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P11

  ..續本文上一頁明天起沒人敢拿來借我了(法師笑),會還你們,不用煩惱。所以布施是菩薩的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的衆生來生其國。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衆生來生其國;】

  十善道滿願衆生來生其國,也就是說持戒等于行善,你不造惡當然就是善,不殺生、不偷盜等等十善業。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叁十二相莊嚴衆生來生其國;】

  這很重要,我認爲所有修行內容,忍辱可說是占最重要的。你忍辱就不會受影響,你不會嗔恨心,你的心就美。這輩子貌相美的人,上輩子一定有修忍辱,若這輩子面貌長得不太正的人,我沒說不修忍辱,是說自己回去照鏡子,你看自己的臉,你就知道自己忍辱的功夫到哪裏,若是醜點,就是上輩子整天發脾氣,要自我檢討一下。這是我們的業,我們有業,由業而來,前世忍辱的功夫夠,我們這輩子就長得美。這麼一聽,美的人就歡喜了,若醜的人就很難過,不,那是上輩子帶來的,這輩子可以好好做。忍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煩惱。我跟諸位講一句話,這句話要永遠記得: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一種事情都講道理講得通的,有時候要靠忍辱去解決。師父跟你講這句話,你要永遠記得,在這個世間,娑婆世界,很多事情不是用道裏就可以解決的,很多道理都講不通的,沒什麼道理可談,只有靠忍辱,你就是要忍耐。「他爲什麼是這種人?」沒有爲什麼,他就是這樣子嘛!不然,你怎麼辦?這個人怎麼不跟人講道理,就是不講道理才來娑婆世界,他若跟人講道理早就到極樂世界了,這樣也有理!所以,遇到無知很正常,要記得!在這個世間,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道理去講的,有時候必須靠忍辱才能解決。這句話把它背起來,你就一輩子受用無盡。歡喜忍辱就是這樣,來世洗澡完一照鏡子,驚爲天人,怎麼這麼美!不是在講我,我只是形容一下而已,有時候我洗完澡,跑到鏡子前 I am surprised. 太驚訝了!四十了還這麼好看,真是難能可貴,繼續修忍辱,繼續修忍辱,我若不自誇,你們都不知道,我這大頭病,從十幾歲就這樣,吃中藥吃到現在,吃二十幾年還是治不好,且愈來愈嚴重,所以,你們要原諒我自誇。

  若要到極樂世界大家都要修忍辱,極樂世界大家都是童子身,光明。我們要修忍辱,不要解釋,也不必解釋,受到委屈也不必哭泣。我看很多女衆,可多了,從出家到現在,不知有多少女衆,來到這裏講到委屈,忍耐不了,講兩句就哭泣,講兩句就哭泣,這世間讓我哭的機會很難,有什麼好哭的。我很討厭女人哭泣,若哭泣我就:安靜!有什麼好委屈,你說來讓我聽聽看!你來到娑婆世界,就表示你有跟人家結冤仇,恩怨,不是丈夫就是兒子,你埋怨什麼。你怎麼不用哭的時間來回光返照,這都是我的業,我若歡喜心接受,業盡還早輕松,早往生極樂世界,你怎麼不這麼想,你在哭什麼?你哭又能怎樣?你說來我聽聽看!你哪一點受到委屈,你既然會來娑婆世界,就是來受苦的,你還委屈什麼?無知,才叁、二句話就哭泣,生到不肖子也哭,嫁到壞丈夫也哭,沒錢也哭,你都不想想,這是我們的業!師父若像這樣哭泣,我要哭好幾年,光是我的胃就吐了幾年,我從來不掉眼淚。痛苦是什麼,抱怨、牢騷從來不曾,貧道不曾這樣,本來就是我的業,這有什麼!學佛要稍微有智慧,要堅強,說真的,女人就是女人,再胖也是女人,講兩句話也哭泣,比我這個子小的還嚴重,我不是在笑女衆,人家今天來打八關齋戒都不會這樣——現在是在講明善院那邊的女人,講大樂那邊的。所以,我們若要貌相莊嚴,就要學忍辱,忍辱我認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與其能辯不如能忍,與其你很會講、很會跟人辯論,不如你能忍辱,你能忍辱,你的心就自然清涼,他使我們受委屈,他受因果,你不用替他煩惱。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衆生來生其國;】

  什麼叫精進?無善不做,莫以小善而不爲,一點一滴,包括穿針都要幫人。精進就是這樣,精進自己的道業,精進利益衆生都叫做精進,無善不修名叫做精進,再小的善他都做。

  【禅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衆生來生其國;】

  攝心就是說攝心在定。

  【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衆生來生其國;】

  智慧是菩薩的淨土,智慧可沒那麼簡單。這一段,第一個是講外舍國財生命;內在是舍悭貪、愛跟嫉妒,名一切舍。舍有兩種,一種是舍外在的,舍外在的比較簡單,若要他舍金錢,拿來給師父,他做得到。十萬、二十萬,師父!這給您用,這沒第二句話,這種供養師父十萬、二十萬的衆生不計其數。但是,叫他舍內心的愛、執著,夫妻的感情、母子的感情,或是他內心的嫉妒,將嫉妒、恨心舍出來,放下的意思,將內心的貪、嗔、癡舍出來,做不到。外財,大家都舍得出來,甚至一百萬沒第二句話,師父!一百萬給您,我也有遇到這種衆生,有啊,也是不少人,當然沒有不計其數,若不計其數,我就賺死了,舍一百萬的還是很有限,一般,十萬,他做得到,舍一百萬的太少了。外財,他做得到,內財,他沒辦法,要他點燈,一下子十萬就拿出來,真的,師父!點燈十萬,沒有第二句話。你要他點內心的光明燈,他幹不了。要如何才能點內心的光明燈?我們現在都點外在的燈,沒有點內心的燈,什麼叫做內心的光明燈?不貪、不嗔、不癡,光明燈馬上亮,不用念佛就消災,所以,我們現在到這裏,除了點外在的光明燈之外,還要點內心的光明燈。這盞內心的光明燈還免費,所以,我們現在要點就點內心的光明燈,我們內心要如何才有光明,不貪、不嗔、不癡,能舍就是菩薩。十善:菩薩戒,這就是無量戒,所以,若持戒,六度忍辱,衆生就能和顔悅色,智慧就能決定法相,人若有智慧,我們就能決定我們今天所做的善惡是非都分得很清楚。

  所以說,智慧是菩薩的淨土,正定叫做正定聚,正定就是決定成佛,意思就是你有智慧,你就決定成佛,因爲他有正知正見,安住在正知正見,決定成佛。所以說,智慧是菩薩的淨土,菩薩成佛道時,正定的衆生來生其國。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舍衆生來生其國;】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這四字可是很重要。慈,慈就是予樂,二十四小時裏,都只想讓衆生快樂,大慈就是彌勒菩薩,所以,我們要學彌勒菩薩的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光是這個慈就學不來,悲更難了,拔衆生的痛苦,不但給他快樂,他若有痛苦要拔掉,悲,大悲觀世音菩薩,專門除掉衆生的痛苦的菩薩,叫做大悲觀世音菩薩。所以,人家講佛教很悲觀,對!佛教很悲觀,是拔衆生的苦的觀,而不是悲哀觀。喜,喜就又更難了,喜就是二十四小時裏面,充滿法喜,而忘記了仇視,喜就是沒有敵對,內心平等、無相、空,人若無相到畢竟空,都在喜悅當中,禅悅爲食、法喜充滿。什麼叫做禅悅爲食?禅悅就是內心保持歡喜,就法喜充滿,所以,這個喜字,我們的身體如果要健康,我們不造業,統統要靠歡喜心。比如說,有一次,有一個在家居士來,他靠近某個地方,他看到一位比丘,有一點點,感覺不太對勁,來到我這裏:「慧律法師!某某比丘怎樣、怎樣..,他怎會這樣呢?」我就告訴他:「菩薩!你是聖人嗎?」他說:「我不是。」我說:「我們若不是聖人,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聖人?我們若不是聖人,我們就無法講別人,我們要講自己,他是一個比丘,即使他有一點點缺點,年輕人能剃度出家,也已經不得了了。」他聽一聽:嗯!有理!後來,他都用歡喜心來看這些比丘、比丘尼。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出家也是凡夫,你不要用聖人的角度來衡量,出家並不是他沒有缺點。我們到寺廟,親近叁寶,第一點要用歡喜心,人家若講叁寶的不是,我們要趕快告訴他,能出家已經比我們在家好的太多了,用歡喜心轉變,不要講叁寶的過失,也不造業。所以,歡喜心是學佛的根,就像甘露一樣,歡喜心又不造業。歡喜心也就是說看別人,不要對他用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缺點倒是要看得清楚。二十四小時都把別人當成是菩薩,哇!別人比我們還行,我們用歡喜心向他學習,如果說,我們比較行,我慢心起,煩惱就起來,歡喜心就沒了。

  四無量心,這個喜字是最難的,最後一個叫做舍,舍,剛才已經講過了,舍就是布施外面的財富,內在的貪、嗔、癡統統要舍,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衆生來生其國;】

  在這裏要注意!四攝法就是普渡衆生的方式,而解脫是四攝法的果報,四攝法是因,解脫是果,所以,你在四攝法旁邊寫:因,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衆生,解脫就是所攝衆生,所攝就是用四攝法去攝受的衆生,只要他得到解脫,都會來生其國。解脫是指四攝法收到效果,什麼叫做四攝法?

  第一是布施,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學佛的人要用兩種布施,用財物布施救他色身的生命,用法的布施救他的法身慧命。所以,我們兩種都要布施,學佛的人要盡量把佛法擴大到任何一個團體中去。

  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好言隨彼所攝。愛語就是柔軟的意思,愛語就是關懷,用一顆愛心、慈悲心去講他喜歡聽的話。但是要注意,關懷不能讓他産生執著,要是關懷讓他産生執著,就産生了異性的愛,那愛語就變成痛苦。所以,愛語以法的真理爲主,你用愛語安慰他,是要讓他解脫,而不是要讓他對我們執著。所以說,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行爲,學佛的人跟人說法,我們所說的法要與解脫、自在符合,如果增加他的執著,愛語變成造業。愛語沒有一個範圍,簡單講就是講關心的話,但是,要保持一段距離。

  叁叫做利行,利行就是說利益他,只要對方能夠得利,我就幫助他叫做利行,利行就是說只要對他有利,我統統幫忙他。

  第四叫做同事,同事就是…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