的情形呢?兩個孩子的情形,老師有來家裏看過,連老師也難過得流淚,老師答應要幫助孩子完成小學學業,小學的注冊費比較省。我問:那讀國中時怎麼辦?她說:等讀國中的時候再想辦法,不然能怎麼辦?想看病沒錢,孩子讀書也沒注冊費,租房子欠房租,房東又要趕她走。她說:我有時候真想去死,不過又想到這兩個孩子沒有人照顧,要是又回去跟先生一起住,她先生又會每天打她。她先生現在也不知去向,已經離開好幾年了。我們人若是到這種痛苦、絕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到底你嫁人是想依靠丈夫,或是丈夫要依靠你,都還是個未知數。她的腳腫得非常嚴重,我叫她掀起來讓我看看,掀到能掀的地方就沒再往上掀了啦。那條腿實在是腫得很厲害,根本不能走路了。講到一半時,她剛好想上廁所,那時候也沒別人能幫她,我就扶著她去廁所,沒辦法啊,扶她坐好之後我才退出來。我要離開的時候拿了一些錢給她,我拿了一萬元給她,她一直哭,哭了好久好久。我說:這也沒有什麼,只是一點錢,這一萬元你收下來,可以幫孩子買幾件新衣。那時候正好快過年了,快過年的時候。我打聽到這個消息,親自去看她,她就是這樣一直哭,令人很心酸。所以我們人若是不能知足,我常常說,我們人若是不知足,來看看這些可憐的人,我們就會很知足。也沒有房子,丈夫又離開了,自己的腿又斷了,孩子讀書又沒有錢,房東又一直趕她搬家,流落街頭又天寒地凍的,完全絕望。我問她:你現在靠什麼生活?她說:我只有靠投稿生活。靠投稿維持生活。她會寫文章,寫一些文章,她的文字不錯,寫了一些文章投稿,報社就寄來幾千元稿費給她做生活費用。我問她:這樣夠家用嗎?要先算好,要省著用啊,今天只可以用叁十、五十元,要是菜市場攤販有賣不完的菜,就去拜托人家送給我,然後叫我的孩子去撿,去菜市場撿菜回來。跟菜市場的伯父、伯母拜托:你賣不完的菜或是爛菜可不可以送給我?就是去撿菜市場的爛菜回來吃。人若是到這種程度的時候你要怎麼辦?你們曾想過這個問題嗎?所以我常常說:在這個世間不要瞧不起別人,有時候要是換我們遇到這種情形時,就不是這樣講的。我們人若是輕視別人,是我這一生最討厭的人。你爲什麼瞧不起人家?她的情形就是這樣,我把一萬元拿給她之後,她牽著師父的手,一直哭,哭了好久好久,我也不好意思把手抽回來,就讓她一直握著我的手,沒辦法啊。平時要摸到我這只手是很不簡單的,她牽著我,我就讓她一直握著手,她是一直的哭,我是想她哭得這麼傷心,把手抽回來很沒禮貌,手就讓她一直握著,她非常感動,很感動。我就拿念珠給她念佛,拿念珠給她念佛,她看到我拿念珠在念佛0:26她說:師父,要怎樣才能脫離苦海?我告訴她:要念佛、要念佛。她說:好,我一定照做,一定照你的意思去念佛。我們人的苦,說真的,沒有幾個人能體會,那是因爲我們人還沒有吃過很多苦,我們今天一直覺得抱怨,一直覺得不高興、不滿足,那是因爲我們過去的生活太快樂了,現在稍微接受一點委屈就受不了。你去看看師父今天舉的例子,你去看看,腿斷了連吃藥的錢都沒有,還得去撿青草店的剩藥來敷腳,吃飯也沒有錢買菜,要去菜市場撿人家不要、削掉的爛菜,不然你能怎麼辦?你不知足,你覺得委屈,你覺得自己很委屈,你自己覺得別人都欺負我,或是自己覺得:我不應該這麼苦命。不要這樣想,你冷靜。所以說我們很富有,是因爲我們不是很多錢,而是因爲我們要求得很少。你要想一想,你冷靜的想想,這麼可憐的人,她還是一樣過日子啊,那麼我們今天還有時間來拜佛、聽經聞法,叁餐能過得去。夠了,這樣應該要很知足了。這個苦,遇到的人,一般沒有幾個能沖破的。
【樂。】
就比較有辦法了,但是樂時就迷了,容易迷失。
【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
你若是面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風都吹不動你,能夠定下來,很痛苦時,你也不會怨歎;很快樂時,你也不會迷失。雖是凡夫,即入佛位。
【何以故?菩薩戒經雲: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這個戒是包括一切定與慧的意思。衆生若是受佛的戒,當然定與慧就存在。若是有佛的智慧、有佛的定、有佛的戒,這就入諸佛位。
【得如是者。即名解脫。】
解脫,這就是解脫的人。所以戒者解脫心。解脫之心叫做戒,能得自在叫做戒,不是外表。受佛之戒,心得自在,縱橫無阻,無障無礙,這就是真正持戒之人,即名解脫,
【亦名達彼岸。】
達彼岸就是了脫生死的彼岸。
【超六度。】
超六度,也就是完成了這個布施、持戒、忍辱……般若,這六度。
【越叁界。】
跳出六道輪回。是
【大力菩薩。】
你是很有力量的人。是
【無量力尊。是大丈夫。】
因爲你不受一切影響,你永遠是這樣。
【問:心住何處即住?】
我們的心到底要放在哪裏安住呢?
拿筆劃起來,下面這一句要劃兩條紅線,劃叁條紅線也不要緊,因爲所有的修行就是在這一句話。
【答:住無住處即住。】
住,第一個【住】字叫做安住。安住于無所住之處,就是于此安住下來,就是安住于心無所著。那個無所著,就是我們應該安住的地方。這句話要注意聽。住于無所住處,這樣就讓心安住下來。我們一般所說的安住,是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定點。沒有,沒有定點。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住于無所著之處,這就是我們應該安住的地方。
【問:雲何是無住處?答:不住一切處。】
不住一切處。注意。一切處就是時間跟空間的交會,叫做一切處。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環境,你完全無所著。
【即是住無住處。雲何是不住一切處?】
什麼情形叫做不住一切處呢?什麼情形叫做不安住于一切處呢?
【答:不住一切處者。不住善惡。】
不要認爲我在做善,別人在造惡。我們就想:他負他的因果,跟我們的因果沒有關系。不要執著善,也不要執著對方是惡。下面。
【有無】
這是對立的名詞。不要執著世間所有的形相,也不要執著一切無的東西。你說:我修行已經修到無相了。你又執著一個無相,還是變成有。或是說我身上沒有錢,我一直告訴人家:我沒有錢,我很可憐。這樣你也是執著無。執著無,也同樣是一種執著。
【內外】也不住。
內就是內心的起心動念。【外】就是能讓我們安住的外境。內是指心,外是指境,簡單來說就是心、境不著。【內】就是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一切念無所著。
【中間。】
中間是實無中間可言,方便說稱爲中間。沒有實在的中間這個名詞,因爲有左右兩邊,才有所謂的中間。
【不住空。亦不住不空。】
不執著一切法是空。因爲當相即道,事相不壞理體。這個空就是屬于理,不安住于空理當中。也不住不空。不空就是事相。也不要執著這個外在的事相,不空就是事相。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也不要執著理,也不要執著這個外在的事相的不空的東西。所以說:不住空,亦不住不空。
【不住定。亦不住不定。】
如果我們在修行,修到某一個階段,我們覺得心很清涼,很安祥,我們就起一個歡喜心:我已經修得很不錯,我現在的心很定了。那也是一種執著,也不能住,就是不能執著于一個定。你執著定,就是認爲自己很有修行,修到很有心得,感覺心可以定,已經不受到影響了,連那個念頭也不可以有。連認爲我修行已經得定的念頭也不能有。也不住不定,就是一直執著不定。譬如說我們的心散亂,也就一直執著,一直恨自己:我怎麼這麼沒用?我怎麼這麼沒用?我爲什麼不能定下來?我爲什麼不能定下來?那個也是痛苦。所以不住不定,連那個不定也不要執著。
【即是不住一切處。】
下面劃起來。
【只(上面竹下面固)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
答案就是在這裏。就是這個【不住】兩字,這就是我們安住的地方,答案就在這裏。而我們今天爲什麼會痛苦?你就是有住啊,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孩子讀書的成績差,你就一直希望孩子功課好,可是孩子不聽我們的話。有住啊,住于孩子身上。你有住,你就有煩惱。今天你有很多錢,你就會想:我現在很有錢,大家見到我都尊重得像老大,要尊重我叁分。有住,住于自己有錢。我今天很有自卑感:我長得這麼醜,幸好文殊講堂還肯讓我來,幸好師父不會瞧不起我。有住,住于什麼?住于自卑感啊。或是認爲自己很厲害,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總是瞧不起別人,有住,住于驕傲啊。我們人若是有住,驕就隨之産生,應該無所住,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那麼就無所住。我一無是處,沒有什麼優點,無所住。人家說:法師你很了不起。沒有,你比較了不起,大家都很了不起。所以這個不住一切處就是住處。所以我告訴諸位,想要修行,只有兩句話而已,兩句話而已。若是真的想修行,一句就解決了,這就是我們應該安住的地方。
【得如是者。】
你若是能做到這樣。
【即名無住心也。】
這就是無住。那麼【無住心者是佛心。】
要劃起來。你若是想了解佛的心,就是一切無所著,放得下,而且是真正放得下的人,真正放得下的人,這才是了不起。
第二集
【問:】
我們這個無住心、佛心,
【其心似何物?】
是什麼東西呢?
【答:其心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去不來。】
沒有去也…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