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揮。再爲她念佛消災。總而言之,還是男的自己有這種欲望,想要跟她做那檔事情。所以,她會引誘,這才有力量。你若對女孩子,不想跟你做那種事情,一點用處都沒有,做啥?看免費的,又沒差別,對不對?不然,怎麼辦?總而言之,你若有智慧,很容易,很簡單,就能保持很平靜的心,現在你面前,或不現在你面前,你都能很自在。因爲,萬法本空,美只是一層皮。因此,顛倒的衆生就是這樣。維摩诘居士不顛倒,沒差別,一萬二千位送他,他也接受,沒差別。
【魔即驚懼,念維摩诘:「將無惱我?」 】
他知道這下子慘了,心裏想:維摩诘居士可能不會跟我作對。無惱我,不會跟我作對。
【欲隱形去,而不能隱;】
想用神通力逃跑,卻沒辦法。
【盡其神力亦不得去。】
用盡功夫也沒辦法。
【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 】
你要將那些女人送給維摩诘居士,才可以走。符合一句話:賠了夫人又折兵。他本來是要來擾亂,本來是要來擾亂比丘,遇到維摩诘居士慘了,真糟糕。
【魔以畏故,俯仰而與。】
魔害怕了,低頭將這些女交給維摩诘。俯仰而與,俯仰就是說低頭;而與,沒辦法,不得不給他,低著頭接受這個事實。
【爾時,維摩诘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
你已經給我了,你們應當發無上菩提心。
【即隨所應而爲說法,令發道意。】
維摩诘居士要這些女人,並不是爲了娛樂,要爲她們說法。叫她們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即隨所應,馬上有所反應;而爲說法,令發道心。道意就是道念,意就是念頭。
【複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複樂五欲樂也。」 】
他又說:「你們已經發了道念,有了法樂,就不應當再過活五欲六塵的歡愉了。」
這句話,正中我的下懷。這句話,是我幾十年來所感受最大的。今天學佛的人,所有的快樂,都以法爲樂。法樂就是覺悟,所有的法都讓你覺悟,你覺悟了,哪裏會不快樂。像我讀逢甲大學時,我曾告訴過你們,四年,不曾郊遊、烤肉、把馬子,或是帶女朋友去看電影,從來就沒有,因爲我對這些沒興趣。因爲我在大學一年級就接觸到佛法,發現這才是世間最快樂的,這才能讓我們徹徹底底覺悟,這才是人生所要追求的,對不對?你想想看。像我那些朋友、同班同學,他們可不行,他們要到咖啡shop,咖啡shop二百元,他回來告訴我的,我沒去,二百元,電燈關得暗暗的,叫小姐坐在隔壁,這樣要二百元,還請人幫忙喝咖啡。咖啡給人喝,還二百元給人家。哪有這種道理,我沒向他要二百算好了。所以,找不到目標、方向,他須這樣追求。我不同,我一天到晚都在圖書館用功。他們都知道,我房間的電燈要開到十二點。所以,師父未出家以前,我已經研究佛法六、七年了。所以,一出家就當法師,因爲經教都了解,我是很有基礎才出家,不像我這裏的徒弟,來,迷迷糊糊出家。剃度,啊,我出家了,迷迷糊糊不知出怎樣的,不知道,完全不知道。來太匆促決定。所以,師父的出家是已經很肯定我一定要走這條路。因爲,世間已經無路可走。所以,這裏的女衆想出家,要慢慢等,若這裏的法師,叁十幾位都跑光,我就會剃度女衆,真的。這些若不能讓我依靠,我會剃度女衆。所以,你慢慢等。全跑光,不知會不會全跑光,不知道。但是,目前還有叁十幾位。所以,你們要祝福我,請這些法師早點離開。(法師笑)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 】
什麼是法的快樂?
【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衆,樂離五欲;】
要常常深信佛講的真理。很歡喜心聽法。我們要鼓勵人家聽法,這樣才對。衆就是僧。我們要歡喜供養衆生,供僧。樂離五欲就是說要離開五欲六塵的束縛,這世間畢竟是無常。
【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
五陰:色、受、想、行、識,這是我們的怨賊。意思是說不要一直照顧色身,要顧及念頭。照顧色身就是說整天爲了買衣服而煩惱,爲了燙頭發而煩惱,爲了化妝而煩惱。不要這樣,色身要有禮貌,青春痘不要太多,好看就好,衣服隨便穿。最重要是照顧什麼,照顧那顆心,那顆心照顧好。因爲,五陰是我們的怨賊。歡喜心觀察:地、水、火、風像毒蛇般,隨時會傷害我們。內如空聚就是我們的色身,只是一個空空洞洞不實在的東西。
【樂隨護道意,樂饒益衆生,樂敬養師;】
就是說要將無上的道念照顧好,歡喜心寬恕衆生,歡喜心敬仰你的師父,你的恩師。
【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禅定不亂,樂離垢明慧;】
垢,就是煩惱。
歡喜心布施,歡喜心集善根,一切善都做,外不著相,內心不亂,歡喜離一切煩惱,明慧就是清淨的智慧。
【樂廣菩提心,】
注意聽。如果只有我菩提心的話變成狹小,廣就是讓彼此之間,都能得到菩提心。廣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彼此之分,希望一切衆生得菩提心叫做樂廣菩提心。樂就是希望一切衆生都能得到菩提心,不要只有我得到菩提心,不要這樣子。
【樂降伏衆魔,】
這很簡單。
【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
希望歡喜心清淨佛的國土。
【樂成就相好故,】
佛有叁十二相。
【修諸功德,樂莊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
不畏,因爲聽到不二法門,深法是指不二法門,也就是實相。歡喜心聽到這麼深奧的佛法,而不畏,不産生怖畏。
【樂叁脫門,不樂非時;】
注意聽。喜歡空、無相、無作的叁解脫門,不樂非時。什麼叫做非時?意思是說當你發大心而不到究竟時,功行不滿時,是法身大士所不喜歡的。非時就是說你發心而不能究竟,不是法身大士所喜歡的。意思是說我們發心修菩提,要修到究竟之處。不究竟不是我應該發心的時候。所以說,不樂非時。非時就是不能達到究竟的解脫,我不隨便隨便便在那個時候發心。
【樂近同學,樂于非同學,中心無挂礙;】
希望能親近同參道友,但是,也能跟不是同參道友的人歡歡喜喜相處,心無挂礙。意思是說學佛的人要會用力,不是學佛的人,非同學,他沒有學佛,我們也能歡喜心跟他相處。至于師父就是這樣,不管你有沒有學佛,你要做的事都跟我無關。有的人說,我有很多缺點,我怕被師父知道。你放心,師父知道也不會講。爲什麼?你造你的因緣,我造我的因緣,你一直注意我做啥?唉,我有很多缺點,師父知道會不高興。你放心,我不會不高興。因果會不高興倒是真的,因果會不高興,我不會不高興。所以,在我心目中,你好、壞是你的因緣,我不會瞧不起你,我爲何要瞧不起你,你講一條道理讓我聽看看,我爲何要瞧不起你。無論你是有學佛、沒學佛的人,無論是佛來,無論是一切愚癡的衆生來,我爲何要瞧不起你。我瞧不起你,我得到什麼?你說你造很多惡,你造很多惡,難道我要替你難過嗎?不用,這不就解脫了嗎?所以,我的朋友很好。無論臺北豬屠口的兄弟來,無論讀大學的教授來,逢甲大學的廖校長,以前是我們的校長,來到這裏。噢,慧律法師,這是傑出校友,自己拿一個獎牌來,來到這裏。唉,我們太光榮了,我在美國聽到你的風聲,一探聽之下,竟然是我的學生。我們的廖校長很有修養。我師父跟我講,竟然是我的學生。哎,這是你的學生嘛,我今天回來是專程來拜訪你,傑出校友。在五樓頒獎。接著,噢,現在,星雲大師接著就是你,我跟大師怎麼能相比。大師是一位聖者,了不起,我怎麼能相比,人家有多少甲地,多少間分院,替佛教做了多少事情。我沒有,校長,您不要這樣講。我們以前都稱他廖校長。所以,有學佛、沒有學佛,都沒有關系。臺北豬屠口吳金松來,也沒關系。兄弟,浪蕩的兄弟,浪蕩無了時,來看我,我也對他很好,相同。他告訴我:唉,益謙都沒改變,還是老樣子,其實他不了解我。我怎麼沒改變。難道他來,我要留一點胡須:吳金松請坐。何必這樣,學佛學我的,他們看我是沒改變。因爲,我對他們都一樣,十幾年前也是這樣,兄弟來也是這樣,黑道、白道都一樣。來,我也端茶跟他們說笑,解脫是我們的事,你說對不對?大智慧是我們的事,跟他有什麼關系,他若不來學佛,也跟我們無關,你的生死自己了。吳金松來就告訴我,師父,您可要爲我超度一下,我是一定下十八層地獄的。因爲,他過去都在賭博。這些話不要讓他聽到。賭博,他讀書很行,他讀成功高中的,接著,是臺北工專,那是很有程度的人。我說:你今天怎麼搞成這樣。結果,現在在養魚,在大溪養魚,我的生死莫逆之交,世間這輩子,我就吳金松這個朋友而已。我做法師、放生,他竟然養魚。天壤之別,兩個人的行業竟然不同。結果,他也算很倒黴,居然去養魚。我說:你有沒有在念佛?有啊。我說:你不繼續念嗎?不用念了。我說:怎麼了?開始養魚就遇到寒流,隔天都翻肚,死光光,整池死光光。開始養就遇到寒流,整池死光光,一條都沒剩。他說:全都沒剩。可憐。叫他來出家也不要。沒辦法。所以說,各人有各人的因緣,不是我今天勸他,他就會聽,沒辦法。同學是同學。所以,不管是同學,不管是非同學,心無挂礙。你造惡是你的事,你做善也是各人的因果,與我無關。但是,我一定要對待衆生平等心,內政部長許水德來拜訪師父,師父也是對他這樣。慧律法師,您有什麼建議嗎?我說:你若能將佛教的教理,因果、戒律的觀念,從小對孩子教育,中華民國就不得了,治安馬上就解決。你說等到發生殺人放火,才抓起來關、處理,傷害已經變成事實。所以說,法律是事後的追述,因果是事先的防範。一個執政的人若懂,應該要將宗教的理念,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在美國,人家問你,你沒有信仰,你會被當笑話,因爲宗教是一個人的心靈依靠。你到英國時,人家若問你:你是信仰什麼教?我沒信仰什麼。你會被當笑話。但是,國家不聽我的勸告…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