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P14

  ..續本文上一頁512. 妄想來了,就由它來,我總不理會它,妄想自然會息。

  1513. 聖人不必在心中構築任何身心狀態,也不意圖去架構或摧毀任何狀態。

  1514. 勝利屬于那些有實力的人,而不屬于那些有情緒的人。修行也是如此。

  1515. 起見生心、分別執著便有情塵煩惱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休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1516. 一個人唯有開啓心靈,才能真正的認識大自然。

  1517. 唯有一顆「視人如己」的心,才是最值得尊貴的。

  1518. 我們修行是爲了要看到原本的心。所以我們必須訓練心去認識法塵,並且不迷失在它們之中。

  1519. 學習「法」而沒有實踐,我們將無法覺察到「法」的更深一層的涵意。

  1520. 要智慧、覺知、正念地生活,時時反觀當下的一切。

  1521. 佛法是必須了解、融會貫通與實踐的。

  1522. 深觀自己的內心,你將會發現大片未開發的境地,好好暢遊其間,做個自己國度裏的超級玩家。

  1523. 「法」是一種非語言文字的教導。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

  1524. 強化心不像健身般只要動一動就好,而是將心帶至一個「止」的狀態,使心得到休息。

  1525. 尋找平靜就如同尋找一只有胡須的烏龜,你是找不到的。但是,當你的心成熟時,平靜自然會來找你。

  1526. 所謂清淨,就是超越一切的疑惑。

  1527. 越是修行,你將越能在你的修行中得到滿足,你會看透自己的心!

  1528. 假如我們具備徹見自然定律的內觀,那麼,我們對于眼前所見一切都將感到滿足。

  1529. 我們不曾「主宰」過什麼。

  1530. 學佛究竟在求淨心而已。

  1531. 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爲僧,即是一體叁寶。

  1532. 不肯遺棄真理的人,將與佛法同在。

  1533. 在時空的架構上,一切現象皆是自己的心所影現,一執著即離佛十萬八千裏,一念清淨則是如來。

  1534. 于精神上加一層錯覺就是執著。

  1535. 再大的境界也抵不過觀照。

  1536. 若能發清淨心,不存我見,不起法見,知是空花,即得我、法二空之理。

  1537. 修行人性相一如,在一切相中具足一切本性,能任運一切法。

  1538. 沒有比澄然的清淨自性更軟的枕頭。

  1539. 悟時,如觀掌中珠。

  1540. 當你心靈的甯靜已經獲得,欲望的魇魔就自然銷聲匿迹。

  1541.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業苦;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1542. 叁世諸佛以自心爲本師。

  1543. 佛性不可思量測度見到,當下便見,擬思則差。

  1544. 知心不壞是實相法身,知心含萬相是功德法身,知心無心是法性法身,隨根應說是應化法身,知心無形不可得是虛空法身。

  1545. 心中無叁毒者,是名國土清淨。

  1546. 般若體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可說;即于般若空寂體中,具恒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

  1547. 如來五眼:見色清淨名爲肉眼;見體清淨名爲天眼;于諸色境乃至善惡,悉能微細分別,無所染著,于中自在,名爲慧眼;見無所見名爲法眼;無見無無見名爲佛眼。

  1548. 一切萬法,皆與自己無違無背,直下透脫成一片。

  1549. 古來得道之士,自己既充足,推己之余,應機接物,如明鏡當臺,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非著意也。若著意則有實法與人。

  1550. 無論順逆境,均不生煩惱;只要會用心,全是善知識。

  1551. 察覺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情緒低潮愚弄了。

  1552. 事實上,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生活從來沒有你所以爲的那麼糟糕。

  1553. 凡事都會過去。牢記這項領悟,就可以保持心情的平衡,即使面對逆境也可以沈著鎮定。

  1554. 生命就像坐雲霄飛車,必須記住,千萬別在谷底踩煞車,否則就升不上去了。

  1555. 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把你打倒,只有你自己。

  1556.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

  1557. 既然是一位耕耘者,就該彎下腰拔起田中的雜草。

  1558. 不論是什麼教育,無一比得上逆境。

  1559. 如果你學不會妥善應付挫折感,就會發現自己老是在生氣。爲了你自己好,千萬別把日子弄得那麼難過。

  1560. 世上只有不夠努力,並無真正的失敗;只有自我設限、不敢超越,並無真正的挫折。

  1561. 從自己苦難中學到的經驗,要比別人教的更有用。

  1562. 正如水果的成長不僅需要陽光,也需要涼夜和寒雨一樣,一個人的人格要真正成熟,不僅需要快樂,也需要苦難考驗。

  1563. 能夠吃苦,是一種福報。

  1564. 懷著憂愁上床,是背負著包袱睡覺。

  1565. 人類必須挑戰的,就是人類的痛苦和悲傷。

  1566. 在生活上面臨困境時,提醒自己:「我能責備誰呢?不曾有人雇請我來出生,我是自願來的。」

  1567. 「現在是最倒黴的時候!」當你說出這句話時,其實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

  1568. 所謂低潮,只不過是一時的錯覺。

  1569. 生命就像學騎腳踏車:想不跌倒,除非你不再踏板。

  1570. 耐苦比尋死需要更大的勇氣。

  1571. 不要太嚴肅,試著以輕松的態度來自嘲自己的處境。

  1572. 人活著若能經得起種種考驗,才算是生活的主人。

  1573. 接受所發生的事,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1574. 多少個你以爲「再也活不下去」的難事,往往在不久之後,只是鮮明或模糊的回憶罷了,你必須學會接受既成的事實,才能招架任何不幸的後果。

  1575. 你總爲自己的不幸而悲歎,但只要想想,別人也和你一樣嘗受著不幸,你對自己的苦惱,就不會那麼難以忍受了。

  1576. 有勇氣自殺,爲什麼不拿自殺的勇氣繼續活下去。

  1577. 常常贊美別人,這是一種愉快而有報償的習慣。

  1578. 精通贊美的人可以深得人心,甚至于當他死的時候,連殡儀館的人都會覺得惋惜。

  1579. 人們會照著你所鼓勵的方向去做,而不是依你批評的方向去做。

  1580. 切莫爲凸顯自己的好而不惜挖掘他人隱藏的過失,這是卑鄙小人的行徑。

  1581. 指摘他人的缺陷和壞處,是性格上最大的缺陷。

  1582. 悅耳有力的言語是人的品性中極重要的一部分。

  1583. 人們往往會爲了肯定自己的人而赴湯蹈火。

  1584. 談論別人最妥當的方法,就是只稱道別人的優點。

  1585. 你能在自己能力之內,輕易地爲這世界增添快樂。怎麼做呢?對寂寞失意的人說幾句真誠贊賞的話。

  1586. 肯定別人並不表示否定自己。

  1587. 共享他人的喜悅也是在造善業。

  1588. 人人都會訴苦,很少人能說出優雅的贊歎—那全賴練習。

  1589. 好話不費錢,但價值卻大。

  1590. 認同別人的些許功績,也不會有損自己的品味啊!

  1591. 誰都會責怪別人,只有專家懂得誇獎贊揚。

  1592. 愛語不是好聽的話,不是谄媚的語言,而是贊美或贊歎。

  1593. 絕不可揭人瘡疤或搬弄是非,而要懂得找出理由去贊美別人。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你要咬緊舌頭;當你想贊美別人的時候,你要隨口說出。

  1594. 「稱贊」是一種偉大的投資—不會帶給你任何的損失,而能增長人際關系的融洽。

  1595. 良好人際關系的成功秘訣,在于「不道人短」,而且勇于頌揚他人所有的優點。

  1596. 不肯佩服別人長處的人,生活是無趣的,因爲他從未得到過欣賞的快樂。

  1597. 我們都有一個通病:失去的才知道珍惜,才想要挽回,有的事情是可挽回,有的則是一去不複返。

  1598. 所謂的完美境界,並不在于不需要再增添什麼,而在于不需要再刪減什麼。

  1599. 與其求人給予,不如求自己省下不該花的。

  1600. 若不曾經曆過失去的滋味,人就學不會珍惜的真谛。

  1601. 當一件東西還有利用價值,它便不是垃圾。

  1602. 會使用金錢又不貪心的人,是最幸福的了,因爲他擁有兩項喜悅。

  1603. 假使你的錢袋角上有一個洞,那麼在它裏面裝滿錢又有什麼用?

  1604. 慷慨如果誤用了,便成爲一種惡習。

  1605. 揮霍無度的人,等于將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

  1606. 獲得財富去應付虛榮的花費,會使最純潔的靈魂墮落。

  1607. 「失去」的本身,並不真的那麼可惜。可惜的是,「擁有」的時候,沒有認真對待。

  1608. 沒有到手的一定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1609. 人之所以不幸,乃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1610. 所謂修苦行,亦就是惜福,不糟棄任何可用的東西。

  1611. 「節儉」若解釋爲「省錢的方法」是不對的,應該解釋爲「用錢的方法」,把錢用得十分恰當,那就是真正的節儉了。

  1612. 沒有一種獲利,能及得上我們擁有的一切之中,所節省下來的那樣確切可靠。

  1613. 曆史會不斷的重複循環,是因爲人會犯同樣的錯誤。

  1614. 過著與良心背道而馳的生活,即使別人沒有損失,自己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卻也已經夠受的了。

  1615. 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相同的,也沒有人是一無可取的。

  1616. 有兩種人永遠無法超越別人:一種是只做別人交代的工作,另一種是從不做好別人交代的事。

  1617. 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可能擁有你所欣賞的人格特質。

  1618. 所有奇迹中最重要的,是單純的信心所産生的力量。

  1619. 倘若你的人生使命,就是讓每個人都喜歡…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