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P17

  ..續本文上一頁忍。本來是要去辦公事(行淫),半路遇到文殊師利菩薩,說她的本身當下就是空性,她馬上證得無生法忍。

  所以,法說簡單也很簡單,成佛做祖很簡單,一下子就解決了,做得到放下,就什麼都解決了,什麼法都不必說。

  後來,她跟長者進入樹林,因爲她證得無生法忍,所以神通自在,她馬上示現色身爲死人,到後來又脹又爛。小姐本來是很美,長者一看,坐在他旁邊的小姐無緣無故死亡,又脹又爛又臭,生大恐怖。他來到佛所,佛就爲他說法:世間無常,無一法可得,沒有真正美的事物,當下就是空,唉!又證悟到無生法忍——以前證無生法忍像吃飯、喝茶般,很簡單!不像現在搞到臺北、高雄,臺北、高雄,哄哄號(觀光號)的,坐過來坐過去,坐過來坐過去——觀光號的,師媽以前都講哄哄號,我要坐車,你去爲我買哄哄號的票,哀嚎很大聲的意思。

  淫欲之人,是大勢至菩薩示現,在一念之間回光返照,證無生法忍。所以,若淫心很重的人,你不要怕,你不用煩惱。

  有個小姐來:「師父!我很想修行,不過,我不敢出家。」

  我說:「爲什麼不敢出家?」

  「我怕出家忍耐不了。」

  我假裝不懂,「什麼叫做忍耐不了。」早就知道了,怎麼不知道,她不敢講。

  我說:「沒關系!你出家才有機會,當然也還得要看個人。維摩诘居士當時在世,有很多在家人證得無生法忍,也沒什麼,了解一切法畢竟空。」

  所以,很多人不敢出家就是這樣。

  有一個男的要來出家:「我很想出家,不過,沒辦法!很難處理。」

  我說:「有志氣就有辦法,念頭的問題而已。」

  念頭的問題,下部經,我們會講到《楞嚴經》,那更厲害。淫女的女兒愛上阿難,拼命跟、跟,拼命跟——阿難很英俊。後來,文殊師利菩薩用咒去救出阿難。那個淫女醒過來,佛跟她講幾句話而已,馬上證叁果阿羅漢,很驚人!

  所以,說真的,無礙,善于用心,不要那麼恐懼嘛。你愈煩惱,你就愈恐懼,你就愈不會斷。難斷,這大家都知道,這不用特意解釋,生死的根本,很難倒是真的。不過,對大徹大悟,對悟到的人來講是輕而易舉,能有能無。你也不要太恐懼它,也不要太難過,當然,法師是比較方便,這沒問題!在家人煩惱可能比較重。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酒肆就是賣酒的場所。到了賣酒的地方,他就開示:酒會亂性,我們不要賣酒。不要喝酒,喝酒會放逸不能精進。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爲說勝法;】

  長者在印度分得很清楚,印度分爲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長者表示很尊貴的人,他在大衆當中爲人所尊重。維摩诘就爲他們講殊勝的法,讓他開悟的法。你爲人所尊重,但是,你不要驕傲,你要學出世間法的聖法,你才能跳出六道輪回。看維摩诘居士度多少衆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

  居士,大部分的人都很有錢,意思是說一般在家人,都是賺辛苦錢。所以,對在家居士要開示,錢是身外之物,不一定是我們的,有錢要拿出來運用,把錢變成功德。我們已經把錢運用在正當處所,所以,錢要運用得出去,得到的功德才是我們的財富,居士聽到,馬上斷除貪著金錢,貪著金錢。

  【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

  刹利就是王種,王就是做國王、貴族,當然是王族裏面的,我們現在所講的王室,像現在的英國跟日本,都是君主立憲,都是一代傳一代的君主。刹利中尊就是王種裏面最尊貴的。大部分貴族都很狂妄,可以這麼說,貴族都是很狂妄的人,出身高貴。所以,就教他忍辱,你要忍辱,你是吃人家的,你是人家繳稅的,不是自己行的,所以,你應該忍辱,不可以驕傲。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

  婆羅門都是廣學多聞,求邪道,自認爲很有智慧。婆羅門簡單講就是傲慢的民族,一種傲慢的人,我慢自閉,自己遮障起來,障礙自己,所以,我們不要像婆羅門外道的我慢。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大臣是治理國家的。教做官的人不可貪官汙吏,不可枉屈人命,不可貪圖榮華富貴,因爲,我們這個色身像水電泡沫,不是真實性的。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王子是繼承父王,所以,教他要盡忠、要孝順。

  【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

  這內官不像我們現在的內官。在二千多年前,印度的內官或是中國的內官,表示忠臣,被皇上選上的忠臣,這個內官,你若解釋成皇帝身旁的臣或是大臣,這也勉強可以。有德的忠臣叫做內官——內官中尊。

  教他化正宮女,爲什麼?宮女大部分都是妖媚斜視,女人之情,若沒教化她就不得了,不得了。你看,武則天,那裏面鬥爭就很多。從以前到現在,做宮女的人都很痛苦。所以,有一個宮女說:何其不幸,生帝王之家,做爲宮女,做一個公主很不想過那種生活,不能外出又不能跟她所愛的人見面——公主嫁人要門當戶對。

  有一個人很聰明,他很愛她的女朋友,他女朋友的父親反對,你交的那個男朋友,門不當戶不對。這個女朋友就對她的男朋友說,我爸爸說,我們門不當戶不對。他說:那很簡單,我明天搬到你家對面,就門當戶對了,對得正著。講講笑話。

  所以,女人之情很難處理。說實在的,我們若有聽經聞法,女人應該要擺平,那種占有、嫉妒,計較……,女人的胸量要放大一點,放大一點。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

  庶民就是平民,福報比較不夠的,比較微賤的人,當作庶民。庶民中尊就告訴他如何造福才能進道,就教他好好修行,教他造福,你夙世就是如此,所以貧窮,因此你要好好造福。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梵天都是執著禅悅的福,所以,這樣還不行。誨以勝慧,勝慧就是出世間的智慧,實相的智慧,雖然你在梵天,不過,你還沒跳出六道輪回,所以,必須求佛的智慧,這最爲重要的。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帝釋就是非常的會布施,但是,非常執著他的布施。帝釋就是玉皇大帝,很喜歡做善事,他在人間做十善事,所以,他的福報感應到天上;但是,帝釋天王,在經典中記載,他有二萬個老婆,娶二萬個妻子,所以,對男女的愛著太深,他真的「博愛」,哇!二萬個,很驚人!二萬個,那是梵天的帝釋天王,若在人間娶二萬個,還得吃什麼丸,你稍微想想看,要不要吃什麼丸,二萬個,很驚人!所以,對他示現無常,讓他了解這不是真實的。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衆生。】

  護世就是護世四天王——東南西北,東是持國天,南是增長天,西是廣目天,北是多聞天王。東是持國天王,南是增長天王,西是廣目天王,北是多聞天王,這去查就查得到——護世四天王,保護世間的四天王,保護世間修行的人,不要被鬼神擾亂。

  【長者維摩诘,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衆生。】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他示現身體生病。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余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因爲他生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以及王子和做官的,無數的人來問候他,探望他。看他多德高望重,維摩诘是位德高望重的人,我也德高望重,我是竹子很高,看起來很重,也是竹高望重,相同,他是德高望重,德性很高超、衆望所歸。

  【其往者,維摩诘因以身疾,廣爲說法:】

  有來探望的,維摩诘居士就利用他生病的機會,爲人說法。連他生病也在度衆生。

  下面這段,我們這裏男的,女的要好好看,一天到晚化妝的,要稍微注意看一下。

  【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這個色身是無常,下面「無強」,這字念作qiáng,不念作jiāng,這個跟中國一定「強」的強是一樣的道理,這個色身沒什麼強的。無堅就是體不實,不堅定很快就變壞了。

  這個色身很脆弱,我們這個色身沒什麼強力,今天還活著,明天會不會活,還不知道,這是無常。

  【爲苦、爲惱,衆病所集,諸仁者!】

  這色身很痛苦,這色身很爲惱,這色身是重病所集。

  【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依靠這個臭穢,肮髒無常的色身。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可久立;】

  聚合的泡,泡沫一下子就沒了,手撮下去,泡沫就破了。我們在洗衣服時,洗衣粉打一打,泡沫就産生,到後來,一下子就沒了。所以,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依靠肮髒的色身。

  【是身如焰,從渴愛生;】

  這個焰就是因爲空氣所引起的海市蜃樓,一個錯誤的景象。渴愛,因爲我很口渴,所以,我很需要茶,從可愛生就是自己很口渴,幻化出一個假相。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芭蕉只有葉沒有樹杆,一下子就折斷了,臺風一吹下去就全斷了。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爲虛妄見;】

  這個色身是虛妄的,是從顛倒起。我們認爲是實在的,其實是假的,這是從虛妄看到的,不是真實的。

  【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剛才師父所講的,我們色身是業緣所産生的。所以,每個人遇到師父:師父!我的業很重。我就問:幾斤?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響就是生音的尾聲,一下子尾聲就沒了,聲音的尾叫做響,所以響就是要結束了,很快就結束了。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須臾就是刹那,像雲變化無常。我小時候常看雲,有時候看變成一只大象,有時候看像老鼠,有時候看像蛇,有時候看像龍,白雲變化無常。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這個色身變化無常,很快就變化不住。

  【是身無主,爲如地;】

  控製不住,爲如地,譬如說地都是無常,地是無常的根本,無常的主人。

  爲如地:像大地一樣,連大地都會變,何況人是四大所做成的假相色身。所以,是身無主,爲如地,地也是無常,意思是內外都是無常。

  【是身無我,爲如火;】

  火燒一燒、燒一燒,一下子就沒了,無我,爲如火。

  【是身無壽,爲如風;】

  風以吹過來,涼一下而已,馬…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