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十疑論》譯解 10▪P3

  ..續本文上一頁在母腹中時,由臍帶與母體相連,並從中吸食養料。人類胎兒生長發育是在母親的子宮裏,爲了使新生命能在子宮中“著床”生長,子宮壁的內膜會周期性地發生變化。當子宮形成並排出卵子後,分泌的黃體酮使子宮內膜增厚和充血,以備接受及滋養受精卵之用。如果卵子在排出後未能受精,子宮只分泌少量雌激素和黃體酮,使子宮內膜不能維持現狀而剝落,血液與破碎的粘膜由子宮腔排出,褐色臭穢不淨,一般每月一次,便是“月經”。

  如果卵子排出後,男女交媾、精卵結合,形成了受精卵,受精的卵細胞就開始不斷分裂,在輸卵管中慢慢進行鞭毛運動,十四天後侵入子宮壁,黃體酮使子宮內膜繼續增厚,保護胎兒,不再脫落形成月經。胎兒這時通過臍帶和母體相連,所吸收的正是母體化出來的血,這就是“食啖不淨”。

  若是受精卵未能正常發揮鞭毛作用,著床的位置不在子宮以內,而是停留在輸卵管等子宮以外的地方,胚胎在這個位置發育長大,這叫做“子宮外孕”。由于子宮外孕的受精 卵不可能像在子宮內一樣正常發育,如果未加以手術的話, 孕 卵生長到—定程度便會破裂,造成腹腔內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過去沒有手術條件的情況下,宮外孕破裂出血時,孕婦會突然腹痛,大量出血,甚至死亡。哎呀,怎麼講不完了﹋好像在上婦産科一樣﹋加快速度了。

  「五者日月滿足,頭向産門,膿血俱出,臭穢狼藉,即是初生不淨。」

  而是來經過二百八十天的成長期,産期到來,胎兒頭部沈向産門,頭會先出來,這就是俗語所說的“媽媽生你時是倒栽蔥的”。如果是手腳先出來就麻煩了,這叫做橫生倒産,緊急的情況下由于已經無法手術,只好故意製造手腳的骨折,就是先將骨頭折斷,拖出來後再接好 ﹋說得當像當過産婆一樣﹋不過出生的時候的確是汙血淋漓,狼藉一片,出世時仍然是極不清淨。

  「六者薄皮覆上,其內膿血遍一切處,即是舉體不淨。」

  剛出生的嬰兒體表只有一層薄薄的皮膚,體內包裹的都是膿血汙穢,舉體都是不清淨的。

  「七者乃至死後胮脹爛壞,骨肉縱橫,狐狼食啖,即是究竟不淨。」

  胮,音 p ā ng ,浮腫的意思。縱橫,指骨頭和血肉都分開了。有機會可以到墳地去看一看 ﹋有一些無人撿埋看顧的屍骨就是這樣。從前我在出殡的隊伍裏打銅鑼,也有吹打的道士,不過我不是道士,只管敲打,“當、當、當”的的一次也能賺十元錢。快要入土的時候就要在死人旁邊吹奏一通。那時跟進墳墓以後就看到有些沒有蓋好的棺材,未撿好的骨骸就暴露在外面,不得入土,真是可憐!說實話,要是稍微用心觀照一下也不至于這麼慘。苦啊,世間真是唯苦無樂。

  「自身既爾,他身亦然。所愛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厭離,常觀不淨。若能如此觀身不淨之者,淫欲煩惱,漸漸減少。若能如此觀身不淨之者,淫欲煩惱,漸漸減少。」

  觀照自己的身體是這樣,同樣要觀照他人的身軀也是如此。我們所貪愛的種種境界,男歡女愛之身,究其實不過如此,常常觀照這些不清淨,從而深深生起厭離心。若照這個次第漸漸觀照下去,淫欲煩惱就會逐漸減少。

  「又作“十想”等觀,廣如經說。」

  “七想”如上所說,“十想”也相差不多。(注,十想乃:一無常想、二苦想、叁無我想、四食不淨想、五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七不淨想、八斷想、九離想、十盡想。)

  「又發願,願我永離叁界,雜食臭穢、膿血不淨、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此謂厭離行。」

  發願希望我能脫離叁界,發願得淨土法性平等之身。雜食指食用菜、谷、動物等,佛在《 大智度論 》中講:“(如來)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是肉身,非是筋骨系縛之身。”意指佛乃金剛不壞之身,無有內髒 , 猶如金丸。既然佛陀不需要飲食,所以佛化緣回來的飯,都是供養天人鬼神,自己食用是爲了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從而示現出平凡的形象。

  以上,都教我們要修遠離行。

  「二明欣願行者,複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

  前面講了首要之務是要厭惡人身的臭穢和世間的種種痛苦,這樣便會想要脫離娑婆惡世。接下來還要欣慕極樂世界的好處,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第一要明了求往生的含義。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淨土,爲欲救拔一切衆生苦故。」

  爲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呢?這是爲了要救拔一切衆生。因爲我們在娑婆世界,沒有能力救衆生苦。

  「即自思忖:我今無力,若在惡世,煩惱境強,自爲業縛,淪溺叁途,動經劫數。如此輪轉,無始以來,未曾休息,何時能得救苦衆生?」

  忖,音 c ǔ n ,揣度。每個人都要自己冷靜思量:若是在這個濁惡的世間,煩惱極其強盛,自己都被惡業束縛了,沈淪于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中,稍有造惡,都要經過數劫的業報,無始輪轉不息,何時才能夠救苦衆生呢?我們自己要了解,我們凡夫哪有能力救度衆生呢。

  「爲此求生淨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于惡世中救苦衆生。」

  關鍵在于要證得無生法忍。

  「故《往生論》雲: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衆生心。度衆生心者,則是攝衆生生佛國心。」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我們發願要作佛的心;要作佛的心就是要度衆生的心;要度衆生的心就是要攝持衆生往生佛國的心。簡單講,發菩提心歸結到最後就是要攝持衆生、引導衆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又願生淨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叁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叁種順菩提門法。」

  須要有兩種修行,一種是要遠離障礙,因爲會障礙菩提心;第二是要得叁種順菩提門,一路行去。

  「何者爲叁種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遠離哪叁種障礙菩提之法呢?第一,就是要運用智慧,告訴自己,今天自己的快樂,只是造業而已;若令衆生快樂,則是造無量無邊的功德。也就是“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從而遠離自心對我身的貪著。

  我有聽過廣化法師講過慈航菩薩對做人的開示。慈航菩薩(注:慈航法師 [ 1893-1954] ,近代律宗大德,福建人,後駐錫臺灣弘法 )臨涅槃時,所有桌上、桌下、抽屜裏的物品全部清理出來,只剩下六角的郵票,意思是全布施光了。慈航菩薩若是接到一盒人參,全部分給旁邊的同參道友;身上一有錢,全部捐出去印經典,絕對不留分毫。慈航菩薩行的布施行,也就是檀波羅蜜,已經做到了內心無我相。

  《大智度論》中有言,六度萬行之中,若是修施舍修到徹底,即能成佛。不必修其他各行,只要布施一法,金錢散盡、扶助他人、捐棄煩惱,樣樣統統施出去,絲毫不執著,全空盡了,自能達到成佛的彼岸,這就是布施波羅蜜。慈航法師乃是臺灣第一尊肉身菩薩,他修的正是布施行。但是布施是要有智慧的,對于騙人錢財的騙子,不要光看裝得可憐就上當,要搞清楚他的底細,這就要運用波若智慧。

  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我在講經時就算病了不舒服,照樣上臺,不要只顧自己。錢財進來也是左手進、右手出,再留一些繳電費﹋師媽常常擔心地說:“你看看你這些電費、冷氣,一個月要十幾萬,送錄音帶一次就要四、五百萬。”不過有四、五百萬的數目我倒是不知道,叁哥前些天告訴我這才知道——“師父!你已經欠我叁百多萬了!”因爲若是有人打電話來說還沒有錄音帶,我就會給他五套、十套,這樣子下來就欠了叁哥叁百多萬。因爲我比較喜歡吹噓自己學慈航菩薩﹋看人家可憐就會布施出去,結果搞得欠了四五百萬也不曉得。算一算這樣不行了,得控製一下﹋見過了高僧大德是怎樣做人的,你也會要希賢希聖。所以我這裏的徒弟如果缺什麼都告訴我,我會盡量買給他滿足他的需要。慈航菩薩就是這樣的。

  慈航菩薩從前辦佛學院時,都盡量不讓徒弟做工,盡量把時間給他們用來一心一意讀書、研究佛法,以後才能做法師度衆生,而不是去外面誦經、應付信徒,徒弟生活上有所匮乏,慈老一定是傾囊相助。這是何等的大慈大悲,百年之後,有誰能比他更自在?若說修行困難,只要做到“全部舍淨”,根本就不困難。

  當然在家居士也無法做到出家人的地步。出家人由于孤身一人,沒有養活妻兒老小的責任,錢財左手進、右手出沒什麼關系;在家人若全舍幹淨,我敢說做太太的一定要被先生暴打﹋不能胡亂施舍,也要講究節製。如何修行,關鍵在于心頭如何用功。

  有人寫信譴責我收供養是斂財,我看了真想笑,就跟他講:若說是斂財,那我好不容易騙來的一點錢,華梵工學院一次捐叁百萬、慈善會一次七百萬,錄音帶一送就四五百萬,如果不是腦子壞掉了,怎會還布施出去?世間就是有這種人,沒辦法,娑婆世界啊。拼得滿頭大汗,到頭來卻被嫌棄得一無是處,你們不嫌棄就好了﹋還好是我懂得其中道理,若是世間人遭遇這種對待,一定氣得說要墮阿鼻地獄了。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衆生苦,遠離無安衆生心故。」

  前面是說依靠智慧,遠離貪心。這裏說依慈悲門救拔衆生的痛苦,使衆生沒有恐怖。

  「叁者依方便門,當憐愍一切衆生,欲與其樂,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方便,簡單講可以說是指想盡辦法度衆生,可謂“兵不厭詐”了﹋比如放錄影啦,公司午飯時給大家放一段錄音帶啦,能讓叁個入門也好,二個也好,就是功德無量啊!所以度一百人比自己更精進,就像觀世音;度一千人比自己更精進,就像阿彌陀佛。度一個便有一個的功德。假如有人對人生無望,想要自殺,你給他聽一卷錄音帶,他若能入門,不得了了,救了一命;而你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就是佛塔,你看…

《《淨土十疑論》譯解 10》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