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行,搖頭自歎不如。
【持律之上而不能說。」】
持戒律這麼了不起的優波離,還是沒有講出這麼偉大的法。
【我答言:「自舍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製其樂說之辯。其智慧明達,爲若此也。」】
我就回答:除了佛以外,沒有一位聲聞跟菩薩能抵擋維摩诘居士。樂說就是不疲倦、無礙地說,他一說法就不停。所以,這些比丘遇到他,每個都碰釘子。他智慧高超到這種程度。
【時二比丘疑悔即除,】
犯根本大戒,馬上就除。
【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衆生皆得是辯。」 】
希望一切衆生能得這種辯才。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所以我不夠資格去慰問維摩诘居士。
【佛告羅喉羅:汝行詣維摩诘問疾。】
佛對羅喉羅說你去探望維摩诘居士的病苦。
羅喉羅譯成中文叫做覆障。羅喉羅的前世拿東西堵住老鼠洞,老鼠六天無法出來。所以,在母胎中六年,也就是懷胎六年,經典是這麼記載,不知是否真實,六年在母胎不知如何活。羅喉羅是佛陀的兒子,密行第一。密行第一就是說這個人修行都不會吹噓,都不會講出來讓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也是持戒第一。所以,在《法華經》中,羅喉羅密行,唯我能證之,只有佛知道他的境界。
【羅喉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我不夠資格。我爲什麼不夠資格?
【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毗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喉羅!汝佛之子,舍轉輪王位,出家爲道。】
舍轉輪王位,出家爲道。佛若沒有出家,能做大轉輪聖王,能夠統領天下,羅喉羅若沒有出家,也能做轉輪王位,統治整個閻浮提。所以說,你是佛的兒子,你舍轉輪王位。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人家問他:出家有什麼利益?羅喉羅。
【我即如法爲說出家功德之利。】
這段是說羅喉羅講出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出家法本來是實相涅槃,但是,羅喉羅用出家的外相說法,變成有量的功德。所以,羅喉羅講出家的功德之利,講得不恰當,不善知衆生的根機而講功德,所以,被維摩诘居士訓示。
【時維摩诘來謂我言:「唯,羅喉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爲出家;】
這句話意思是說本來一切法是無所執著,你現在執著出家有利益,執著清淨法之利益,變成凡夫之法。真正出家是涅槃,是實相的道理,內心解脫才是真正出家,你現在就外相剃度出家而論斷,是失去根本的道理。
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爲出家。無利就是一切利,因爲出家的本意,是爲了證無爲法,證得無爲之果,無爲之果一定要有無爲的因。果、因是相同,是自然的道理。
【有爲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爲無爲法。】
無爲法是不二,無功德可言。所以,羅喉羅說法,變成說貪樂法,變成出家有功德,就急急忙忙出家,不對!維摩诘居士說出家是無利無功德,當下就是涅槃無爲法,不生不滅的實相法,羅喉羅講的是現外相的出家法。現代人都這樣,他在死之前,一定要現出家相,有的到七、八十歲才要剃度,認爲有功德,這就是衆生的觀念。維摩诘居士的看法不是這樣,所以,你告訴人家出家有功德,這是有爲法。
【無爲法中,無利無功德。】
這才是真正出家。所以,你若告訴人家出家有很大功德,變成一種貪著,也是有爲法,沒有實在功德之利。
【羅喉羅!夫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出家,家就是束縛,出家就是脫離束縛叫做出家,家就是不淨,不淨叫做家。像一個蓋子住一只豬,一個蓋子蓋住一個豕,豕就是豬,豬在裏面。拉屎在裏面,吃也在裏面。出家是離開汙染之處。既然出家是實相法,那什麼是最清淨?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無彼無此。因爲彼是對此講,此是對彼講,對立性的。所以,當下就是涅槃,不生不滅法才是真正出家。出家者,無彼無此,不可以有對立法,也不可以有所謂中間。
【離六十二見,處于涅槃;】
無利,因爲認爲有利,所以會執著。離一切過失,要離六十二見:邪見。就是說我們離開六十二見。
注意聽!處,向著涅槃而去。出家本來的位置就是不生不滅,就是趨向于涅槃,出家法名爲此。無彼無此,離一切邪見,這才是出家真正的意思,哪裏是自己剃了頭,就說是出家。年紀大了,不現出家相不行。有的人出家很莊嚴,剃發後,有的人是臭頭,頭扁扁的,剃了不好看。有因緣出家,當然是比較好修行。不過,要知道出家的本意,就是解脫、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這部《維摩诘經》非常之好,我覺得這部經實在講得太好了,若有像維摩诘居士這樣,以現在來講,我也會去向他頂禮。在家,以目前而言,不曾見過。自從有曆史到現在,就只有這位而已。
【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他才了解出家的意義,因爲,不執、不妄想,沒有所謂的出家,才是真正的出家。所以,一切賢聖、一切諸佛菩薩,都贊歎出家法。爲什麼?因爲出家當下就是涅槃、就是實相。聖所行處,賢聖、智慧者所通達之處,聖賢所行之處叫做聖所行處,這才是真正出家。
【降伏衆魔,度五道,】
降伏衆魔我們以前曾講過,講四魔,正道若興盛,衆魔就降伏。度五道,五道就是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淨五眼,】
淨五眼,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得五力,立五根;】
信、進、念、定、慧,在叁十七道品都已講過。
【不惱于彼,】
不惱于彼表示什麼才是真正出家。在座諸位,我們若能修不惱害衆生,不要帶給衆生煩惱,我們所到之處,要帶給衆生歡喜才對,這才是真正出家。簡單講,出家就是不惱害衆生。
【離衆雜惡;】
這個雜惡要注意。包括世間的善事都叫做惡,這點要注意。意思是說世間的善雖然是是善,不過,離不開六道輪回的生滅法,到最後藉著善的福,他會造業,所以,雖善,但是名爲惡,所以離衆雜惡。簡單講,就是說你只要有妄想,執著世間的善跟惡,你就不是真正在修善。滅除妄想,才能真正離衆雜惡。這要注意聽。因爲,現在是講出家法,你現在所講的離衆雜惡是否就是不殺人、不放火,像昨天電視報導的,陳興發,很嚇人!跟警察槍戰,射數千顆子彈,最後引火自焚。不是這樣,包括我們現在在修善,若動個念頭:我在護持叁寶、我在做善事,當然這比造惡好,不過,變成有爲法,還是無法離衆雜惡,還是不究竟。
【摧諸外道,】
出家不用摧伏外道,你只要一直弘揚正法,諸外道的惡自然會消失,所以,最主要是沒有法師弘揚正法。若有法師弘揚正法,不斷興盛,外道的道理跟佛教不能相比,自自然然會降伏、會歸順,猶如日出,衆冥自滅,而摧諸外道。
【超越假名;】
因爲所有的外相名字,外相都是由執著而來。去除執著,一切假名就無礙,假名當下就是實相。因爲,因緣生、因緣滅是不實在的,是假名。我們若能得到真相,在假名中不迷失,當然,我們就能超越。所以,萬事萬名都以虛假爲生。道最主要是讓我們悟,我們若能超越假名,我們才能悟到真實的實相。
【出于泥,無系著;】
汙泥最主要是指愛、見。要注意!什麼叫做汙泥?我們的愛,跟我們執著自己的看法,這就是汙泥,像爛泥巴,這是最大的禍害。如果一個出家人執著愛跟見,那不能稱爲出家人。汙泥,出于淤泥而不染。愛就是執著男女的感情,見就是認爲自己的看法一定對,人家的勸告不聽,如果這樣,就無法修行。你想想看,世間是不是這二件讓我們最痛苦,不然,依你之見世間哪件讓我們最痛苦。第一、男女之愛,貪。接著,就是見,我的看法、我的見地,你擁有自己的見地就無法接受別人,跟掉進爛泥巴裏一樣爬不起來,死在自己的知見裏,本身又沒有智慧,跳不出來。這就是死在自己的我見裏面。所以,出汙泥就無束縛,束縛不了我們。
【無我所,無所受;】
徹底無我,也就無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擁有的一切,無我所,這才是真正出家。我們有四種受。第一個,欲受:欲望的感受,我們真的出家,不要欲望的享受;第二個我受,真正出家沒有一個真正的我在感受任何事情,欲受是世間的一般凡夫,我受是包括一切出家;第叁戒受,自認爲持戒清淨,這也是持戒不清淨的人。戒是戒戒自己,修持戒律是持自己的戒律,每天回光返照,拿一面鏡子照自己,這才是真正持戒的人。不要持了戒,卻一直攻擊別人,認爲別人破戒、別人不清淨,自認爲自己才是清淨,這就是戒受,持戒的戒受。所以,出家不能有這種戒受;第四個叫做見受,你所有一切看法,你都接受他,這叫做見受。出家沒有這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因爲出家是無我,離開一切執著,所以諸受都沒有才是無受。
【無擾亂,內懷喜;】
心有所住,停不下來,無法停止動亂,這叫做擾亂。出家是無事,一切遠離。雖然出家人外表很忙,但是內心很平靜,無擾亂,才是真正出家。
「內懷喜」,我最欣賞這句話。內心充滿歡喜心,不要講起話就諷刺人、批評人,說話像帶針帶刺,刺進人家的骨髓,很沒有口德。我非常不欣賞沒有口德的人。我常跟在家居士講,要學佛修行,首先要持口業清淨這條戒律,從我們的口說出來,每句都是鼓勵、贊歎。你講人家的壞話一定對自己不利,你要記得師父的話。
過去,我常勸告女衆徒弟,人不要惡口,人一定要造善業。你逞一時之快,對佛教徒這個也得罪,那個也得罪,包括法師也諷刺,無中生有攻讦、誹謗。若人家想求證,你就說:沒說,我可以在佛祖面前發誓。自認爲自己非常聰明,很行,結果到父親往生時,沒有外緣,沒有人去助念,因爲,得罪太多人。自認爲很行,但是,事實上你輸了,誰最行?因果最行,因爲,你斷一切善因緣,父親一往生沒人去助念,靠過去,不知又要被你講什麼,人家會害怕,會慚愧,「我不夠資格爲你父親加持」。
我常在內心這麼說,爲什麼要講人家的壞話?爲什麼我們不多講幾句鼓勵的話、…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