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聞到其他的香味。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鼓勵我們要入大乘。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
發心,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有沒有這樣?這些天龍鬼神八部等等聽到維摩诘居士說正法,是不是全都歡喜佛的功德香?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方便講,以世間的時間算是十二年,並未聞到聲聞辟支佛法,所聽到的都是不可思議慈悲之法。
【舍利佛!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爲八?】
這室內常常現不可思議難得之法。
【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爲明,是爲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白天也是這麼亮,晚上也是這麼亮。不是以日月爲照明,這是其一。諸佛菩薩、維摩诘居士,他們有神通力。
【此室入者,不爲諸垢之所惱也,是爲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進入這裏面沒有煩惱,清淨,這是其二。
【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爲叁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密不退轉法,是爲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弦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爲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衆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爲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 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爲皆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爲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于中現,是爲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複樂于聲聞法乎?】
弦就是我們彈琴的那種弦,弦出就是發揮出來無量法化之聲。四大寶藏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等等這些。利就是因緣具足。
這些文字都很簡單不必解釋!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因爲大乘法是無相法身,她是方便現女人相而已,沒有女身的真實相可得。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爲正問不?】
魔術本來就是變化出來的,沒有真實相的。你問:爲什麼不轉爲女人身?這樣問對嗎?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
既然一切是幻化出來的,你怎麼這樣問呢?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爲女身?】
舍利弗不知道爲何就變成了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這句話意思是說舍利弗你怎麼不轉變成女身,你若能轉變成女身,一切女人也能轉變。你都能變化成女身,可見變化出來的,女身不一定就是女的,所以,一切女人也是這樣,雖然現在女身也不是真正的女身。所以佛說沒有一個真實的男身,也沒有一個真實的女相,所以,女衆也不用自卑,自卑感,男衆也不用狂妄,一切都是幻化出來的。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複如故。】
還攝就是收回來,天女將神通收回來。舍利弗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現在的女色相跑到哪裏去了?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女身色相根本不存在,又無所不在,隨時都可以變化出來。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一切諸法也是這樣。因爲當體就是空,不壞事相叫做無不在,無在就道理來說它是空性,無在是理,無不在是事相,就事相來講你不可以否認它,它還是有。
【舍利弗問天:汝于此沒,當生何所?】
你在這裏若沒有之後,你要出生在哪裏?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注意聽!佛說法度化所生之處,也就是我出生的地方。佛說法都是說無生法,他哪裏有所謂的法,哪裏有所謂的度呢?也就是空,佛化所生,佛所說的法去度化,當下就是無生,所以,她不直接講無生,佛化所生就是無生,吾如彼生當然也是無生,意思是說佛說法度衆生所産生的地方,就是我要出生的地方,不然,你要出生在哪裏?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衆生猶然,無沒生也。】
佛所度化所生之處,不能說沒有生,也不能說有生,所以說,非沒生也,也不能說沒有生,理事同時存在。
再講一遍,佛化所生,非沒生也,佛所度化所生的法,也不能說它沒有生,沒有度化衆生,不能說他不說法,就沒有度化衆生,意思就是說雖然說法,可是一切法都是以無生爲主,天女說衆生也是這樣,無沒生也,不能說沒有生,但是雖生,也是無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你還要經過多久,你才能得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還爲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天女回答說:舍利弗又轉回來作凡夫的那一天,我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要我轉回來作凡夫是不可能的。舍利弗是聖人,哪有可能再轉回來作凡夫,意思就是說這是一種執著,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可得。
菩提無住處,諸位菩薩!你聽到這句,還哪裏不開悟,來,說來我聽看看!身上若有很多錢,菩提無住處,你若有很多東, 西,一切都無住處,就都解決了。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
舍利弗說,已經得到及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像恒河沙那麼多,皆謂何乎,這又怎麼講呢?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叁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去就是過去,來就是將來,今就是現在,不是指菩提有叁世法,叁世變成生滅法,這都是以世俗的文字來講叁世,不是菩提有去來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你是否得阿羅漢道?
【曰:無所得故而得。】
你會說得阿羅漢是無所得,我們在《金剛經》裏有講,是否得阿羅漢?沒有,沒有才是真正得阿羅漢果。所以,天女就問舍利弗,你是不是得阿羅漢道?舍利弗說:我就是無所得,才能得到阿羅漢果。
【天曰:諸佛菩薩,亦複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所以,你要用空性的心,空一切法無所得,單操持一句佛號,單刀直入佛陀的本懷,無往不利,學佛只要本著這句無所得,就畢竟空了,就什麼都解決了。
【 爾時,維摩诘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衆生。】
因爲,維摩诘居士怕舍利弗不知道這位天女的來曆是什麼,所以,維摩诘居士先介紹一下,讓衆生産生淨信之情,産生清淨、尊重,說這種法,能說到像天女般,她曾供養過九十二億諸佛。她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九十二億,你看!她經過多久…,親近諸佛,所以,我們怎麼可以不來聽經呢?我們怎麼可以不來聽經聞法呢?
【佛道品第八】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诘言:菩薩雲何通達佛道?】
文殊師利問維摩诘居士:菩薩要怎麼做才能通達佛道?
因爲,前一段是講諸佛之道是以無得而得,聽起來很玄,總是要有實際來講才會了解什麼情形才是通達佛道。
【維摩诘言:若菩薩行于非道,是爲通達佛道。】
很多人會懷疑這意思,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佛法若沒人講,再有智慧的人也不能了解。這裏的非道就是邪道,這句話意思是說,菩薩在正道中修行,他不認爲他是在正道,不執著于正道,但是,邪、正是很清楚。菩薩行于非道,就是說貪嗔癡、犯戒、六十二見、外道,他都能夠運用自如,另心解脫。也就是說菩薩達到平等無礙,也就是說衆生邪跟正分得很清楚,菩薩不是這樣,菩薩是邪、正分得很清楚,但是,他又能包容、寬恕這些壞人,邪知邪見人,慢慢引導令入佛道,這才是偉大的人。
若菩薩行于非道,他不是造惡或是做邪見之事,是他在非道當中,不是正法的當中,一樣可以進入空性的平等。聽到這句話能了解的人,就知道菩薩有多大的修養,衆生就是這樣,正道、邪道都起執著,我在學佛,你是天魔外道,傷害你,這就是跟外道的看法相同,神愛世人,他就是天父,其余的都叫做魔,佛道是佛、魔了不可得,平等、清淨,不起愛見分別,所以說,菩薩行于非道,就能通達佛道,意思是說冤親平等、正邪平等、美惡平等、逆順平等、明暗平等,簡單講!一切無礙平等,自自然然能夠通達到佛道,我們的修養不夠,我們對美、醜清清楚楚,強烈的分別,逆、順,逆境時受不了,逼得自己發瘋、自殺,順境時會歡欣鼓舞,會歡欣鼓舞,逆境時就痛苦,菩薩不是這樣做的,菩薩從頭到尾,都如如不動,保持這顆歡喜心,他明明知道這個是惡人,非常惡的人,他一樣無所住、寬恕他,和光同塵,包容天地萬物,來到你心中,只有你沒有落入是非的觀念、落入善惡的觀念,一切都無礙,誰對你好、壞已經不重要,自自然然你就能完成覺悟的佛道,看到持戒清淨的人,我們尊重,看到犯戒的人,我們認爲他是菩薩示現,我們一樣能夠以清淨心面對他,衆生的好、壞,不影響我們的清淨心,自然通達無礙、平等的佛道。
【又問:雲何菩薩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
五無間就是五逆罪,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阇梨、殺佛,出佛身血等等,破羯磨轉*輪僧,五無間罪,逆:逆罪,墮入五無間罪,就是五逆罪,我們的罪有分成叁種,第一叫做輕罪,第二叫做…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