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P57

  ..續本文上一頁淨,以及自己的煩惱還放得下,其實就是空想,做空的觀想,也就沒有所謂的清淨的佛,沒有所謂汙染的衆生,垢淨一如,沒有分別想。

  【供養于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已身。無有分別想。】

  供養于十方,無量億的如來,無量億當然是以數目,其實如來不能以數量觀,方便,無量億如來表示成佛的…,由衆生成佛的已經是無量無邊,諸佛以及自己的身,無有分別想,在座諸位!諸佛就是淨善,以及自己的身,我們自己的身,是煩惱的根本,也就是說對諸佛的清淨,以及自己的煩惱還放得下,其實就是空想,做空的觀想,也就沒有所謂的清淨的佛,沒有所謂汙染的衆生,垢淨一如,沒有分別想。

  【諸有衆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

  一切衆生之類,一切的形,外表、聲音跟威儀,以及四無畏菩薩,都能夠同時顯現。

  【覺知衆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

  了解一切著魔的事,而能隨順他,以善巧方便的智慧,能隨意示現。

  這個著魔,有的佛教徒也會,會起乩。我有一次到四湖,一個佛教徒起乩,他說他是觀世音菩薩。我說:來!你是觀世音菩薩,你背《普門品》讓我聽看看!背啊!他背不出,後來又改成:我是釋迦牟尼佛!我說:你是釋迦牟尼佛!你念楞嚴咒讓我聽看看!你騙誰?若講到《楞嚴經》,我們後面會講到《楞嚴經》,這些乩童就跳不起來,他就跳不起來,《楞嚴經》講怎樣,除非你是菩薩要入涅槃,不然,不可以說你是菩薩再來,不可以講這句話。你若是佛教徒,你說你起乩是什麼再來,你先翻看看《楞嚴經》,你先看看《楞嚴經》怎麼說,哪一個人是正法,哪一個人是邪法,你是依法不依人,還是依人不依法,要先弄清楚。所以說,這很簡單,他若說他是文殊師利菩薩再來,你就說:你讀《華嚴經》讓我聽看看,因爲文殊師利是華嚴叁聖,他若說他是普賢菩薩再來,你就對他說《普賢行原品》你背一次讓我聽看看,他就無言以對了,絕對講不出。

  有一次,在雷音寺有一個女佛教徒起乩,起乩說:師父!人家說你沒修行,我說:噢!你是什麼來的?她說:我是鬼。我說:你怎麼會了解?她說:鬼什麼事都知道。我說:你稍等一下,我就去拿支筆,手裏寫個字,我說:我手裏寫什麼?她說:你寫佛。我說,亂講,什麼都沒有寫,騙誰?這招,對衆生有用,對我沒有用,所以說,經典聽多,他不會被迷惑,他也不會相信乩童的話,起乩就胡亂猜,很簡單的事,你先問:你是什麼來的?很簡單!他若說他是鬼來的,鬼有通,來!我的手相怎樣,你畫給我看看;不然,你是釋迦牟尼佛,你背楞嚴咒,楞嚴咒你都不會背,還當什麼釋迦牟尼佛,笑死人!楞嚴咒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你竟然不會念,你說你是觀世音菩薩,你連《普門品》都不會念,多少人死在這個關卡裏面, 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還被唬得死死的,他怎麼不來唬我,不然,你叫他到我面前起乩讓我看看,他揍我,我也馬上揍他,真的,上蒼叫我打你,這樣,我會說:那佛祖叫我揍你,豈有此理!完全不如法。

  這個鬼在雷音寺,又跟我講些更離譜的,他說:現在要趕你走。我說:爲什麼?她說:你講的法不正。我說:我講的法若不正,你要叫印光大師那本書不要印,因爲我都叫人念佛。師父講《楞嚴經》、《維摩诘經》,你看我哪句是離開經典而講,每句都是依書本講的,我講《彌陀經》,叫你念佛,哪一句離開經典,我講《八大人覺經》,我哪一句話離開經典而講,你說我講的是魔法,你有問題,還是我有問題,所以,這類衆生你想救他都沒有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自保平安,修行只有一句話,蓋棺定論,大家都說自己對,難道不是嗎?若佛教徒走向這方面,說起來實在是很悲哀。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衆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就是說一切衆魔事,他都清清楚楚。

  我們若能覺知衆魔事,而示隨其行,噢!不要跟他起正面沖突,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夠現,或者示老病死。能夠成就諸衆生。了解一切都是幻化出來的。我們是不是了解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

  或現就是說出現,劫盡就是劫末,燒:火,火在燒。洞然就是火在燒,燒得精光,燒出亮度。

  【衆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世間人,以爲世間是永恒的,還沒有悟到無常,能夠讓一切法了解是無常。

  【無數億衆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因爲他講的道有道理,無數億的衆生全都來請菩薩,來到室內,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

  禁咒不是禁止,而是不爲人所知叫做禁咒術,就是說無論是經典書籍,或是一般所謂秘密的咒術。或者是工巧,或者技藝,這些技術性的。都現出這些事。

  【世間衆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都在裏面發出家心。解衆生的迷惑。我告訴諸位,墮入邪見的人都沒救,破戒的人還有救,好好忏悔,犯了戒有救,爲什麼?在《無量壽經》裏面,五逆十惡都有辦法救你,但是,你知見錯誤,你完蛋了!你知見錯誤,你就對叁寶沒有信心,對淨土法門沒有信心,你完全沒有機會,你這個人沒有修行,你有犯到戒律,往生沒有問題,你好好求忏悔,你違背佛的知見,知見錯誤,你麻煩大了,對極樂世界沒有信心,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對叁寶沒有信心,什麼都免談,所以,這個惡知見,會害死衆生。

  【或做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作就是造作,因爲,還沒有衆生時,日月還沒有,或者是有日月而形成,作日月天就是形成日月,于天上形成日月,照明,或者是世間主,梵王世間主就是能夠主宰這個世間的,叫做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或複作風火】

  比如你跌入水中,菩薩變成地來救你,或者是有需要風,或者是有須要火之處,隨其變形救度衆生,什麼時候需要地,什麼時候需要水,菩薩都會成就你。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衆毒。】

  疾病就是生病。變成藥草。若有吃的人,消一切的毒,一切病。

  【劫中有饑馑。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饑渴。卻以法語人。】

  有饑馑就是鬧饑荒。現身作飲食。比如說他若肚子餓、口渴、缺飲食,你先給他飲食,先給他喝水,之後,再以正法告訴他。

  【劫中有刀兵。爲之起慈悲。化彼諸衆生。令住無诤地。】

  因爲一切的刀兵,都是從鬥爭來,都是從鬥爭來,全都是鬥爭,講不合就戰爭,所以,要令衆生無诤。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立之就是幫助弱者,以平衡戰力,讓他不要以大欺小,不要再打仗,談和。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辄往到于彼。勉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當中,有地獄的地方。他往往來到這個地方,幫助痛苦的人。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現生于彼。爲之作利益。】

  畜生互相吃來吃去。菩薩皆能夠現生作利益。

  【示受于五欲。亦複現行禅。】

  能夠示現接受五欲,又能夠,又能夠示現定力。這兩句是指菩薩變化莫測,又能夠接受五欲六塵,無論是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人家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對菩薩而言,無所障礙,財色名食睡怎樣?亦複行于前,一切心都是定,都不受影響。能動、能靜,就是菩薩的變化莫測,我才告訴諸位!誰是菩薩還不曉得,也許在座諸位,你們統統是菩薩,話又說回來,也許我有一天也會作菩薩,很難講,所以說,到底誰是菩薩,以凡夫眼,我們看不懂,也許現在我眼前的,你們統統是菩薩,但是,我是凡夫,我看不懂。

  【令魔心愦亂。不能得其便。】

  這位菩薩實在很行。

  【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

  火中表示一切五欲六塵,而能夠保持清淨心,這可以說是希有,叫做火中生蓮花。

  【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在欲指男女、指飲食,指一切的外在世間的欲望。簡單講就是說示現欲望,但是,他實在的心,根本不執著這種東西。

  【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

  有的菩薩要度衆生,女的化作淫女,男的化作俊男,菩薩知道你有這種習性,然後再引導入佛智,先跟你相好,之後再說法給你聽,把你拉出來,這是菩薩的行爲。

  【或爲邑中主。】

  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邑中主就是縣長、市長、鎮長、鄉長等等。

  【或作商人導。】

  生意人需要引導,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以祐利衆生。】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

  無盡藏: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

  好好勸化他,讓他發菩提心。

  【我心驕慢者。爲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往無上道。】

  若要降伏貢高我慢的人,要表現比他還凶,不可以表現很軟弱,他我慢,你製伏不了,我們對貢高我慢的人慈悲,增加他的囂張氣焰,不可以,要比他還凶,爲現大力士揍他,降伏諸貢高我慢。這都是菩薩的行爲。

  【其有恐懼衆。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

  若有衆生懷著恐怖心,來到他面前,先以無畏來施舍,後來才叫他發道心。

  【或現離淫欲。爲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或者是示現離開淫欲。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仙人,五通仙人,或現,示現離開淫欲,作五通仙人。開導衆生。一個人再一個?,就是仙人的仙。

  【見須供事者。現爲作童仆。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

  供事者就是說有需要幫忙的。有需要幫忙的,菩薩就做他的侍者。附和需要幫忙的人,我們幫忙他,幫忙得讓他很歡喜心,勸他發道心。

  【隨彼之所須。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

  看他需要什麼東西。都能夠達到佛道。善巧方便力。皆能:能夠讓他滿意。

  【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衆。】

  這種無量的道,所造作的無量無邊。智慧是無邊際。

  【假令一切佛。于無數億劫。贊歎其功德…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