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傲自大、揭人之短或者給人家意外難堪,那你將失去所有的朋友。
2378. 突如其來的爭吵,往往會導致沖突,火苗可以燃著,也可以啐滅,兩者皆出于你的口。
2379. 想知道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教養如何,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們在口角時的表現。
2380. 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後果重要。
2381. 大多數人說對,不見得正確,大多數人說不對,也不見得就是錯誤。因爲,多數並不代表真理。
2382. 最喜歡胡說八道的人,都是那些對事情不專心的人。因爲,人們想得越少,就說得越多。
2383. 每個人都是無知的,只是無知的方面有別而已。
2384. 從來沒有人,因爲吞下尚未出口的惡語,而傷了自己的腸胃。
2385. 扯了一個謊的人,一定被迫要再編造二十個謊去支持它,否則,就會漏洞百出。
2386. 一個人從說謊所得到的全部收獲是—當他說真話的時候,別人不相信。
2387. 圓滑、虛僞,不如撲拙、誠實來的好。
2388. 對于驕傲成性的人,世界有如一座破鍾,只有不和諧的聲音,而不能産生悠揚的樂章。
2389. 喜好嫉妒的人,與其說從自己的事物中尋找快樂,無甯說從別人的事物上尋找痛苦。
2390. 表示「不知道」是無害的,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任何人都無法知道所有的事,但如果明明不知道的事,卻裝成知道的樣子,是很容易造成危險的。
2391. 青年人生命中最黯淡的時光,便是坐而沈思如何得財之時。
2392. 我們最容易犯的過錯,就是輕率的斷定別人爲好人、壞人或愚者、賢者。人是像河川一樣,不斷在流動變化的。「人」—並非每天都以同樣的面貌存在,人是有各種可能性的:傻瓜可能變聰明,惡人可能遷善。反之亦然,這就是人的偉大之處。因此,我們如何去判決一個人呢?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呢?或許在你下判斷的時候,他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2393. 說話浮躁的人,如刀刺入。而智者的舌頭,卻能成爲醫人的良藥。
2394.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別人。
2395. 西洋杉盡管高大,仍留下空間讓矮小的蕈菌生存。
2396. 一位真正有智慧的教師,他不會邀請你進入他的智慧殿堂,而是引導你到(你)心智的門檻。
2397. 「施予」和「感恩」—就像幽默與笑一般不可分離,亦如微風吹過和風鈴的呢喃。感恩使得施予的美德節奏活潑,這種活潑的節拍,使得沈重的世界爲之輕快。
2398. 我們越習慣于「滿足」,就越減少喪失的恐懼。
2399. 在我們已經爲自己所說的話,後悔過一千遍的時候,是否曾經因保持沈默,而後悔過一次?
2400. 心暗時則所遇皆禍,眼明時則途遇皆寶。
2401. 當你對他人付出的時候,你總是感到很舒服。不要告訴別人你的義行,以免稀釋了這個美妙的感受。
2402. 在一天之始就問自己:「我能爲別人做什麼服務?」
2403. 付出就是一種回報。
2404. 施予是人世間最好的播種,它的收成是金錢買不到的歡喜。
2405. 金錢是要流通才得以累積生命的能量。
2406. 世界上爲什麼會有貧窮?因爲大部分人都不想和別人分享擁有的。
2407. 有錢是福報,懂得如何善用金錢則是智慧。
2408. 真正的擁有,不在于一己的獨占,而在于能爲大家所分享。
2409. 財富跟糞尿相同,蓄積它便會發出惡臭,散布則能肥沃土地。
2410. 錢財只有用來造福他人時,才是真正的擁有。
2411. 凡是生命中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贈與之後才會加倍增值。
2412. 給活人送一朵玫瑰,強過給死人送貴重的花圈。
2413. 如果想要快樂,就不要去想別人是否會感恩,我們付出只爲享受施予的快樂。
2414. 給東西給得爽快的人,等于給了兩次。
2415. 財富並不屬于擁有它的人,只屬于享用它的人。
2416. 吝啬的人即使擁有也如沒有一樣的感到缺乏。
2417. 人的價值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能奉獻多少。
2418. 以「付出」來莊嚴自己的生命。
2419. 愛不獨是一味的給予,而是要明智的給予和審慎的保留。
2420. 世上最高貴的事,莫過于施恩而不望報。
2421. 如果有人拿走了你的東西,告訴自己,就當那是一件禮物吧!否則,仇恨將無止息。
2422. 有錢不用是死錢,唯有在用錢時,它才是活的。
2423. 我們以所得維生,而以所給予的充實生活意義。
2424. 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爲他享受兩種快樂。
2425. 儉而能施,仁也;儉而寡求,義也;儉以爲家法,禮也;儉以訓子孫,智也。
2426. 在這世界上,並不是收取什麼,而是付出什麼,才可以使我們致富。
2427. 使自己獲得好處的方法,是將好處施諸別人。
2428. 給予,是生命中最偉大的喜悅。
2429. 生命的價值在于你所給予的,而不是你所積聚的。
2430. 成爲一個給予的人,而不是一個總是收取的人。
2431. 完全付出,不求回報,才能自由自在。
2432. 快樂與求回報是成反比的。
2433. 錢來來去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把愛分給最需要的人,把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434. 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分享給任何一個你遇見的人。
2435. 那些施比受還少的人是無權再要求收受了,因爲他們已經取盡該得的一切。
2436. 獨享,你只享受到單一色彩;共享,卻可以由他人眼中,分享到不同色彩。
2437. 不要只爲報償而生活,要懂得分享與割舍。
2438. 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
2439. 許多人能做出聰明事,更多人會做狡猾事,但很少人會做慷慨事。
2440. 施惠的態度,比禮物本身尤重要,可表現出施者的品性。
2441. 金錢如肥料,不散布就毫無作用。
2442. 過多的金錢儲蓄,等于將良玉藏在牢裏。
2443. 以實踐代替占有,以給予代替奪取,以服務代替享受。
2444. 我們能爲別人提供的最佳服務,就是幫助他們學會自助。
2445. 錢的最大功能是再創造,在這個前提下産生服務和幸福。
2446. 在長養布施當中,我們只壓抑我們的貪愛與執著。這樣做會使我們的真實本然自然流露,並且變得更輕安、更自在。
2447. 我們隨時有機會將自己的擁有物,轉變爲對他人有意義的東西。
2448. 我們在修習布施之際,同時也是在學習放下。
2449. 不住布施相,常生清淨心。
2450. 物質的施舍,只能救助一時;智慧的啓發,才能豐富他的人生。
2451. 布施並不是爲了求得別人的回饋,而是降伏自己的悭貪。
2452. 肯布施財富的人,比只攢財的人富有,肯割舍情愛的人,比只獨占的人更有情。
2453.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生活態度就是「利人」。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付出,而一味只求接受的話,他的生命,可說正在死亡邊緣。
2454. 你給予人的,終究還是你的,而你所把持不放的,則早已失落。
2455. 給別人帶來陽光的人,不可能把自己排拒在光明之外。
2456. 盡量以施予代替取得,來減少心中的欲望,人生——沒有比這樣更好的生活態度了。
2457. 布施不是爲了衆生的回饋,而是爲了要去除自己的貪念。
2458. 令生歡喜心,不生瞋恨心,是名真布施。
2459.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統統放下。
2460. 掌握機會布施,是有福之人。
2461. 遺留在這世界的,唯有我們奉獻的東西而已;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消失。
2462. 布施是爲了升華自己的內在。
2463. 祝福是最高的施予。
2464. 享受來自舍棄,並非獲得。
2465. 愛的標志和表征就是:給予。
2466.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2467. 施不住相,福如虛空。
2468. 雖知自己是正確,而能沈默到底的人,最能發揮強大的力量。
2469. 小孩子柔嫩的手指間,往往擁有大人頑強的手所把握不住的真理,雖然,成熟的人,會以發現它而自豪。
2470. 能啓發心智的娛樂,才能使人心安意適。
2471. 戰勝自己,是獲得自由的最好方法。駕禦自己,是不被別人控製的最佳良藥。
2472. 深窺自己的心,而後將發覺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2473. 當我們一無所求,我們就擁有一切。
2474. 「人生如夢」,這出戲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時,才可以下斷語。
2475. 人生有如一本畫冊,它的內容,端看你個人如何去彩繪之。
2476. 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不久,便買不起他所需要的東西。
2477. 一個經常換善知識的人,事實上他全然沒有任何一位善知識。
2478. 你必須當你自己的依止。
2479. 如果你想要生命中真實的真理和至善,你必須依靠你自己——教導你自己、訓練你自己,各方面依靠你自己。
2480. 人生也需要導覽,否則就像進入迷魂宮。
2481. 真正的老師只談舍棄和除去自我的修行之困難。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放棄老師。讓他引導你,因爲,你很容易會忘失「道」。
2482. 如果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切衆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2483. 熏習的力量是很大的,要多接近有智慧、善良的人。
2484. 馴服野象最好的方法,是用轭將牠和一頭已經訓練完成的象拴在一起。所以要改變我們的氣質,好的環境和善知識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
2485. …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